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 一、学生状况的分析: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肯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体荣誉感,能关怀他人,主动参加各项活动,对生活的布满热忱。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其次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现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忙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
2、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熟悉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展道德教育,探究和熟悉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根本事实,把爱惜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进展作为根本事实,将从小关怀国家大事,合。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育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三、教学目标: 1、留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
3、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学生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奠定根底。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的关系,来帮忙学生熟悉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根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亲密联系,生产的进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良,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的、社会经济进展、文化沟通的亲密联系,交通进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群众传媒猎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根本事实的熟悉不只是停留在外表,而
4、是引导他们对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索社会生活的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的动身,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的熟悉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的熟悉、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的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具有特别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留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的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讨论社会。 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合,较好地表达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限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学问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学问与生活的之间
5、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学问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学问,教材将这些学问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表达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猎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社会的熟悉力量和社会讨论力量。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加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留意了对学生活的动的引导,教材依据内容需要设计了很多学生直接参加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熟悉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
6、”“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留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阅历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把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的,突出课程的阅历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根底。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进展。 6、加强课程治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进度。 篇二 第一单元 6-8课时
7、 其次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8-10课时 第四单元8-10课时 总复习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规划 篇三 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学生在学问、力量、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肯定的提高。四年级学生兴趣广泛,喜爱做嬉戏,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脑、动手,同学之间能团结合作。 三、四年级学生由品德与生活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问的积存,社会实践力量,探究力量都有待提高。学生上课都能仔细听讲,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争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情愿与同学合作沟通。学生特殊喜爱这门课,教师布置的作业能较好的完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学校、班级中局部学生能积极帮忙父母、教师
8、、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学生终身学习与进展奠定必要的学问和力量根底;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然、生命、家庭、社会具有责任感。 二、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使用的是山东美术出版社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会学习各行各业与生活多彩的节日我跟爸爸去上班和我的实践活动我跟爸爸去上班。 第一单元有4课,包括找找我们的家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展中的家乡他们是家乡的傲慢。 其次单元有4课,包括多问为什么、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的教师多、同样是学习。 第三单元有3
9、课,包括小小一粒米、我家的电器、走进商场。第四单元有3课,贴春联、藏历年与泼水节、圣诞节与狂欢节。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时效性强,与学生的生活严密联系,使教育内容有的放矢。让学生能够从体验的过程中懂得道理。 2、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选取了解家乡、学会学习、各行各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节日习俗等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参观访问、争论沟通等方式进展探究,提高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多种课程资源自主学习的力量;感受家乡的进展变化,萌发喜爱家乡之情;教育学生敬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感受光芒绚烂的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激发学生敬
10、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情感以及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妙愿望。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变成实际行动,进而形成习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熟知的事例来说明问题;争取家长的协作,在家中做一些家庭成员应当参加的事情的决策,熬炼学生的自理力量;让学生发觉生活中的道德,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影响自己,进而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以学习者为主体,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1、在学问力量方面: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学
11、习生活,学习道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受和生活阅历,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阅历、体验中学习。结合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融入学校的治理和教育中,让学生把握与人相处、独立行动、关怀家人、帮忙同学、增加自信等方面的力量。 2、在过程与方法上:教师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嬉戏设计者。本册教材充分的表达了学生在生活中学这一特点,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均与学生的生活亲密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我想将学习内容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就在身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能表达出来,不需要特别记忆,只要养成习惯就可以了。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12、本册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学生”。学生在这册教材的学习中会从各种活动中得到欢乐和喜悦,并能通过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在他的内心产生影响,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满意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通过学生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良好的道德行为,进展智力,陶冶情操。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和详细措施 (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对于今日的学生,从小就应当开头培育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首先,应确定稳定的学习小组
13、,集体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分组时即优、中、差兼搭组合、男女分开组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组内角色,让每名学生都有时机担当组中的不同角色,如组织者、记录者、小组意见陈述者等等,特殊是小组长要轮番当,人人公平,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有仆人翁感、成就感,从而逐步培育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需要的组织力量,沟通力量,协调力量,相互敬重的态度等,为小组合作沟通顺当高效进展奠定根底。 其次,在提出问题时,必需首先让学生经过独立思索,待考虑成熟有了沟通的需要时,再绽开争论、沟通。争论沟通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加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相互合作,主持的同学全面负责;记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
14、的发言进展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争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展沟通。 (二)、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评价也非常重要。 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构成;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学问,力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评价方式有回忆、解答、谈话、操作等。 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设计了“我的收获”板块,给师生进展评价供应借鉴和提示。教学中,不要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要进展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而是依据学习内容,交替采纳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引领他们获得进一步进展。 例如:在第一、二单元中为了发挥评价的鼓励功能,我们在
15、开掘学生的闪光点上用“班级之最”的评比作为评价工具。将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力量培育融入到“班级之最”中有:回答下列问题最积极、任务完成最棒、做好事最多、最爱劳动讲究卫生、进步最快、力量最强、班级荣誉感最强、最有爱心等。评比突出强调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并注意过程评价,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关心,使每个学生的共性得到充分呈现,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胜利。 (三)、对于学生的讨论性学习,我将实行以下的方法: 1、在课前布置一些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常识去查找答案,培育学生的调查力量; 2、在课堂上对于完成课前调查好的学生进展表扬,树立典范; 3、在每节课中渗透深一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不断思索,并且提示他们
16、可以进展调查、让学生逐步养成调查的好习惯; 4、在小组活动中帮忙学生安排工作,让他们尝试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5、定期结合各学科组织进展讨论性活动,让学生在熟识讨论型学习活动后渐渐尝试独立学习。 五、全册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 1、找找我们的家乡 1课时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课时 3、进展中的家乡 2课时 4、他们是家乡的傲慢 1课时 其次单元我会学习 1、多问为什么 1课时 2、遇到困难的时候 13、我的教师多 24、同样是学习 第三单元各行各业与生活 1、小小一粒米 22、我家的电器 23、走进商场 第四单元多彩的节日 1、贴春联 22、藏历年与泼水节 23、圣诞节与狂
17、欢节 2课时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地沟通和合作。 (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 初步了解个人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
18、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进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学问与技能目标: 培育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怜悯和帮忙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表达,并养成主动关爱境况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怀集体、参与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担当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爱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抗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进展,培育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了解交通进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根本方法,学会合作办
19、小报,了解通信的进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争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救济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育学生的爱心。进展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缘由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育喜爱家乡,建立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开心。 二、状况分析(工作重点) 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学问、力量、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悉,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悉了解社
20、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材状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表达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加力量;在感悟和体验的根底上,不断丰富和进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熟悉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详细做法) 1
2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表达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细心预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通过播放录像、课件等方式,培育学生学习力量,增加安康闲暇的本事和闲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开心。 2、让学生组织课外讨论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缘由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拟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展一次实际通信联系。
22、培育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力量。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进 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2、212、22 1、在公共汽车上 2月20日上课 2 2、253、1 1、在公共汽车上 3 3、43、8 2、想想他们的难处 4 3、113、15 2、想想他们的难处 5 3、183、22 3、伸出我的手 6 3、253、29 3、伸出我的手 7 4、14、5 4、我们赢了清明节放假 8 4、84、12 4、我们赢了 9 4、154、19 5、绿色小卫士 10 4、224、26 5、绿色小卫士 11 4、295、3 6、我们的民风民俗 劳动节放假 12 5、65、10 6、我们的民风民俗 13 5
23、、135、17 7、家乡的变化 14 5、20 5、24 8、怎样到达目的地 15 5、275、31 9、媒体连着我和你 16 6、36、7 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17 6、106、14 11、怎样和他联系端午节放假 18 6、176、21 期终复习、期终考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规划 篇五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本期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1人。大多学生都是今年从村小点并过来的,原在三年级(1)班跟上来的只有18人,仅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大局部学生学习的根底非常差,特殊是从久吉转入的好几个男生,简直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的那种,就连跟着你读书都不会张口的。因此,本期想抓好学生的学
24、习成绩真是比登天都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也得搏一搏,尽自己所能去做吧,但愿能有肯定的收获。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喜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喜爱科学、喜爱劳动、勤俭节省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喜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章意识。 4、喜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敬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培育,初步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力量 1、能初步熟悉自我。掌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初步
25、把握根本的自护自救的本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地沟通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悉、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三)、学问 1、初步了解儿童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进展的重要影响。 (四)、全册的重点、难点: 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
26、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根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立的宏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进展一些的重要学问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走进漂亮的家乡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课时 1、用眼观看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第六条的法制教育。 2、用手描绘家乡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时:4课时 1、专心体会
27、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其次十七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2、力量: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学问的力量,提高合作力量。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学问: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精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比照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28、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第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其次十七条的法制教育。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熟悉,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稳固对于方向的熟悉。 4、熟悉家乡的多样性。 5、熟悉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熟悉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胜利感。 8、提高合作的力量。 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熟悉,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稳固过于方向的熟悉。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
29、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熟悉,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其次单元:家乡的故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课时:4课时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 3、生活中的才智。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时:4课时 1、“家庭寻宝”中的发觉。 2、过去的嬉戏真好玩。 3、今非昔比的厨房。 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时:4课时 1、家乡名称的来历。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 第三条 2、家乡水的故
30、事。 家乡的水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 目标: 1、态度:深化敬重历史:珍惜今日享受的一切,以及喜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进展及环境的爱护意识。 2、力量:能够对详细事物进展搜寻。比拟、分析,得出符合事物进展规律的熟悉,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情愿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熟悉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熟悉过去,对待今日。 3、学问: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洁的年表。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 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的法制教育。 重点难点: 1增进敬
31、重历史、珍惜今日生活的积极情感。 2把握通过比拟、分析熟悉事物进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讨论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熟悉简洁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9体验参加性较强的集体嬉戏的欢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表达出的生活的进步。 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奇。 12了解家乡有关的进展变化的历史。 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亲密关系。 要点:
32、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拟、合作的价值,勤于思索,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2学习在查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爱护学问,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详细、实际的了解。 4尝试符合规律地思索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才智,培育敬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日儿童读物的比照,体会历史的进展。 7增加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力量。 8通过比拟,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9学习符合规律地思索和表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11感受水的珍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 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
33、的情感和态度。 13促使学生形成节省用水的习惯。 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傲慢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3课时 1、家乡人的才智。 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珍宝。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珍宝 渗透历史文化名城爱护法 第一条。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奇 课时:4课时 1、乡音乡情。 2、乡风乡俗。 3、欢乐的节目生活。 主题三:建立文明富有的家乡 课时:4课时 1、远离陋俗。远离陋俗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 其次十二条和其次十三条。 2追求文明。 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目标: 1、态度:通过熟悉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
34、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立文明富有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力量: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展肯定的整理、分类、比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学问: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进展所做出的奉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俗对安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4、渗透历史文化名城爱护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 其次十二条 二十三条的法制教育。 重点难点: 1知道家乡的进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3了解家乡
35、的进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慧。 4学会用比拟的方法分析事物进展的过程。 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进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安康的现象及行为。 11学会按规划做事。 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才智建立美妙家乡的。 要点: 1帮忙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 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根底的道理。 4通过观赏不同的文化珍宝,感受民族文化的
36、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 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局部。 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8能够辨别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安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进展造成的危害。 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安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 11萌发敬重家乡人和喜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措施 1、为了到达教学目标,本期将实行小教师带着小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来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2、采纳边学习课文边做练习的方法来加强稳固所学学问。 3、多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来帮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学问的识记,多做一些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