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材料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材料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 习研讨交流材料5篇篇一,共五篇2023年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研讨 发言材料同志们: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 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 整治”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 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 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9 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 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 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 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
2、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 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总结了浙江 “千万工程”宝贵经验,提出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的建议意见,对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下 面,我们进行以下学习:“法治浙江每一个理论创新背后的智慧力量,总能穿越重 重迷雾,指引前路。今天解读“浙江精神”,应该要有新的涵义,那就是学会坚守,懂得久久为功,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 一任干的“钉钉子”精神。从表面看,坚守与创新,看似一对矛盾:有人说,伟大是熬
3、”出来的,唯有坚守匠心,才能创造奇迹;也有人 说,创新是灵魂,唯有不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而用辩 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予以审视,这其实是一对有机组合。浙 江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坚守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伟大的创 新需要以坚守为内涵。去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 授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表彰其卓越贡献。这是中国再次为世界多样化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 方案”。从2003年至今,这一工程仍然是浙江抓城乡统筹 的“牛鼻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让千万乡 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继而迸发出美丽经济的强劲活力。带 着对坚守与创新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浙江乡村,寻找思想 的
4、源泉,成功的奥秘。从“单重奏”到“大合唱”浦阳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端,这里因地处浦阳江畔而得名,然而水质污染一度成为“老大难”。近几年,通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又重新回归。借着这股东风,镇里发 展沿江、沿山和沿路资源,重金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美丽 经济。走进尖湖村的山坳里,梨花漫山遍野,景在村中,村 融景中。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网红村”,引来 众多游客,还有不少外国人。眼下,浦阳每个村都在创建 美丽乡村,更将迎来一场场蝶变。事实上,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这件事,浙江已持之以恒 抓了 16年之久。时光回转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浙 江工业经济高歌猛进,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也为此付出了 巨大代价:水
5、脏了、山秃了,特别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 题尤为突出。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过许多垃圾 村才能找到一个干净的村。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 里,他跑了 11个市、25个县,为了多看几个点,不断压缩吃饭时间,匆匆扒拉几口,立刻赶往下一站。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被习近平同志称为“省级农民”的顾益康1忆说,有一次陪同习近平同志下村调研,看到一个村环境 很好。习近平同志问,这样的村在浙江多不多?顾益康如实告知:不多。据省农办摸排,当时浙江仅有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 较差。差到啥程度?像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等地,农民 有了钱,纷纷盖起小别墅,可家
6、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 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脏。当时,省里总结为“五个滞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村 庄环境建设滞后、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 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政府指导服务滞后。一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形象地概括为:“走了一村 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习近平同志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2003年6月,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在浙江拉开帷幕。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 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所 要改变的就是农村现状,以此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千万工程
7、”一经推出,就普遍受到欢迎。许多农民感低万分:政府不仅免了我们的税,还出钱帮我们修桥铺路 搞卫生呢!对此,顾益康同样深有感触:在浙江,改革开 放以来,除了土地承包,还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 程”这样,让农民如此发自肺腑地认同;也从来没有一项 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政府投入那么大的精力、财力。时至今日,浙江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会,省委书记每次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讲话。与会的,不仅有地方分管领导,还有主要领导,足显省里重视程度。“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在 全省上上下下迅速形成了城乡统筹的氛围和合力。可以说,一项工程启动了浙江全省城乡统筹的大合唱!浙江原
8、来就有众多的农村“工程”,如交通部门的乡村 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 道工程,林业部门的万里绿色通道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经贸部门的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这些工程纷 纷聚集到千万工程”旗下,按照“示范村建到哪儿,配套资 金就跟到明E儿”的要求,跟进配套。“千万工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士”:省电力部门主动提出要求,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纳入新农村建 设总体规划;一流学府浙江大学主动要求参与新农村建设, 与湖州市达成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众多脱胎于农村的乡镇 企业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其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全省共有1.5万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此,浙江的城
9、 乡统筹工作高潮迭起,终成浩荡之势,可以说,“千万工 程”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浙江城乡统筹名副其 实的“龙头工程”。从“环境佳”到“生活便”“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走进淳安县的下姜村,这句旅游宣传语赫然可见。今天的下姜村,“农家乐,民宿 忙,游人如织到下姜。”一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 去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而在15年前,下姜村也有一句 歌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说起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姜村时的场景,老支书姜银祥还有点不好意思。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 习近平同志乘车从淳安县城颠簸了 60多公里的“搓板路”, 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辗转来
10、到下姜 村。如今再到下姜村,早已换了个模样,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生活非常便利,水、电就不用说了,公交车通到了 家门口。房子大,环境好,要买点啥,出门就有各色小店, 有点小毛病,村里的卫生服务站也能看,方便得很。在推进“千万工程”时,浙江并未就环境抓环境,而是 把它放到了城乡统筹的高度,按照“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 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要求,致力于城乡公 共服务的均等化。因为所辖的每个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因此,嘉兴市早在2003年,就已成为全国第一个 社保全覆盖的城市,并且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一个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那时,作为城乡统筹的先 行之地,嘉兴面临的问题正
11、是整个浙江所需要突破的:统 筹将从有形领域转向无形领域;从浅层次的、用钱能够摆平 的,转向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的建设。为此,浙江先后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就业制度,建立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等。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浙江 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逐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 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 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着力缩小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在基础实施上,浙江把“四好”农村路、万里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源、小康体育村、现代商贸服务与农村土地综 合整治、农村危旧房和电气化改造等有
12、机结合,统筹推进 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 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与此同时,浙江又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全面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的 公共服务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推 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 商贸金融等服务在服务中心延伸集成,基本形成农村30 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达 27302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值得一提 的是,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同时再次处于全国各省区最低, 去年这一数字为2.036 : 1 ,比上年缩小0.01
13、8。随着新型 城乡关系的建立,浙江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正连为一体,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映成辉。从“公共品”到“市场品”各级政府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浙江乡村的改造和提升,确实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 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如果 没有人气、没有产业,这些公共设施的效益最多就只能让 留守的儿童妇女得以享受,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另一方 面,后期的运维成本也是现实课题,根本无以为继。因此,在“千万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将视角聚焦“市场化”。彼时的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了 3000美元,习近平判断:整个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新阶段,人们对于 休闲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14、基于这个判断,城乡之间的要 素应当互相流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化,鼓励 农民进城,另一方面,要让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怎么让“公共品”变为“市场品” ?产业是基础。从2005 年,浙江就召开了首次农家乐大会。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 的业态,近年来为全国各地所重视,而浙江的农家乐之所 以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究其根本,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了 “农民主体、村为基础、农旅结合”。从无到有,从初级走向高级,从低端转为高中低结合, 浙江农家乐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具有地方特色 和人文特质的发展新路,成功地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农村繁荣的新渠道,也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 大新元点。安吉是“中国
15、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两山”论断的地方。没有名山大川,缺少驰名景点, 这个地处浙北的小县,旅游业却连续十多年呈两位数增长, 呈“井喷”之势。现在,安吉整个县就像个大景区,“一乡一 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早在2007年,安吉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村村优美、 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美丽 乡村”建设,把一个县当做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 做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做一个小品来打造。县 委书记沈铭权说,安吉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做统领,抓住 了全域旅游这个核心,并拧紧了全域旅游的资源观、空间 观、产品观、产业观、主体观等5个“总开关”。篇三在学习浙江
16、“千万工程,专题学习交流发言材料2018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 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的愿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时间 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 目标之一。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 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 告,要求各地认真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 近平总书
17、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 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 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要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 江“千万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入,如何尽快打开局面, 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农 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不断延伸拓展整治范围
18、、内涵, 最终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们就是要从农村改 厕、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污水处理、 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系 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 建设美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推 进乡村建设。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 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浙江 “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行的经验。 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 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素, 力求保持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
19、乡情乡愁。今年 农业农村部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 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 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应充分尊重亿万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调动并发挥他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我们时刻要注意:再美丽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 乡村,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并主导,美丽乡村才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么是剃头挑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验的重大意义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 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 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1、深入
20、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 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 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 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响“金山银山”的 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 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 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
21、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 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 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 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子一头热”,要么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农民 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生力量。浙江“千万工程” 正是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农民群众,所以才取 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 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22、千年大计。美丽乡村建设核心要 义就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涵养 自然,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 领域,有效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切 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建设, 实现生态美与经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工程”将村庄 整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环境美了起来,产业也跟了上 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 有机融合。五是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是长远的事业,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韩长赋部长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 通道”表示,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干
23、完的事, 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浙江“千万工程”自2003年启动 以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直抓在手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千万不能急 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 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 有我,要有这种泽被后人的使命精神和历史担当。今天揭晓的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 先进典型代表。希望大家互学互进,永葆先进,带动更多 乡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从一处美延伸成为处处美, 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广大乡村生态越来越美、经济越 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美。同时,也希望中国农村杂志社强 化媒体担当,联合
24、各界力量,把美丽乡村范例一个一个选 出来,把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 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篇四2023年度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材料通过实地走访、1=1,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 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 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 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领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 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
25、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险形势的基础上,亲 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党大兴调查 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最重 要
26、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 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的认 识和了解,提前梳理总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 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 棒槌“地做无用功,让调研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脚下有力量,明察秋毫、动真碰硬, 调查研究要“紧盯问题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天时间跑遍11个地 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 重大决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经济“来源少、基础弱、发展低迷”等突出问题, 决
27、定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 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 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 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积极培育”美丽乡 村+”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习近平同志严谨踏实、明察秋毫的调研态度在新时代的今天更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在调查研究过程 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 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手,深 究细查、入木三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动真碰硬,着力 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眼前有目标,对症下药、 精准施
28、策,调查研究要“拿着办法走”。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脱贫攻坚战推 进过程中,要求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不搞大水漫灌, 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 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一系列重 要指示为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方向。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持续向 纵深迈进,得益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 适配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下身子、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开展 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 麻雀、体悟实情,在真听真
29、看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 在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 工作纠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篇五2023年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 习研讨材料读懂这份初心感悟思想伟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 “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
30、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 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 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 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 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 实践伟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 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 其中
31、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 谈三点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 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 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砖瓦建设出来的, 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千万工程”从人 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 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 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其蕴含的 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32、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 绩观的出发点。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 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 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 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 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 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 设;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 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 完善设施农
33、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 域;要全面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 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 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 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 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应运而生,走出了 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 路。
34、“千万工程”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 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千万工程”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 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 身子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突出“深、 实、细、准、效”,要“钻进去”调查研究、总结规律,“走 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难, 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根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
35、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 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 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 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 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 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 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 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宜 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 展中重大问题的
36、研究,客观反映三农”总体形势和最新情 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力。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 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 当。“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 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程、民族筑 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 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 “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
37、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 离“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 化要先知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 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 析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 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 有源,有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
38、要 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规范、强管 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 计“功成”之力,而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 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 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 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 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 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
39、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 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 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核心内容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 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 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 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 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经验。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 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 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 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
40、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 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 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 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 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 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 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
41、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 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 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 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 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 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 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 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 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 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 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
42、、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 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 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 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 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 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 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 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 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 整治村,以点
43、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 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 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 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 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 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 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 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
44、进礼堂、驻心堂”,实 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 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 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 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 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 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 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
45、社会资助、 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 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 整洁,至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 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 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 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 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 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 社会各界
46、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举措201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 行动方案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责任有待 压实、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农民 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问题。下一步, 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 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
47、丽中国建设新 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 舆论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工作 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村垃 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尽 快将工作部署从规划示范转到全面推开上来,以更加有力 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 年行动目标。2、落实推进机制,合力攻坚克难。坚持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
48、农办、农业农村 部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各有 关部门按照分工方案,加强协同配合,积极主动做好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落实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 责任,强化“五级书记”特别是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落实责 任。加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 强督促指导和调研评估,实行通报和末位约谈制度,切实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3、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分类指导。发挥规划引领作 用,指导、推动和支持各地抓紧编制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 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合理规划村庄类别,明确不同 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充分考虑农村差异性,实行分类 指导,不搞“一刀切”,鼓励地方探索创造。把村庄道路、 污水和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工程等设施建设纳入相关专项 规划。分类别、分年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解决农民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由易到难、循序 渐进,组织开展以治理村庄脏乱差为重点的全国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4、完善投入机制,创新扶持政策。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立健全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 元投入机制。中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