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老朋 文档编号:9419935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6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目 次1 总则52 术语73 基本规定103.1 一般规定103.2 滑雪雪道103.3 技术雪道103.4 出发区和结束区113.5 生态环保114设计134.1 一般规定134.2 滑雪雪道134.3 技术雪道274.4 造雪系统304.5 安全系统314.6 景观恢复314.7 附属设施335施工345.1 一般规定345.2 施工准备355.3 滑雪雪道365.4 技术雪道525.5 造雪系统535.6 安全系统625.7 景观恢复625.8 附属设施656 运营维护676.1 人工制雪676.2 办赛期间运维保障677验收687.1 一般规定687.2 设备专

2、业施工验收707.3 造雪系统施工验收697.4 安全系统施工验收707.5 景观恢复施工验收70附录 A 高山滑雪各项比赛特别规定71附录 B岩质边坡的分类73附录 C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75附录 D孔隙率测定方法78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52 Terminology73 Basic Rules103.1 General Rules103.2 Piste103.3 Technical Piste103.4 Depature Area and Terminal Area113.5 Ecological and Envirnemental Protecti

3、on114 Design134.1 General Rules134.2 Piste134.3 Technical Piste274.4 Snowmaking System304.5 Safety System314.6 Landscape Restoration314.7 Ancillary Facilities335 Construction345.1 General Rules345.2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355.3 Piste365.4 Technical Piste525.5 Snowmaking System535.6 Safety System625

4、.7 Landscape Restoration625.8 Ancillary Facilities656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676.1 Artificial Snowmaking676.2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uring Competitions677 Acceptance687.1 General Rules687.2 Acceptance of Professional Equipment707.3 Acceptance of Snow-making System697.4 Acceptance of Safety Sys

5、tem707.5 Acceptance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70Appendix A Special Regulations for Alpine Skiing Games71Appendix BClassification of Rock Slopes73Appendix CDivision of Divisional and Subdivisional Works75Appendix D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orosity78Notes on Wording of the Specification80Directory of

6、 Reference Standards81831 总则1.0.1 为了在高山滑雪雪道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 术先进、因地制宜、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高山滑雪雪道、技术雪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 高山滑雪雪道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选线工作,路线应绕避规模大、性质复杂、处理困 难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土(岩)地段,并避免高填深挖。1.0.4 雪道不宜选择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应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治理;不宜选在软土、湿陷性黄土、冻土、膨 胀土和其他特殊

7、性岩土地质区域,如确需设置在上述地质条件下,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 业标准的规定。1.0.5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雪道建设前,应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地貌, 防止噪音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6 雪道雪基设计前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供设 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1.0.7 雪道雪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1.0.8 雪道雪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雪道雪基填料选择、雪道雪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 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雪

8、道雪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1.0.9 雪道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场地,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1.0.10 高山滑雪雪道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满足冬奥组委及单项组织提出的竞赛技术要求及相关场地要求规定。2 雪道建设应注意地基处理、面层压实、雪层铺设等关键环节,满足雪道稳定性要求。3 雪道建设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设计。4 雪道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适当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发挥其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1.0.11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文物时,应立即停 止施工,并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9、。1.0.12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施工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1.0.13 本规程使用时应加强与国家现行规范的联系和协调,紧密结合。2 术语2.0.1 高山滑雪 alpine skiing一项在高山上进行的冬季运动项目。奥运会高山滑雪设有男子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全能(滑降/回转)及女子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全能(滑降/回转),共 10 个小项。2.0.2 滑雪雪道 piste运动员使用的比赛雪道、训练雪道、联系雪道的统称。2.0.3 技术雪道 technical piste赛时作为高山滑雪雪道之间连接的服务类道路。用于雪道和索道的维护

10、以及连接各比赛 赛道,主要服务于滑雪者、压雪车辆及特殊工程车辆。2.0.4 出发区 departure area竞赛雪道和训练雪道上即将进行比赛的运动员的准备区域。2.0.5 结束区 terminal area竞赛雪道和训练雪道上运动员完成比赛时所在的区域。2.0.6 雪道雪基 foundation按照线路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雪道的基础,承受由雪道表面传来 的荷载。覆雪层以下 1.5m 范围内的雪基部分是上雪基;上雪基以下的雪基称为下雪基。2.0.7 填石雪基 rock-fill foundation用粒径大于 40mm 且含量超过总质量 70%的石料填筑的雪基。2.0.8

11、土石雪基 earth-rock foundation石料含量占总质量 30%70%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的雪基。2.0.9 填土雪基 earth-fill foundation粒径大于 40mm 的石料含量占总质量 30%以下的填料填筑的雪基。2.0.10 雪道雪堑 piste 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雪道雪基。2.0.11 雪道高填方 high foundation填方高度大于 15m 的雪道雪基。2.0.12 CBR(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表征雪道雪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 2.5mm 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

12、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比表示。2.0.13 压实度 degree of compaction雪道雪基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0.14 孔隙率 porosity孔隙率是指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2.0.15 表土剥离 topsoil stripping即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指将建设用地或露天开采用地(包括临时性或永久性用地)所涉 及到的适合耕种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用于原地或异地土地复垦、土壤改造、造地及其他 用途的剥离、存放、搬运、耕层构造与检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总称。2.0.16 亚高山草甸 sub-alpine mead

13、ow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杂类草为 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2.0.17 干球温度 dry-bulb temperature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取的数值。2.0.18 湿球温度 wet-bulb temperature湿球温度将干球温度和湿度联系起来,是水滴最终达到的稳定温度。湿球温度是干球温 度和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一个函数。2.0.19 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2.0.20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

14、ster不良地质作用引起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 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2.0.21 冻土 frozen earth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2.0.22 滑坡 landslide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2.0.20崩塌 rock fall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2.0.23 泥石流 debris flow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2.0.24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2.0.25 抗滑桩 slide-resis

15、tant pile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2.0.26 土钉 soil nailing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或钢丝绳锚杆以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2.0.27 预应力锚杆(索) prestressed anchor(anchorage)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 定状态的支护结构。2.0.28 检验 inspection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 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2.0.29 评定 evaluation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16、2.0.30 关键项目 key item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2.0.31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2.0.32 外观(质量) appearance (quality)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高山滑雪雪道的建设须符合国际单项组织及国际奥委会对该项目的竞赛规则及体育 工艺的要求。3.1.2 所有比赛必须在国际单项组织认可的雪道上进行。3.1.3 雪道设计建设应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从减小施工难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雪 道纵段尽可能遵循原始地形,减少

17、土方量及支挡防护。注重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3.1.4 雪道构造应满足雪道稳定性要求及雪道技术要求。3.1.5 雪道雪层为人工压实后高强度均匀的竞赛雪道用雪,雪的厚度及物理性能参数应满足 国际单项组织的相关要求,保证竞赛安全。3.1.6 雪道两侧运动员滑出线路时有可能撞上的障碍物,需设置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加以保 护。3.2 滑雪雪道3.2.1 高山滑雪雪道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高山滑雪各个项目规则的有关规定。3.2.2 竞赛道宽通常不小于 40m,应满足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混合赛各小项对线路宽度设置的要求。竞技雪道的实际宽度可由进行线路认证的 FIS 指定人员决定。3.2

18、.3 雪道的平面设计应遵循国际单项组织认证的中心线设计,并以 20m 间距设定桩号, 对雪道边缘主要控制点进行坐标定位。3.2.4 竖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坡度应满足国际单项组织设定的雪道坡度要求;2 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工程量少、见效快、环境好的整体效果。3 应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4 应合理解决场地排水问题。5 满足雪道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条件。6 应避免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3.3 技术雪道3.3.1 为保证赛时的正常运行组织和赛后的运营要求,应设置技术雪道。3.3.2 高山滑雪技术雪道主要功能为工程维护和滑雪连接。具体功能包括服务赛道、赛时设 施建设、联

19、系各练习道、工作人员滑雪连接、教练入场离场、紧急救援、工程维护与运营的 车辆通行等。3.3.3 技术雪道应满足相应功能的基本通行条件。技术雪道雪基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技术 雪道雪基的挖方段上口应预留 0.5m 宽排水设施空间及相应景观绿化空间;雪基填方路段、沿路面应做自然放坡或挡墙构筑物,不设置排水沟。3.3.4 高山滑雪技术雪道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3.3.4 要求。3.3.5 技术雪道全程不允许有逆向纵坡。3.3.6 所有技术雪道都需要覆雪,且需可以滑雪和行走压雪车。表 3.3.4 技术雪道技术指标表雪道性质等级技术雪道平面线形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2.5纵断面线形最大纵坡一般值22%

20、最小纵坡0.3%最小坡长(m)1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型10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凹型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8横断面雪基宽度(m)6-15注:仅作为滑雪连接用技术雪道,其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5m。3.4 出发区和结束区3.4.1 出发区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出发区应具备适当防止恶劣天气的能力。2 出发区应设置运动员起点、取暖屋和器材存放处。3 为防止外界公众对即将进行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服务人员进行干扰,出发区四周应设置分隔和防护。3.4.2 结束区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比赛终点应清晰可见,宽阔平缓。2 运动员穿过终点时的线路应顺应自然的地形。3 结束区周围应设置分隔

21、和防护措施,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避免观众对比赛场地的干扰。3.5 生态环保3.5.1 表土剥离1 雪道建设中应收集保护山体表土资源,减少表土资源在建设施工中的流失浪费。2 剥离的表土应用于赛区内的造地复垦,以开展景观重建与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3 表土剥离的施工流程包括测量放样、清理场地、采集土壤、装袋、运输、存放。3.5.2 剥离表土的利用1 表土剥离的利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用于景观绿化;2) 用于造地,通过对不适宜植树造林区域进行覆土,新造林地。2 剥离表土的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同区优先高山草甸区的剥离表土与项目区(高山滑雪比赛区)内其他区域的剥离表土应分别优先 在自己区域内

22、进行利用,避免交叉使用。2) 需求优先项目区内剥离表土的利用包括生境保护、边坡工程和景观营造三个方向。为了尽快减少 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恢复项目区内原有的生态环境,应优先利用剥离表土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如保护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珍惜植被资源的养护与保护等;其次是完成边坡工 程中的表土供给,减少不必要的水土流失;最后考虑景观营造方面的剥离表土利用。3) 提早利用,控制时间为了避免高山滑雪比赛区非草甸区域种子库在超过一年的堆放期后失活,应在施工完毕 后尽早开展表土利用,在春夏两季进行相应的剥离表土利用工作。4) 避免、减少客土的利用在项目内剥离表土无法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可从赛区所在地区及

23、周边区县调集客 土,不可从立地条件差异显著的地区调集,以防物种入侵以及虫害爆发。3.5.3 水土保持1 雪道设计应尽量避免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2 雪道建设过程中应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3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一般需要两种措施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4 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雪道主要分为三个构造层次,由下至上分别为雪基(下雪基和上雪基)、生态种植层 和覆盖雪层。4.1.2 为了保证山体原有生态结构,雪基上应铺设种植层,优先选用包含原有种子库的原有 剥离表土。4.1.3 雪道坡度大的区域表面应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如铺设麻绳网。4.2 滑雪雪道

24、4.2.1 雪道清表 构造做法对于雪道需要保留自然地形的区域,对突出地表的岩石进行移除,石块应堆砌于雪道的 迎风侧,为积雪提供防风矮墙。自然地面突起与凹陷部分须铲除填平,使雪道基本平滑。 树林中的树桩及主根被移除之后,场地也须进行平整。对于雪道的填方区域,须清除表层耕植土层及碎石土层中的杂草树根等。表土剥离措施 详见本标准表土剥离章节。4.2.2 雪道开挖如雪道挖方段主要分布崩坡、积粒径较大的碎石土,为避免施工对赛道地基产生扰动, 须先对场地内的大块石采取原地破碎处理,再进行清除及整平处理。4.2.3 雪道回填雪道坡道填方段,首先须清除表层耕植土层,将雪道基底挖成台阶状,台阶面内倾,台阶高宽比

25、为 1:2,台阶高度不大于 1m。分层回填石或砾类土,分层回填厚度不超过 500mm, 填筑填料强度、粒径指标详见下表 4.2.3。表 4.2.3 雪道雪基填石填料强度、粒径和控制指标填料应用部位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大粒径(mm)孔隙率上雪基01.5m27022%下雪基1.5m 以下33024%雪道沟谷填方段,需结合防排洪设计及泥石流治理设计进行,在相关设施完成后,再采 用人工级配碎石分层碾压回填,压实质量标准宜选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雪道表面不宜过于平整,雪基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300mm 左右。4.2.4 雪道坡度大的区域表面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滑雪雪道雪基4.2.5

26、 基本规定1 雪道雪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 雪道雪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雪基填料选择、雪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雪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3 高山滑雪雪道雪基设计荷载按雪厚度 2m(技术雪道厚度 0.5m)。4.2.6 填方雪道雪基此条不适用于填石雪道雪基,填石雪道雪基相关要求详见 4.2.11 条。1 填料选择1) 雪道填方雪基可选用级配较好的碎石土、砂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 60mm。2) 冻土、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及盐渍土等土料,不得直接用于填筑雪基。冰冻地区的上雪基

27、不应直接采用粉土填筑。3) 雪道雪基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以下表 4.2.6-1 的规定。表 4.2.6-1 雪基粗粒土填料最小强度雪基部位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承载比(CBR)%上雪基01.53下雪基1.5 以下22 压实度雪道雪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 4.2.6-2 的规定。表 4.2.6-2 雪基粗粒土填料压实度下雪基部位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上雪基01.593下雪基1.5 以下90注: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密度的压实度。3 雪道雪基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28、1) 当地质条件良好,雪道边坡高度不大于 10m 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 4.2.6-3 的规定。表 4.2.6-3 雪道雪基边坡坡率填料类别边坡坡率细粒土1:1.75粗粒土1:1.75巨粒土1:1.52) 对边坡高度超过 10m 的雪道雪堤,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形,边坡坡率应按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4 雪道雪基表层处理1) 稳定斜坡上雪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a 地面横坡缓于 1:5 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雪基。b 地面横坡为 1:51:2.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 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

29、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2) 应将雪基表层夯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压实度不应小于 85%。4.2.7 挖方雪道雪基1 土质雪道雪堑土质雪道雪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 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雪道边坡高度不大于 20m 时,边坡坡率不宜大于表 4.2.7-1 的规定值。土质挖方雪道边坡高度超过 20m、岩质挖方雪道边坡高度超过 30m 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雪道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表 4.2.7-1 土质雪道雪堑边坡坡率土的类别雪道边坡坡率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 3 的粉土1:1中密以

30、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中密1:1注: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雪道边坡形式放坡度应按有关规定确定。2 岩质雪道雪堑1) 岩质雪道雪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检算。 边坡高度不大于 30m 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 E 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 4.2.7-2 确定。表 4.2.7-2 岩质雪道雪堑边坡坡率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15H30mI 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

31、.11:0.3弱风化1:0.11:0.31:0.31:0.5II 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1:0.5弱风化1:0.31:0.51:0.51:0.75III 类未风化、微风化1:0.31:0.5弱风化1:0.51:0.75IV 类弱风化1:0.51:1强风化1:0.751:12)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雪道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 4.2.11-5 规定范围的边坡,边坡坡率应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3) 边坡高度大于 20m 的软弱松散岩质雪道雪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3 当挖方雪道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质、岩石性质和

32、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 1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 1.5m。4 雪道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5 根据雪道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4.2.8 雪道雪基填挖交界处理1 半填半挖雪道雪基中填方区应符合本标准第 4.2.6 条、第 4.2.9 条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雪道雪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2 半填半挖雪道雪基中

33、挖方区应符合本标准第 4.2.7 条、第 4.2.10 条的有关规定。3 半填半挖雪道雪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 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上雪基 1.5m 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上雪基范围内宜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雪基。4 当地表斜坡陡于 1:2.5 时,应进行填挖间雪道雪基稳定性分析。当雪道雪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雪道雪基边坡下方设置支挡工程。5 根据雪道融化覆雪以及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6 雪道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

34、,岩质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雪基。4.2.9 高边坡雪道雪基与陡坡雪道雪基1 高边坡雪道雪基与陡坡雪道雪基设计应贯彻综合设计和动态设计的原则。应在充分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综合进行雪道雪基断面、排水设施、 边坡防护、地基及堤身处治等的设计。当实际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设计,保证雪道雪基稳定。2 对边坡高度超过 20m 的雪道雪基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 1:2.5 的雪道雪基,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雪道雪基,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雪道雪基应进行稳定性监控。3 高边坡雪道雪基与陡斜坡雪道雪基的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地基土的岩性、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地下水的分布特

35、征,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指标,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勘察工作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及其他相关规 范的要求。4 雪道雪基填料应满足本标准第 4.2.6.1 条的规定,雪基压实度应满足本标准第 4.2.6.2条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高雪基的差异变形。5 高雪道雪基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雪道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分析确定。高雪道雪基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 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6 高雪道雪基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

36、确定。7 雪道雪基稳定性监测设计1) 雪道雪基施工应注意观测雪道雪基填筑过程中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雪道雪基施工实行动态监控。2) 设计应明确观测的雪道雪基段落、观测项目、观测点的技术要求,确定稳定性观测控制标准,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4.2.10 雪道挖方高边坡1 土质雪道挖方边坡高度超过 20m、岩质雪道挖方边坡高度超过 30m 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雪道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2 雪道边坡工程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硐探。勘察工作应满足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 50330)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

37、64)等规范的要求。3 根据不同的岩土性质和稳定要求,应将雪道边坡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 1.5m。坚硬岩石地段雪道边坡可不设平台,其边坡坡率可调查附近已建工程的人工边坡及自然山坡情况,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综合确定。4 雪道边坡防护设计应根据边坡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 坡脚预加固技术。5 应设置完善的雪道边坡排水系统,及时引排融化雪水、地表水和地下水。4.2.11 雪道填石雪基1 一般规定1)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

38、等均不应用于雪道雪基填筑。2) 用填石料修筑雪道雪基,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雪道填石雪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3) 雪道填石雪基采用施工机械需根据坡度通过试验段确定。4) 雪道填石雪基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5) 采用强夯或冲击机械进行施工的填石雪基,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2 雪道填石料的分类根据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按表 4.2.11-1 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软质岩石。表 4.2.11-1 岩石分类表岩石类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代表性岩石硬质岩石601、花岗岩、闪长岩

39、、玄武岩等右浆岩类。2、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吉、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3、片麻右、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中硬岩石3060软质岩石5301、凝灰岩等喷出岩类。2、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3、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3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雪基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表 4.2.11-2表 4.2.11-4 的要求。表 4.2.11-2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度(mm)最大粒径(mm)孔隙率%雪道上雪基0.1.5m40027022%雪道下雪基1.5m

40、 以下60033024%表 4.2.11-3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度(mm)最大粒径(mm)孔隙率%雪道上雪基0.1.5m40027022%雪道下雪基1.5m 以下50033024%表 4.2.11-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雪道覆雪层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度(mm)最大粒径(mm)孔隙率%雪道上雪基0.1.5m30027020雪道下雪基1.5m 以下400330224 雪道填石雪基的质量控制1) 雪道填石雪基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2) 雪道填石雪基压实质量可以采用压实沉

41、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5 在雪道填石料表面填雪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填石雪基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不大于 400mm,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 270mm。在必要时,宜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6 雪道填石雪基可采用与土质雪基相同的雪基断面型式,填石雪基的边坡坡率应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土质雪基边坡设计。在雪道雪基基底良好时,填石雪基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 4.2.11-5 的规定值。表 4.2.11-5 雪道填石雪基边坡坡率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m)边坡坡率全部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上部下部硬质岩石2081

42、21:1.11:1.3中硬岩石208121:1.31:1.5软质岩石208121:1.51:1.751) 填方边坡较高时,可在边坡中部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为 13m。2) 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雪道填石雪基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 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应小于 300mm,石块应规则。3) 填高小于 5m 的雪道填石雪基,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 1m;填高 512m 的雪道填石雪基,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 1.5m;12m 以上填高的雪道雪基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 2m。7 雪道填石雪基稳定性验算与沉降计算1) 对于软弱地基上的雪道填石雪基,其结构形式设计应与软土地基处

43、治设计综合考虑,并应进行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2) 雪道填石雪基在采用风化岩石和软质岩石时,应考虑浸水后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等不利情况。 雪道雪基防护与支挡4.2.12 雪道雪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雪道雪基稳定性 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雪道雪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4.2.13 雪道雪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4.2.14 雪道坡面防护1 植物

44、防护1) 植被防护铺草皮适用于坡率缓于 1:1 的土质边坡和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2) 三维植被网防护三维植被网适用于沙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 1:0.75 的边坡防护。3) 客土喷播适用于风化岩石、土壤较少的软质岩石、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 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当坡率陡于 1:1 时,宜设置挂网或混凝土框架。2 骨架植物防护1) 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护坡。适用于缓于 1:0.75 的土质和全风化岩石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 1:1。2) 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 1:0.75 的土质边坡和全风化、强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并需要设置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骨架。4.2.15 挡土墙1 挡土墙设计应根据雪道雪基横断面、地形、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挡土墙位置、起讫点、长度和高度,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适宜的挡土墙类型。2 挡土墙设计应采用以极限状态设计的分项系数法为主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道路交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