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2.2020年,东非国家面临一个新的困扰蝗虫大规模入侵。1平方公里的蝗群,I 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1190万人的粮食供应受到直接威胁。长期以来,应对蝗灾的主要方式是大量喷洒化学制剂,但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从而使
2、药效逐年降低。以下关于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1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的蝗虫组成了一个种群B.大量喷洒农药会使蝗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减小C.自然选择是使蝗虫产生抗药性变异的根本原因D.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导致蝗虫出现多种变异类型3.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4.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
3、的组合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收割理论”提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A.B.C.D.5.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作用,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B.健康人血浆中胰岛素等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C.血浆中pH保持稳定主要与Na+、c r等离子有关D.血浆中多余的NaHCCh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身体外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内
4、环境中被水解成氨基酸和多肽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含有02、氨基酸、脂肪酸、糖原等物质C.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多个系统的参与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仅反映细胞外的状况,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7.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和血红蛋白C.花粉过敏会导致局部血浆渗透压与组织液渗透压的比值变大D.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胰高血糖素8.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脑的高级功能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情绪等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C.患者若S区受损则不能说话,若H区受损则听不懂别人讲话D.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10.莺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运动时血液中的莺尾素含量会上升,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
6、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青尾素主要影响的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莺尾素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C.施加了莺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提高D.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些低等动物没有神经调节,只存在体液调节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D.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均不相同,如仅有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12.糖尿病是血糖调节异常引起的常见疾病。请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7、()A.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B.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胰岛A细胞受损C.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D.垂体分泌促胰岛素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13.越野滑雪素有“雪上马拉松”之称,是冬奥会的基础项目。运动员经常需要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对此过程正确的表述是()A.运动员的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B.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在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常温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大D.维持体温恒定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且以神经调节为主14.观看惊险电
8、影时,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静,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紧张刺激可作用于听觉、视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的过程都会消耗ATPC.心跳加速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久久不能平静说明神经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15.如图为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结构)示意图。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Ca2+经Ca2+通道内流,引起Ach(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肌?2A h受体神经一肌肉接未A.图中突触小
9、泡来自于高尔基体B.A c h在突触间隙的移动消耗A T PC.肌膜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若抑制C a:+通道的活性,可能会导致肌无力1 6 .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若免疫功能失调,则会引起一些疾病或不良反应,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易产生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接触过敏原导致的疾病C.进行了器官移植的患者需注射抗体、淋巴因子等以提高其免疫能力D.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1 7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骨髓受到损伤,则会影响B细胞的产生,但不影响T细胞的产生B.淋
10、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溶菌酶、抗体、淋巴因子等均属免疫活性物质C.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可导致脾、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D.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1 8 .烧伤患者临床上要使用头狗菌素来治疗绿脓杆菌的感染。使用抗生素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B.实验中病人若发生过敏反应,将会破坏组织细胞,出现组织水肿现象C.用药前做耐药试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会诱导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D.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抗原信息传递给
11、其他免疫细胞1 9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靶细胞的裂解死亡伴随着病原体的死亡C.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不再增殖和分化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吞噬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1项 B.2 项 C.3 项 D.4 项21.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12、疫B.HIV病毒在侵染人体时,其 RNA和逆转录酶都要进入T 细胞C.人体感染HIV病毒一段时间后,可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D.当人体感染HIV病毒后,机体内HIV浓度和T 细胞数量正相关2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托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成熟2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含氮有机物C.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生长
13、、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衰老细胞24.如图所示,如果根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 点(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在 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 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25.整形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向植物喷施整形素溶液,植物的茎叶会吸收整形素,然后运输至全身,整形素能阻碍内源生
14、长素从顶芽向下转运,也能提高吧噪乙酸氧化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植物体内合成的整形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B.整形素能够减弱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C.喷施整形素溶液,不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D.整形素是生长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抑制剂2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用于植物、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7.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竹林中
15、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可能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D.淡水鱼在不同水层出现分层现象与鱼的食性有关28.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小动物多数具有趋暗、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29.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能发生演替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变化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导致种间
16、关系发生改变D.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30.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31.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 浅 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
17、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 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 区相比,浅色岩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32.如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12.283.89 6.11mmol/L钾3.223.50 5.30mmol/L钙2.812.02 2.60mmol/LA.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18、D.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33.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能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34.如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图中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某物质经途径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失活B.若损
19、伤,则不能产生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若损伤,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D.若损伤,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35.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调节的枢纽,下列关于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内分泌枢纽,也是某些反射行为的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若人体血糖含量过低时,下丘脑和垂体通过途径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C.若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其分泌物作用的靶细胞包括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等D.下丘脑能分泌多种激素,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36.抗利尿激素可通过作用于肾小管细胞进而改变对水的通透性,从而调节人体的水平衡。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
20、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由图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水通道蛋白合成受阻,B的渗透压将会升高B.正常人饮用1000mL清水半小时后,a过程增强,尿量增加C.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C结合,促进a过程D.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与原尿混合37.在2019年开始的新冠肺炎(OVID-19)疫情中,部分患者病情快速恶化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最终可能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我国
21、在本次疫情中使用中药防治CS取得较好成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过程存在反馈调节B.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C.CS现象体现了免疫调节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某些中药成分可能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以达到治疗CS的效果3 8.如图表示重症肌无力的致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患者胸腺肌样细胞重症肌无力分 泌 由 一 1刺激 循环 抗a抗体与乙胡 导致一地则同囱幽胆戚竞争AChR 一注:AChR为乙酰胆碱受体A.重症肌无力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物质a属于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C.临床上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胸腺活性以
22、减轻症状D.抗a抗体作用于突触前膜,阻断兴奋的传递3 9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 A 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 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N A A-T形成无子果实/日A.甲最可能是乙烯 B.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C.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4 0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设置D组的作用是对照组别ABCD2,4-D溶液溶度abc0平均株高(c m)20293516B.A、B、C三组2,4-D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 V b aC.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
23、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D.该实验结果表明2,4-D溶液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4 1.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完成屈腿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如图,图中e为检测神经表面电位差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在图中d处给予一个刺激后,观察e处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应该是,此时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2)图中b处的突触后膜受到某种递质的作用后,细胞膜对c r的通透性增加,造成c r内流,这时膜内外的电位与没受到该递质刺激前的静息状态相比,所 发 生 的 变 化 是.图中c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b处 突 触 后 膜 上
24、的 受 体 种 类 (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4 2.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的结果和过程进行预测、分析与判断。(1)甲同学对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激素调节进行了以下研究: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时,需将小鼠均分为A、B组,A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注射等量 作为对照。若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发育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则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需补充两组实验:C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D组每天注射 o(2)乙同学针对血糖调节进行了如下研究: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中,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 射 胰 岛 素 溶 液 和 葡 萄 糖 溶 液 的
25、 顺 序 应 是。(3)丙同学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某种血清抗体: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实验的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 处理,请从免疫机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o4 3 .科学家为预防艾滋病,曾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制剂(由减毒H I V加生理盐水制成)并在小鼠体内试验成功。如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小鼠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代表细胞)。回答下列问题:(l)H I V侵入机体后,主要攻击的是 细胞,会使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免疫系统的功能是。(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填写编号)。当疫苗进入小鼠体内后,细胞 在 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和,进而合成并分泌抗体。(3)某同学认为已注射疫苗
26、的小鼠再次接触H I V时,只有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这一途径,该观点 (填“合理”或“不合理”)。(4)为检测注射疫苗后小鼠对H I 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要叙述实验设计的思路)。物质B4 4 .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 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用量(m g/枝)处理枝条数第 9 0天存
27、活枝条数第 9 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5 05 0127 50.55 05 040301.05 05 043251.55 05 041302.05 04338303.05 0373333(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 认 为 需 要 提 供 的 根 的 观 测 指 标 还 有 (答出两点即可).(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45 .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
28、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 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 _ _ _ _ _ _ _型,且 种 群 数 量 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 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 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 _ _ _ _ _ _ _ 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部分基因,A 错误;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
29、离,仍属于同一个物种,B 正确;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正确;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这说明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D 正确。故选A。1、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的一个组成部分。2、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这种不能杂交或能杂交而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
30、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库的概念;识记物种的概念;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生物进化的历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答案】D【解析】解:A、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蝗虫也分很多种类,故题中1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的蝗虫,是部分种群的集合,A 错误;B、大量喷酒农药,具有抗药性的蝗虫会存活下来,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B 错误;C、蝗虫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 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导致蝗虫出现多样性的原因,D 正确。故选: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
31、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
32、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A正确;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甲的进化,B错误;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C正确:D.由于甲以乙为食,甲会对乙进行选择,因此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故选Bo4.【答案】B【解析】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正确;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
33、生物进化的速度,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包括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错误;“收割理论”提出捕食者的存在避免了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正确;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实现的,既包括种间斗争,也包括种间互助,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故选:Bo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
34、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5.【答案】C【解析】解: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若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胰岛素可以减低血糖,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血浆中胰岛素等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血浆中pH保持稳定主要碳酸氢根和磷酸氢
35、根等离子组成的缓冲液有关,C错误;D、NaHCCh在血浆中充当缓冲液可以中和过多的酸,当其含量过多时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Co1、血液并不全是体液,因为血液中既有液体部分一一血浆,也有大量的血细胞,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浆沿着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
36、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3、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本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基本组成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并熟记激素的作用特点,难度适中。6.【答案】C【解析】解:A、食物中的蛋白质需在消化道中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氨基酸),才能被细胞吸收,A错误;B、糖原属于胞内多糖,不在内环境,B错误;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多个系统和器官(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的参与,C正确;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例
37、如各种激素是以体液运输的,对激素含量的检查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D错误。故选:Co1、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 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昔、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7.【答案】D【解析】
38、解: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即由组成,A错误;B、是血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的组成成分,B错误;C、花粉过敏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中的部分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会导致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即局部血浆渗透压/组织液渗透压的值变小,C错误;D、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故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胰高血糖素,D正确。故选:D。分析题图可知,A是毛细血管,B是血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组成内环境。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细胞分化的实质,血糖平衡调
39、节过程,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无法排出,含量偏高,A正确;B、体温维持在3 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升高的过程中,可能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C正确;D、使用药物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使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故选:B o1、人体体温恒定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2、体内水过多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t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
40、抗利尿激素减少T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T尿量增加。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原理、具体过程等,能理论联系实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答案】B【解析】解: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情绪和思维等功能,A正确;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B错误;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说话,能听懂别人讲话,H区受损的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可以讲话,C正确;D、“憋尿 是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控制低级中枢(排尿中枢)的表现,D正确。故选:Bo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
41、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答案】C【解析】解:A、“莺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说明莺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正确;B、莺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莺尾
42、素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施加了莺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会降低,C错误;D、体育锻炼莺尾素含量会上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D正确。故选:C。莺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其有利于兴奋的传递和记忆力的提高。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1.【答案】D【解析】解:A、一些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存在神经调节,只存在体液调节,A 正确;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
43、的发育和功能,B 正确;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比如下丘脑可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正确;D、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均不相同,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D 错误。故选:D。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
44、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答案】C【解析】解:A、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都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而不促进肌糖原分解,A 错误;B、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胰岛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B 错误;C、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人体利用有机物的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所以此时,机体利用脂肪的比例会增加,C 正确;D、血糖调节过程中,垂体不能分泌促胰岛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 错误。故选:Co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
45、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血糖平衡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3.【答案】D【解析】解:A、人从温暖的环境中到寒冷的环境中,为了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A 错误:B、人体产生的冷觉是一种感觉,而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C、机体在炎热和寒冷环境体温恒定,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都为1,产热等于散热,C 错误;D、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过程发挥了主要作用,D正确。故选:D。1、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此,
46、无论是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T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4.【答案】D【解析】解:A、根据题意可知,惊险电影通过声音和画面使心跳加速,感受声音和画面刺激的感受器是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A正确;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时,会发生离子的进出,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神经递质的释放(胞吐),两个过程都会消耗ATP
47、,B正确;C、心跳加速既有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又有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久久不能平静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神经调节作用时间一般较短,D错误。故选:D。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I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根据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神经调节的知识解释有关生活现象的能力。15.【答案】B【解析】解:A、图中的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48、A正确;B、Ach在突触间隙是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不消耗ATP,B错误;C、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结构,肌膜相当于突触后膜,其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C正确;D、抑制Ca2+通道的活性,Ach不能释放,可能会导致肌肉松弛无力,D正确。故选:Bo据图分析:图示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突触结构的功能,图中钙离子内流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突触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突触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 6 .【答案】D【解析】解: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
49、全的患者不易产生过敏反应,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接触过敏原导致的过敏反应,B错误;C、进行了器官移植的患者应该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其免疫能力,减弱免疫排斥反应,C错误;D、艾滋病是由H I V 引起的,H I V 为 RNA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将该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所以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D正确。故选:D。1、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2、
50、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学的应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 7 .【答案】A【解析】解:A、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因此若骨髓受到损伤,则会影响B细胞、T细胞的产生,A错误;B、抗体、淋巴因子属于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是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C、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会出现炎症反应,可导致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C正确;D、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