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规律(讲义).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434259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规律(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规律(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规律(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规律(讲义).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4地壳运动规律一、高考考纲要求考纲考纲解读高考真题统计内力作用与地貌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考查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南意义。2 0 1 8 年全国卷I I I :湖泊成因与地壳运动2 0 1 7 年江苏卷: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外力作用与地貌1、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2 0 1 9 年全国卷I I :修建水库前及断流期间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2 0 1 8 年全国卷1:河流阶地成因与砾径分析3.2 0 1 6 年全国卷1:外力作用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二、主干知识结构导图第 一

2、 课 时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1.地质构造剖面图判读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意义,试题多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在判读地质构造剖面图时,一般遵循以下思路:(1)建立正常地层特点的模型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是否弯曲f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是否有断层线一断层地质构造。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页是否有岩层上下错位一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正常状态的岩层一下老上新。背斜一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一两翼老、中间新。侵入岩层的岩体一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2.

3、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真题示例】(2019全国卷n)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1).盐碱化【答案】L B 2.C 3.C【1题详解】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

4、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2题详解】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

5、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2页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3 题详解】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 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 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

6、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点睛】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盐碱化形成的条件主要由: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水分易蒸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水中盐分容易在地表累积;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抬高地下水水位;沿海区采水导致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盐度增大,蒸发后更多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课堂训练】1 .(2 0 1 8.江苏卷)下图为 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r S ,其年

7、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 )(2 )题。(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答案】A (2)A【解析】(1)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 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 A 项正确,B、C、D项错误。(2)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 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 地层、S 2 地层、S 1 地层

8、,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 A项正确,B、C、D 项错误。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3页3.外力作用所成地貌的形成因素分析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考虑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

9、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堆积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4)河流位置因素:上游地区:地势高,流速快,以侵蚀为主下游地区:地势平缓,流水侧蚀作用、沉积作用增强河流入海口及河口地区(或者河流入湖口):流水沉积作用二再冽面积变化|海岸线进退|三角洲位置变化海岸地貌类型|河流泥沙的变化推断外力作用类型!卜沆水堆设|海水侵拽|_ _ _ _ _ _ _ _ _|海水堆陀|河口水深变化|1滩水发蚀|河口水系特点|照|河流人海口处修建水闸|【真题示

10、例】例 2(2018 新 课 标 I 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T Tr 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丁3 10 丁 2、。洪 水 期 河 水 仅 能 淹 没 据 此 完 成 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 B.T0 1(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形成时期 B.T形成时期327D.T,c.T,形成时期D.T。形成时期2.4地壳运动规律第4页(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答案】(1)A(2)A(3)D【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

11、成。图中河流岸边四个平坦面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说明其是因河流堆积作用形成;材料显示现阶段河流洪水期仅能淹没T0 ,说明只有T0这一平坦面仍有河流堆积作用,其面积仍在扩大,故选择A项。(2)本题考查流水作用及其表现。河流搬运和堆积作用与流速相关;流速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四个平坦面堆积的砾石砾径最大的是T 3,说明该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 3形成时期,故选择A项。(3)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图可知,平坦面形成于基岩上,即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的结果;当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明显形成阶地;图中河流形成四个不连续的平坦面,说明

12、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出现了间歇性抬升,故D项正确。【课堂训练】2.(2 0 1 6 高考全国卷I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13、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1)C (2)B (3)D【解析】(1)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枳形成的,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必须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堆积才能形成;另外,图示三条贝壳堤形状都较平直,说明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较稳定.故C项正确。(2)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堆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故B项正确。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利于死亡贝类的持续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故A项错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不会影响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故C、D项错误。(3)由图中不同年代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年代的变

14、化,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说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5页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原因是河流带来了大量泥沙,目.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前推进,故 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四、课堂检测(2018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题。康3沉积物E3砂岩Q石灰岩四 页 岩m花岗岩阳 溶 洞断层i.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内之

15、前,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2016河北名师俱乐部3月联考)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 拔 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 图,完成2 3 题。2.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一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一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一地壳抬升f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f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C.

16、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一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一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一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3.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平顶的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林立的峰林、峰丛【答案】2.A 3.D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6页【解析】2.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3.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

17、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2 0 1 8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 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4 6题。4 .土林一般形成于A.高原嫄面 B.石灰岩台地 C.谷地或盆地 D.山顶5 .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 C.重力崩塌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6 .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

18、裸露,土层浅薄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答案】4.C 5.A 6.D【解析】4.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作用形成,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C对。高原嫄面流水侵蚀弱,A错。石灰岩台地形成的是石林,B错。山顶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5.结合上题分析,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一个个土柱,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对。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B、D错。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错。6.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象柱子一样直立,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对。风力作用影响小,不是主要外

19、力,A错。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错。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错。7 .(2 0 1 6.江西4月检测)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 0 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读图完成问题。E.峰I。I城市匚二I沙澳冰 川河流3季节河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 7页(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

20、)(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 0 0 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

21、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第 二 课 时二、主干知识结构导图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地 形 类 型II炮影特征播述II工业用地一 向 一I人n分布与迁移|iiik-I裁巾形态.功傕布同一 低 同 一|农 业K位一不斗一一M人类活动影碗一堆形成因。正对口矮环埴影响一海 拔、向 雨 变 化II-I 在4 4 i 获卜 1 m 0 3 南I丁虎山 谷 乂*风 的 襄 野 效 功而不 将 征,胸 谕 同、也汇而1水 攵 楙E:超 生 贯 速;71 麻帝H阳 口丰 匐 器、傩开发I汨洋的形成、十地盐碱化、水土逸 失.洪 涝 支 害 的 形 成1I内 力

22、 作 用I I外力作用I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1.地形对气候影响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2.4 地壳运动规律第8 页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

23、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西部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局部气温。海拔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坡向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河谷地形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影响局部降水(地形

24、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真题示例】例1 (2016 全国I卷 节 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目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

25、洋的鞋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河 流2。一 等 高 雄/m-4 7 6 0火 山.火 山 高/mbU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解析】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课堂训练】L(2018福建泉州泉港一中检测)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着河西走廊,冰川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意义重大。祁连山冰川发育在海拔4000 5800m

26、,近几十年来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下图为1956 2010年祁连山各流域冰 I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2.4地壳运动规律第9页成 题。(1)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A.疏勒河水系 B.黑河水系C.巴音郭勒河水系 D.大通河水系(2)冰川中值高度是把冰川面积二等分的等高线高程,祁连山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A.山体海拔逐渐降低 B.山地坡度逐渐增大C.降水量逐渐减少 D.气温逐渐升高(3)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A.地表径流持续增加 B.地下水不断减少C.降水量明显增多 D.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答案】(1)A(2)C(3)D【解析】根据图例分析,冰川退缩面积大,

27、退缩速度小,说明区域冰川覆盖面积广,冰川资源丰富。冰川中值高度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多少的影响。冰川退缩,融水量先增大,后减小,导致区域农业结构变化。(1)读图,根据图例,祁连山各水系中,冰川退缩面积最大的是疏勒河水系,但其退缩速率却很小,说明其冰川覆盖面积广,所以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疏勒河水系,A 对。黑河水系、巴音郭勒河水系、大通河水系退缩面积小,退缩速率较大,说明其覆盖面积小,B、C、D 错。(2)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山脉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渐减少,C 对。山体海拔、山地坡度、气温逐渐升高等不是主要因素,A

28、、B、D 错。(3)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先增加,后减少,A 错。径流减少,导致农业结构发生变化,1)对。气候无明显变化,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多,C 错。地下水先增加,后减少,B 错。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2)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3)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4)地形影

29、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5)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0页【真题示例】例 2(2017海南地理)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 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C.林木产量B.河流水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

30、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C.采光(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砾 石 多 退 水 快 历 时 长A.C.【答案】A(2)B(3)CB.避灾D.美观流速缓B.D.【解析】(1)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2)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3)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

31、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课堂训练】2.(2016青岛一模)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 6 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3)题。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1页(1)图中河流以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A.M B.N C.T D.S(2)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该

32、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3)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M以上河段 B.MN之间C.NT之间 D.T S之间【答案】(1)C (2)C (3)D【解析】(D图中T处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最快,故搬运能力最强,则被水流推动物体重量最大。(2)图中N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作用较明显的河岸。依据材料可知,水流速度决定了搬运能力,有鹅卵石说明水流速度快,有细沙说明水流速度慢;两种物质共存于该地,表明该地水流速度季节变化大。(3)图中T S段有支流汇入而水量较大,同时从干流河床地形剖面可看出,T S段地势落差最大,

33、故T S段水能资源最丰富。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山地的坡向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也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f落叶阔叶林一针阔混交林f针叶林f草甸草原f荒漠。在植被破坏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4.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

34、度大小和海拔高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 5 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 度 大 于2 5 发展林业或养殖业;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果园一毛竹(或经济林)一薪柴林一原始林(或次生林).(2)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平原区机械化水平就较高,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5 .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之”字形,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2)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3)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

35、山区。(4)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5)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娅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坡口。【真题示例】例3(2 0 1 8 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2页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

36、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的地理问题诊断能力。设问点落脚放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考生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6.地形对人口、聚落的影响(1)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一般而言,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2)地形影响聚落形态。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多

37、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区);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3)地形影响聚落分布。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落较多;山区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课堂训练】3.(2 0 1 7 九江模拟)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 答(1 )(3)题。居民点 A_A只 /壕沟-史前某原始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A.河流三角洲平原C.河谷阶地B.山地半山腰D.河流冲积平原(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文 D.生物(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

38、能是A.团聚型 B.带状C.网状 D.棋盘状【答案】(1)C (2)A (3)B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3页【解析】(1)阶地是指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故C正确。河流三角洲平原与河流冲积平原无阶梯状形态:居民点未分布于山地中。故A、B、D错误。(2)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谷阶地上营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因此主要考虑的是地形。故A正确。(3)右图可知,位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聚落应沿河流发育,形状可能是条带状,B正确。团聚型、网状、棋盘状主要是平原地区,A、C、D错误。四、课堂检测(2018课标I

39、I I卷)贝加尔湖(下 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 达8千 米,据此回答1 3题。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LA 2.C 3.D【解析】1.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2.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

40、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3.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o(2018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七校联合)亚速海是世界上最

41、浅的海,海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2.4地 壳 运 动 规 律 第14页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 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据此完成46题。4.哪个季节“沙嘴”面积增加得最快A.春季 B.夏季 C.秋季 I).冬季5.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42、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6.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 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 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答案】4.B 5.D 6.A【解析】4.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冬季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夏季因风力弱、海流趋缓,泥沙沉积较多,“沙嘴”面积增加快,据此选B。5.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选D。6.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由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海湾内地形平坦,据此选A。2.4地壳运动规律第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