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五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 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 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 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 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二 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 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 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 通历史、现实和未
2、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 书记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远见卓识和战 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经 验的重要批示,高屋建令瓦、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们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 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综 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浙江“千万工程”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充分体 现了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治理中党政领导和群众 参
3、与的相互协同、科层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功能互补、他治与 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数智与治理的有 效结合,为乡村建设中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营运管护, 提供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契合中国特色与实践的治理模式,很 值得借鉴。面向新征程,浙江不断深化与提升“千万工程”以“千 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景、 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 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 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新 路径。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会议发言 稿2018
4、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 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委下 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学习中获 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
5、措改变农村脏乱 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 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 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 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 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 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
6、融合发展协同推进 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 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 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 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 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 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 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
7、居环境综合治 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 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 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 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 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 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 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 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
8、立由各级主要负责 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 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 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 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 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 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 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 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
9、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 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 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 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 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 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 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 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 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 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 厕、村道硬化
10、、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 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 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 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 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 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 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 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 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 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
11、避免造成“前任 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 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 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 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 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 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 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 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 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 造、农村环境综合整
12、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 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 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 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 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 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 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 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 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 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 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
13、重 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 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 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 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 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主题教 育生动教材心得体会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 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 的经验做法,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走深走实具有深刻意义。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 年,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千万工程”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 材,续写初心不改、实干为要
14、、担当在前的“时代篇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惠及“千家万户”, 续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篇章:“千万工程”以解 决群众最关注的人居环境问题为起点,以“村里的事情大家 商量着办”的协商模式为路径,不仅改善生态“提颜值”, 而且数字赋能“增智慧”,更是拓新业态“涨价值”,最终实 现从“脏乱穷散”到“点绿成金”的华丽蝶变,无数个“余 村们”在绿水青山中端起了 “金假碗”,无数个“下姜村” 走进了 “梦开始的地方: 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强党性” 的初心篇章,始终奉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顺应居民和村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能理顺城市的那一端,又要能顾 好乡村的这一头,既要扮靓城乡“颜值
15、”,又要为美丽“增 值”,不光让村民“鼓起口袋”,还要让村民“富了脑袋”, 走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 代化新道路。坚持“从问题中来,回问题中去“,理清“千头万绪”, 续写“栉风沐雨奋劲蹄”的“实干篇章:“千万工程”是习 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H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 一个村一个村地深入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民情后,作出 的科学决策部署,也是浙江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基于广泛 深度的调研工作,契合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接续奋斗深化 推进的战略成果。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重实践”的作为篇 章,守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从实际出发来 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采取
16、“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基层 直奔着问题去、瞄着困难上,不被“虚情假象”迷惑,不畏 “浮云阴暗”遮蔽,真正摸清摸透一线情况,找准“症结”, 精准“开方”,坚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匠心精神, 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确保“病除二坚持“从发展中来,向发展中去”,踏破“千难万险”, 续写“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篇章二国家和城市发展 是螺旋向上、创造辉煌的过程,二十年来,浙江始终把“千 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捍守“不畏艰险,永不停步” 的战略定力,保持“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进取姿态,坚 持“一根红线党建引领、一张蓝图科学贯彻”,一件事情接 着一件事情办成,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跨越,最
17、终实现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 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蝶变。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建新 功”的担当篇章,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 环节,勇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善于在行动本领上“破 局”,主动跳出“舒适区”,积极适应“新角色”,既做“大 管家”又做“店小二”,冲破能力瓶颈的“天花板”,始终准 确把握前进的方向,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千万工程”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五重启示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 工程”)20周年。20年来,以其为总牵引,浙江造就了万千 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逐渐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 人居环境、
18、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巨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对中国农村发展又有何种启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 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6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围绕上 述问题作出解析。“改变的是人居环境,更是营商环境”2003年,为改变农村地区遇到的环境、发展问题,浙江 启动“千万工程” 一一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 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 村。由此该省农村迎来一系列嬷变。谈及“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发展乃至省域发展带来的 作用,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既经 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的过程,又 经历了从温
19、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共富型发展需求跃升的 过程。同时它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设工程,也是乡 村的民心与民生工程、村庄的治理与发展工程、城乡协调与 融合的枢纽工程,对促进浙江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在其看来,20年来,“千万工程”在浙江产生了多个联 动与互动效应。“它首先改变的是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 的改善与升级又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务的 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的积 极性。其次,它改变的也是乡村的营商环境,使村庄同时成 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所在地,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成 为可能,促成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这 反过来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
20、会和收入,对乡村共富发展产 生了显著效应J坚持“农民需求” “实干精神”如今的浙江乡村,在诸多数据上让人眼前一亮。如浙江 已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创成A 级景区村H531个;实现5G网络、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 村全覆盖;累计建成205n家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黄祖辉认为,“千万工程”能够为浙江农村带来巨大变 合施策,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的体制机制,突出党建引领, 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政策体系,扎实抓好环境整治、产业振 兴、基层治理、激发活力等方面重点任务,实现农业生产、 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 美、
21、农民富。要党建引领,高站位推动。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 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 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 经验做法,我们就要坚持党建引领,高站位组织推动,将“千 万工程”经验作为主题教育学习案例教材,把党的领导贯穿 乡村振兴始终,把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作为实施好乡村振兴的首要性、基础性、引领性工程来抓, 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三农”干部强化 使命担当、提升能力本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 贡献力量、建功立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
22、为乡 村振兴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要因地制宜,高起点谋划。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从 实际出发,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坚持一次性规划 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 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提超越发展阶段 的目标,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实施20年来,造就了浙江 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体现了多个“坚持”。“首先,千万工程坚持了农民需求、人民至上和实 践需求、创新发展,体现了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具有历史 性、开拓性和引领性。其次,千万工程坚持了党领导广 大农民以及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建设的方针。第三,千万工 程坚持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 的信
23、念,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黄祖辉说。此外,在“方法论”上,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在 实践中还坚持了上下结合、长短结合、软硬结合、里外结合、 多方联动、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的方式方法,进而使浙江乡 村环境呈现了全域化、常态化、和美化的变化,整个浙江呈 现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的格局。五方面启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黄祖辉 认为,“千万工程”对当下中国农村发展,尤其是对乡村建 设和环境治理方面有五点启示意义。一是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 力量。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是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有 效性、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二是既要力求有效供给,又要重视高
24、效管护。乡村建设 需要增加投入,但同时对于具有公共性的乡村设施,有效的 营运管护尤为重要,它是乡村公共设施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 障。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配置。 尤其要防止侵害农民权益、损害乡村生态环境的大拆大建, 同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乡村环境优化,尤其 是忽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的低效率乡村建设。四是乡村建设既要重视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又要 注重动态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要从乡村发展的阶段性和乡 村区域的差异性出发,处理好乡村建设普惠性、基础性和兜 底性与乡村建设动态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关系。五是乡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治理既要运用刚性制度,又 要运用柔性制度。
25、前者与法治有关,后者与村民自治和德治 有关,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制度,使公共品转化为市场品, 进而形成多种治理机制融合的治理体系。“从发展路径选择方面看,千万工程的实践与不断 深化,为我们提供了从乡村实际出发的三农更快更好发 展的路径选择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借鉴。“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千万工程”意义深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和解 析。从乡村建设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 工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至少有四点。一是乡村建设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力 量。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资金需求量很大,单纯依靠政 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同时, 创新乡
26、村建设思路,发挥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四两拨千斤” 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建构利益机制,吸引企业、社 会、村集体和村民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和参与乡村建设,这将 是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不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二是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 实践中,乡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不仅 与供给乏力有关,而且与这些项目设施的营运与管护不力有 关。因此,必须解决好政府、企业、集体、农民等主体谁来 营运与管护乡村社区公共性基础设施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明确相关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及其管护主体;强化公共设施 规制及其监督监管;发挥乡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 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营
27、运管护中导入市场机制。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 也就是说,乡村建设不仅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 甚至侵犯农民权益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忽视乡村公共基础 设施具有空间效应与规模效应特征,避免守成不变的低效配 置。这意味着,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静态 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是在乡村规划先导下,体现乡村 人口相对集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四是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 注重发展性。乡村建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体现乡村发展 的阶段性特点。在温饱社会阶段,乡村建设主要着眼于基础 性、普惠性、兜底性的生存型乡村建设,但
28、到了小康社会乃 至更高社会阶段,乡村建设应体现发展型特点。我国现阶段 的乡村建设,大部分地区重视体现乡村的多功能发展,乡村 建设要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相结 合,促进乡村价值的转化与提升,实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表明,与乡村发展阶段和乡村发展功 能有机结合的乡村建设,能包容多元建设主体和多种运行机 制,是有效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乏力、管护不力、形态单一、 活力不足的重要路径。从乡村建设的治理视角看,“千万工程”也是“治理工 程:20年来,浙江在“千万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多 种治理制度的功效,探索建立了 “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
29、值。一是“党政合一”的科层治理。浙江“千万工程”之所 以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关键在于发挥“党政合一”垂直 治理的制度功能。首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把“千 万工程”列为“书记工程”,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联系一个村制度,形成“五级书记”共抓 共管的推进机制。其次,坚持各方协同和分级负责抓。各级 均成立“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落实机制。二是“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在“千万工程”的实施 过程中,针对公共产品管理虽有规制措施但规制主体职责不 清和不到位的难题,探索了将压实地方责任和数字化、信息 化相互匹配
30、的规制办法。先后探索出了河长制、道长制、所 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可参照的“简约化”制度选择与安 排。农业农村领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全面推广,将数 字与信息技术同“千万工程”责任制相匹配,实现“智治合 一”的精准问责和精准治理。三是“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群众不仅要发动和带动, 更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其中德治与自治是关键。 首先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会、议事会、乡贤促进 会等相关自治组织,推动乡村公共事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自我服务。其次是增强法治保障。引导干部群众形成自觉守 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法治秩序。再次是激发德治 活力。将乡风文明与治理结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
31、等对村民 行为的引导,用崇德向善的力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四是“激励相容”的市场治理。市场机制是最能体现激 励约束相融的制度,不仅在非公共性领域,而且在公共性领 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也能发挥高效作用。浙江在“千 万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农民、 企业)生态资源利用和公共设施建设(或管护)的使用权与 经营权,不断丰富乡村人居环境内涵,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激活人居环境市场,将乡村公共产品转化为市场产品,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同时转变相关主体的 公共行为。这一系列安排不仅促进了乡村各类休闲产业、高 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城乡要素的互通和融合发展,而且也实 现
32、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设施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浙江“千万工程”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充分体 现了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治理中党政领导和群众 参与的相互协同、科层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功能互补、他治与 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数智与治理的有 效结合,为乡村建设中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营运管护, 提供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契合中国特色与实践的治理模式,很 值得借鉴。面向新征程,浙江不断深化与提升“千万工程”,以“千 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景、 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 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
33、”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 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新路径。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造就千万个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 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态兴则文明 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 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 设美丽乡村。一个破败凋敝的乡村,支撑不起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我们国家现在还有6亿多的农民常年 生活在农村,未来还会有4亿多人,把他们生活环境改
34、善了、 建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就能激发他们参与 乡村振兴的热情。同时,在我们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的背景下,有乡愁有美景有新鲜农产品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人 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更好地满足城乡居 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把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 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此外,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 下,加大投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推进美丽乡 村建设,对于拉动发展,更具特殊意义。乡村要美,首先人居环境要美;乡村生态要振兴,首先 人居环境要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 关农
35、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 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的愿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 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今年的中 央一号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 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 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认 真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 代
36、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 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 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 美丽乡村,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 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 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入, 如何尽快打开局面,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千万 工程”正是从解决农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不断延伸拓展 整治范围、内涵,最终造
37、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们 就是要从农村改厕、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河塘沟渠清淤、 生活污水处理、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 为目标进行系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建 设美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乡 村建设。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续暴露 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 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行的经验。在修编规划时 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 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素,力求保持乡土风 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乡情乡愁。今年农
38、业农村部把加强 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 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应充分尊重亿万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 动并发挥他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时刻要注意:再美丽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只有农 民真正参与并主导,美丽乡村才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 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么 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生力 量。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农民最迫切的
39、需求入手,并在 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农 民群众,所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乡村建设核心要义就 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涵养自然,把 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有效 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 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建设,实现生态美与经 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工程”将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 紧密结合,环境美了起来,产业也跟了上来。我们建设美丽 乡村,就是要实
40、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五是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是长远的事业,绝非朝 夕之功,一蹴而就。韩长赋部长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 表示,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干完的事,要“真 抓实干,久久为功:浙江“千万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 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直抓在手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今 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要有 万千美丽乡村。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我们 就要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
41、,一村一策,高起点谋划好全省 各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同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 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循序渐进、量 力而行,稳扎稳打,将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要以民为本,高标准实施。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 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事业 的根本所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改善民生福祉,强化 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探索出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 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 验做法,我们就要以民为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
42、改善之 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在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下来推 动发展,高标准办好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基本问题, 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收,以改革之手推开农民幸福大门, 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 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深刻领会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 验做法,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以民为本,扎实推进乡村发 这种泽被后人的使命精神和历史担当。今天揭晓的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先 进典型代表。希望大家互学互进,永葆先进,带动更多乡村 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从一处美延伸成为处处美,
43、从一 时美变成长久美,让广大乡村生态越来越美、经济越来越美、 生活越来越美。同时,也希望中国农村杂志社强化媒体担当, 联合各界力量,把美丽乡村范例一个一个选出来,把活动一 届一届办下去,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为推动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让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 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千万工程”的巨大 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 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 志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 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
44、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 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 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 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 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 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 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 显成效。2018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 卫士奖。2020年5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 “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
45、内涵和意义 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 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 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 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 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 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 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 中对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随 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代升级,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 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
46、有 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载和显示的空间, 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 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 了乡村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 济组织治理体系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 与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 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 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的“千万工程” 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 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
47、 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 许多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 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 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居民身上, 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收 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 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 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 这不能不说是与20年的“千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 关。
48、“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千万工程”意义深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和解 析。从乡村建设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 工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至少有四点。一是乡村建设既 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力量。大力实施乡村建 设行动,资金需求量很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乡村建设思路, 发挥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入市 场机制、建构利益机制,吸引企业、社会、村集体和村民多 元主体共同投资和参与乡村建设,这将是解决乡村建设供给 不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二是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 实践中,乡村社
49、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不仅 与供给乏力有关,而且与这些项目设施的营运与管护不力有 关。因此,必须解决好政府、企业、集体、农民等主体谁来 营运与管护乡村社区公共性基础设施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明确相关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及其管护主体;强化公共设施 规制及其监督监管;发挥乡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 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营运管护中导入市场机制。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 也就是说,乡村建设不仅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 甚至侵犯农民权益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忽视乡村公共基础 设施具有空间效应与规模效应特征,避免守成不变的低效配 置。这意味着,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静态 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是在乡村规划先导下,体现乡村 人口相对集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的过程。四是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