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2230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一、选择题(共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ing)有鱼技(chuan)扶摇而上者B.学(xue)学半三男邺城戍(shii)C.骈(p谊n)死于槽杨之间一食(shD或尽粟一石 D.大庇(pi)天下寒士俱欢颜选贤与(ju)能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 .中专(chuan )tuan ;B .学(xue )xiao ;D .庇(pi)bi ;故选C。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同“溟”,海)讲信修睦(培养) B.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2、男有分(分别) D.故虽有名马(虽然)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C.“分”的意思是“职分,职守”。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 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 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 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 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

3、时 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六、诗歌鉴赏(共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 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 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5 .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16 .自经丧乱少睡眠变现了 我怎么样的情感?【答案】15

4、.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16 .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频 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从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方面出题。第一小题倚仗自然是年老体弱,所 以是与“老无力照应,而叹息的正是常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当然也包括自己。16题详解】第二小题了解作者情感,杜甫这位诗人和他的生活背景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首诗只要把握住 了作者由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难度也就不大了。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

5、赏评价D。七、作文(共5分)17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也有接连不断的困难 需要我们去从容面对。请以“含笑奔跑的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答案】参考例文含笑奔跑的少年孩子,朝着太阳奔跑,你的影子总会落在身后的。题记街上匆匆忙忙的人影中若隐若现几副稚嫩的笑脸,幼小的身躯或背着,或提着比自身大几倍 的东西,匆匆赶往培训班。家长送的,自我走的,坐公车的,数不胜数。而那些孩子,或愁眉不 展;或兴高采烈;或怒目圆睁;或面无表情。不禁掂了掂自我手中简单的袋

6、子一一好轻。朝气蓬勃的青年们,正拿着报纸,一栏一栏寻找招聘启示。眉头总是皱着,似乎永远都松不 开。然而,殊不知脚下人生的第一步渐渐迈向远方。当愁眉最后舒展的时候,从那一汪闪耀着光 芒的眼睛里,从那深邃辽远,背负着行囊的眼神里,便诠释了期望。迎着晨曦之光,鹤发童颜的老人们身着运动服在路上健步奔跑着,远眺着山脚,竟还有几些 年过花甲的人们悠闲地放慢步伐,老人也晨练?我望着,想着,心中的想法被他们改变着,顿时 感觉离他们好远好远,是不是需要什么建起一座桥,让我走过去细细地看一番,才能悟懂其中的 奥秘?打开电视,一届又一届少年比赛拉开帷幕。有着远大抱负的少年,正自信昂扬地诉说着心中 永不褪色的憧憬。每

7、当这时,我总是微笑地凝视着他们,只用眉目表感,就已足矣。是不是同龄 人心中都有一架大桥,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跨越不一样家乡的隔膜,聚集到桥上的最高点眺望远 方一一那就是自我的未来。稚气的孩子,血气方刚的青年,白发苍苍的老人们。难道是谁刻意要求他们去培训,去工 作,去晨练吗?不,不是的。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几个人正朝着阳光奔跑,他们有自我的抱负 和理想,正在刻不容缓地朝光明和期望奔跑着,即使那很艰辛。就是因为熬过了这一个又一个艰 辛,才得以超越自我的影子,并且超越自我。因为他们朝着太阳奔跑,若停滞不前,自我的影子 永远傲然地屹立在身体前方。“永不放下,我生如夏花。”我不愿花开半夏,我要让自我绽得更

8、绚烂。追溯那永恒不变的追求,朝着太阳奔跑吧。【详解】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含笑奔跑的少年”。审题有些难度。要探究好标题这句话的比喻义: “含笑”意味着乐观自信;“奔跑”意味着追求奋斗;“少年”说的是年龄范围。所写作文,这 三点都要照顾到。写记叙文,可写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进取的阳光少年的故事。既要写出 追求奋斗的过程,还要写出乐观自信的情怀。描写要生动,事件要真实,主题要鲜明。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 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 “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 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

9、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 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 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 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口虚题 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 虚为实。故选Co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通假字。B口 “食”同“饲”,喂;C. “见

10、”同“现”;D. “与”同“举”;故选Ao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视下也其真无马邪 B.故曰:教学相长也故虽有名马 C.是谓大同其此之谓乎 D.怒而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A.代词,代大鹏/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难道;B.连词,所以/连词,所以;C.叫作,称作/说;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故选Bo5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8. “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C.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

11、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故选Do二、情景默写(共5分)6 .默写。(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L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2)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O(4)卖炭翁中描写出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5)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答案】Q).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食之不能尽其材(3).俄顷风定云

12、墨色(4).秋天漠漠向昏黑(5).满面尘灰烟火色(6).两鬓苍苍十指黑(7).选贤与能(8).讲信修睦【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邪、材、顷、鬓、 与”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7 .综合性学习。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仪 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礼仪板报我设计】(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 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礼貌用语

13、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阅读、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 (1)示例礼貌用语大串联(2).礼节规矩我传承(3).礼仪知识我知晓生活处处有礼仪知书达理赢天下(任选三个,符合内容即可)(4). (2)久仰(5) .莅临 .拜读(3)示例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

14、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 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 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详解】 1)本题是在考查礼仪板报的设计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要丰富,版块 名称格式力求一致。首先审清题意,要出的是“黑板报”,有范围的限制;主题是“礼仪”限制 了选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合适的版权块。如:礼仪规矩传承;礼仪知识积累;礼仪 知识运用等口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礼仪知识的积累能力。“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 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

15、选“久仰” U“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 度不够,故选“莅临” “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 处语境,故选“拜读” (3)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赞成与否定皆可,关键在于陈述的理由 要充分。如果赞成,可从热情待客的角度来谈;如果不赞成,可从来客的喜好以及卫生的角度 谈。四、课内阅读(共15分)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稣。稣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鹤。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

16、也。谐之言日:“朋鸟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怪者也B.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志:记载。上:向上。息:气息,这里指风。极:至。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0 .下文章借鳏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8. D9. (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10 .说明

17、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D.句意: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极:尽头。故选Do9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1)句注意重点词语“是(这)、徙(迁徙)、南冥(南海)”要理解正确;(2)句注意重点词语“其(表示选择)、邪(句末语气词,译作吗)”要理解正确。【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道理。结合文中关于鳏鹏的句子“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鳏鹏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18、,鲸鹏迁 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 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由此可知,鲸鹏的活动是要凭借海上的波涛的力量,要凭借六月的 大风;由此可知文章借鲸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 有所凭借的。【点睛】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鱼昆。鲸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 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张开的双 翅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 个天然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

19、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 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 开”。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五、对比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

20、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 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刘开问说)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善也善:好。B.教学相长也长:促进。C.非问无以广识广:广大。D.而或不达于事或:有时。12 .用“/”为文中两个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1)教然后知困(2)君子之学必好问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学学半。(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4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选文【甲】论述了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21、?选文【甲】:O选文【乙】:O【答案】11. C12. (1)教/然后知困(2)君子之学/必好问13. (1)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2)好学而不能够勤于请教的人,不是真正好学的人。14. (1).教与学 (2).问与学 (3).实践出真知(4).学习要勤学善问【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C .广:增加;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 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1)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知困”是“教”的结果,故断句为:教/然 后知困。句意: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

22、必好问”是“君子之学”的方式,故断句为:君子之学/ 必好问。【13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第一个“学”,教导;第二个“学”,学习。(2)句重点词语:好,喜好;勤问,勤于发问;非,不是。【14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教学相长”意思是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点明了论述的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乙文中“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意思是“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 的,点明了论述的中心:问与学的关系。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甲文中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因此学习后就知道 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由此可得启示:实践出真知。乙文中的“君子之学必好问”意 思是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由此可得启示:学习要勤学善问。【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