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普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普卷.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 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I。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 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 家,狼猊之故。不遑启居,狡猊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 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
2、,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 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 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 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 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诗经里所说的
3、是璞 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 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 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 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 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 的读者:他们对作
4、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 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下句呈现出 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又有象征意义。B.颔联“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 物之中,使景中生意,表现诗人情感态度。C.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通过出山前后诸葛亮的表现,刻画出一位忠君 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D.全诗以虚写实,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
5、调和谐 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16 .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陆游的书愤尾联,试比较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中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 弘大,所举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2)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fO(3)忧国忧民是古代诗人在其诗歌中常表达的一种情感,如杜甫谒先主庙中的“向来忧国 泪,寂寞洒衣巾。”在离骚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8 .阅
6、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宁溢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这是屈原的选择。“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这是苏武的选择。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们都有对个体与家国的斟酌、取舍,让人生有了不同 的意义。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碎片化阅读时代,展读一本纸质书带有神圣的仪式感,也是沉静和寂寞的事。现代知名作家几乎 都有卷帙浩繁的“全集”“选集”或“丛书”,人们或因其品类繁多而,或因
7、体量太 大而束之高阁。推出朱自清别集,就是要从厚重的朱自清作品集中,把“心脏”挑选出来, 让经典焕发新生,不再寂寞。读者也无需再为选择而OSZZZSZZZSZZZS/ZZZZXZ/ZZSZZSZSZZ/ZZXZ/1ZZSZw*ZZ/ZZZXZZZvZZSZ1/ZSZZZv汪曾祺在为恩师沈从文选编作品精选集的时候,首次使用“别集”称谓,命名为沈从文别集, 后人亦在汪曾祺去世后编辑了汪曾祺别集。现代作家的“别集”从古典文献学概念中跳脱出 来,成为作品集独特而高效的展示方式。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品全集中优中选优,不同卷 册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编选、勘校、设计都非常考究。朱自清别集第一辑就是从作
8、者全 部作品中编选出六卷精华,小32开本,简洁轻便,装帧设计精美,阅读收藏两相宜,是一般读者 完整了解朱自清文化贡献和文学成就的理想选择。朱自清是一位学者、作家、大学教授,几乎每一个角色都努力做到。当我们捧读朱 自清别集时,能触摸到字里行间朱自清的至情文字和赤子之心。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品全集中优中选优,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不同卷册,编选、 勘校、设计都非常考究。B.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品全集中优中选优,不同卷册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勘校、 编选、设计都非常考究。C.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
9、品全集中优中选优,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不同卷册,勘校、 编选、设计都非常考究。D.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品全集中优中选优,不同卷册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编选、 设计、勘校都非常考究。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 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鼾在人群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有一些长期或者严重打鼾的人群,却有可能存在健 康隐患,对于这部分人群,需要关注打鼾会引起一种疾病一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 起打鼾的原因很多,当上气道阻力增加,咽喉部的舌根、软腭等软组织处于放松状态,向下塌陷, 呼吸时气流通过气道狭窄部位过程中
10、,使组织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打鼾。气道越窄,气流越强, ,鼾声也越来越大。,有一部分人只是有鼾声,但睡眠结构良好,没有缺氧,此时并不影响健康。当上气 道阻力过大,吸气时气道变得更窄,甚至完全堵塞,导致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大脑 感知到这样的状态,会将我们从睡眠中唤醒,使气道重新打开进行呼吸,这种唤醒时间通常很短 暂,以至于我们都不记得,这种模式会多次间断性出现,甚至持续整晚,这样的状态称为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OSA) o长期打鼾的人,如果引起了 OSA,就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严重的、多系统的健康问题。22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不由得想起山上同志们那
11、些黄瘦的脸色一一山上缺盐缺得凶呢。B.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C. “可慌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一一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D.“好香的干菜,一一听到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和解析15.【答案】C、A、C、【解析】(1)C. “使读者感动时因为范围不同而层次不同”理解错误,不是范围的区别,而是不 同层面、角度的生发。故选C。(2) A.正确。B.“既归功于作者”错误,高层次的感动于作者本意无关。C. “用来证明了自然描
12、写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错,材料二证明那个时期自然描写仅仅是陪 衬。D. “最能体现中国诗的本色特长”错误,中国诗的刚不是中国诗的本色特长。故选Ao(3) C “细草微风岸”属于“柔”,其他诗句为“刚”。故选C。(4)材料一说“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人晏殊就是“见物起兴”:昨天夜里秋 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看到“西风凋碧树”的自然 物象而产生“思念远人”的感动,并把感动表达在诗歌中。材料一说“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 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结合材料“王国维说这是成
13、大 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可知,王国维从诗歌中读到晏殊的感动,但不局限于作者本来的意思, 进行生发,从中感悟到做事业做学问的道理。(5)香菱写月,从作者方面说就是“见物起兴”,指宇宙间种种物象以及人世间种种事象引发诗 人感动,能够写出物象引发的感动,让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感动。结合材料一 “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 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和材料二“诗人对于自然爱好 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可知,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咏月不能停于粗浅的感 官,应表达出物与人情趣的默契。结合材料二“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
14、,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 铺陈胜”可知,描写、抒情不能直白,应力求委婉、微妙、简隽。答案:(1) c(2) A(3) C(4)诗人晏殊“见物起兴”:看到“西风凋碧树”的自然物象而产生“思念远人”的感动,并 把感动表达在诗歌中;王国维从诗歌中读到晏殊的感动,但不局限于作者本来的意思,进行生 发,从中感悟到做事业做学问的道理。(5)香菱写月,能够写出物象引发的感动,让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感动。但是咏月不能停于粗 浅的感官,应表达出物与人情趣的默契。描写、抒情不能直白,应力求委婉、微妙、简隽。(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 境
15、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 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及题干要求, 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 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 干中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
16、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 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69.【答案】A、C、【解析】(1)A.正确。B. “她希望自己和海尔茂一样”错,娜拉希望平等、自由、有尊严,不是希望成为海尔茂那样 的人。C. “未超越当时的社会范畴”错,娜拉此时从对宗教的不信仰到对法律的质疑,她的觉醒意识 超越了当时对“法律、道德、荣誉”等“男权主导信念”的社会范畴。D. “激动”错,结尾的关门声暗示海尔茂幻想”奇迹中的奇迹”一一娜拉同心转意的破灭。故选Ao(2) A. “属于典型的突转式逆向构思法”错,突转式逆向构思法是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 篇”。而屈原列传中先写屈原被楚怀王
17、信任,又写屈原被“疏”、被“黜”,被“逐”,以 致于最后“自沉”都在意料之中,并没有出乎意料之外。B. “即是用一个又一个顺势为最后逆转蓄势”“最后逆转”都错,不是“一个又一个的顺势”, 而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到最后苏武都不肯降服,在情节上并没有逆转。C.正确。D. “形成情节突转”错,突转式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氓中先写女 主人公对“氓”的热烈情感,再写婚后的不幸以致决绝分手,情节上顺理成章,并非“突转”。 故选C。(3)根据“你从来就没了解过我后来又在你手里后来我跟你在一抉儿,事情都由你安排。 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
18、了 ”“说 不上快活,你从来不跟我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丢了你的家、你丈夫、 你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你就这么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 责任。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我一定得自己干。所以现在我要离开你”分析,娜拉与海尔茂 关于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利、地位的正面矛盾冲突;根据“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不,当然不会。可是我的话怎么比得上你的话那么容易 叫人家信?这正是我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 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等人。我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我曾经满怀信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 柯洛克斯泰把信扔在信箱里以后
19、,我绝没想到你会接受他的条件。我满心以为你一定会对他说:尽管宣布吧,而且你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一定会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对 大家说,“事情都是我干的“我总得给你寄点儿一一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不 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分析,娜拉既害怕事情真相被丈夫知晓,又盼望海尔茂主动承担责任 的内心矛盾神突;根据“我有好些话跟你谈。咱们结婚已经八年了,这是头一次咱们夫妻正正经经谈谈话”和“正 正经经!正经事跟你有什么相干”析,娜拉既希望和丈夫“正经谈谈”,又清醒认识到丈夫男权 思想支配下的自私、虚伪而无话可谈,其实的内心矛盾冲突;根据“你从来就没了解过我。我受足了委屈,先在我父亲手
20、里,后来又在你手里。以前我就跟着 父亲的意见走,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后来我跟你在一抉儿,事情都由 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你和我父亲把我害 苦了。我现在这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 “说不上快活,你从来不跟我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分析,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思想,与海尔茂及她父亲所代表的男权思 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4)根据“海尔茂:你这坏东西一一干得好事情(走来走去)这八年工夫一一我最得意、最喜欢 的女人一一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一一比这还坏一一是个犯罪的人。真是可恶极了! 哼!哼!你把我一生幸福和前途
21、全都葬送了。我这场大祸都是一个下贱女人惹出来” “海尔 茂:哼,少说骗人的话。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听见没有!现在只有想法子怎么挽救、怎么遮 盖、怎么维持这个残破的局面一一(门铃响起来,海尔茂吓了一跳)什么事?三更半夜的!难道 事情发作了?难道他一一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托有病。”“海尔茂:给我。(把信抢过 来,关上门,凑着灯看,慌忙拆信,看了几行之后发现信里夹着一张纸,马上快活得叫起来)娜 拉”“海尔茂:喔,我的可怜的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我会指点你, 教导你。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 ”“海尔茂:娜拉!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喔,娜拉,娜 拉咱们先把这害人的东西消灭了再
22、说。(把借据和柯洛克斯泰的两封信一齐都撕掉,扔在火炉里, 看它们烧)”分析:在蓄势与突转中,凸显了海尔茂虚伪、自私、无情、反覆无常的形象特点。 根据“娜拉:咱们的问题就在这儿!你从来就没了解过我。我受足了委屈后来我跟你在一抉 儿,事情都由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你和 我父亲把我害苦了。我现在这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娜拉:我一定得自己干。所以现在我要离 开你”“娜拉: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娜拉:照我 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 边椅子上。)”分析,在蓄势与突
23、转中,凸显了娜拉清醒、坚毅、勇敢。根据“娜拉:今晚我不唾觉。我有好些话跟你谈。咱们结婚已经八年了,这是头一次咱们夫 妻正正经经谈谈话”“娜拉:说不上快活,你从来不跟我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 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泥娃娃女儿一样”“娜拉:咱们的问题就在这儿!你从来就 没了解过我。我受足了委屈,先在我父亲手里,后来又在你手里。以前我就跟着父亲的意见走, 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后来我跟你在一抉儿,事情都由你安排。你爱什 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了。我现在这 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娜拉: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那就是我对
24、自己的责任”分析,在 蓄势与突转中,有力地批判男权主义的丑恶,赞颂了女性的觉醒。根据“海尔茂:别走!(在门洞里)受惊的小鸟儿,别害怕,定定神,把心静下来。我的翅膀宽, 可以保护你。(在门口走来走去)你在这儿很安全,我可以保护你。(娜拉换了家常衣服走进来) 怎么,你还不睡觉?又换衣服干什么”“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拿着外 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 别走。明天再走”“海尔茂:拿去。我可以给你写信吗?我总得给你寄点儿一一你手头不方便的 时候我得帮点忙”“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
25、人”“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一一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分析, 情节骤起波澜,曲折生姿,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答案:(1) A(2) C(3)娜拉与海尔茂关于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利、地位的正面矛盾冲突;娜拉既害怕事情真相被丈夫知晓,又盼望海尔茂主动承担责任的内心矛盾冲突;娜拉既希望和丈夫“正经谈谈”,又清醒认识到丈夫男权思想支配下的自私、虚伪而无话可谈, 其实的内心矛盾冲突;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思想,与海尔茂及她父亲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矛 盾冲突。
26、(4)在蓄势与突转中,凸显了海尔茂虚伪、自私、无情、反覆无常的形象特点。在蓄势与突转中,凸显了娜拉清醒、坚毅、勇敢。在蓄势与突转中,有力地批判男权主义的丑恶,赞颂了女性的觉醒。情节骤起波澜,曲折生姿,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 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相关分析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戏剧冲突的概述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述。(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安排产生的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
27、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 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 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 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 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 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014.【答案】D、A、B、【解析】(1)句意:我已故的祖父李广
28、,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 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 止的原因。“陵先将军”单独成句,强调主语,排除AB;“功略”作“盖天地”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此者也”为判断句,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2) A. “此称号始创于冒顿”错误,单于这一称呼应该始创于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 故选Ao(3) B. “虽家庭屡遭变故,内心对汉帝也有怨恨”错误,由“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 无所恨”可知,文中没有“怨愤”。故选B。(4)“分”,料想;“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毕”,结束;“效”,献出。译文: 我料
29、想自己已经是死了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让(逼迫)我投降,请结束今天的欢聚,在您面前 死去!“辞”,永别、永诀;“幸”,希望;“谢”,致意、问候。译文:我和您生死永诀了。希望 你代向老朋友们致意(问候),让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5)由“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 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镶,诚甘乐之”可知,苏武认为父子兄弟都蒙受了朝廷大恩,因此应当为国 家肝脑涂地,以死报国。由“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可知,李陵认为朝廷小人当道, 皇帝听信谗言;由“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 害能之
30、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可知,李陵认为朝廷妨功害能、亲戚贪佞 的人身居要位,却不重视像苏武这样的人才,赏罚不公;由“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 谁复能屈身稽颗,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可知,李陵不想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 随意发落,不愿意面临受审。答案:(1) D(2) A(3) B(4)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了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让(逼迫)我投降,请结束今天的欢聚,在 您面前死去!我和您生死永诀了。希望你代向老朋友们致意(问候),让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5)苏武:全家蒙受皇恩,当以死相报。李陵:小人当道,汉帝不重视人才,不愿面临受审。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苏武
31、和李陵都担任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匈奴,他不敢访求苏武。 时间长了,单于派李陵去北海,给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道:“单于听说我 跟你交情一向很好,因此派我来劝说您,愿诚恳地对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 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表现呢?过去你的大哥苏嘉任奉车都尉,跟皇上到雍 的械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判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 赐钱二百万用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马的宦官跟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 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马的宦官逃跑了。皇上命孺卿去追捕,他没有抓到,因为害怕而服毒自杀。 我离开长
32、安时,你的母亲已经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经改嫁了,家里 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现在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 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的时候,整天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 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的我呢!再说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 改变,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能预料。你还想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 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道:“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提拔起来的,官职升 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个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如今得到牺(摘编
33、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材料二先来看自然诗。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 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 经是最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兼葭苍 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事而移到 自然本身,是诗境的一大解放,不特题材因之丰富,歌咏自然的诗因之产生,即人事诗也因之得 到较深广的意蕴。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本来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
34、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 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昔人诗有“骏马 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诗如李杜, 词如苏辛,是刚性美的代表,诗如王孟,词如温李,是柔性美的代表。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 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 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 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 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
35、特长。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可分两种。最粗浅的是“感官主义”,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 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这是健全人所本有的倾向,凡 是诗人都不免带有几分“感官主义”。近代西方有一派诗人,叫做“颓废派”的,专重这种感官 主义,在诗中尽量铺陈声色臭味。这种嗜好往往出于个人的怪癖,不能算诗的上乘。诗人对于自 然爱好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诸诗所表现的态度都属于这一类。这是多数中国诗人对 于自然的态度。(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
36、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就是“见物起兴”,指宇宙间种种物象以及人世间种种事 象引发诗人感动。B.从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就是读者阅读时能获得诗人的感动,与诗人同心,甚至获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俊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和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道:“你一定要听我的话。”苏武说道:“我料定自己已经是 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 苏武对朝廷这样真诚,慨然长叹说:“啊,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
37、 ”说着眼泪 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材料二您又说:“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微薄。”您是汉朝的大臣,怎么能不说这种话?但是,过去 萧何、樊哙被拘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被判罪处刑。其余辅助汉 室立下功劳的人士,像贾谊、周亚夫等人,都确实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具备担任将相的能力,却 遭受小人的诽谤,他们都受到迫害、屈辱,他们的事业也告失败。最终使有才的人遭到诋毁,才 能无法施展。他们两个人的遭遇,谁不为他们痛心呢?我已经去世的祖父李广,担任将军,他的 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 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
38、止的缘由。怎能说待遇“不薄”呢?您以前凭着单车出使 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遇上时运不好,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 方的荒野。壮年的时候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亲在家中去世,妻子也改嫁离开。这是天 下很少听到的,古今都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 我认为您应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但是,听说您回国以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 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 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的人,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 还有什么希望?像这样,汉朝因我不
39、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 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我常想到这件事却不感觉后悔。 我虽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对不起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的心不被世人 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是假如我能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 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任凭那帮刀 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 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不同。活着的时候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就成了异国鬼魂。我和 您生死永诀了。希望你代向老
40、朋友们致意,让他们勉力侍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 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望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 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 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 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
41、中重点实词、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 具体要求进行比较和分析。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 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1516.【答案】D、【解析】(1)D.“以虚写实”错。在艺术表现上,本诗是以实写虚。故选Do(2)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42、襟”,意为: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 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身先死”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事。“英雄”,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尾联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也表达自己 壮志未酬的痛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为: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 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诗人通过诸葛亮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的惋惜和自 己要追慕先贤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激之情。据此可以分析二人情感的异同。答案:(
43、1) D(2)同:杜甫和陆游都通过颂诸葛亮表达强烈的仰慕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异:杜甫还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的惋惜;陆游还表达了对朝廷不满的愤激之情。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鹏,亦不过空作好音。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 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丞相祠堂”,今称武侯
44、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 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 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 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 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 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 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 使人感到非常
45、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 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 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 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 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 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 描述的笔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 动
46、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 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 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 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 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 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 的诗学纂闻,汪师韩
47、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 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 北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 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 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 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 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
48、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 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 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 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 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 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 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 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