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4篇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自然数。 2.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3.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一些含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看图编题。 出示图片、学生编题 小结:自然数0、1、2、3、4、5等,可以表示物体
2、的个数。 二、揭示课题 认识自然 三、新课探索 (一)探究一:自然数 1.数苹果,看个数。 (1)出示:1个苹果。 提问: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1个苹果。 (板书:1) (2)逐步的一个一个添加苹果。 提问:现在有多少只苹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1、2、3、4、5 提问:这里的1、2、3、4、5表示什么? 回答:苹果的个数。 (板书:表示个数) 2.找名次,看序数。 (1)出示:刘翔110米栏比赛后的领奖的情景 提问:谁得了冠军?冠军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回答:第1名。 (板书:1) 提问:那亚军和季军又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2、3) (2)提问:这里的1、2、3表示什么? 回答:表示
3、比赛的名次。 小结:比赛的名次是一种有序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序数 板书:表示序数 3.小结:像1、2、3这些用来表示计数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被称为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地了解自然数。 (出示课题:自然数) 4.认识自然数。 (1)提问:谁能说说看你在平时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2)学生举例回答 (3)小结:所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二)探究二:自然数所表示的6种含义 1.自学。 2.交流反馈。 学生逐步归纳自然数的6种含义。 3.小结。 表示序数如第3个。 表示个数如3个。 表示代码如:邮政编码中的3,3号运动员等。 表示量数如
4、:“多长?多大?多重?”。 表示计算结果如:2+1=3。 表示重复计算的次数如:2重复加3次:2+2+2=32=62重复乘3次:222=23=8 探究三:“0”的认识 1.提问:“0”是自然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介绍说理。 (2)小结:从历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方便于国际交流,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所以在近几年进行的中
5、小学数学教材修订中,教材研究编写人员根据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即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4)板书:0是自然数。 2.提问:有比“0”更小的自然数吗? (1)回答:“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提问:的自然数会是几? (3)回答:没有的自然数。 (4)板书: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3.小结。 0是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0加1得1,1加1得2,2加1得3,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得到任意一个自然数。而从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可知,后面一个自然数比前面一个自然数多1。因此,任何一个自然数
6、都是由若干个1合并而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单位。0可以看成是由0个1组成的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如果把任意一个自然数用字母n表示,那接在这个自然数后面的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成“n+1”。 板书: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四、课内练习 1.找出下面哪些是自然数。 18、100.01、0、10000000、-9 2.判断。 (1)从1开始的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 ) (2)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 (3)没有的自然数,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 (4)接在自然数18后面的自然数只有1个。( ) (5)
7、在4.2和8.5之间有4个数。( ) 3.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表示为(a1),那么另外两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和( )。 五、本课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自然数有哪些深入地了解呢? 1.0是自然数。 2.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六、课后作业 找找身边的自然数,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1-72页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能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2、基本技能:能用竖式
8、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算理。 3、基本思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渗透迁移类推思想和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和探究的经验。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渗透应用意识。 5、四能目标:引导学生读懂情境,从问题入手,经历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
9、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放松放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播放游乐场过山车游玩视频) 师:视频里这是玩的什么游乐项目啊?大家看完这段小视频有什么感受啊? 生:过山车。我觉得很刺激,害怕,激动、(找2-3人) 师:老师也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老师也比较喜欢玩这个项目。大家都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去游乐园都喜欢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海盗船,激流勇进、(找3-4人)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乐项目吗? 师:好玩吗?听着就觉得很刺激! 师:哇,通过你的介绍我觉得真的很好玩。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任务。
10、师:通过课前对大家的了解,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去游乐园玩,如果周末我们可以去游乐园玩一天的话,你想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碰碰车,旋转木马,旋转秋千,水上滚筒,跳床、(找2-3人) 师:听着大家说的就觉得有趣,在出发之前,你想为游玩准备些什么东西呢? 生:巧克力,伞,照相机,帐篷,水,零食等。(找3-4人) 师:大家想的真周到!我想带一些食品是必须的。老师为大家在超市里选出了一些食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薯片、火腿肠、面包、水和巧克力(一起出) 师:这么多食品,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看谁发现的信息最全。 生:我发现每袋薯片4.29元,每个面包6.45元,一袋火腿
11、肠9.61元,一袋巧克力14.39元,一瓶矿泉水2.58元。(找2个学生来说,一定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因为图中的信息多,老师最后在带领学生梳理一遍) 师:真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用竖式进行解答? 生:能 师:那同学们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着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进行解答。 (指名两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 一个加法问题一个减法问题) 师:解答完后小组交流一下,你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开始!(孩子交流时,老师参与其中,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两位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
12、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利用迁移思想尝试解决问题,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放手放学生去尝试。 三、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归纳交流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认真,我们先来看看黑板上的这道题,你给大家说一说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解答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的想法对不对。(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我提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个面包一共多少元?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4.29+6.45= 师:大家看看这样列式对不对? 师:好,同学们,我们关注一下他的竖式,4.29+6.45,你接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4和6都要写在个位上,4和2写在十分位上,5和9写在百分位上。 师;也就是个
13、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也就是什么对齐?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了,也就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你说的太棒了,谁能像它这样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找2-3人。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难点就是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第一个孩子表达列竖式方法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师:请你接着说各个数位上的数怎样相加的? 生:百分位9+5满十向前进一得14,十分位2+4+1得7,个位4+6满十向前进一得10,小数点对齐,最后就是10.74。 4. 29 + 6 . 45 - 10. 7 4 师:说
14、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到前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袋火腿肠一共多少元?列式是4.29+9.61。 师:这样列式对不对?竖式是4.29+9.61,大家听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1满十向前进一得10,十分位2+6+1得9,个位4+9满十向前进一得13,小数点对齐,得13.90.横式写13.9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为什么写13.9,去掉末尾的0?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零可以省掉。 师:非常好,根据小数的性质,写横式时末尾的零可以省略不写。 设计意图: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所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使孩子能够注意到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
15、题。 师: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 生3:我的问题是一瓶水和一袋巧克力一共多少钱?列式是2.58+14.39。 写竖式时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8+9满十向前进一得17,十分位5+3+1得9,个位2+14满十向前进一得得16,最后得16.97. 师:每一步说的非常清楚,我觉得你提的这道题很有难度啦,每一个数位都要向前进位,你能告诉大家,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要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找2人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做到相同的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为对齐)计算时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加小数点。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自主概括总
16、结的能力,同时为计算小数减法做基础。 师:看来两位小数的加法大家会做了,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这道减法题是怎么做的。刚才这位同学,你说说你提的什么问题?(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1: 我的问题是一袋面包比一袋薯片贵多少元? 列式6.45-4.29。 师:大家来看看他的式子写得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认真听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我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你能具体的说一说,相同数位怎么对齐吗? 生: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师:这样对齐也就表示什么对齐?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好,下面是怎么计算的? 生:从百分位算起,5-9不够减,向前借一得
17、6,十分位4变成3减2得1,个位6减4得2,结果是2.16. 师:你做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减法的问题?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火腿肠贵多少元?列式 14.39-9.64。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4得5,十分位3-6不够减,向前借一得7,个位14变成13-9得4,结果是4.75.(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好,谁还提的是减法的问题,也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7: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面包贵多少钱?列式14.39-6.45。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5得4,十分位3-4不够减,向前借一得9,个位14变成13-6得7,结果是7.94.(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解答这道题你有什
18、么要提醒给大家的吗? 生: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师:谁再说说,计算小数减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找两人说) 师:的确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并强调计算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都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突出重点。 师:(组织学生做好,看黑板,对照板书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自己提出并解决了这么多小数加减法(教师边说边板书)的问题,要想知道我们这些问题解答的是否正确,可以进行验算,谁来说一说小数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相加。 生2:也可以用和减其中一个加数验算。
19、 师:那小数减法呢? 生1:减数加差。 生2:被减数减差。 师: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把你刚才解决的问题在选择一种方法演算一遍,看你算得对不对。(找两个学生验算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学生做完后看黑板订正黑板上的验算) 设计意图:计算小数加减法不仅考察学生的仔细认真的计算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师:看来同学们都算对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同学们,老师这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大家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出示投影) 四、巩固练习 应用拓展 一 出示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 . 0 3 1 5 . 6 2
20、 2 3 . 4 7 . 8 5 + 0 . 9 8 - 7 . 4 6 - 1 3 . 4 + 9 . 1 9 7 . 0 1 8 . 2 6 1 0 0 1 7 . 0 4 (逐一看说理由) 师:大家来看看这几道题,自己先思考一下每道题有没有什么问题,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大家的眼力真好,发现了同学的问题,还帮助他们改正了过来,老师相信大家在计算时肯定不会出现这些错误,我们做几道题试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并能发现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醒学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计算下面各题。 2.98+0.5612.53+4.676.07+4.895.64
21、-1.787.2-0.815.62-7.46 师:一共六道题,分成三组。 师:独立列式解答,并展示学生答案,师生共同分析对错,强调需要注意问题。 师:全做对的同学举手,大家真棒。同学们,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方说,去超市买东西,评比体育测试的成绩,比较人的身高体重,都会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希望你们能够用这节课的收获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师:刚才咱们只做了其中的两道题,剩下四道计算题还有这道图形题是我们书上做一做的题,我们留作课下练习。好,同学们,下课。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
22、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3、师
23、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探索加法交换律 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24、=+;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a+b=b+a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 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 探索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算出
25、“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 (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组讨论。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们的和不变。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26、,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a+b)+c=a+(b+c)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5+36)+64=45+(36+ ) (560+ )+ =560+(140+70) (360+ )+108=360+(92+ ) (57+c)+d=57+( + ) (三)巩固发散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1)470+320=320+470 (2)a+5
27、5+45=55+45+a (3)(27+65)+35=27+(65+35) (4)70+80+40=70+40+80 (5)60+(a+50)=(60+a)+50 (6)b+900=900+b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 +96 88+(104+96) 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a+b=b+a (a+b)+c=a+(b+c)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六、教学后记 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材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
29、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
30、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