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案】八上孟子二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教案】八上孟子二章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孟子二章教案】八上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2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 证方法的理解。 二重点: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的观点。 三难点: 1两篇短文都采纳“逐层深入论证”的构造,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
2、本文的中心愿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相互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见,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见。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叙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舞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觉问题,质疑,争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留意节奏鲜亮,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留意节奏鲜亮,读出气概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概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
3、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教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布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以下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池非不深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争论问题 (1)本文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把打算战斗胜败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
4、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见?这一主见是如何逐层推动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谈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见。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加了语句的气概。 为到达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问,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缘由,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六、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
5、地利攻打小城而不克 地利不如人和实力强大而不守 其次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愿思忧患鼓励人奋起,使人生存进展; 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说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严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以下句子的
6、朗读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别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争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白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出色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
7、需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擅长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比照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拟,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纳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根底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采纳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比照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索以下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8、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存己学过的通假字。 六、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正面反面 篇二: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刘艳青 一教学目标: 1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2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 证方法的理解。 二重点: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的观点。 三难点: 1两篇短文都采纳“逐层深入论证”的构造,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9、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愿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相互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见,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见。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叙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舞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觉问题,质疑,争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
10、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留意节奏鲜亮,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留意节奏鲜亮,读出气概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概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教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布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以下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
11、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池非不深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争论问题 (1)本文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把打算战斗胜败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见?这一主见是如何逐层推动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谈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见。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加了语句的气概。 为到达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问,简
12、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缘由,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六、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攻打小城而不克 地利不如人和实力强大而不守 其次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愿思忧患鼓励人奋起,使人生存进展; 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说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
13、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严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以下的朗读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别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争论问
14、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白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出色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需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擅长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比照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拟,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纳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根底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采纳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
15、事例、正反比照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索以下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存己学过的通假字。 六、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正面反面 篇三:孟子二章教案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构造(总分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闻名的思
16、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见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盼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特别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打算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见,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概充足,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根底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熟悉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留意字音:“粟”()“
17、畔”( ,通假“叛”) 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索,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 “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结实;“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 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 这两句谈的是战斗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提醒本篇的中心论点。 其次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
18、(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谈论。“必”:肯定。“者”:指“得天时”这种状况。“矣”:语气助词,表确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推断。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局部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19、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也”:表推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结实。“利”:锐利,锋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 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局部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
20、)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 “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反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 (3)“之”:代失道者。“顺”:服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
21、里指归附的力气。(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肯定取胜”; “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肯定;“矣”,表确定。 2.内容 提问 本段内容谈什么?提醒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 本段深入说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比照提醒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打算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缘由何在?讲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忙,帮忙越多,力气越大,战斗力越强,成功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气,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定的
22、。 提问二 本篇主要是谈战斗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斗谈政治。孟子借谈战斗的取胜条件以说明他的政治主见,他主见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 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实行“总分总”的论证构造。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终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登记来。 第2课时生于忧患,
23、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 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留的背诵作业。 二、朗读本篇。 留意字音:畎() 傅说()鬲()奚()拂()士 再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索,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本篇。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词语“发”:兴起。“于”:从。“畎亩”:田地,田间; “畎”田间的水沟;“亩”,田埂。“举”:选用,这里意为被选用。“版”:
24、通假“板”,筑墙的夹板。“筑”:筑墙用以捣土的杵。“士”:狱官。“海”:指海滨。“市”集市。2.内容 提问一 第一段举出的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是什么? 讲解 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受了一段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受过艰难的磨炼,自身也在艰难奋斗中有获。 提问 二 这段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讲解 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谈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其谈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次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25、不能。” 1.词语 “故”:因此。“将”:想要,准备。“降”():降下。“于”:到,给。“是”:这。“也”:表停顿。“必”:肯定。“苦”:使动用法,意为使困苦(苦恼)。“劳”:使动用法,意为使劳累。“饿”:使动用法,意为使饥饿。“空乏”:指资财缺乏。“身”:自身。“拂”:违反,逆。“乱”:扰乱。“所为”:做的事; “为”:做。“所以”:用来的。“动”:触动,影响。“忍”:使动用法,意为使能忍耐,使坚韧。“曾”:通假“增”,增加。“益”:增加,补助。 2.内容 提问一 从论说文的角度看,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的内容是说明的一个根本观点,意即一个人要增长才能,有番作为,必需先在思想、生活、
26、行动诸方面经受住困难困苦的磨炼。 提问二 本段与上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讲解 本段所说的这个观点是以上段的事实为依据归纳而出的。 第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1)于心,衡(2)于虑,而后作;征(3)于色,发(4)于声,而后喻。入(1)则无法家拂士,出(2)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词语、句子 “恒”:常常。“过”:过失,错误。“然后”:这样以后。“困”:困苦。(1)(3)“于”:在。“衡”:通假“横”:横亘。(2)“于”:被。“虑”:思虑。“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作”:兴起,愤发而起。“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 “征”,证验;“色”,气色,脸色。“发”:显现。(4)“于”:
27、从。“喻”:明白,这里意为被人了解。“入”:指在朝内,国内。(1)(2)“则”:假如。“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假“弼”,辅正,辅佐。“出”:指外部,国外。“者”:指国家。“亡”:灭亡。 2.内容 提问 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段说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阅历教训,奋勉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丢失掉警觉之患。第四段 “然后知生(1)于忧患,而死(2)于安乐也。”1.词语“知”:知道,懂得。“生”:生长,生存进展。(1)(2)“于”:在。“忧”:忧虑。“患”:患难。“而”:连词,前后是并列关系。“死”:死亡
28、,灭亡。“安乐”: 安逸享乐。“也”:表确定。2.内容 提问 最终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讲解 最终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全文内容提问 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珍贵的启发意义? 讲解 孟子文中所言在两个问题上对我们仍具有珍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受一番“苦”、“劳”、“饿”等等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
29、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逆境,另开生百; 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接受谏戒,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假如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丢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论证特点 提问 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解 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设例证明中心论点的前后两个局部,最终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本文的论证方式则是先以大局部篇幅通过
30、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再以一简炼的排比句,概括说明“死于安乐”,最终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之1.的。“三里之城”。2.代词。“环而攻之而不胜。”3.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助词。“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以1.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以天下之所顺。” 于1.从。“舜发于畎亩之中。”2.到达,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被。“衡于虑”。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 假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战中)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们的齐心协力。(比方)一个
31、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周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周包围起来攻打它,肯定是得到有利的时令相助,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由于有利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啊。(又比方一座城)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锋利不坚固,粮草并不是不充分,(守城者)却弃城逃遁,这就是由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齐同。 因此说,让百姓住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稳固边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国君能得到众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就很少得到相助。相助的人少到极点,那就要众叛亲离。相助的人多到极点,那么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用天下归附的力气去攻打那众叛亲离的人,(那还能不
32、胜吗?)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肯定取胜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是从田间地头兴起的,傅说是从筑墙捣土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僻地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市上被举用。 因此(可见)上天准备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遭到苦痛,使他的筋骨受番劳累,使他的肚肠挨受饥饿,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扰,用这各种苦痛来触动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长他的才能,弥补他的缺乏。人常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内心受困扰,思绪被堵塞,然后,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在脸色上显现出来,从谈吐中表露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假如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诤谏辅佐的贤士,外部假如没有敌国外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就会衰亡。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虑患难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贪安图乐则会导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