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觉乘法安排率。 2、初步学习用乘法安排率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发觉乘法安排率。 教具预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乱砍伐破坏环境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严峻的后果,提问学生到前边说说,教师归纳,然后问学生们应当怎样爱护环境呢?学生答复植树造林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 教师出示主题图和例3,让学生分小组编一道完整的题。此题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
2、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 2、探究新知 师:参与植树活动的有哪些人呢? 生:挖坑,种树的,抬水,浇树的。 师: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分小组争论,用多种方法去解,比一比,谁聪慧,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给你的同学听,教师巡察,参加小组争论) 生1、我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人数,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即:(4+2)25=625=150(人) 师:你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 生1:只有打括号才能先算。(教师确定,大家鼓掌鼓舞) 生2:我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即; 425+225=100+50=15
3、0(人) 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同意 师:将生1、生2的两种做法板书在黑板上 (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 师:真惊奇,两个不同的算式,得数怎么一样啊!大家再检查一下他们做得对吗? 生:对。 师:你们发觉什么规律了吗?分小组争论。 生1:我发觉(4+2)25=425+225这两个算式相等。 师:为什么? 生1:由于他们的结果一样,所以算式就相等。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你们还发觉了什么? 生2:我发觉依据左边的算式就能推出右边的算式,既: (4+2)25=425+225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师:
4、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假设25(4+2)你又能推出等号右边的算式吗? (注视片刻,有同学举手,还有私下说出做法的。) 生3:25(4+2)=254+252 生: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举例(3+4)2643(10+5) 你们能推出右边的算式吗?(提问两个同学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师:你能给你的同桌出两道这样的题吗?(学生出题,同桌互算。) 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写出他们的规律吗? 板书: (a+b)c=+ a(b+c)=+ (提问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你能用语言表达这样的公式规律吗?分小组或同桌相互表达,教师问,学生说,教师再归纳
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率。 (将乘法安排率读三遍,理解其意。) 3、稳固提高 (1)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学生答复以上问题,假如是错的请说出缘由。) 1、师:学了这么多的运算定律,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率和乘法交换率,什么是加法结合率和乘法
6、结合率?什么是乘法安排率?可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 2、说一说你学了这一单元或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评一评本节课哪些同学哪些组表现的,掌声鼓舞他(她)们 课题: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直。 3.能依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4.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力量。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画垂线,依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摆小棒
7、活动。 请大家拿出两根小棒,摆出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 2.思索。 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相交。 3.板书。 平行和相交。 二、学习新知。 1.摆一摆,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 观看,这么多相交的图形中,你有什么发觉?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2.比拟垂直与相交。 同桌争论:垂直与相交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摆出垂直的图形。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推断它们是不是相互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思索,通过折一折,折出相互垂直的线吗? 让学生尝试折一折,假如有困难,可以同桌相互完成。 提出活动要求:拿出一张正方形折一折,使两条
8、折痕相互垂直,折完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展现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相互垂直的线,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相互垂直的线吗? 5.我说你摆。 完成书本第22页第1题。 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 6.学习画垂线。 提问:你能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吗? 学习自己尝试画垂直线。 展现汇报沟通:为什么这样画?说说这样画的缘由? 小结: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标出一点,画过这一点的垂线。 详细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边说边演示。
9、 同桌操作:直线外一点画相互垂直的线。反应沟通。 三、稳固练习。 书本上第23页小试验。 提问:去河边,怎么走最近呢? 小组合作争论。 全班汇报沟通。 师提问:从o点到直线ab有多少种可能。 比拟:在这么多线段中,你发觉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条是最近的?为什么? 四、小结 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引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详细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 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25页,例5、6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看、猜测、验证、比拟等
10、活动中。体验探究规律的欢乐,培育探究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展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育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增加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当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纳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11、 引导学生思索、答复,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答复的真不错!今日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爱护环境,红旗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3个问题 4、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当怎样列式?
12、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觉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答复,明确:425=25)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觉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觉的规律吗? 提示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
13、名字呢? 学生可能立刻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爱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洁又清晰。 学生很简单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赐予确定, 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推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 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留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发觉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其次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让学生观看主
14、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争论: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比拟选择的算法是否一样,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 汇报沟通,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两种算法 (255)2 25(52) 比拟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 (2)举例验证 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5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教师出示:观看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54)10 15(410) (1258)5 125(85) 学生计算后,指名答复,明确是相等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看以上全部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
15、之间争论: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争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最终汇报沟通,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留意的问题。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拟 教师提问:比拟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觉了什么?学生小组争论后汇报。 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稳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 四、回忆整理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看与思索,自己发觉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
16、题时,要认真观看题目特点,更精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作业 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25=25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熟悉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熟悉自然数,把握十进制计数法,会依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依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
17、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展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熟悉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分;熟悉常见的几种角,会比拟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熟悉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把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究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学问,进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洁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受
18、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育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1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二、状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现有人数为40人,大多数学生偏远的农村,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学问把握状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学问把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熟悉、吨千米的熟悉把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
19、面,学生的差异比拟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局部学生对于乘除学问把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特别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局部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把握得还不够,只有局部学生能仔细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依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构造把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力量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肯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学问和阅历、猎取学问的力量、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肯定的进展。 根底学问把握坚固,具备了肯定的学习数学的力量。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
20、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深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用心投入,仔细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准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承受新学问的主动性较好,奇怪心,好强心都很强,详细形象思维活泼。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共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熟悉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忱度高,但长久性差,留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留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肯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爱在别人面
21、前表现自己,喜爱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拟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爱鼓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依据平常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敏捷,对应用题能仔细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深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相互帮忙,共同探讨,相互协作,他们思维活泼,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辩,上进心强,上课仔细听讲,作业准时仔细,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唯恐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局部的家长能而且有力量协作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展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
22、分析和理解力量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仔细,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由于根底学问把握不好,存有学问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拟差,学习力量弱,承受力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怀,指导,催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缘由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念,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承受力量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根底学问的把握和力量的差异很大,如计算速度、参加争论的力量,解同意用题的思维力量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
23、生数多,个别学生的学问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5、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喜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协作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熟悉偏差。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熟悉,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熟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24、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完毕后,有关正整数的熟悉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学问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展表达和沟通,把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进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学问进展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穿,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构造奠定根底;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局部学问仍旧是小学生应当把握和形成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
25、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洁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学问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
26、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培育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觉、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量。 在教材的安排上,表达出新课程的理念: 、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
27、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展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敏捷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加强新旧学问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猎取学问。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学问根底,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熟悉。 、突出整理、概括、提高力量培育。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存大量加减计算和解同意用题的根底上,对学过的学问进展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展定义,说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进展学生的思维。 、重视学问的形成过程,留意
28、多让学生观看、猜想、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终阶段,在学生积存了大量感性熟悉的根底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猜想、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熟悉,从而培育学生的学习力量。 5、要留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留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力量,提高探究力量。 6、突出开放性,注意学生的共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敏捷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舞学生用多种方法进
29、展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索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力量,拓宽学生思索的空间,增加学生思索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共性的进展。 四、改良教学工作的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转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 探究,教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布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气氛。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教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效劳员。 2、注意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
30、问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时机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学问的课外延长,加强数学学问的有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详细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留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供应自主探究的时机。 4、面对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1)、加强根底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需重视应用题构造的训
31、练,如依据条件补充问题、依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常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力量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承受力量,实行不同的方法,布臵不同的作业,留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深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进展。把共同要求和进展共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养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沟通,准时反应,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展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展视、听、触、
32、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加性教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局部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局部隔开,排在整数局部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非常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当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非常之一?非常位右边应当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当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非常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局部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局部的非常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
33、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局部,小数局部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试验讨论猜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三、稳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
34、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其次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熟悉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把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
35、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拟、争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便利。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2)假如要记录便利,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展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确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看这些数据改写中的根本特点,从中发觉改写的根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觉改写的方法
36、。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便利的需要,可以多项选择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此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详细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根底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相互进展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学问,特殊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争论这些数据如何进展改写?在此根底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拟便利。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便利,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