《2023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1阅读以下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乙】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
2、之流杵ch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得意之也。得意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得意之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导也者,是亦教导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注释】书:指尚书,杵ch: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深造:高深的造诣。资:积存。原:同“源”。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好之者不
3、如乐之者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B必有我师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一日暴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D是亦教导之而已矣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以下对选文相关学问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得意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C【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3以下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消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B【乙】
4、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方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始。译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译文:【分析】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学问然后按肯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欢快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愤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孔子说:“温习学过的学问,可以从中获得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教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心。”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教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对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比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感慨道:“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转变,一般人的志气却不行转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孟子说:“要是完全信任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天下无敌,以最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
6、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木槌都漂流起来呢?”孟子说:“君子遵循肯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期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把握结实;把握得结实,就能够积存深厚;积存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期望自己有所收获。”孟子说:“即使有天下最简洁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孟子说:“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导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导。”孟子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稳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解答】1此题考察文言词语的辨析力
7、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展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第一个“乐”,以为欢快;其次个“乐”,乐趣。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B第一个“焉”,在其中;其次个“焉”,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C第一个“暴”,晒;其次个“暴”,突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D两个“矣”都是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一样。应选:D。2此题考察文学常识、断句、词语解释和句式。结合自己把握的学问,依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推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子夏”是孔子的学生,都指孔子分析不正确。应选:C。3此题考察对内容的辨析力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根底上,依据各个选项的
8、描述,然后一一推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乙文最终一则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析不正确。应选:C。4此题考察翻译语句。解答时肯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展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罔,迷惑;殆,有害。句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心。句中重点词:无他,没有什么别的;求,找回;放心,丢失。句意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答案:1D2C3C4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心。
9、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 69 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
10、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分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足兵 兵民信之矣 信7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 分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答案6兵器 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军备军队 信任,信用 7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肯定能成功。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假设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
1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亲热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答复以下问题。6 分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注】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 分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见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 分参考答案:9
12、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每点 1 分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由于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削减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但凡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当反过来从自身找缘由。孔、孟的理由各 2 分【参考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开别人的怨恨了。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敬重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4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
13、段,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材料二: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假设登自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注 孳孳:同“孜孜”,勤勉。彀率:拉开弓的标准。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1)孟子以“大匠”“羿”为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表达“中道而立”的思想?参考答案:(1)是要说明教学不能降低“道”的标准。(2)孔子主见因材施教,依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凹凸传授相应的学问,
14、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表达。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表达。(此题的难点在于理解“中道而立”的含义,从第二则料可知,“中道而立”强调的是“示范”而不是“代替”“降低”,联系第一则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断出“中”其实就是“中庸”。明确了“中”的含义后,结合两个语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阐述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行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材料二: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行能到达;何不让它变得有期望到达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说
15、:“超群的木匠不会由于笨拙的徒工而转变、废弃绳墨,羿不会由于笨拙的射手而转变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育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力量的人便会跟从他学。”2023 年论语孟子阅读答案 5一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导也者,是亦教导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注释】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教导,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私淑艾:淑,
16、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1以下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B孟子认为人只有承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像?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 分参考答案:91B 孟子意在说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时雨化之等五种,而非告知人们要承受这五种教育才能成为君子。2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孟子的不屑之教类似;1分不屑之教即用轻视的态度来教育对方,1 分这种激将法或许有伤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假设能因此而让受教育者由于羞愧而奋勉向上,1 分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参考译文】(一)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导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导。孟子告子下 一六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准时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