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震泽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江苏省震泽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 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
2、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属于碱性氧化物B.W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B族C.W 的原子序数是Z 的两倍,金属性弱于Z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加入过量浓硝酸中,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相等2、常温下,将 ImolCaCzCh粉末置于盛有500mL蒸储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Ch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 入 Na2cCh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Ca2+和 CO32-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5.6B.常 温 下,KsP(CaC2O4)Ksp(CaCO3)C.b 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3、为C(C2()4*)0C(NH3 H0O)B.室温下,稀释O.lm ollT N H 4a溶液,溶液中 NH+j增大C.反应N2(g)+3H2(g)=i2 N H 3(g)AHKsP(BaCO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油、植物油、汽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造肥皂B.氨基酸、蛋白质都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沉淀属于物理变化D.用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光亮银镜生成,说明无葡萄糖存在8、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A.它们都是惰性元素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它们都以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 D.它
4、们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为稳定结构9、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献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酣的说法错误的是()A.酚酸的分子式为C20H14O4B.酚猷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Imol酚猷最多与2molNaOH发生反应D.酚配;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呈现红色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况下,22.4LCL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HC1O和 CKX四种微粒总数为NAB.标准状况下,38g3H2O2中含有4NA共价键C.常温下,将 5.6g铁块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转移0.3NA电子D.一定温度下,1L0.50moi/LNH4a溶液与2L0.25
5、moi/LNH4a溶液含NH4+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11、有以下六种饱和溶液CaCL;(2)Ca(OH)2;NazSiCh;Na2cO3;NaAlCh;NH3和 N aC L 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不会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A.B.C.D.12、煤、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熟悉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生成苯、甲苯、苯甲酸等芳香燃B.煤干储的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都是天然纤维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作为化
6、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甲醇1 3、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 元素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表A.X、W、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 a(C H 3 C O O)2 溶液与硫酸反应:C a2+S 042=C a S 041B.
7、C L 与热的 N a O H 溶液反应:C l2+6 0 H A C r+C l O3+3 H2OC.电解 K2M n o 碱性溶液制 K M n O“2 M n O 产+2 H+T 巾,2 M n O J+H 2 tD.岫1 0)3 与过量8 2(0 1 1)2 溶液反应:H C O3+B a2+O H =B a C 031 +H201 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A.A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A用洁净的伯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不含KIO3BSiO2能与氢氟酸及碱反应SiO2是两性氧化物C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
8、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Ch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 L溶液中存在平衡:I;=u+rD室温下向CuCL和少量FeC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除去杂质FeCb得纯净CuCL溶液B.BC.CD.D16、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发现,阿比朵尔对2019-nCo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面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可溶于水和酒精B.氢原子种类数为10C.不能使酸性KMnCh溶液褪色D.Imol该分子最多与8mol氢气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17、化合物E(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是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其合成路
9、线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A 中 含 有 的 官 能 团 是;E 的 分 子 式 是;试剂a 是(2)写出反应类型:B-C.(3)C 与 D 反应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o(4)C 的同分异构体,能使石蕊试剂显红色,写 出 该 物 质 的 一 种 结 构 简 式.(5)设计一条以环己醇(:V O H)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取)合成A 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反应事件 反应算件18、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 a Mg2 Al3 Fe2+Ba2 NO3 SO4
10、2 C F 、HCO3,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原溶液,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取少量原溶液,浓缩,加 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取少量原溶液,加 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中上层清液,加 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取少量原溶液,加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 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19、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溪化钠反应来制备漠乙烷,其反应原理为H2so4(浓)+NaBr NaHSCh+HBrf、CH3cH2OH+HBr CH3c
11、HzBr+HzO。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如(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乙醇漠乙烷漠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密度/g 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1)A 中 放 入 沸 石 的 作 用 是 B 中进水口为一口(填a”或b”)。(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一。(3)氢溟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4)给 A 加 热 的 目 的 是 F 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_和浪蒸气,防止一。(5)C 中的导管E 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一。(6)将 C 中的锚出液转入锥形并瓶中,连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zSO2m
12、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将经硫酸处理后的漠乙烷转入蒸镭烧瓶,水浴加热蒸储,收集到3540的储分约10.0g。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澳乙烷的产率是_(精确到0.1%)。2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已知Ci?+能 与KjFelCN%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可用于鉴定溶液中微量的C/+。(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NaOH溶液的作用是 o(2)仪 器X的作用是盛装18.4 m ol-L i的浓硫酸并测定浓硫酸的体积,其名称是 o(3)实验过程中,
13、当滴入浓硫酸的体积为20.00 mL时,烧瓶内开始有红棕色沉淀生成,则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为 moi r1(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混合溶液的体积可视为各溶液的体积之和)。方案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充分反应后,由导管a通入氧气足够长时间,取下烧杯,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BaSO 固体的质量。(4)通入氧气的目的是、(5)若通入氧气的量不足,则 测 得 的 硫 酸 的 最 低 浓 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的中间体,具有酸性。根据如下转化,回答相关问题:二 H N0、Na,-(,(加(:|/
14、)|也-NHJI)N lt(|)Xf PMVBaS。,已知:CHJZn/ai亚甲基卡宾:CH2与双键加成得环丙烷类化合物,如:CH2+H O C Na+CH3Br-HC三CCH3+NaBr(1)写出A的官能团的名称:(2)写出C 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 与乙醛是同分异构体B.AB 和 D-E 的反应类型相同0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D.聚乙焕是一种重复结构单元为一CH=CH的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等(4)写 出 AB 的反应方程式:.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和对映异构)只有一个苯环,无其他环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
15、的一取代物只有1种 有 3 个甲基该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6)以苯和乙块为基本原料合成 一 C-C H 用流程图表示,其他无机试剂任选):o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 的周期序数=族序数,应分别为H、A1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丙为F esO s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Fe、乙为H2O,丁为H z,戊为Al、己为AI2O3,则对 应 X、Y、Z,W 分别为H、O,Al、Fe
16、元素。【详解】A.丙为Fe3O4,不是两性氧化物,故 A 错误;B.W 为 F e,原子序数为2 6,位于第四周期m族,故 B 错误;C.由金属活动顺序可知Fe的金属性比A1弱,故 C 正确;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加入过量浓硝酸中,均产生钝化现象,故 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为推断的突破口,D 为易错点,钝化的量不能确定。2、B【解析】A.c(CO32)=7.0 xl0-5mol-L_1 Bt,c(Ca2+)=4.0 x 10smol-L-1,Ksp(CaCO
17、3)=7.0 x 10-5x4.0 x 10-5=2.8xW9,当2 8x10-9c(Ca2+)=5.0 x 105mobL-1 时,ax 10 5mol*L-1=c(CO32)=-=5.6x 10-5mol*L-1,a=5.6,故 A 正确;5.0 x10-5B.ImolCaCzCh粉末置于盛有500mL蒸馈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h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CaC2O4和 CaCO3之间能转化,是改变离子的浓度,使沉淀的转化平衡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不能判断Kp(CaC2O4)和 Kp(CaCO3)的大小,故 B 错误;C.从图中当c(C(h2-)在 0a时,溶液为C
18、aC2O4的饱和溶液,c(C2O4、)的最大值为“xlO-SmorLj b 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2O42-)C(CO32),故 C 正确;D.若使 lmolCaC2O4 全部转化为 CaCO3,则此时溶液中 c(C2O42)=l-=2m ol-L_,根据 Ksp(CaC2O4)=c(Ca20.5L+)c(C2O42-)=5.0 x10 5X5.0X10-5,可知此时溶液中 c(Ca2+)=1.25X 而根据 Ksp(CaCO3)=2.8x1 O-92 Q x 1 0-9可知溶液中的 c(CO32-)=-=2.240mol L,故溶液中 n(CO32-)=2.240mol L-1
19、X0.5L=1.12mol,而1.25x10-9还有生成的Imol碳酸钙,故所需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1.12mol+lmol=2.12mol,故 D 正确;故 选 B。【点睛】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把握图象分析、R p计算、平衡常数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 为解答的难点,碳酸根有两部分,沉淀的和溶解的两部分,要利用Ksp进行计算。3、A【解析】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铁要隔绝空气;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C.洗气瓶洗气,注意气体的进出方向;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将导管直接插入食盐水中。
20、【详解】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绝空气,能实现实验目的,故 A 正确;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 B 错误;C.洗气瓶洗气时,瓶内装有吸收杂质的液体,混合气从长管进、短管出(即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故 C 错误D.通氨气的导管插入液面太深,易发生倒吸;通二氧化碳的导管没有插入溶液中,二氧化碳不易被溶液吸收,影响碳酸氢钠的制备,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
21、及物质制备、物质检验、气体除杂、溶液配制等知识点。没有正确掌握常见制备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收集方法致错。4、D【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 原子上;C.苯为平面形结构,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分析;D.乙与高镒酸钾不反应。【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M,故 A 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 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 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一原子上,共有7 种,故 B 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 C 正确;D.乙
22、为饱和烧,与酸性高锌酸钾溶液不反应,故 D 错误。故选D。5、D【解析】A.为了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坚持每天使用75%酒精杀菌消毒,故 A 错误;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所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B 错误;C.2020年 3 月 9 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故 C 错误;D.蜡蛾幼虫会啃食聚乙烯塑料袋,并且能将其转化为乙二醇,将高分子化合物降解为小分子,这项研究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 D 正确;选 D。6、B【解析】A.反应CH3Cl(g)+Cb(g)3CH2ch(D+HCl(g)是燧减的反应,该反应
23、能自发进行,根据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可 知 A/7-7AS0,所以该反应的A 0,A 项错误;B.氯化铁溶液中钱根离子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促进钱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C(N H3H2O)c(N H;j增大,B 项正确;C.反应N2(g)+3H2(g)=i2 N H 3(g)AHKsp(BaCCh),D 项错误;答案选B。7、A【解析】A.汽油不是油脂,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制造肥皂,选 项 A 错误;B.氨基酸、蛋白质都含有氨基和竣基,具有两性,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 项 B 正确;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属于物理变化,选 项 C 正确;D
24、.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无光亮银镜生成,说明用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水解液中无葡萄糖存在,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A。8、D【解析】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最外层都已达到稳定结构,不容易和其它原子化合,故选D。9、C【解析】A.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酚酸的分子式为C20HM0 4,故 A 不符合题意;B.酚猷中含有酚羟基,具有弱酸性,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 B 不符合题意;C.Imol该有机物中含有2moi酚羟基,Imol酯基(该酯基为醇羟基与竣基形成),因此Imol酚献最多与3moiNaOH发生反应,故 C 符合题意;D.酚儆中含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25、生成物呈现红色,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酯类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相关量的计算:有机物中能够与NaOH反应的有酚羟基、竣基、酯基等,其中酯基与NaOH反应的比例关系需注意,若该酯基为酚羟基与竣基生成的酯基,则 Imol该酯基能够消耗2moiNaOH。10、D【解析】A、氯气与水反应:CI2+H2O.H+C1+HC1O,溶液中氯原子总数为2moL CL中含有2 个氯原子,故溶液中CE、Cl HC1O和 CKT四种微粒总数大于NA,故 A 错误;B、双氧水结构为:,38g3H2。2的物质的量为38g(16x2+3x2)g/mol=lm o l,由结构式可知,Imol双氧水中含有3
26、必共价键,故 B 错误;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常温下,将 5.6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小于0.3NA电子,故 C 错误;D、1L0.50moi/LNH4cl溶液与2L0.25moi/LNH4。溶液所对应NH:浓度不同,所以NH:水解程度不同,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一定也不同,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A 选项属于易错项,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溶液中总氯原子为2m ol,发生反应后,溶液中含氯微粒总数小于2moi大 于 Imol。11、A【解析】碳酸比盐酸弱,CO2与 CaCL溶液不会反应,无沉淀生成,故正确;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过量的
27、CO2与 Ca(OH)2反应:Ca(OH)2+2CO2=Ca(HCO3)2,无沉淀生成,故正确;碳酸比硅酸强,过量的CO2与 NazSKh溶液反应:2cO2+NazSiO3+2H2O=2NaHCO3+H2SiO3(,产生硅酸沉淀,故错误;过量的CCh通入饱和Na2cCh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X,因为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有NaHCCh晶体析出,故错误;NaAKh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酸性比氢氧化铝强,所以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2H2O+NaAlO2+CO2=Al(OH)31+NaHCO3 故错误;通入CO2与 NH3和 NaCl
28、反应生成氯化镂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则最终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错误;故选A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注意联想候德榜制碱的原理,同时注意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12、A【解析】A.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使链状烧转化为环状烧,生成苯、甲苯等芳香燃,苯甲酸属于烧的含氧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短,故 A 错误;B.煤干储发生化学变化,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故 B 正确;C.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故 C正确;D.天然气广泛
29、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天然气也可用作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故 D 正确。故答案选A13、D【解析】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 为第2 周期元素,Y 为第3 周期元素,又因为X、W 同主族且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 的 2倍,所以X 为氧元素、W 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知:Y 为硅元素、Z 为磷元素、T 为碑元素。【详解】A、O、S、P 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 S 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 不正确;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 不正确;C、Si(h
30、 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C 不正确;D、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中碑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正确。答案选D。14、D【解析】A.(CH3COO)2Ca 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cH3coer+2H+Ca2+SO/.=CaSO_4+2CH3coOH,A 错误;B.CL与热的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IC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6OH=5C1+CIO3+3H2O,B 错误;C.电解K2M11O4制 KM nO4,阳极上MnCh”放电生成M n O j,阴极上水
31、放电生成OH、总反应方程式为:2K2M11O4+2H2O 小唱 2KM11O4+2KOH+H2T,离子方程式为 2MnO4*+2H2O Il1,2MnO4+2OH+H2t,C 错误;D.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Ch溶液,设量少的碳酸氢钠为Imol,根据其需要可知所需的Ba?+的物质的量为Imol,OH-的物质的量为Im oL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5、C【解析】A.用洁净的伯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该食盐试样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IO 3,因观察钾元素的焰色,需透过蓝色的钻玻璃,故 A
32、 错误;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是特性,如果换成其它酸,比如H2s04、HC1等等,反应就不能发生,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 B 错误;C.向两支盛有KL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Ch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说明KL的溶液含L,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KL的溶液中含r,即 KL溶液中存在平衡为5 h+C,故 C 正确;D.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会引入新的杂质亚铁离子,故 D 错误;答案选C。16、B【解析】A.该分子中亲水基比重很小,主要为憎水基,不溶于水,故 A 错误;B.如图X 所示有10种氢原子,故 B 正确;-Q8C.该分子中
33、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 C 错误;D.碳碳双键、苯环可以与氢气加成,所 以 Imol该分子最多与7moi氢气加成,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碳碳双键,澳原子 G0H16O4NaOH水溶液 取代反应OH*2CHjCOOHOOCCH)+2H9OOCCHjCH3(CH2)4COOH【解析】由题给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Br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OH在浓硫酸作用下,OH:与CH3COOH共热发生酯OHOOCCHj化反应生成,则 D 为 CH3coOH。OOCCHj【详解】(1)A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漠原
34、子;E 的分子式是C10H16O4;试剂a 是 NaOH水溶液,故答案为:碳碳双键、澳原子;C i o H i 6 0 4;NaOH水溶液;(2)B 的结构简式为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应或取代反应;(3)在浓硫酸作用下,OOCCH)与 CH3CO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OCCHjC 的同分异构体能使石蕊试剂显红色,说明分子中含有我基,可 为 CH3(CH2)9O OH 等,故答案为:CH3(CH2)4COOH 等;(5)以环己醇(HCOj 焰色反应 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清液加入AgNCh溶液和稀HNOj【解析】因为溶液呈无色,溶
35、液中一定不含Fe2+;根据取少量原溶液,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不含H C O*根据取少量原溶液,浓缩,加 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则原溶液中含NO”由于酸性条件下Nth-具有强氧化性,原溶液中不含口 根据取少量原溶液,加 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含有SO1不 含 Ba?+;取中上层清液,加 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 于 HNO3,中上层清液中含C L 但由于BaCL引入C,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t;根据取少量原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 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则原溶液中含
36、有Mg?+、Al3+;(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Mg2+、Al3 NO SO?;(2)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2 Ba2 HCO3 s(3)要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N a+,应补充的实验是:焰色反应;要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 1,应用稀硝酸和AgNCh溶液,但 SCh2-会构成干扰,所以先排除S04?的干扰,故补充的实验是: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清液加入AgNCh溶液和稀HNOJ 19、防止暴沸 b 平衡压强,使浓硫酸顺利滴下 2HBr+H2so 浓)0=SO2+Br2+2H2O 加快反应速率,蒸福出漠乙烷 SO2 防止污染环境 冷却并减少漠乙烷的挥发 检
37、漏 53.4%【解析】(1)液体加热需要防止液体瀑沸,B 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流下;(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氢漠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生成B。和 SCh;(4)给 A 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蒸出溟乙烷;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澳化氢、浪等可以用稀NaOH溶液吸收;通 过 E 的末端插入水面以下冷却减少澳乙烷的挥发;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xl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制得溟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实际产量为 18.7
38、5g,根 据 产 率=我 1()0%计算。理论产量【详解】(1)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液体瀑沸,B 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所以B 中进水口为b;(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流下,而分液漏斗没有这个功能;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氢漠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生成B。和 S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B r+H 2s浓)ASO2+Br2+2H2O;(4)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高于38.4C滨乙烷全部挥发蒸馈出来,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溟化氢、漠等会污染空气,所以可以用稀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导 管 E 的
39、末端须在水面以下,通过冷却得到浪乙烷,减少澳乙烷的挥发;(6)分液漏斗有上口塞子和下口有控制液体流量的活塞,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xl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制得漠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为 18.75g,所以澳乙烷的产率=善X100%=53.4%。18.75g【点睛】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涉及计算、基本操作、氧化还原反应、除杂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基本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各个装置可能发生的反应,题目难度中等。2、Cu+2H 2s0 式浓)2CUSC4+S 0,T+2H Q 吸收尾气中的S
40、?酸式滴定管 11.0 使产生的s 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将 SO,最终转化为Na2SO4 偏大【解析】反应原理:CU+2H2SO4=CUSO4+SO2 t+2H2O,因为浓硫酸为酸,所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生成的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有毒,必须用碱液吸收法吸收;亚硫酸盐具有强还原性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硫酸盐。硫酸钠与亚硫酸钠均可以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和亚硫酸钢沉淀,据此分析。【详解】(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1_CuSO4+SO2 t+2H2 0,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所以必须用碱溶液吸收。答案:CU+2H2SO4=CUSO4+SO2 t+2H2
41、O 吸收尾气中的 SO2(2)X 可用于测定浓硫酸的体积,应该是酸式滴定管。答案:酸式滴定管(3)当入浓硫酸的体积为20.0 mL时溶液的总体积为33.45 m l,硫 酸 的 浓 度 为 驷 空 更 出 必 任=U.0mol/L;33.45mL答案:11.0(4)通入氧气的原因之一是将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硫驱赶出去,二是使烧杯中的N a 2 s 全部转化为Na2s0 舒答案:使产生的S()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将 SCh最终转化为Na2s04(5)若通入氧气的量不足,则生成沉淀的质量偏小,即计算出的生成二氧化硫的量偏小,则测得的硫酸的最低浓度偏大。答案:偏大ri c _ CH21、碳碳叁键
42、、/B HC三 CNa+C6H5cHzBr C6H5cH2c三 CH+NaBr()CH()H C O C II-TT-H W N aNH41)()H【解析】HC三 CH在液氨中与Na反应生成A,A 为 HC三 CNa,A 发 生 HC三 CNa+C6H5cHzBr C6H5cH2c三 CH+NaBr,反应I I-CH后生成B,B 为 C6H5cH2c三 CH,B 在液氨中与Na反应生成C6H5cHzOCNa,与 C 环氧乙醛 /开环反()应,生 成 C6H5cH2OCCH2cH2OH,再与氢气加成,生成,小 厂 (用”“,根据信息,与 CH2I2生成D,D 为|7 ,D 与 DMSO/COCL
43、,在(CH3cH2)3N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E,E 为,最终E 被氧化成【详解】(1)A为 HOCNa,A 的官能团的名称:碳碳叁键。故答案为:(2)C的结构简式:“。故答案为:1 1 ()()M,r _c H(3)A.C 为 /与乙醛是同分异构体,故 A 正确;()B.AB 反应为 HOCNa+C6H5cH2Br-C6115cH2OCH+N2与 DMSO/COCL,在(CH3cH2)3N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E,E 为碳碳叁键;2.iBr,是取代反应,D 为/,DI J ,DTE 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故 B 错误;C.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 C 正确;D.聚乙焕的链节是一C
44、H=CH,是一种重复结构单元为一CH=CH的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等,故 D 正确;故 选 B,(4)AHCsCNa,A 发生 HCWNa+C6H5cHzBr C6H5cH20cH+NaBr,反应后生成 B,B 为 C6H5cH2c三 C H,故答案为:HC 三 CNa+C6H5cH2Br C6H5cH2OCH+NaBr;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j 八、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个苯环,无其他环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1种,说明结构对称;有3 个甲基该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V?;乂 H(KH物中有醛基,符合条件的结构有:H C UC H,、上i1 HC|ClCH-C H C H,1H()1()CH()H,CXJ L/C H,CH C H-O-C-H (Hi lY,A.-T CH,CH,6/=yIK:T H (:-NHX1)Br.Na 一1(KH、AH4C 1 CH,九C CH,CHCH,CH、()1I T)CH以苯和乙快为基本原料合成o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