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教学反思_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角的度量”这节课历来是学校数学教学的难点。同学学习这个学问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同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老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同学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同学有确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同学,把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同学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同学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
2、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同学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同学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同学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简洁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毕竟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另外,四班级的同学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熟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熟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状
3、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同学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同学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老师的示范,但对于四班级的同学来说照旧太抽象。 如何让同学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把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转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支配四人小组相互学习量角方法,给同学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同学全面熟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同学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同学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学问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同学对量角器的熟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
4、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角的度量,始终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个学问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学问盲点多,几乎没有旧学问作铺垫,操作程序简洁,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班级同学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同学。可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洁,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
5、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同学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觉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美满,没留意到同学的个体差异和学问阅历的差别。四班级的同学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熟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熟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状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同学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同学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同学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老师的示范,但对于四班级的同学来说照旧太抽象。 课后反思
6、的结果是:让同学全面熟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同学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同学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学问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同学对量角器的熟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 20年9月26日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的深化争论上街中心学校数学科专场研讨会上,我上了新课标人教版四班级角的度量这节课,这节课是以余文森教授“先学后教、因学论教、自主进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指导自主学习”为模式进行教学的。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专家、同行的点评,我对自己的教学做如下反思: 一.先学后教
7、以学定教。 课前先布置同学自学,通过检查同学自学作业,我发觉同学对量角器的熟识不够深化,缘由之一是教材对量角器的介绍过于简洁(只有一幅图片),同学又不懂得查阅资料学习;之二是同学缺乏观看力气,一条边在水平位置且度数是整十数的角会量,部分同学量角器内外圈的读数会混淆,学困生根本不会使用量角器,不会读度数。依据以上学情,我是这样分三个层次进行指导教学的: 第一层是让同学熟识量角器,重点放指导同学观看量角器上,建马上度与读数的联系,熟识1角并在量角器上找出30、45、60、90、120的角,初步悟出量角器上内外圈刻度的不同读法。建立30、45、60、90、120的角的表象,达到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
8、富同学的形象思维的教学目标。 其次层沟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同学有了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阅历,并已尝试用量角器量角,课堂上就先让同学讲量角的方法,然后规范量角的.步骤,接着进行变式练习量不同方位的角,提高同学使用量角器动作的协调性,培育了同学动手操作力气。 第三层探究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关系。通过分组观看同学发觉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在丰富同学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使同学的抽象思维得到进展,又让同学感受到探究数学神奇的乐趣,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在此基础上学会量一些方位特殊、边比较短的角。 二先教后学以教育学。 角的度量是
9、一节操作性比较强的课,通过教学要让同学把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依据学校生动作协调性不强、对角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刻、空间想象力气不高的特点,学会动手式的读成为这一节课教同学学会学习的核心。在同学自学熟识量角器的基础上让同学尝试量角,通过使用量角器进一步熟识量角器,通过小组沟通汇报量得的角度,在不断调整提高测量精确度中引导同学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相互关怀共同提高的意识。 三今后教学要留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要讲求针对性、提高性和巩固性,以最大限度激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热忱。 在同同学提出“什么时候读量角器内、外圈上的数字?”时,我没有抓住可以激发同学自主探究的机遇,而把问题
10、留到后面找30、45、60、90、120的角时解决,这样处理不够恰当,假如立即引导同学针对这一问题开放争辩,就能顺当解决区重量角时从哪一边的0刻度线读起的教学难点,而不要留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实践应用环节中,量五角星的一个内角时消逝“40”、“35”等不同答案,由于急着要小结,以结束教学而没有针对不同的答案探讨量角时消逝较大的误差的缘由,失去一个提高量角技能的好机会。 (二)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应关注隐性目标,留意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度量角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使用量角器一种,本课的开头还应当增加引导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来度量角,以培育同学的度量意识。 (三)课堂教学要灵
11、动有效。面对课堂生成要灵敏处理,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怕同学提出的问题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程序。当同学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时看起来课堂有点“乱”,老师应当怎样处理呢? 老师首先要把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透彻,对同学认知基础把握恰当。面对五花八门的课堂生成,老师要做的就是依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从中提取出新知的生长点认知的关键点,使同学能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探究,保证课堂活而不乱,省时高效。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 教学片段: 小故事:阿凡提智斗恶财主 阿凡提辛辛苦苦在财主家干了一年,大年三十这一天,他冒着风雪到财主家领工钱,贪心的财主想刁难阿凡提,就说:“阿凡提,听说你很聪慧,这是我家
12、祖传的一块三角形玉佩,惋惜缺了一个角,你得给我量出这个缺角的度数,量对了,我给你工钱,要是量不出来,哼哼,我就扣你一半的工钱!” 师:财主真够坏的,竟然叫阿凡提去量断角的度数,你们情愿帮帮他吗?这个角的度数能量吗?(生思考片刻) 生1:不能。由于这个角断了,连顶点都没了,当然量不出来了。 生2:能(一时却又想不出方法)。 生3:能。我们只要量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然后用180去减,就能知道这个断角的度数了。 师:真够聪慧的! 生4:不对,这样不算。由于财主是要阿凡提量出而不是想方法算出这个角的.度数。 师:也有道理啊!那可怎么办呢? 生:(众生)没有角怎么量啊! 师:对呀,要量角先得有角啊,再想
13、想,老师信任大家确定能帮阿凡提想出方法来。 生5:有了!我们只要把这块玉佩断了角的两条边延长并相交,就能找出这个角,并量出角的度数。 师:最终和聪慧的阿凡提想到一块去了。这样,阿凡提就可以领到工钱了。但是,狡猾的财主并没有善罢甘休,他又想出了一个新花招,我们来听一听。 财主:第一次不算,你得用我的量角器,量出这个角的度数,这次量对了,我就给你工钱。 师:财主想让阿凡提量哪个角呢?(提示同学看画在黑板上的一个小角,一个同学上去“一试身手”,但折腾了半天终因角被量角器的边盖住而变得“无计可施”。) 师:快想方法啊! 生:有了,只要把这个小角的两条边延长,始终延长到用这把量角器能量出这个角的度数为止
14、。 师:你们和阿凡提一样聪慧!正是用这种方法,阿凡提再一次战胜了狡猾的财主,最终取回了自己的工钱! 反思: “人的思维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气,引起乐观的留意、记忆和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进展离不开学问与技能的学习。同时,学问与技能的学习必需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没有问题就无以争论,本课我在教学内容和同学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并把同学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奇异地将练习的内容蕴涵于情境中,这不仅使原先枯燥、机械的练习不见了踪影,更使练习的过程成为同学关怀阿凡提与狡猾的财主“斗智”的过程,同学经受了直觉猜想、思考试验、质
15、疑追究的过程,让他们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整个过程同学的才智不断涌现,乐观的情感也在丰富的体验中实实在在地产生。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3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的整理复习课很多都上成了练习课,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意;因题海战役,而显得枯燥无味,给整理复习课教学留下了一丝阴影。我所执教的这节课主要是对四班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所学学问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学问,提高同学的学习力气和数学思维。 本节课通过“猜一猜”的玩耍,直接引题,不但一下子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而且激活了同学的思维,拓展了同学的视野。课上通过“学问花
16、”的形式把学问要点进行了归类完善,同学通过对所学学问的自主梳理,理清了学问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学问结构。在这里,以同学“理”为主,老师“引”为辅,同学乐观主动地将所学的一个个零散学问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学问网。 这样的形式既避开了整理复习的枯燥性,又关怀同学再次回忆了本单元的学问要点,沟通了学问间的联系,使同学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学会了一些简洁整理学问的方法,培育了同学主动建构学问网络的意识。然后通过一系列有梯度习题的.训练,不仅让同学对所学学问进行了巩固,而且将所学的学问融会贯穿,灵敏运用,使同学在灵敏把握解题方法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问的应用价值。总之
17、,本节课重在突出重方法、夯基础、促思维的理念,以巩固梳理已学的学问、技能为主要任务,留意练习的有效性,以此培育同学思维的灵敏性和制造性。但教学永久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节课假如能再放手让同学去多说、多做,给同学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同学自主学习力气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4 角的度量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它是同学熟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的画角作预备。同时,它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当同学完全把握了量角的方法后,画角的难度也会随之减小。这是一堂操作性很强的数学课,可以通过操作活动,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并理解量角的意义。为了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我实行了以下措
18、施,效果较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我用一个同学较宠爱的玩耍“滑滑梯”导入新课,孩子们看到不同角度的滑滑梯,发表自己的见解,怎样角度的滑滑梯既好玩又平安,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培育探究力气 同学的学习爱好来了,我给同学两个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让同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怎样用量角器来进行测量,在小组成员中不同的测量方法,大家争辩怎样的量法合适,方法不合适的缘由是什么,同学在不同的冲突中,让量角的方法越来越清晰。 三、顺逆结合,促进思维进展 当同学的方法越来越清晰时,我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汇报,在同学汇报的时候,适时介绍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及内外圈刻度,然
19、后让同学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量角的.方法。 同学通过自己争辩并总结出了量角方法后,我让同学相互之间出题,巩固所学方法,在练习中,同学进行一步思考,怎样才能更好更精确地读出角度,怎样才能不把内外圈刻度弄错。 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都爱好盎然,学习效果不错,几乎每个同学都能把握好量角的方法。 中高班级同学自主学习的力气不断加强,在教学中,我们确定要同学的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加强同学的自主探究力气及合作学习的力气,使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是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后的一节课,是对前面学问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平面几何学问的基础,是争论三角形、四边形重要的内容.这节课使
20、同学通过实际生活中对角的熟识,建立起几何中角的概念,并能把握角的定义方法,使同学把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角的定义和角的表示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由于角的个数在查找时简洁出错,对角的表示由于有四种方法所以同学简洁混淆,要巩固几遍,并让同学对角的表示多练习,这也是后面必需把握的内容. 本节课我接受启发式教学.新课程要求同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主要是引导同学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仆人,让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所以选择这种教学方法. 本节课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让同学了解这一章的总体学问结构,同学熟识到几何图形是由简洁到简洁的组合过程. 2.
21、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同学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3.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同学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育同学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 4.角的各种表示法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动身的角有两个以上时,确定让同学写对,并告知同学在没有特殊要求的状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上,听说这节课始终使许多老师感到头痛。学问点比较琐碎,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数学语言,学问点多,操作起来比较简洁,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班级同学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 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精确学
22、会测量角的度数,课前让同学预备了量角器、三角板等学习用具并预习了新知,课中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可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洁,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对于旋转后的角,同学测量的不太精确,这些都是同学所消逝的问题。 而经过反思自己的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有:首先是让同学熟识量角器,重点放指导同学观看量角器上,建马上度与读数的联系,熟识1角并在量角器上找出30、45、60、90、120的角,初步悟出量角器上内外圈刻度的不同读法。建立30、45、60、90、120的角的表象,达到进一步建立空间
23、观念,丰富同学的形象思维的教学目标;其次是让同学沟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部分同学有了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阅历,并已尝试用量角器量角,课堂上就先让同学讲量角的方法,然后规范量角的步骤,接着进行变式练习量不同方位的角,提高同学使用量角器动作的协调性,培育了同学动手操作力气;最终,探究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关系。通过分组观看同学发觉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例3给出一个角,要求同学用三角尺上的角去度量这个角的大小。用三角尺上的哪一个角去量,可以自由选择。由于三角尺上角的大小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与表
24、达各不相同。假如用三角尺上较大的锐角去量,那个角正好等于较大锐角;假如用三角尺上较小的锐角去量,那个角正好等于较小锐角的2倍;假如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量,那个角比直角小。教材支配这些测量活动的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同学明白,测量角的大小就是查找一个大小已知的,并且与被测量角大小相等的角;二是让同学体会,精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这与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面积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测量容量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是全都的。 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例3着力教学量角器的构造和计量角的单位。先观看量角器的图画,说说量角器上有些什么,了解量角器的结构。然后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
25、度”,并在量角器上表示出1度角有多大。 量角器的构造比较简洁,同学观看量角器会看到它是半圆形,上面有许多刻度线,全部刻度线都相交于量角器的中心点;以中心点为顶点,任意两条刻度线为边,都能组成一个角;量角器上像这样的角有许许多多,而且形成的角的大小不同。还会看到量角器上的两圈数,都是0、10、2090、100180;两圈数的排列分别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方向刚好相反。就大多数同学而言,都能看到量角器的形状以及它上面的刻度线、数字,但想不到中心点与两条刻度线组成一个角。想到这一点特别重要,关系到量角器量角方法的原理,应当引起教学的留意。1度的角比较小,教材在量角器上表示出1度的角。让同学清楚地看到,
26、量角器上每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都组成一个1度的角。2个1度的角连起来就是2度的角,几个1度的角连起来就是几度的角。 量角器上,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依次是10、20、30180,外圈刻度从左往右依次是10、20、30180。教材要求同学“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90、135、180的刻度线”“从左边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教学不仅要完成这些活动,还要体会0刻度线和20刻度线组成20角,0刻度线和90刻度线组成90角,0刻度线和135刻度线组成135角,0刻度线和180刻度线组成180角,从而进一步体会量角器上有许许多多个大大小小的角,而且每个角的度数都
27、能看出来或算出来。 熟识量角器以后,就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设计的教学活动线索是“图示方法仿照操作沟通体会”。先图画演示怎样把量角器正确地放到要量的那个角上,看出这个角是多少度;再照样子用量角器在教材上量一量,经受量角器量角的操作过程,初步学会使用量角器;然后沟通用量角器量角的体会。一要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就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个与要度量的角大小相等的角。量角器上的角有多少度,被测量的那个角就是多少度,从而明白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二要联系上面的操作,说说使用量角器的方法与要领,把握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技能。三要体会有了量角器以及统一的计量单位“度”,就能精确
28、测量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角的练习由易到难地编排。“练一练”里的量角,都使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线。第1题已经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只要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就能说出各个角的度数。第2题要把量角器放到角的上面,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由于只使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线,把量角器放到角上不是很难。练习十三第9、10两题里的量角稍难些,一是把量角器正确放到角上比较难,二是选择量角器的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比较难。为此,第9题的图画里已经把量角器放到角上,只要依据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的0刻度线,选择量角器的外圈或内圈刻度,就能得出被测量的角的大小。第10题的图画里,也示范了量角器放到角上的方法,削减同学测量中的困难。 需要留
29、意的是,教材没有用文字语言叙述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操作步骤,希望同学通过观看教材里的测量,联系自己进行的量角活动,沟通体会并总结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练习十三第8题,给出四幅用量角器量角的图画,其中三幅使用量角器的方法都不对,或是量角器的中心点没有和角的顶点重合,或是没有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或是没有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教材问“(这些)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否正确”,引导同学在辨析正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估量角的大小是比较难的。“练一练”第3题给出了两个角,要求同学推断“两个角的大小一样吗?先估量,再用量角器量”。题目不要求说出每个角的大小,它们的度数照旧可
30、以用量角器量得。这道题要让同学明白: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与其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由于角是同一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尽管画出的两个角的边长短不同,以射线的观点看待角的边,就能理解这两个角同样大。练习十三第13题估量少先队队旗中三个角的度数,可以利用第6题量得的三角尺的各个角的度数进行估量。如队旗上的1和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差不多,应当是90;2比三角尺上的45角大些,3比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大些,这两个角的度数也能有所估量。培育估量角的大小的力气,可以让同学反复观看三角尺上的各个角,记住每个角的度数,作为估量角的大小的参照。 实践反思: 1同学在课始对用量角
31、器量角是特殊感爱好的,都渴望能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但我在教学时,没有很好的利用同学的这点惊奇心理,在课始最重要的10分钟,没有能抓住同学留意力最集中的时刻,反而用一种程序化的教学慢慢平复了同学的求知欲望,实属不该。 2对于习惯性教学中我们经常叨念的“点对点、边对边、最终看另一条指向几就是几度”“和右边0刻度线重合看内圈,和左边0刻度线重合看外圈”,同学理解起来有思维规律和语言表述上的困难。可能是教学中传授方法来的太快,同学经受的不够,没有形成真正的阅历;也可能是学问要领不是源自同学自己的发觉,所以落实在行动上就会有错误。如“和右边0刻度线重合看内圈,和左边0刻度线重合看外圈”,有的同学把左右
32、看成是角开口的左右。再如:“最终看另一条指向几就是几度”。同学在摆放量角器时还会消逝另一条边在量角器外面的状况,就无法读出度数。 3对于操作过程中同学消逝的问题,特别是角的一条边不在水平上,需要转动量角器或书本的状况,同学应用不够灵敏,不够机智。 量角也属于一种操作技能,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累,才会熟能生巧。我会急躁等待,给孩子们一个从不会到会,从慢到快,从机械到灵敏的过程。信任孩子们确定能行的!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8 本单元包括“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四小节资料。其中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是同学较难把握和理解的资料。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特殊留意各个击破,用同学乐于理
33、解的形式让同学把握。我在教学中留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对“直线、射线和角”的熟识 同学在空间观念的熟识上有必需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前必需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利用课件关心同学理解,效果更好。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从能不能延长,端点个数来加以区分。由熟识射线,引出角的概念。本学问点同学在学习时表现不错,但在做练习题时,对于“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和“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消逝了疑点,有的同学把每个点都用上,不能正确理解要求。 2、重视对量角器的熟识。 量角和画角的前提是熟识量角器。课前要让同学预备齐量角器,让每一个同学参与进来。课上经过同学观看和老师提示,明确量角器的构造:一个
34、中心点、0180度的刻度线(等分)、内圈刻度、外圈刻度、0刻度线。要让同学指着量角器,充分熟识内圈刻度是从右边读数,外圈刻度是从左边读数。为量角和画角做好充分的预备。 3、重视同学的自主探究 对于量角和画角,我都支配同学在课前预习。让同学有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课上经过组内沟通,班内汇报,老师示范。同学基本都能把握量角和画角的基本方法。我提示同学在量角时,留意“点对点,边对边,另一边看刻度”,同学在量角时,简洁消逝把内外圈刻度读错的情景,要准时指出错因,准时订正。同学会量了,画角就很简洁了。 4、重视同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图,要让同学养成认真和细心的习惯。课前预备好作图工具和纸,按部就班的进行
35、,不能偷懒,慢慢地就会有一个好的习惯。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9 “角的度量”这一内容,历来是学校数学教学的难点。通常,老师把这一内容的教学界定为技能训练课。在这个界定之下,教学时老师先简洁介绍度量角的单位度,然后组织熟识量角器的各部分,最终教给量角的方法,即“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在同学熟记量角这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同学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但同学把握的效果不甚理想。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通过对“角的度量”相关资料的学习和对难点成因的深化思考与分析,造成同学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缘由主要有两个: 一是同学对量角器的本质熟识不到位。无论是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角的度量,本质都是用基本单位与当前所测量
36、的对象进行比较。例如:测量面积就是把被测量对象与面积单位进行比较,被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而量角的本质就是看被测量的角中含有多少个单位角。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是“1度的角”实在太小,因此在量角器上难以反映。量角器制作者一般把量角器中的1度分割线去掉大部分,只留下沿着圆周的一些刻度。同学对量角器的结构特点不甚理解,这样难以把握量角的实质。 二是同学对量角器的两圈刻度用意不明。从本质上说,“尺”、测量面积的方格纸,“量角器”都是测量单位的集合。但由于种种缘由,这些测量工具中有的没刻度,有的有刻度,有的只有单向刻度,有的有双向刻度。尺上只有单向刻度,由于尺的摆放与读数比较简洁
37、;方格纸上没有刻度,由于稍大一点的面积可以借助计算得到。用量角器量角时,假如只有单向刻度,量不同朝向的角的大小时不便利,因此不得不加上两圈刻度。这样,同学的已有阅历与量角器的高度简约化、才智化之间产生冲突,使同学对量角的本质的理解产生障碍。 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追根溯源,关键是引导同学能看到量角器上面许多大小不同的角,明确量角的实质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与所测量的角重合。制定好了目标定位,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围绕这两个本质开放。 一、从角的大小比较引出角的度量。 二、熟识量角器。 1、熟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 2、找到量角器上各种大小不同的角。 (1)熟识1度角。把半圆平
38、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 (2)熟识量角器上的2度角、3度角、5度角、10度角、20度角、30度角、60度角、90度角、120度角、150度角、180度角。 (3)在量角器上摆20度角、50度角、90度角、140度角、165度角。 引导熟识量角器上的角(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角的定点,0度刻度线是角的一条边,几度刻度线是角的另一条边),什么时候看内刻度,什么时候看外刻度。 (4)读出量角器角的度数:(65度、145度、40度) 三、尝试量角,探究量角方法。 1、自己尝试量一个角的大小。 2、总结量角的方法。 四、围绕量角开放技能训练。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始终围绕量角的本质开放,
39、最终让同学自己量角,总结方法也就水到渠成。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0 角的度量”这节课历来是学校四班级数学教学的难点。同学学习这个学问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同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老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同学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同学有确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同学,把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同学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同学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
40、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 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同学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同学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同学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简洁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毕竟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另外,四班级的同学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熟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熟识,自
41、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状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同学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同学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老师的示范,但对于四班级的同学来说照旧太抽象。 改进方向: 1、支配四人一组,让会的同学手把手教不会的同学,这样能够做到全部同学都能动手尝试量角。 2、加强同学对量角步骤的理解,协作以动手操作,做到言行全都。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1 本课是熟识计量角度的单位和角的度量。新课一开头就引导同学自选度量单位去度量同一个角,并让同学进行沟通,让同学感到困惑:同一个角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激发同学的求知欲,以及体验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教学量角时
42、,也是让同学拿出量角器来观看其构造,然后充分让同学自己尝试着去度量,自学角的度量的方法。小组沟通,最终引导同学概括出常用的度量方法:点对点,线对边,只看另一边,标出角度,再检验。在检验中,为了让同学从两排刻度中正确地读出角的刻度,我先让同学争辩。同学得出很多方法: “0”在内,读内刻度;“0”在外,读外刻度。 角开口向左,读外刻度;角开口向右,读内刻度。 锐角读小刻度,钝角读大刻度。 通过同学探究、自学,让同学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育同学知难而进的良好品德与习惯,培育同学的自学力气,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念。通过加强同学间的合作,既培育了合作力气和习惯,又培育了同学的创新力气,提高了学习效率
43、。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2 “角的度量”是在同学熟识角的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是学校阶段几何初步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操作性课题,感觉比较抽象、枯燥。这节课中数学概念教多,有1的熟识、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量角对四班级同学而言,有确定的难度。 课堂上我首先通过故事叙述、动态演示1度角的产生;还让同学闭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己画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而且分解熟识量角器上刻度的难点。刚开头我发觉有些同学拿着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却不知怎么放在要量的角上。于是我准时让同学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熟识量角器时,我是让同学仔细
44、观看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争论,看看有什么发觉。从课堂上同学的表现来看,同学的回答很不错,如:“我发觉量角器上的有两行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读角时同学却简洁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这时我让同学在量角器上读出内圈和外圈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如(30、150),同学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熟识到读角时要留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同时还要留意读量角器上没有标数的角如(75)这样可以让同学留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 有了以上读角
45、的阅历,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简洁了。然后再让同学进行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舞同学说如何量角的。同学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把握了量角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3 角的度量,始终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个学问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学问盲点多,几乎没有任何旧学问作铺垫(除非同学有丰富有课外学问),操作程序简洁。尤其对于动作还不够协调的四班级同学来说,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由于四班级的同学看到的还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并没有熟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因此对于读度数也常常会觉得茫茫然。固此,本人对教材进行了删改,尝
46、试引导同学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角和量角器上的度数,加以整合后,从而让同学在实践和探究中把握好的方法。 一、觉得做的好的方面 1、发挥同学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我赐予了同学大量时间进行思考、探究和实践,尽可能多地为他们供应从事数学活动及沟通的机会。只要是同学能够解决问题,我都会反抛给同学,让他们自行解决,比如:量角器中心点的用处;角的单位“度”;量角的方法等等。 熟识量角器时,接受的方法是让同学仔细观看自己的量角器,认真争论、自主发觉等探究方式,让同学全面熟识量角器的构造,不只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态学问点上,更是让他们能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量角器上度数。 量角的
47、方法也是由同学自己去探究和发觉,而不由老师直接传授。皮亚杰指出:每次过早地教给一些儿童自己日后能够发觉的东西,这样会使他不能有所制造,结果也不能对这种东西有真正的理解。所以接受了让同学自我发觉的方法,结果效果很显明。 2、用“非科学的语言”化解数学 量角的方法,同学不仅应当会,而且要能说,但每个同学又可能会有不同理解,所以我淡化了纯文字叙述,留意实质,从同学实际动身,让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量角的方法,从而化解难点。 二、不足之处 当第一个角消逝60和120两种状况时,立即就有几位同学认为是60,而他们的推断方法就:由于这个角是锐角,所以是60,假如是钝角的就选择120。当时我听到了这样的方法,除了一味确定就没再强调别的什么了,而其实这是一种失误。由于当遇到量角器上没有标出数据时,该怎么办? 三、建议 让同学全面熟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同学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同学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学问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同学对量角器的熟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