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练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83739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A11、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最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是A、心悸、气短B、胸痛并有胸膜摩擦音C、超声心动图显示有赘生物D、白细胞增多E、心电图ST-T改变2、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A、X线检查B、免疫学检查C、心电图检查D、血培养E、常规生化检查3、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发热B、胸痛C、心脏杂音D、瘀点、Roth斑E、脾大4、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的是A、Osler 结节B、Janeway 损害C、瘀点I)、肉芽肿性炎E、 Roth 斑5、下列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化验说法错误的是A、尿液检查常有血尿和轻度蛋白尿B、急性者常有血白细胞计

2、数增高和明显核左移C、80%的患者出现循环中免疫复合物D、超声心动图未探及赘生物可以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E、每次取静脉血10-20ml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3周6、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下列哪项正确A、多见于老年患者B、心内赘生物多附着于右心耳内C、血培养阴性可排除该病D、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强度可发生突变E、不侵犯脑膜7、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具有下列哪项临床表现A、皮肤黏膜瘀点B、环形红斑D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是原有的病理性杂音强度增加二级以上或杂音的性质发生变化,其原因为赘生物破 裂或腱索、瓣膜破裂所致。B感染性心内膜炎系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或大动脉内膜而伴有赘生物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脾大、

3、贫 血和栓塞现象。周围体征有皮肤黏膜瘀点、Osler结节等,它们是微血管炎或微血栓所致,病程长者可见有 杵状指,而环形红斑是风湿病渗出性皮肤损害的一种体征,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B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也可发生在间隔缺 损部位、腱索或心脏内膜。B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较高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较低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由于临床上亚急性占感染 性心内膜炎总数的2/3,故总体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故最佳答案为B。B约1550%

4、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有脾肿大,质软,并有轻度压痛,多见于病程超过6周的患者。约70% 90%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有进行性贫血,早期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可有重度贫血。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者,尤其心脏瓣膜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病,最易发生在压差 大的瓣膜病变与先天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B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一般间隔采血3次,每次采集静脉血1020ml作需氧菌培 养,至少应培养3周。二、A2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抽血前可以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停药2-7天后采血。感染没有控制时,可以手术。外科手术的主要指征包括:经抗生素治疗

5、仍发生心瓣膜功能不全并导致中度以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反复发生内脏器官栓塞;未能控制的感染,经大剂量多种抗生素合用,血培养仍持续阳性;真菌性心 内膜炎;出现严重合并症,内科治疗不可能改善的,如主动脉瓣受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脓肿形成或破裂、腱索或乳头肌断裂、主动脉窦破裂等;PVE经治疗仍有瓣周漏、瓣膜移位、裂开、 梗阻、瓣周或心肌脓肿等;化脓性心包炎。E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可有弛张性低热,有背痛和肌肉关节痛,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 程,有高热、寒战。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血培养是诊断此病的最重要方法。故选E。其他选 项均不是确诊的直接证据,故不选。

6、B患者具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变先心病,有贫血、心脏杂音、脾肿大、多次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感 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应考虑急性肺栓塞,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右心赘生物 脱落,顺血流运动肺动脉所致。故本例应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栓塞。C在人体的指尖、足趾、大小鱼际肌处的蓝色或者粉红色并且有压痛的小结节称为Osler小结,常见于感染 性心内膜炎。A环形红斑可见于风湿热及SLE,此次患者仅拟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其全身感染表现、心脏受累表 现,血管损伤表现和免疫反应表现中无环形红斑一项。C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及症状、体征等考虑患者为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毒症状轻,病菌以草

7、绿色链球菌 多见,进行血培养应在患者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1次共取3个血标本后开始治疗。D患者症状符合脑栓塞的临床表现,所以选择D。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常继发于心脏瓣膜病,尤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常表现为发热、 心脏杂音、脾大、瘀点、贫血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正常心瓣膜,起病急骤,伴寒颤高热,全身 毒血症状重。本例病程有8周,低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故应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儿乎具有发热,最常见的是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室间隔缺损为亚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的常见基本病变。根据这些特点,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为明确诊断,最

8、有价值的检查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的赘生物,敏感性高达95%以上,答案为B。E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变风心病,长期低热,有周围体征(瘀点)、轻度脾肿大、贫血、白细胞 计数增高,应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三、A3/A41、B根据病人典型二尖瓣面容及心脏听诊,可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房颤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常见的并发症。A心功能不全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晚期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D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风湿热。约3/4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有基础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亚急性者只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疾病,尤其二尖 瓣和主

9、动脉瓣,其次是先天性心血管病。赘生物常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病变瓣口或先天缺损至低压腔产生 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房面、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瓣叶心室面和室间隔缺损的 间隔右心室侧。C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的方法。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 可高达95%以上。抽血应该在没有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3、D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 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损害、 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正常人血流中虽时有少数细菌自口腔、鼻咽部

10、、牙龈、检查操作或手术等伤口侵 入引起菌血症,大多为暂时的,很快被机体消除,临床意义不大。但反复的暂时性菌血症使机体产生循环 抗体,尤其是凝集素,它可促使少量的病原体聚集成团,易粘附在血小板-纤维素血栓上而引起感染。A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的方法。D根据患者拔牙诱因,周围体征及心功能降低的特点,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最大,其最重要的检 查方法是血培养,治疗应首选抗生素。c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长期低热,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有赘生物,应考 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第一日间隔1小时采血1次, 共3次,作

11、细菌培养。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且耐药少见,故应 首选青霉素治疗。D根据“发热、心脏有杂音、栓塞(突发失明)、贫血、血尿、脾大”应首先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此外患 者发热病程已达2个月,故属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临床确诊此病的最重要指征是血培养发现病原菌,因此血培养加药敏是最重要的检查。D题干中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血红蛋白84g/L支持贫血存 在,贫血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之一;肺炎一般不会出现心脏杂音。C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

12、高达95%以上。80%90%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尤 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而且该患者“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舒张期叹气样杂音”符合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 特点。E患者有基础心脏病,感染后出现新的心脏杂音,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A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心脏体征为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增强。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指病程6周。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约占65%,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粪 链球菌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其他微生物如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为少见致 病微生物。D患者有新出现的心脏杂音,同时有发热,贫血,结膜下

13、出血点等症状和体征,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新出现的杂音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的舒张期杂音,支持主动脉瓣受累表现。A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抗 生素治疗疗程要长,一般以46周以上为宜。B患者体征提示主动脉瓣受累,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栓塞、细菌性动脉瘤破裂、肾衰竭。四、BAB心尖搏动呈抬举性是左心室肥大的可靠体征之一,主动脉狭窄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室间隔缺损患者,因心 内存在自左向右的分流,导致右心室长期负荷过重,右心室肥大、扩张,并常伴有心脏顺钟向转位,可使 心前区饱满,并

14、可见明显的收缩期搏动。B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心内膜炎。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 由肺炎链球菌、淋球菌等所致。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D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早期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晚期为链球菌。DABCDE5个体征中,除Janeway损害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之外,其他均以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中心呈白色。C、脾大D、贫血E、杵状指8、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好发的心脏部位是A、乳头肌B、心脏瓣膜C、室间隔D、心室内膜E、心房内膜9、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A

15、、淋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葡萄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10、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可伴有脾大B、早期易出现严重贫血C、可有低热D、心脏杂音性质可变E、皮肤黏膜可出现瘀点1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下列哪种病变者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C、房间隔缺损者D、主动脉瓣狭窄者E、正常心脏的老年人12、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做血培养时,应抽取的静脉血量至少是A、6mlB、 10mlC、2mlD、8mlE、4m 1二、A21、女性,33岁。因风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院,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A、抽取血培养前可以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16、但是要在停药27天后B、选用杀菌剂C、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后调整抗生素种类D、疗程至少46周E、感染未控制时,绝对禁忌手术2、女,28岁,发热半月,弛张热型,伴恶寒、关节痛。体检:皮肤瘀点、Roth点、心脏有杂音,考虑为 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的直接证据来自A、X线和心电图检查B、尿常规检查C、便常规D、血常规检查E、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3、女,30岁。持续发热2周,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左缘34肋间IV级粗糙收 缩期杂音伴震颤,脾肋下2cm,血培养2次阳性。入院后3天突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次。可能性最大 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心衰B、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

17、肺栓塞C、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部感染E、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扩张症4、患者男性,70岁。头晕、心悸10年,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 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为递减型,向心尖传导,在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早期杂音,近一个月来常发热, 在人体的指尖、足趾有粉红色并且有压痛的小结节,可能有的并发症是A、风湿病B、类风湿关节炎C、感染性心内膜炎D、过敏现象E、麻疹5、男性,30岁。原有风心病史,因持续性发热,乏力,纳差来诊。经检查拟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体格检查时下列哪个体征不可能出现A、环形红斑B、淤点C、心脏杂音变化I)、心率40次/分,

18、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脾肿大伴脾区摩擦音6、女性,50岁,发热2周余,体温在37.6C至38.4C之间波动,未用抗生素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 并关闭不全病史。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有赘生物。入院第一天应为该患者做血培养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7、男性,30岁,患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下床活动后出现意识逐渐模糊至昏迷,并有右侧偏瘫。其最 可能的原因为A、右上、下肢动脉栓塞B、肺动脉栓塞C、心冠状动脉栓塞D、脑动脉栓塞E、右上、下肢静脉栓塞8、男,69岁。8周前“感冒”后持续低热,有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史,首选应考虑下列哪种诊断A、结缔组织病B、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亚

19、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D、小叶性肺炎E、大叶性肺炎9、女,55岁。拔牙后间断发热2个月。既往有室间隔缺损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最 有助于明确发热病因的检查是A、血类风湿因子B、经食道超声心动图C、血清补体D、血涂片E、眼底检查10、一位28岁男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近半月来发热,T 38. 3,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啰音。 脾肋下可扪及边缘,双下肢皮肤少数紫瘢。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12X107L,中性粒细胞75%,血小 板150X107L,可能的诊断是A、脾功能亢进B、过敏性紫瘢C、急性白血病I)、再生障碍性贫血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三、A3/A41、女,27岁,劳

20、累后心悸、气短5年,近一周间断咯血,无发热。查体: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缙,颈静 脉无怒张。两肺未闻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向左扩大,心尖部局限性舒张期隆隆样 杂音,第一心音亢进。肝脏不肿大,下肢无水肿。 、本病诊断应首先考虑A、肺结核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C、室间隔缺损D、扩张型心肌病E、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本病最易发生的心律失常是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室性期前收缩E、窦性心动过缓 、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心功能不全B、心律失常C、肺栓塞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E、呼吸道感染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A、注意休息B、劳逸结合,增强体质C、积极防治高血脂

21、D、积极防治风湿热E、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女性,3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两周来院门诊,体检:心脏有杂音。拟诊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心脏正常的吸毒者B、肺源性心脏病C、先心病室间隔缺损D、肺源性心脏病E、风湿性瓣膜病 、赘生物常位于以下哪个部位A、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房面B、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室面C、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瓣叶心房面D、主动脉狭窄的瓣叶心房面E、室间隔缺损的间隔左心室侧 、为明确诊断,抽血培养的最佳时间是A、先用抗生素3天,体温不退时抽取B、停用原用的抗生素两天后,抽取35次血培养C、在抗生素应用前,在24小时内,于畏寒发热时抽3次血培养

22、D、原用抗生素可继续用,抽取3次血培养E、停用抗生素12周后抽取血培养35次3、男性,40岁,发现先天性室间隔缺损20年,1个月前拔牙后感心悸、乏力至今,查体:眼结膜苍白, 可见出血点,心率96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脾肋下可及。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心肌炎B、左心衰竭C、心包炎D、感染性心内膜炎E、心房颤动 、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A、血培养B、胸部X线C、心电图D、血心肌酶浓度E、超声心动图 、首选治疗措施为使用A、铁剂B、洋地黄类药物C、抗心律失常药物D、抗生素类药物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男,54岁。发热6周余,体温37.538.2C,未使用抗生素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

23、并关闭不全病 史。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有赘生物。 、入院第二天应为该患者做血培养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该患者首选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B、蔡夫西林C、苯唾西林D、庆大霉素E、万古霉素5、患者,女,34岁。因2个月来发热、乏力、咳嗽,1天来左眼突然失明来院。既往有心脏杂音。查体: 体温37. 9,脉率96次/分,血压128/75mmHg,左眼视力消失,双肺(-),心界不大,心尖部ID级收 缩期吹风样杂音,肝未及,脾肋下可及。化验:Hb96g/L, WBC 12.8X107L,尿蛋白(土),镜检RBC 13/HPo1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急

24、性肾小球肾炎D、感染性心内膜炎E、室间隔缺损2 、为确诊,最重要的临床检查是A、胸部X线片B、血培养加药敏C、超声心动图D、肾活检E、心电图6、患者,女,22岁。5年前发现心脏杂音。2个月来乏力、头晕、食欲下降,四肢关节疼痛。1周来活动 后气短,夜间反复憋醒而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7. 8,脉率96次/分,血压120/60mmHg,消瘦,睑结 膜苍白,可见小出血点,右肺底少许小水泡音,心界不大,心律整,心尖部&减弱,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 闻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肝脾肋下均可及,下肢不肿。血红蛋白84g/L,白细胞12.1X107L,红细胞沉降 率(血沉)38mm/第1小时末,尿常规红细胞24/HP。

25、 、该患者最主要的疾病是A、风湿热B、肺炎C、支气管炎D、感染性心内膜炎E、心力衰竭 、对确诊意义最大的检查是A、CRPB、胸部X线片C、血培养D、血清铁蛋白E、尿液检查 、该患者心脏杂音最可能的瓣膜异常是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关闭不全D、三尖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穿孔7、患者女,26岁。原有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近3周乏力、发热。查体:皮肤少许瘀点,主动脉瓣区 双期杂音,脾刚能触及。Hb 80g/Lo1 、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B、贫血性心脏病C、风湿性心脏病D、先天性心脏病E、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2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较为常见的

26、心脏体征为A、新出现的病理杂音B、新出现的心律失常C、新出现的心功能不全D、期前收缩E、心脏扩大3 、导致该病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草绿色链球菌D、真菌E、肺炎球菌8、女性,50岁。3周来不规则发冷,发热伴有明显乏力。以往除有轻度高血压外,再无有关心肺方面的症 状,也未发现过明显杂音。2年来有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检查:贫血外貌,心率100次/分,律齐,血压 130/60mmHg,第二心音减弱,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一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双侧结膜下有出血点。 、诊断应考虑A、病毒性心肌炎B、风湿性心肌炎C、风湿性心内膜炎D、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受累E、感染性心内

27、膜炎,二尖瓣受累 、上题病例如确定诊断,一般抗菌治疗疗程为46周A、 34周48周B、 68周E、3个月 、上题中所述及的病例,因诊断不明,未能得到及时合理治疗,于病程第13周末,突然出现右侧偏 瘫伴失语。对于本患者偏瘫的原因最可能为A、心脏内壁血栓脱落,形成脑栓塞B、细菌性赘生物脱落,形成脑栓塞C、脑栓塞形成D、脑出血E、脑血管痉挛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死因是A、脑栓塞B、肾功能不全C、心力衰竭D、细菌性动脉瘤破裂E、脾破裂四、B1、A.心尖部抬举性搏动B.心前区收缩期搏动C.心底部抬举性搏动D.胸骨上窝抬举性搏动E.右颈部异常搏动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ABCDE 、先天性心脏

28、病室间隔缺损ABCDE2、A.肺炎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立克次体D.表皮葡萄球菌E,草绿色链球菌1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BCDE2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BCDE3 、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早期A B C D E3、A. Janeway 损害B.瘀点C.脾大D. Roth 斑Osler 结节 、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是ABCDE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发生于视网膜的病变是ABCDE答案部分一、A1C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 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

29、、白 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故超声心动图上发现赘生物是最直接的证据。故选C。D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 可达95%以上。凡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尤其是主动脉关闭不全杂音,贫血、 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即可诊断,故选D。A根据最新版应试指南,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有些老年或心、肾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 均有发热。D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包括瘀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 损害。D超声心动图未探及赘生物,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