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八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八篇(精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八篇(精选)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一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849页整理与练习练习与应用第812题,探究与实践第1314题,评价与反思。 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能应用因数、倍数的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或探究数的一些简洁规律或特点。 2使学生整理并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最
2、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在思索、解决问题中有条理地思索,培育视察、比较、归纳等思维实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究实践过程中,感受获得方法、发觉规律的喜悦,体会数学的奇异,培育学习数学的自信念,产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培育回顾反思、客观评价的意识、习惯和品质。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探究、理解简洁规律。 小黑板 1复习旧知。 让学生计算练习与应用第8题,干脆写出得数。 口答得数,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算的。 2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上节课整理与练习了因数和倍数,重点练习与应用了哪些内容? 你能找出12和8这两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板书:1 2 8)自
3、己找一找,把因数和倍数写下来。 沟通:12的因数和倍数各有哪些?8呢?(因数和倍数分别对应板书) 提问:比较两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怎样的数?比较倍数呢? 3引入复习。 提问:那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引入:今日的数学课,我们接着整理与练习因数和倍数,在上节课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与练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学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进一步相识公因数和公倍数,特殊要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还要通过探究与实践,发觉一些关于数的特征的简洁规律。 1整理方法。 引导:我们已经从上面的练习中了解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能不能自己举出两个数的例子,找出公因数和公倍
4、数?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指名沟通自己的例子,老师选择两个例子板书过程。 让同桌同学相互沟通自己的例子,说出公因数和公倍数。 提问:黑板上的例子里,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倍数是几?怎样找出来的? 那现在说一说,求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各是怎样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1)要求学生完成前四组题,先求最大公因数,再求最小公倍数。 (2)沟通:这四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的,结果各是几?说一说你的方法。(依据沟通板书过程和结果) 3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每次分别按3格和4格走,找出两种棋都走到的格子涂上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
5、这些格子,涂上颜色。 1做探究与实践第13题。 2做探究与实践第14题。 1评价反思。 让学生比照评价内容,反思自己三个方面的学习表现,在上涂色表示。 沟通评价结果,确定全班的学习表现,提出以后的学习希望和要求。 2沟通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练习,你对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后四组题,第11、12题。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二 教学内容分析: 简易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教学的,在解方程式,学生可以依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也可以依据四种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
6、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依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的值,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今日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学问,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安排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7、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1、(1)列方
8、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依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沟通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
9、热忱以及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每个小组操作材料:树叶图片各一张,红线一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图形各一个。 一、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看一看,感知边线、一周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喜爱看跑步竞赛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蚂蚁王国的跑步竞赛现场,去看看蚂蚁的跑步竞赛。 (播放课件:蚂蚁王国跑步竞赛。一号蚂蚁沿着枫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示意顺当通过。接下来是二号蚂蚁沿着银杏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也示意顺当通过。) (2)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号蚂蚁、二号蚂蚁它们是怎么跑的?(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一周的概念;板书:边线、一周) (3
10、)树叶的边线在哪里?老师拿出树叶图片请两位同学上台指一指。 (4)请同学们接着看课件(播放课件:三号蚂蚁出场了,它从起点起先沿着树叶的边线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规)。 (5)三号蚂蚁是怎么犯规的?(通过探讨学生明白三号蚂蚁没有沿树叶边线跑完一周 ) 谁情愿当当三号蚂蚁跑一跑,让它能顺当通过!(指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树叶图片指一指、说一说,以巩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课题 从起点起先,沿着树叶的边线跑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树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相识周长。(板书:周长) 2、描一描,感知树叶周长的意义(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三号蚂蚁竞赛的场地,(老师拿出三
11、号蚂蚁竞赛的树叶图片)老师给每个同学们也打算了一张树叶图片,请同学们拿出树叶图片并在白纸上描出它的周长(指名一位同学在实物展示台上描)。 (2)议一议,感知起点 刚才同学们都描好了树叶的周长,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们的描法(在实物展示台上描的同学):你的起点在哪里? 你们的起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3)归纳描树叶周长的方法和树叶的周长 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发觉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二、 贴近生活,体验物体的周长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
12、说 (1)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摸一摸桌面的周长。 (2)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沟通。 三、 动手操作、相识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1、想一想 (1)刚才同学们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图形?(老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 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老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谁来说说怎么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师:假如是圆形、月牙形这样的图形呢?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选择3-4个图形进行探究,并将结果
13、填入记录表中。 3、汇报沟通:你是用什么方法量出周长的?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老师首先要充分相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相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依据已有的估算阅历,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
14、学生面对详细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育学生敏捷解决问题的实力。 老师打算 ppt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思索: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依据已有的阅历自由发言,大约就是也许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激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须要算出精确结果,只
15、须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1引发思索。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沟通一下。 (1)激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依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 (2)引导学生视察对比,小组探讨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因为不须要算出精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其次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
16、确一些,精确结果应当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假如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纳。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 (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 (3)小组合作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依据学生的汇
17、报进行板书。 182180,182820,须要的纸箱确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确定装不下。 (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其次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更多的估算空间和沟通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实力。 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爱
18、的方法来解答) 2完成教材31页1题。 老师引导学生驾驭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实力。 3完成教材31页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只要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学问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五 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3通过设计“旅游安排”,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数据的实力。 重点:在解决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在解决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
19、件 2 一、情景导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黑鱼湖的信息,有收获吗?你们从哪里获得的?(学生发言)老师从上也收集到了一组黑鱼湖的图片资料,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黑鱼湖的风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我们大庆的黑鱼湖美吗?今日的黑鱼湖以她的安静、秀美、张开臂膀,欢迎四海宾朋!(课件播放声音“黑鱼湖欢迎您!”)同学们想去吗?什么时候去?(五一)好!我们就五一去,去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回。 可在去黑鱼湖之前我们应干什么?预案中都应包括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利用课件随机出示。 时 间 安 排 活 动 安 排 上 午 中 午 下 午 二、指导实践 怎样才能高效完成打算工作?(分工)请
20、同学们留意听支配,一、二小组负责制定日程,三、四小组负责选择食品,五、六小组负责制定租车,最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所需的费用。这样支配同学们能接受吗?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竞争,我们要在同一任务的两个小组间选择一个最佳。 1、在制定日程支配时要综合考虑到哪些因素?(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以一个信息:从学校开车到灜湖须要50分钟,请同学们将详细的活动支配填在这张工作纸上:(课件出示) 2、在购买食品之前应先做好哪些打算工作?(调查同学们都爱吃什么食品,统计出吃每种食品的有多少人,每种食品的单价)全班按63人计算,请三、四小组同学依据事先调查结果将购物填在下表中,(课件出示)计算过程中同
21、学们可以运用计算器。 教学工作纸二 -超市食品价目表 品 名 单价(元) 数 量 总 价 合 计 / / 3、在制定租车时尽量想到什么?(每个人都有座,而且经济合理)还应调查些什么?(去黑鱼湖有哪几种车型,每种车的费用)你们调查了吗?全班学生按63人,请五、六小组将租车填在下表中,(课件出示)计算过程中必要时可用计算器。 教学工作纸三 大巴车租金100元 限坐30人 中巴车 租金60元 限坐22人 小巴车 租金40元 限坐15人 一: 二: 三: 四: 、各小组明白自己责任了吗?发工作纸。 三、解决问题 各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巡察指导。 四、沟通 、我们一看一、二小组制定的日程支配,先有请一组的
22、代表上台展示并解说,(师生共同优化)下面有请二组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优化)在此基础上,师生评比出一个最合理的日程支配。 、三、四小组的代表请你们上台来展示你们所做的购物,有请!你们完全采纳了事先调查结果吗?为什么?(有些食品不适合外出携带)有些食品为什么买这么多?不买这么多行吗?为什么?(师生共同优化,并评比出一个最佳的购物) 、有请五、六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所制定的租车,(由学生评比出一个最佳)你们认为这个有没有不足?(只想到63个学生的座位,没有考虑到还有两个老师)从中你有什么感悟?(想问题要周全) 4、还有哪个没有解决?(所需费用)怎样估算每人所需的费用?(学生自由发言)实际支出会比
23、这个多还是少呢?为什么? 五、活动反思 1、本节课我们学习有哪方面的数学学问?课前我们都做了哪些数学实践?解决问题时都综合运用了哪些学问? 2、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六、活动观赏 播放一组黑鱼湖图片,我们家乡美吗?你们酷爱自己的家乡吗?哪以后怎么办?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六 1 使学生经验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相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试验小学本部校内面积大约有2个标
24、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试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内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着陆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着陆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着陆伞等我们并不熟识,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也许的了解。你们平常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日,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学问。 思索: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假如有一个标准
25、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假如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打算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原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究竟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
26、那么大? 生1: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
27、不妥吗?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精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思索: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供应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加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剧烈,也能突出作为单
28、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态、大小必需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找寻了另一个固着点。 2 相识平方厘米。 (1) 学。 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视察一下,它是什么形态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平方厘
29、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 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日的第一位新挚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细致看,专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比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比照,修正。) (3) 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
30、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 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假如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相互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6平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态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态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
31、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 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8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究竟有多少!(学生发觉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
32、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 思索:五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验建立1平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留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育学生敏捷解决实际
33、问题的实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 3 相识1平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当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当是什么? 生:平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平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议,打算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
34、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状况。 生1: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35、平方米? 生:(齐)2平方米。 思索:用平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说明或书写,是刚才相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阅历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平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从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长。最终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相识过程浑然一体。 4 相识平方分米。 师:你们还想学习什么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平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平方分米有多大?平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
36、到模型)比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学问。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习)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平方厘米。 生2:平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看法? 生:64平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平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
37、平方米。 师:最终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平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日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你看题真细致!我们相识新挚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挚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思索:把第一小题放在最终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留意,拓宽认
38、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显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小学数学教案完整版篇七 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视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相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会正确读写比较简洁的分数。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一、铺垫教学。 1。回忆旧知。 (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挚友,每人分几个? (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 (3)把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支? 老师明确:通过细致视察这几道题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样多
39、。通过刚才的分,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个整数,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个整数,这儿有一个,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怎么分才使两个同学觉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样多,才能使每个同学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半个饼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学问, 2。教学例1:相识 。 (1)相识一个饼的 出示图片“例1”。 老师说明:把一个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就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 (板书: )写的时候先写“一”,再写“2,”最终写“1”。 学生看图独立想 表示的意义。小
40、组探讨沟通。 学生: 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老师提问: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学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l”表示取的份数。 师强调:写的时候,留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 (2)指导读写 (3)反馈练习 引导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试析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 。 老师提问:折法不向,拆出的形态也不同,为什么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 ? 推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教学例2:相识 (1) 老师提问:通过看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给它涂上颜色
41、,涂完后小组探讨推断对错。 巩固意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阴影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三分之一。 (老师板书: ,读作:三分之一) (3)拿出打算好的彩带,学生探讨:“怎样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学例3、例4。 (l)引导学生每人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探讨,老师各组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状况。 (3)集体反馈: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样? 老师贴图: (4)推断。 下面哪个图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划。 5。教学 (1)老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直尺和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1分米长的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标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么写? (2)小组探讨,看图。 (3)群体探讨。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师贴出放大图。 老师提问: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 ? 老师明确:把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个这样的 。 6。老师提问:今日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几分之一) 四、课堂练习 1。填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把一条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