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行分析什么是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与按资分配相对应的一种分配方式。2.按资分配从广义上而言它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二是指按照资产所有者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量分解企业生产成果即剩余价值量;三是指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3.狭义的按资分配则是广义按资分配的第二种含义:即剩余价值量在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这种情形只有在多个资产所有者合资经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我国是一
2、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根据社会主义的性质我们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但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则。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一 居民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二城乡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三地区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四行业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一)居民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出现混乱、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如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失范;制假贩假、偷税漏税等问题。统计显示,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2008年已达0.469。2
3、009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首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财富350亿元人民币,上榜的935位富豪平均财富为38.8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1.2%,另一方面,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低收入线以下扶贫对象4320万人,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人,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已严重悬殊。(二)城乡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4、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乡收入比从1998年的2.51倍扩大到2008年的3.31倍。(三)地区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有计划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反差不是很大,而且在当时西部地区基本上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财政给予特殊补贴,因此,东西部基本上不存在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各种资本迅速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2008年城镇单位在
5、岗职工平均工资东部、西部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凸显这种差距,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是上海、北京和浙江三省市,分别达到了26690元、24725元和227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省份是甘肃,为11010元。(四)行业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上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工资为2773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6、地质勘查业居第三位,平均工资为2324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9885元、10349元和11661元,分别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70.7%和79.7%。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1: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
7、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三)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
8、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综上所述,收入差距是在现时期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而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解决我国个人收入
9、分配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前述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一)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建设1.健全分配法律体系现有收入分配法规政策层次不高,系统性不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必须尽快建设完善的收入分配法律体系。将资源配置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以及收入分配调控制度法制化,均纳入收入分配法律体系,使之具有系统性。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健全打击非法收入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处罚力度。2.加大分配执法力度一是依法查处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规规章。二是依法限制垄断行为,减少垄断高额利润,控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三是维护
10、农民增收,鼓励、规范农民进城务工,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3.加大依法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力度一是加大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力度,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是依法规范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减少暴富和破产现象;三是依法打击行贿受贿、制假贩假、制毒贩毒等各种非法收入,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二)改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1.建立完善企事业薪酬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引导各类公司制企业结合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同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规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行为,合理安排国企高管
11、人员与其他职工以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严禁个别人自定高薪酬现象。改变目前所有事业单位均实行同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状况,使之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大力规范制度外收入,将其纳入薪酬制度内,切实解决制度外收入分配无序和分配不透明不公正问题。2.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制度一是大力推行区域、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研究利用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二是建立职工工资水平随经济效益、物价及社会平均工资等变动相应增长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证金制度,对那些存在拖欠工资现象的行业、企业,如建筑、制衣制鞋等企业、餐饮服务业等要建立工资支付报告制度,对工资支付
12、情况进行监控,对经常发生欠薪问题的建筑企业等让其在工程款中预留工资支付额度。3.改革资源、生产要素和农村收入分配制度一是改进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使原材料、能源动力、矿产、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更加规范有序并公平合理,从源头上解决分配无序问题;二是改进完善要素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制度,特别是健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要素收入分配制度,规范要素市场分配秩序;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4.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 主要通过税收分配工具,运用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行业、企业、阶层、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一是通过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垄断行业超额
13、利润,可考虑实行法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二是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计征办法,调整消费税,同时,加强税源、税基管理,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三是对高收入阶层的财产分配、生活消费两大行为设计行为调节税,适时开征遗产税、赠予税、财产交易税、房地产超面积使用税、高消费行为的消费税,建议提高累进所得税率,严格申报制度,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四是实行社会保障费改税。改依规交纳社会保险费为依法交纳社会保险税,确定税基,统一税率,同时,建立社会保险税全社会统筹机制。5.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工资
14、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 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从严规范个人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并依法实施分配行为全社会全过程的监督。(三)改革完善收入分配体制1.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一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及时调整最低月工资标准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探索建立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并与政府发布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促进用人单位低端岗位提高工资;
15、二是指导企业合理制定岗位劳动定额标准和计件单价。指导行业协会等机构制定主要生产岗位或工种的劳动定额参考标准,由劳动标准管理机构或组织专家委员会予以审定,通过行业层次的集体协商予以确定并发布实施;督促企业参考行业标准,通过内部集体协商或其他民主协商渠道,确定本企业生产岗位的工作日、工作小时的劳动定额标准,并据此核定计件单价,作为薪酬分配的明确依据;三是通过有效发挥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作用,推动普通职工工资随企业高中层人员工资增长、企业效益提高、社会进步相应较快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加强对垄断行业和某些群体过高收入的调控一是要调控劳动行业过高收入。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进行调控
16、,不但要调控工资,同时要调控工资外各种收入,控制垄断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二是要控制企业高管的过高收入。在继续加强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调节部分高管过高收入的同时,应考虑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调控非国有企业高管的过高薪酬,通过修改完善公司法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等,健全公司内部制衡机制,根本改变高管实际自定薪酬的弊病。三是要打破垄断行业。其原来得到的政府管制和特惠将逐步取消,最终走向市场竞争。应率先对垄断性行业改革,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消除行政权力的经济垄断行为。3.治理扭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高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收入,必须加快西部地区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是通过给
17、予政策、财政等方面支持,加快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水平;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西部地区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其经济实力;三是调配、鼓励高级人才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工作,帮助其经济建设,并加强当地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其人力资源素质水平,促进当地和农村发展;四是出台优惠措施吸引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企业家到西部地区和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共同发展。五是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活救助和就业帮助,减少贫困人口,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4.完善社会保障分配体系完善政府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政府社会保障与公民商业保险协调机制。主要有:一是用法律形式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来源以及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从来源和发放两个环节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之外的社保机制;三是建立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居民收入和城乡低保对象支付水平协调增长机制,为不断缩小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分配差距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四是建立城乡医疗、住房、就学保障体系。以上就是我对这题的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