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统计学统计学第四章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一节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第二节第二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12/20/20221第四章 综合指标学习目的与要求v通过本章学习,要正确理解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明确其种类及其区别;掌握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第四章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12/20/20222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第一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
2、主要总量指标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12/20/20223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指标。表现形式:绝对数,有名数。例: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407亿元 12/20/20224第四章 综合指标n1.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2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 3.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作用:12/20/20225第四章 综合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反映内容分:按反映内容分:总体单位总量:表明总体中单位数目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
3、位数量标志值之和的总量指标。注:一个特定总体内,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从而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两者的关系:两者的位置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12/20/20226第四章 综合指标例:n1、反映100名职工的收入水平:n2、反映某局(10个企业)的规模:企业平均人数=平均工资=12/20/20227第四章 综合指标 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时期指标: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在某一时刻上状态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从登记与计算的特点看:时期指标连续登记与计算,时点指标间
4、断登记。从指标值能否相加看: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从指标值大小与时间长短关系看:时期指标受时期长短影响(成正比),时点指标一般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影响。12/20/20228第四章 综合指标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现象才能加总 明确总量指标的含义 在统计汇总时,必须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现象才能加总同类现象才能加总 明确总量指标的含义明确总量指标的含义 在统计汇总时,必须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在统计汇总时,必须有统一的计量单位12/20/20229第四章 综合指标 即根据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分:1.实物单位
5、实物单位 即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自然单位:人、辆 度量衡单位:千克、吨 双重单位或多重单位:千瓦/台 复合单位:吨公里 2.货币单位货币单位 现行价 不变价 3.劳动单位劳动单位:工时、工日12/20/202210第四章 综合指标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总产值: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加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增加值: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 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GNP):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20/202211第四章 综合指标
6、 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12/20/202212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比率,表明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作用:作用: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 使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进行比较 便于记忆 12/20/202213第四章 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有名数有名数:以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同时使用。例: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国民生产总
7、值(元/人)无名数无名数:一种抽象化的数值 系数 倍数 成数:1成=10%百分数:%1/100 千分数:1/1000 百分点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百分点是指不同时百分点是指不同时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期以期以期以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的形式的形式的形式的形式表示的相对表示的相对表示的相对表示的相对指标指标指标指标(如:如:如:如:速度速度速度速度、指数指数指数指数、构成构成构成构成等等等等)的变动的变动的变动的变动幅幅幅幅度度度度。实际工作实际工作实际工作实际工作中常用,但并中常用,但并中常用,但并中常用,但并不是相对数不是相对数不是相对数不是相对数12/20/202214第四章 综合指标二、
8、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一一、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1.定义定义在统计分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 部 组 成 情 况 的 综 合 指 标,也 称 比 重。12/20/202215第四章 综合指标公式 说说说说明明明明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 1 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为无名数;为无名数;为无名数;为无名数;12/20/202216第四章 综
9、合指标 例:据统计,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十大财团控制的资产总额,约占全国资产总额的30%;在日本,三菱、三井、住友等六大财团,控制了全国总资产的25%左右.12/20/202217第四章 综合指标(二)比例相对指标(协调相对数)(二)比例相对指标(协调相对数)定义 同一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反映总体内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态。计算:在上例中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1。12/20/202218第四章 综合指标例:例:我国某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为我国某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为1971519715亿元,其亿元,其中消费额为中消费额为1294512945亿元,积累额为亿元,积累额为6770
10、6770亿元。亿元。则则12/20/202219第四章 综合指标(三)比较相对指标 定义 由不同单位(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等)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计算: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37万平方公里,两者之比为12/20/202220第四章 综合指标(四)强度相对指标 定义 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用来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强度相对数=计算12/20/202221第四章 综合指标 强度相对数的计量单位:强度相对数的计量单位:2、无名数:强度相对数:、无名数:强
11、度相对数:一般用一般用、表示。表示。正、逆强度相对指标例:例:1998年末我国人口密度年末我国人口密度例:某城市人口为例:某城市人口为100100万人,设零售商店万人,设零售商店有有50005000个,计算该城市零售商业网点密度。个,计算该城市零售商业网点密度。1、多数情况下为有名数、多数情况下为有名数12/20/202222第四章 综合指标 正指标正指标:5000个/100万人=5(个/千人)说明每千人中有5个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零售商店;逆指标逆指标:100万人/5000个=200(人/个)说明每个商店所服务的居民人数为200人。12/20/202223第四章 综合指标(五)动态相对指标 定义
12、 也称发展速度,指同类现象(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对比,表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的综合指标。计算:12/20/202224第四章 综合指标 又称计划完成率、计划完成百分比(数)。它是以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借以观察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相对数的一般公式 分子 分母:表明计划执行的绝对效果(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2/20/202225第四章 综合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根据总量指标计算根据总量指标计算 例:某厂2009年3月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200 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A.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年度内计划):一是计划数与实际数是同期的,说明计
13、划执行的结果。12/20/202226第四章 综合指标二是计划期中某一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说明计划执行进度。例:某企业2009年计划产量为10万件,而实际至第三季度末已生产了8万件,全年实际共生产11万件。则12/20/202227第四章 综合指标B.B.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五年计划)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五年计划)累计法累计法:计划任务规定全期应完成的累计数计划任务规定全期应完成的累计数公式:五年计划期间累计完成数/五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100%检查内容:1.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2.计算提前完成时间水平法水平法: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公式:计划末期实
14、际达到的水平/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 100%12/20/202228第四章 综合指标例:某市计划例:某市计划“十五十五”期间要完成社会固定期间要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资产投资总额6060亿元,计划任务的实际完成亿元,计划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为:情况为:其中,其中,2005年各月份实际完成情况为(单位:亿元):年各月份实际完成情况为(单位:亿元):年份年份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合计合计投资额(亿元)投资额(亿元)11.411.411.911.912.512.512.812.813.113.161.761.7月份月份1 12 23 34
15、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投资额投资额1.11.11.01.01.21.21.11.11.11.11.11.11.21.21.21.21.31.31.11.10.90.90.80.8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60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2/20/202229第四章 综合指标 要求计算:要求计算:该市该市“九五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度;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解:解:提前完成计划时间:提前完成计划时间:提前完成计划时间:提前完成计划时间:因
16、为到因为到因为到因为到20052005年年年年10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投资额投资额投资额6060亿元(亿元(亿元(亿元(61.70.80.9=6061.70.80.9=60),即已),即已),即已),即已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12/20/202230第四章 综合指标计算提前完成时间(水平法)n例1:计划规定某产品2009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从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已达到120万吨,则
17、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6个月。n例2: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12/20/202231第四章 综合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产量300320170190100100110120120 120 13013012/20/202232第四章 综合指标 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动态相对数/计划任务相对数12/20/202233第四章 综合指标例例1:某厂2006年产量计划完成110,006年产量计划比2005年增
18、长,则产量2006年同2005年比增长?解:110%108%=118.8%即增长18.8%(2005年实际为x,2006年计划为108%*x,2006实际为110%*x*108%)12/20/202234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2:某厂计划2000年劳动生产率要比上年提高4%,实际提高5%,则即:超额0.96%完成计划。12/20/202235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3: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6%,则即: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1.05%。计划完成率=(1+实际提高率)/(1+计划提高率)或=(1-实际降低率)/(1-计划降低率)12/20/202236第四章 综合指标计算计划完
19、成程度公式=实际水平/计划水平 100%例:例:甲地区2006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为120亿元,年平均人口为600万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情况如下表:项目计划数实际数计划完成(%)GDP120132110第一产业1012120第二产业6573112.3第三产业4547104又知该地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2亿元,乙地区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亿。12/20/202237第四章 综合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第一产业=12/132=9.1%第二产业=73/132=55.3%第三产业=47/132=35.6%(2)比例相对指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6.
20、08:3.92(3)比较相对指标(%)=2006年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乙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50=88%12/20/202238第四章 综合指标(4)强度相对指标:甲地区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总数=132/600=2200元/人(5)动态相对指标: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甲地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甲地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00%=132/122=108.2%(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全部国内生产总值=132/120=110%12/20/202239第四章 综合指标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 2、注意指标的可
21、比性 3、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使用 4、多种相对指标结合使用12/20/202240第四章 综合指标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经济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某经济效益指标实际值某经济效益指标实际值该经济效益指标标准值该经济效益指标标准值 价格定基指数价格定基指数某期价格水平某期价格水平某固定基期的价格水平某固定基期的价格水平本单位历史水平本单位历史水平本行业(全国)平本行业(全国)平均(先进)水平均(先进)水平经济发展、价格水平均较为正常经济发展、价格水平均较为正常的时期的时期12/20/202241第四章 综合指标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20062006年的工业总产
22、值(年的工业总产值(20062006年价格)年价格)1980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年的工业总产值(1980年价格)年价格)19801980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人民币元)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人民币元)19801980年美国的国民收入(美元)年美国的国民收入(美元)12/20/202242第四章 综合指标相对指标应当结合总量指标使用相对指标应当结合总量指标使用相对指标抽象掉了具体的数量差异相对指标抽象掉了具体的数量差异:1:2=50%10000:20000=50%20052005年相对于年相对于年相对于年相对于20042004年,美国的年,美国的年,美国的年,美国的GDPGDP增长速度为增长速度为3
23、.93.9,同期中国同期中国GDPGDP增长速度为增长速度为7.87.8,恰好为美国的,恰好为美国的2 2倍;倍;但根据同期汇率(但根据同期汇率(1 1美元兑换美元兑换8.38.3元人民币),元人民币),20052005年年 中国中国GDPGDP总量约合总量约合96719671亿美元,约相当于同期美国亿美元,约相当于同期美国GDPGDP总量总量8427284272亿美元的亿美元的1/91/9。12/20/202243第四章 综合指标多种相对指标应当结合运用多种相对指标应当结合运用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强度相对
24、数强度相对数(部分与总体关系)(部分与总体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横向对比关系)(横向对比关系)(纵向对比关系)(纵向对比关系)(实际与计划关系)(实际与计划关系)(关联指标间关系)(关联指标间关系)12/20/202244第四章 综合指标1999年末我国共有年末我国共有总人口总人口12.6亿人,其亿人,其中男性人口为中男性人口为6.4亿,亿,女性人口为女性人口为6.2亿。亿。比比1980年末的年末的9.9亿人增加亿人增加了了28 男性人口的男性人口的比重为比重为50.8 女性人口的女性人口的比重为比重为49.2 人口密度为人口密度为130人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性别比人口性别比为为1.03:1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为为15.23人口密度是人口密度是美国的美国的4.5倍倍12/20/202245第四章 综合指标Thank you very much!12/20/202246第四章 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