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都不能遗传给后代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D.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答案】B【分析】基因突变的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2、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A、诱发基因突变有内因,也有外界因素,A 正确;B、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但是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B 错误;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C 正确;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 正确。故选B。2.由于X 射线照射,果蝇体内一条常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
3、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不变,A 错误;B、基因重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互换基因,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B 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的增添会导致该染
4、色体上多几个基因,片段的缺失会导致该染色体上少几个基因,C 正确;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导致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增多或减少,D 错误。故选C。3.某二倍体生物的1号和2 号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 B/b),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含有基因),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 是()A bBA.图中A 和 a 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染色体1和染色体2 上的基因数目相同C.A/a与 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基因B 和 b 的结构【答案】A【分析】1、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5、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和 a 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 正确;B、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且含有基因,所以染色体1和 2 上的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同,B 错误;C、A/a与 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遵循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D、B 和 b 基因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
6、错误。故选A。4.在农业生产中,常通过遗传改良,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试卷第2 页,共 29页A.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时间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为优良性状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答案】A【分析】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优点是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且方法简单,可预见强。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是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丫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
7、而引起基因突变;其优点是可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3、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5、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详解】A、单倍体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
8、育种年限,A正确;B、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B错误;C、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诱变育种虽可提高突变率,但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C错误;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没有形成新的基因,D错误。故选Ao5.“番茄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是由于人们在选育番茄时更注重品相而忽略了风味所导致的。如一个与番茄风味相关的基因t可在90%以上的野生番茄中检测到,但仅有不到7%的栽培番茄含有此基因。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工选育()A.使番茄形成了新物种 B.为番茄进化提供了原料C.使番茄基因库消失
9、D.使番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D【分析】1.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2.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详解】A、栽培的番茄与野生番茄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即并未形成新物种,A 错误;B、番茄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人工选育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B 错误;C、人工选育的过程可能使番茄基因库发生改变,但并未使番茄基因库消失,C 错误;D、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人工选育番茄改变了番茄的进化
10、方向,使番茄的特性变得符合人们的要求,D 正确。故选D【点睛】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B.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通过孕妇产前诊断,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D.猫叫综合征是体细胞缺少第5 号染色体而引起的遗传病【答案】C【分析】I、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
11、);(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 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A、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A 错误;试卷第4 页,共 29页B、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 错误;
12、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可确定是否终止妊娠,以减少发病率,C 正确;D、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 号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引起的遗传病,D 错误。故选C。7.在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蟆几乎都是浅色型(b)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 20世纪中叶,黑色型(B)的桦尺蟆成了常见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环境污染,b 基因变为B 基因的突变率大大增加B.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蟆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C.桦尺蟆的进化是通过对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浅色桦尺蟾与黑色桦尺蟆同时存在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
13、物种多样性【答案】C【分析】桦尺蝶由几乎都是浅色型(b)的到黑色型(B)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说明了环境对桦尺蟆进行了选择,使桦尺蟾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详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本来存在,B 基因的频率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错误;B、环境条件改变后是环境对桦尺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不是桦尺蛾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B 错误;C、桦尺蟾的进化是通过环境对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正确;D、浅色桦尺蟆与黑色桦尺蟆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为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D 错误。故选C。8.高科技育种在我国广泛应用。下列新品种形成过程中,利用到基因重组原理的是()利用杂交
14、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高产青霉菌的选育A.B.C.D.【答案】A【分析】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优点是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且方法简单,可预见强。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是用物理因素(如 X 射线、丫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其优点是可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3、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5、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5、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详解】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错误;将苏云金芽抱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
16、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中国荷斯坦奶牛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正确;高产青霉菌株是用射线人工诱变青霉菌,导致其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错误。故选Ao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B.单倍体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因此无子性状是不可遗传变异D.某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此现象是减数分裂中基因重组造成的【答案】B【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17、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改变基因型,但是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染色体变异包括数量变异和结构变异。【详解】C、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则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属于可遗传变异,C 错误;试卷第6 页,共 29页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形成的,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D、某高茎
18、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D错误。故选B。10.下列物质或生理过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的有()抗体胆固醇血红蛋白 肝糖原胰岛素的运输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H2O尿素乙酰胆碱A.B.C.D.【答案】C【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位于组织液、淋巴、血浆中的成分都位于内环境;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细胞外起作用,一般
19、分布在血清中,血浆中也有,所以会出现在内环境中;胆固醇可以由消化道吸收进入内环境,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所以会出现在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肝糖原在肝脏细胞中合成,属于细胞内物质,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属于内环境成分,会出现在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H2O发生在细胞内,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尿素由细胞代谢过程产生后经血液循环,所以会出现在内环境中;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分泌后,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会出现在内.环境中。故选C。11.下列有关人体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B.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
20、无法完成排尿反射C.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个个条件反射的建立D.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后迅速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答案】B【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详解】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A正确;B、排尿中枢位于脊髓中的舐髓,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的排尿反射弧没有被破坏,可以完成排尿,B错误;C、条件反射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个个条件反射的建立,C正确;D、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后迅速缩回是缩手反射,缩手反射的
21、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B。1 2.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可促进垂体分泌相关激素B.外界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可以为靶细胞直接供能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个体,其机体耗氧量会降低D.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故其含量较高【答案】C【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垂体一促甲状腺激素一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详解】A、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A错误;B、人体受到寒冷
22、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加速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不能为靶细胞供能,B错误;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加速细胞代谢,细胞有氧呼吸速度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个体,细胞有氧呼吸速度减弱,其机体耗氧量会降低,C正确;D、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低,具有高效、微量的特点,D错误。故选C。13.人和高等动物无论是对复杂环境的刺激及时作出各种反应,还是维持机体内各种机能间的协调统一,都既需要神经调节又需要体液调节。下列有关两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试卷第8页,共29页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D.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
23、的调节【答案】C【分析】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2、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详解】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能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B、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B 正确;C、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暂,C 错误;D、生命活动
24、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如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 正确。故选C。1 4.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机体调节过程不包括()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B.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骨骼肌战栗加速产热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答案】D【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T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皮
25、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热量的散失,A 正确;B、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汗腺分泌减少,减少热量的散失,B 正确;C、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骨骼肌收缩,全身颤抖,有利于加快产热,C 正确;D、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D 错误。故选D。15.炎炎夏日,小李同学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C.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答案】B【分析】当人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
26、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详解】A、人脱水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 正确;B、当人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B 错误;C、人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C 正确;D、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增加,故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 正确。故选B。16.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 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1 2
27、 3 4 5 6 7 8 9 卑.A.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B.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C.H IV 的增殖速率与T 细胞增殖速率成正相关D.感 染 H1V前两年,体内能找到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 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 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 细胞,使 T 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试卷第10页,共 29页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HIV,使第一年内的HIV浓度下降,A错误;B、HIV虽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但HIV刚侵
28、入时免疫系统能清除部分HIV,细胞免疫还未丧失,B错误;C、根据曲线信息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并且HIV增殖的过程中会导致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D、感染HIV前两年,HIV的数量有所下降,机体内能找到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D。1 7.激素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C.肝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受体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也受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答案】B【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
29、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2、血糖的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 糖 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A、胰岛素的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A正确;B、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B错误;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作用于肝细胞,则它们都能被肝细胞表面的相应
30、受体识别,C正确;D、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使血糖浓度下降;反之,血糖浓度下降,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浓度在度上升,这体现了两种激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1 8.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炎热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1 lTff.Mil血液循环5有关神经、,-1甲状腺I垂 体I|#1|A.激 素 、的分泌量会适当减少B.汗腺受有关神经支配,汗液分泌增多C.激素减少,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对的分泌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答案】C【分析】在寒冷条件
31、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又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据图判断,图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甲状腺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据此答题。【详解】A、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减少,激素、的分泌量会适当减少,A 正确;B、炎热环境卜,汗腺受有关神经支配,汗液分泌增多,散热增加,B 正确;C、炎热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同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也减少,从而减少产热,C 错误;D、图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并且所中激素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
32、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 正确。故选C。1 9.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N A A,采用浸泡法来探究不同浓度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 的 是()NAA 浓 度(mol-L1)04x10-64x10-54xl0-44x10-34x10-2平均生根数(条)182429382715A.浓度为4xlO-2mol L-的 NAA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4xW4mol-L-左右试卷第12页,共 29页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要设置空白对照组D.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
33、溶液中让其生根【答案】D【分析】分析表格:NAA浓度为OmgL”的一组为对照组,浓度4xlO-6mol-L-|-4xlO-3mol-L-1间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为4 x 1 0 0 1 时表现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表可知,与对照相比,浓度为4xl(y2mol-U的 NAA溶液平均生根数对照组,故浓度为4x1(?2m o iL 的 NAA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A 正确;B、据表格数据可知,浓度为4xl(Hmo.L“左右时平均生根数最多,故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4xlOmoiL 左右,B 正确;C、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
34、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预实验过程也需要设置空白对照,C 正确;D、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托插让其生根,不是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生根,D 错误。故选D。2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遗传因子、栽培环境等的影响,还受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调节无关的是()A.棉花 摘心 B.移栽植物去掉部分大叶片C.果树整枝修剪 D.带芽的枝条杆插容易生根【答案】B【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
35、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详解】A、棉花“摘心”,从而降低了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解除了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增加结铃数和棉桃重量,体现了植物激素的作用,A 不符合题意;B、移栽植物时剪去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与植物激素无关,B 符合题意;C、果树整枝修剪是消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C 不符合题意;D、由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的作用,并且芽能产生生长素,因此进行托插时,用带芽的枝条杆插容易生根成活,D 不符合题意。故选
36、B2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生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D.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答案】B【分析 1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可以产生生长素,主要是植物的茎尖、芽尖、根尖、幼叶和发育着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详解】A、茎的背地性是指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近地侧生长快,而表现为背地生长,只体现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
37、B、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B正确;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的花才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D、在单侧光照射卜,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D错误。故选B22.任何物种都不可能以单一个体生存和繁衍。在一定的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K值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C.年龄组成和种群密度都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D.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但并不一定都有性别比例【答案】D【分析】种群的数量
38、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会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会降低该种群的K值,A错误;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没有可比性,B错误;C、种群密度不能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C错误;D、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但并非所有的种群都有性比例这一特征,如有些生物无性试卷第14页,共29页别分化,D 正确。故选D。23.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39、之一、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B.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志物易脱落会使种群密度偏小【答案】B【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一选取样方一计数T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一捕获并标志个体T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详解】A、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人群为调查对象,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A 错误;B、黑光
40、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B 正确;C、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C 错误;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x第一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减少,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D 错误。故选B。2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表示生物的种间关系。下列叙述与其种间关系相同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C.草多欺苗,苗多欺草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答案】D【分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共
41、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2)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3)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4)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是捕食者,后者是被捕食者。【详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表示的捕食关系。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 错误;B、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属于寄生关系,B 错误;C、草多欺苗,苗多欺草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 错误;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
42、系,D 正确。故选D。25.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优势物种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答案】D【分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2、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3、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
43、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错误;B、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形起伏造成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 错误;C、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 错误;D、优势种是指群落中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影响很大的一些物种,D 正确。故选D。26.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B.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44、最有益的部分D.草原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答案】D【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高试卷第16页,共 29页大乔木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为了适应草原上的生活环境,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哺乳动物较多,另外还有很多食草昆虫。【详解】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聚集在-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范围和边界也属于群落的特
45、征之一,A 正确;B、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适度放牧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 正确;D、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D 错误。故选D。27.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C.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
46、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答案】C【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除去杂草,农田中物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A 错误;B、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避免盲目开采和利用,造成环境被破坏,而不是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B 错误;C、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
47、性就越强,C正确;D、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沙漠强,所以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D 错误。故选C。2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漫长的共同进化历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捕鱼C.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
48、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详解】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 正确;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捕鱼,而是合理捕捞,B 错误:C、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错误。故选A。29.根据概念模型图解,下列选项的叙述与模型的含义,
49、不相符的是()一X*-2 A.若 X 表示种群数量,则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 X 表示血糖含量,则可能代表肾上腺素C.若 X 表示B 细胞数量,则可能代表淋巴因子D.若 X 表示演替过程丰富度变化,则一定为人类活动【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对X 有促进作用,对 X 有抑制作用。1、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3、淋巴因子能促进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试卷第18页,共 29页4、人类活动能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详解】A、迁入或出生可使种群数量增多,A 不相符题意;B、肾上
50、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B 不相符题意;C、淋巴因子能促进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 不相符题意;D、人类活动如大力植树造林能使演替过程丰富度增加,D 相符题意。故选D。30.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大黄鱼种群数量A.图中a 点和c 点表示大黄鱼种群年龄组成都为增长型B.图中a 点和c 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为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使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约为b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 值为2b【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横坐标是大黄鱼种群数量,因变量为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