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一种综合统计指标。它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又成为绝对数指标。如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2亿元,总人口为12.48亿人。如1998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760亿元,1997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229亿元,1998比1997增加2461亿元。二、总量指标的作用1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和基础,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是进行计划、决策、分析和预测,加强宏
2、观经济管理与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人们要想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首先就要准确地掌握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发展规模或水平。例如,为了科学地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通过总量指标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即反映我国土地 面积、人口和劳动资源、自然资源、国民财富、钢产量、工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额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企业职工人数、固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以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企业制定计划和决策的基本依据。2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总量指标是统计整理汇总后,首先得
3、到的能说明具体社会经济总量的综合性数字,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总量指标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将会直接影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准确性。三、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总体总量是指总体的单位数;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如对某地区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时,总体单位总量为该地区企业总数,各企业销售额之和、职工人数之和则是总体标志总量。如调查了解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全国工业企业数就是总体单位总量,全国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等,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
4、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和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总量指标常常在一种情况下为总体标志总量,在另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总体单位总量。如上例的调查目的改为调查了解全国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那么,全国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就不再是总体标志总量,而成了总体单位总量。(二)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过程总量的指标。如: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基本建设投资额等。又如一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国民收入等。国内生产总值 时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点(或时刻)上所表现的数量特征总量的指标,如:人口数、房屋的居住面积,企
5、业数、商品库存等。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29533万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区别):(1)时期指标无重复计算,可以累加,如年产值是月产值的累计数,表示年内各月产值的总和;而时点指标有重复计算,一般相加无实际意义,如月末人口数之和不等于年末人口数。(2)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数值越大,如年产值必定大于年内某月产值,但有些现象如利润等若出现负数,则可能出
6、现时期越长数值越小的情况;时点指标数值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如年末设备台数并不一定比年内某月月末设备台数多。(3)时期指标的数值一般通过连续登记取得;时点指标的数值则通过间断登记取得。如:年末人口数和年初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但年末人口数一年初人口数人口净增数则为时期指标。(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这是按总量指标所采用计量单位不同来划分的 1实物指标实物指标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它能够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和现象的事物内容,不过综合性较差,不能反映多种不同类事物的总规模、总水平。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主要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1)自然
7、单位是按照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况来度量真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牲畜以“头”为单位等。(2)度量衡单位是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度量其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煤炭以“吨”为单位,棉布以“尺”或“米”为单位,运输里程以“千米”为单位等。(3)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照统一折算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将各种不同含量的化肥,用折纯法折合成含量100来计算其总量,将各种不同发热量的能源统一折合成29.3千焦千克的标准煤单位计算其总量。2价值指标价值指标是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用来表现社会经济现象的价值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产品成本等,
8、一般都是以“元”或扩大为“万元”、“亿元”来计量的。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它能将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价值指标广泛应用于统计研究、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之中。3劳动量指标劳动量指标是用劳动量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一般用来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工作总量。劳动量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如“工日”、“工时”等。工时是指一个职工做一个小时的工作,工日通常指一个职工做八小时的工作。四、计算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一)明确规定每项指标的含义和范围正确统计总量指标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规定每项总量指标的含义和
9、范围。例如要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总量指标,首先应清楚这些指标的涵义、性质,才能据以确定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二)注意现象的同质性在计算实物指标的总量时,只有同质现象才能计算。同质性是由事物的性质或用途决定的。例如,可以把各种煤炭如无烟煤、烟煤、褐煤等看作一类产品来计算它们的总量,但不能把煤炭与钢铁混合起来计算。(三)正确确定每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具体核算总量指标时,究竟采用哪一种计量单位,要根据被研究现象的性质、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的目的而定,同时要注意与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单位一致,以便于汇总并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来
10、反映某些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如1998年8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45%,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比。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比2005年增长10.7。广西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8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016亿元,增加了193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20亿元增加到2005年475.39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6.7%。(一)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有名数:是用文字形式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相对指标。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理),
11、每人平均钢产量(公斤/人)。无名数: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等。如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8.7%,第二产业占49.2%,第三产业占32.1%。(二)相对指标的作用(1)相对指标通过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表明事物相关程度、发展程度,它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使人们清楚了解现象的相对水平和普遍程度。例如,某企业去年实现利润50万元,今年实现55万元,则今年利润增长了10。(2)把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无法直接对比的指标变为可比。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条件不同,直接用总产值、利润比较评价意义不大,但如果采用一些相对指标,如资金利润率、资金产值率等进行比较,便可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做
12、出合理评价。(3)说明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质提供依据。如计算一个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可以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等。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1)结构相对指标 就是根据分组法,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以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而计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是:结构相对指标(总体内某一部分指标数值)总体总量100,其中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数值。如:反映工农业增加值的内部结构,农业内部各业构成,种植业内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的比例结构,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国
13、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 间的构成等。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根据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档次是: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为最富裕。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因此科学的分组是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前提。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1、说明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1982年我国人口文化程度结构按文化程度分组 构成(%)大学毕业大学肆业或在校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或识
14、字很少合计0.50.219.420.239.920.01002、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表明事物性质的发展趋势,分析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例如:某市1995-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如表人口年龄结构资料项目1995年 1998年 2000年0-14岁65岁以上22.45.722.16.4206.93、根据各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是否合理,可以分析所研究现象总体的质量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如企业中的有些利用率指标(工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原料利用率等);产品的合格率;文盲率,入学率等等。4:分析结构相对数,有助于分清主次,确定工作重点。()
15、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而计算的综合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计算公式是: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另一部分数值 例如,某地社会劳动者人数为5943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为34769 万人,第二产业为 12921 万人,第三产业为11742万人,三个产业劳动者人数比例为1003734。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17:100第四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6:100第三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6.3:100第二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6:100第一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为108:100 比例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
16、的位置一般是可以互换的。很多情况下,客观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并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通过分析比例指标,调整不合理的比例,有利于保持协调发展()比较相对指标 就是将同类指标在相同时期内不同空间的总体指标进行比较,以反映同类现象在国家与国家、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计算公式为:比较相对指标甲地区(单位或企业)某指标值/乙地区(单位或企业)某指标值 用来对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但是必须是同类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基数视不同的研究目的而定。例如,1987年,天津市工业总产量为405.51亿元,北京市为436.98亿元,
17、上海市为1066.72亿元,以天津市为基础,则上海市为天津市的263.06%,北京市为天津市的107.76%比较相对指标的作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如表4-7所示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或部门)之间的差异程度。如表4-8所示(4)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例 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则:例: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7733亿元,全国人口为12121万人,则平均每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767元/人 二00五年广西人均生产总值越过一
18、千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越过一千元人民币,正指标: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逆指标: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反比。例某城市人口1000000人,零售商店3000个。则: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千人拥有3个商业网点,指标数值越大,商业越发达,人民生活越方便,表示强度越高,这是正指标。如果把分子和分母对换,则: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个商业网点为333人服务,指标数值越大,需要为人民服务的人数越多,商业欠发达,即表示强度越低,这是逆指标。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并便于对比分析。
19、如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人均钢产量等。第二,说明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如按人口均摊的医生数或病床数、商业网点密度等。第三,考虑企业或社会的经济效益。许多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如利润率、商品流通费用率、资金占用率等。()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是把同类现象不同时期的两个指标进行比较,用以说明该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动态相对指标(%)通常,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报告期。例如,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2000年为89404亿元,如果2000年选作基期,得出动态相对数为106.9%。年份 全区生产总值 增
20、长速度2000 2080亿元 7.3%2001 2279亿元 8.2%2002 2524亿元 10.5%2003 2821亿元 10.2%2004 3434亿元 11.8%2005 4016亿元 12.5%(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 定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把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借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执行程度。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例如,某企业1995年产品计划达到1500吨,实际为2000吨,则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计划完成指标要求分子分母在指标含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算单位、时间范围以及空间范围等方面完全一致,并且分子分母
21、不能互换。例如“六五”计划规定末期(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8050亿元,而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实际达到11682亿元,则:计划完成程度=11682/8050=145.12%累计法:计划指标若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则要求用累计法计算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公式:计算完成相对指标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实际完成数/计划期内计划规定的累计完成数100 如例4-6所示在水平法和累计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水平法中,计算提前完成计划时间的方法是:计划期内,只要有连续12个月实际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的年末水平,剩下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见例4-5累计法中,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22、的方法是:从计划开始至某一时间,累计的实际完成数达到了计划数,就算完成了计划,剩下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见例4-6第三节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准则一:保持对比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对比的指标在含义、内容、范围、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等口径方面是否完全一致,相互适应。由于相对指标是将相互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以放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所以所对比的指标是否可比是运用相对指标的前提。当对比的两指标不可比时,要注意适当调整,比如价格变化时。遵循可比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对比的结果能够确切地说明问题,得出有意义地正确结论,这也说明了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对比基数。二:定性分析与数
23、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虽然相对指标的计算属于数量分析,不过在确定两对比对象时,首先必须了解它们是否可比,比较的结果有没有意义等,这些则属于定性分析的内容。比如在计算文盲率时三: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的原则 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总体的特征,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运用相对指标分析问题时,必须把计算相对指标所依据的总量指标联系起来,才能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四:根据需要将各种相对指标结合使用 各种相对指标的作用不同,都是从不同方面说明所研究的问题,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说明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应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对事物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只有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才能深入、全面地说明问题。课外作业:【思考与练习】二:练习题 2,5,6,8 注:5,6,8的题目可以不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