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数学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因数和倍数数学教案【7篇】 教学目标: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推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育学生抽象、概括与观看思索的力量,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过程: 一、熟悉因数与倍数,预习反应 1、反应主题图,依据主题图的不怜悯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反应: 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 2、
2、观看并答复。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争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
3、的因数? 4争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刚的计算,你有什么发觉? 5留意:(1)为了便利,在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 这节课我们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稳固新知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由于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完成P15第2
4、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思维训练 1、推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2嬉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教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1)( )是4的倍数 (2)( )是60的因数 (3)( )是5的倍数 (4)( )是36的因数 四、课后小结: 五、 布置作业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学问,通过尝试、
5、沟通等活动,探究并把握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全部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全部因数。 3、使学生在熟悉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索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难点: 探究并把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预备: 12个小正方形片、每个学生的学号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熟悉倍数、因数的含义 1、操作活动。 (1)明确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记录下来。 (2)整理、沟通,分别板
6、书4312121126212 2、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发觉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还得出3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43=12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反过来,4和3都是12的因数。 3、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倍数和因数的学问。 (提醒课题:倍数和因数) (1)那其它两道算式,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吗?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吗? 指名答复后,教师追问:假如说12是倍数,2是因数,是否可以?为什么? 小结: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的。 (2)出示:203=60,364=9。同桌相互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指出:为了便利,我们在讨论倍数
7、和因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1、从43=12中,知道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从小到大,你能找到几个?同桌沟通自己的思索方法。 2、提问: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你能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有条理的说出3的倍数吗?能全部说完吗?可以怎么表示? 3、议一议:你发觉找3的倍数有什么小窍门? 明确:可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依次用1、2、3与3相乘,乘得的积就是3的倍数。 4、试一试:你能用学会的窍门很快地写出2和5的倍数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留意用表示结果。 5、观看上面的3个例子,你发觉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依据学生的沟通归纳: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
8、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填表后争论:表中的应付元数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还能说出4的哪些倍数?说的完吗? 二、探究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1、学会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再来讨论求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找出36的全部因数吗? 2、小组合作,把36的全部因数一个不漏的写出来,看看哪个组挑战胜利。并尽可能把找的方法写出来。教师巡察,发觉不同的找法。 3、出示一份作业:对比自己找出的36的因数,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4、沟通整理找36因数的方法,明确: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36,那么这两个数就是36的因数。(一对一对地找,又要按次序排列)
9、 板书:(有序、全面)。正由于思索的有序,才会有答案的全面。 5、试一试:请你用有序的思索找一找15和16的因数。 指名写在黑板上。 6、观看发觉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7、“想想做做”第3题。 生独立填写,沟通。观看表格,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有怎样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学到这儿,你有哪些收获? 五、嬉戏:“看谁反响快”。 规章:学号符合下面要求的请站起来,并举起学号纸。 (1)学号是5的倍数的。 (2)谁的学号是24的因数。 (3)学号是30的因数。 (4)谁的学号是1的倍数。 思索: 1、倍数和因数是一个比拟抽象的学问,
10、教学中让学生摆出图形,通过乘法算式来熟悉倍数和因数。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观看长方形的摆法,再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组织沟通消失积是12的不同的乘法算式。即:4312261211212。依据乘法算式,从学生已有学问动身,学习倍数和因数,初步体会其意义 2、在得出这些乘法算式以后,先依据43=12说明12是3和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使学生初步体会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在学生初 步理解的根底上,再让他们举一反三,结合另两道乘法算式说一说。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练习。即“依据下面的算式,同桌相互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第一个是20360,依据学生答复后质疑“能不能说3
11、是因数,60是倍数”,从而强调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其次个是3649,让学生依据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知道把它转化为乘法算式去说。 在学生有了倍数、因数的初步感受后,再向学生说明:我们在讨论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明确了因数和倍数的讨论范围。 3、P71例一:找3的倍数,先让学生独立思索,“你还能再写出几个3的倍数?你是怎样想的?”在学生沟通的根底上,适时提出:什么样的数就是3的倍数?你能根据从小到大的挨次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吗?使学生明确:找3的倍数时,可以按从到大的挨次,依次用1、2、3与3相乘,而每次乘得的积都是3的倍数
12、。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你能把3的倍数全都说完吗?从而使学生学会标准地表示一个数的全部倍数,并初步体会到一个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随后,让学生试着找出2和5的倍数,并正确表达2和5的全部倍数。最终引导学生观看写出的3、2和5的全部倍数,发觉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即: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例二:找36的全部因数,预备让学生独立尝试,但这局部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我采纳了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试着找出36的全部因数。在找36的因数时,无论想乘法算式还是想除法算式,学生一般都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所以,我在教学
13、时允许他们经受这样的过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写36的因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是什么挨次就什么挨次。然后在沟通中相互评价,让他们知道一组一组地找比拟便利,可以利用乘法算式,按一个因数从小到大的挨次,同时又让他们把握按次序地书写。此外,结合例题和试一试,通过比拟和归纳,使学生明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5、教材P72第2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表里填数,把4依次乘1、2、3、得出“应付元数”,然后思索下面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把4依次乘1,2,3,所得的积,就是4的倍数,进一步理解找倍数的方法。第3题也是解决实际问题填写表里的数,并提
14、出问题让学生思索,使学生明确两个相乘的数都是它们积的因数,求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可以想乘法一对一对地找出来,理解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稳固所学的学问。最终安排了一个嬉戏,让学生在嬉戏中进一步练习找一个数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种关系,你们和你们的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教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15、) 二、熟悉因数与倍数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依据摆成的不怜悯况写出乘法算式。 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2=12 26=12 34=12 121=12 122=6 1234 师:在这3组乘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1、12这两个数。 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2、6、12这三个数。 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3、4、12这三个数。 师:(指着第组)像这样的乘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
16、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3、4和12有因数和倍数关系,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生:我认为1和12也有因数和倍数关系。1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 师: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 生:我认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师出示:122=52。问:12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是,由于12除以2有余数。 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生:248,2和4是8的因数,8是2和4的
17、倍数。 生:40220,40是2和20的倍数,2和20是40的因数。 师出示:03 010 03 010 通过刚刚的计算,你有什么发觉? 生:我发觉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 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 师:所以在讨论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生:我有一个疑问,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答复他的问题? 生:我觉得似乎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一样,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
18、系。 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混哦! 三、师生沟通、合作探究: 1。出例如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不止一个,那么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并沟通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的?(18的因数有:1,2,3,6,9,18) 我们在写的时候怎样写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生: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 5。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简单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
19、的因数找起,始终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四、“动脑筋出教室”嬉戏课件 五、课堂练习 1、请你来做小法官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 ) (3)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 ) (4)6是36的因数。 ( ) (5)在4x0。5=2中,4和0。5是2的因数。 ( ) 2、细心填一填 (1)、1的因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3)、自然数32有()个因数,它们是( )。 (4)、16的因数有( ) (5)、19的因数只有( )和( )。 3、我最聪慧,
20、我来答复 (1)、27的因数有哪些? (2)、27是哪些数的倍数? 六、课时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到什么学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七、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12=12 121=12 26=12 122=6 34=12 123=4 由于: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所以:a,b都是c的因数,c是a,b的倍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力量,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
21、义观点。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精确、全面的求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反思: 教学因数和倍数,这是一个特别枯燥的课题,但我奇妙地运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引入到数与数之间关系。为了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意,教学过程中,我立足表达一个“实”字,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点,学生从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提醒整除、倍数、因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举例去验证倍数与因数之间的联系,在推理中“悟”出学问的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实实在在经受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动脑筋出教室”这一嬉戏的设计,学生在积极参加探讨、质疑、制造的教学活动,
22、既稳固了学问,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欢乐。 在授课时,我体验到了学生的欢乐。当学生用自己的学号说整除、因数、倍数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像顺口溜,很好玩。每个学生都在开心中学会了这节课的学问。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沟通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究供应
23、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索方法。 二、探究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看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依据学生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 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 (3)观看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提醒:讨论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全部
2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全部因数。 出示要求: 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可借助刚刚找出12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写出36的全部因数。 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察,展现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拟喜爱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挨次一对一对找,始终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索更能精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 【评析】学生围绕
25、教师出示的思索步骤,查找36的全部因数。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开了学生的盲目猜想。通过展现、比拟不同的答案,发觉了按挨次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索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 (2)练一练:6的倍数有: ,40以内6的倍数有:一o 【评析】 由于有了有序思索的根底,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索方法上的提升。 4、发觉规律。 观看上面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你对它们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觉? 依据学生汇报,归纳:一个数的最小因
26、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评析】 通过观看板书上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放手让学生发觉规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育了学生观看、归纳的力量。 三、归纳空间,内化新知。 师生共同总结: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索。 四、拓展空间,应用新知。 1、15的因数有:,15的倍数有:。 2、推断。 (1)6是因数,24是倍数。( )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 (3)1是1,2,3,4?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1,这个数的因数有1,5,25。( ) 3、选
27、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日学习的学问说一句话。 4、举座位号起立嬉戏。 (1)5的倍数。 (2)48的因数。 (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评析】 本环节的前3题侧重于稳固新知,后2题侧重于进展思维。通过“说一句话”和“起立嬉戏”,呈现了学生的共性思维,表达了学问的应用价值。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把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索的重要性。表达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留足空间,让探究有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充分发挥学问阅历和生活阅历,使探究成为学问不断提升、
28、思维不断进展、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一,把教材中的飞机图改为拼长方形,让同桌同学借助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呈现供应了空间。其次: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全部因数,由于个人阅历和思 维的差异性,消失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究新知的资源,在比拟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索方法。第三:通过观看12,36,30的因数和3,6的倍数,你发觉了什么?由于供应了丰富的观看对象,保证了观看的目的性。第四:让学生“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日学习的学问说一句话”。不拘形式的说话空间,不仅表达了差异性教学,更是表达了不同的人
29、在数学上的不同进展。 二、适度引导,让探究有方向。 引导与探究并不冲突,探究前的适度引导正是让探究走得更远。探究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教师提示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可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这样的引导,是敬重学生不同思维的有效引导。 在找36的全部因数时,教师出示4条要求,既是引导学生思索的方向,又是提示学生探究的任务。在让学生观看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引导学生观看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觉?这样的引导,避开了学生的盲目观看。可见,适度的引导,保证了自主探究思维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整堂课,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泼、思索有序。整个认知过程是体验不断丰富、概念不断形成、学
30、问不断建构的过程。 因数和倍数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把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力量。 三、编排特点 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四、方面的调整: A.不再消失“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B.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展介绍。 C.公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学问根底,更突出其应用性。 留意
31、表达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学问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留意培育其抽象思维。 五、详细编排 1.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过去:用=表示能被整除,=表示能被整除。 现在:用=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用26=12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用34=12进一步稳固上述概念。 (3)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自主发觉12的其他因数。 (4)可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5)说明本单元的讨论范围。 留意以下几点: (1)虽然不消失“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根底,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和积都必需是整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
32、单独存在。 (3)留意区分乘法各局部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分。 (4)留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分。 例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 (1)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18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但应引导学生有序思索。 (2)用集合圈表示因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作铺垫。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1)因数是其自身,最小因数是1。 (2)因数个数有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表达了从详细到一般的思路。 例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求法:用该数乘任一非0自然数所得的积都是该数的倍数。 (
33、2)用集合圈表示倍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倍数作铺垫。 做一做 与例1结合起来,供应了2、3、5的倍数,为后面探讨2、3、5倍数的特征作预备。 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1)最小倍数是其自身,没有的倍数。 (2)因数个数无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表达了从详细到一般的思路。 2.2、5、3的倍数的特征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在个位数上就表达出来了,而3的倍数涉及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较为简单,因此后安排3的倍数的特征。本局部内容对于娴熟把握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有很重要的作用。 2的倍数的特征 (1)从生活情境“双号”引入。 (2)观看2的倍数的个位数,
34、总结出2的倍数的特征。 (3)介绍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4)可让学生随便找一些数进展验证,但不要求严格的证明。 5的倍数的特征 (1)编排方式与2的倍数的特征类似。 (2)可进一步总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即10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1)强调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受观看猜测猜测再观看再猜测验证的过程。 (2)可任意选择一个数,用正面、反面的例子对结论进一步验证。 (3)也可对任一3的倍数的各位数调换位置,更深刻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依据20以内各数的因数个数把数分成三类:1、质数、合数。 (2)可任出一个数,让学生依据概念推断其为质数
35、还是合数。 例1(找100以内的质数) (1)方法多样。可以依据质数的概念逐个推断,也可用筛法。 (2)把握教学要求: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识20以内的质数。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开死记硬背。 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2.要留意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利用乘法算式,熟悉倍数的因数的意义,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把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觉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某些特征。 2、让学生体会
36、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展学生的数感,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抽象力量,并在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使学生感悟数学学问内在联系的规律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及相互依存关系。 2、把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难点: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找全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学具预备:小黑板、12个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陶教师先来考考大家的语文水平,你能用“()是()的()”这样一句话来表示陶教师和你的关系吗? 人与人之间有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样相互
37、依存的关系,信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所发觉。 (二)熟悉倍数和因数 1、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假如教师请你把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拼吗?能不能用一条简洁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2、指名学生列式,提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要求学生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 3、依据学生的答复,适时贴出各种不同摆法: 12112 6212 4312 4、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咱们今日讨论的内容就在这里。以4312为例,12是4的倍数,那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那3也是(12的
38、因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5、依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刚刚在听的时候发觉12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殊拗口,是哪两句? 说明: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确实是12的因数,12也的确是12的倍数。为了便利,我们在讨论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7、说一说 (1)依据728=9,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2)从下面的数中任选两个数,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3、5、18、20、36 (三)探究找一个数因
39、数和倍数的方法。 1、找一个数的因数。 (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于倍数和因数已经把握得不错了。不过刚刚陶教师在听的时候发觉了一个神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觉了吗?这五个数中那些数是36的因数? 其实要找36的一两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力量把36的全部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 由于这个问题有一点难度,所以陶教师作几点说明: 思索一下,什么样的数是36的因数?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想一想怎么找不重复不遗漏,如有困难可参照书本第71页。 写下因数,假如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作业纸上更好。 (2)学生找完后沟通:你是怎么找的?怎样找不重复不遗漏? (3)小结:为了不重复
40、不遗漏,我们在查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按肯定挨次,一组一组地写出36的全部因数。 (4)完成“试一试”,然后集体沟通。 2、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查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把握得不错,这节课还要讨论倍数呢!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想一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2)师生共同查找。 提问:怎么找不重复不遗漏?能全部说完吗?可以怎样表示3的倍数? (3)小结并标准写法: 3的倍数:3、6、9、12、15 (4)完成“试一试”,然后集体沟通。 3、探究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观看比拟: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在小组内进展比拟、分析、争论,然后集体沟通。 小结归纳: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
41、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最大的不存在,而一个数的 因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4、填一填。 15的因数有() 30以内7的倍数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发觉数学中相互依存的关系了吗?其实数学中好玩的事儿多着呢! 阅读奇妙而好玩的“完善数”,感受数学的奇妙。 学生尝试查找其次个完善数,师提示:其次个完善数比20大,比30小,是个双数,而且正好是教师的年龄。 (五)课堂作业 数学补充习题 教后反思: 总的感觉是上好一堂课不简单。倍数和因数是学生闻所未闻的两个新概念,是纯学问性的内容,而且整节课的容量较大,学生能有效的把握每一个学问点比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