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 选 题(共 12题)1 .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钳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H?合成CH QH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把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0050050001-1一(_OLUa麻髻物*-ICU*二0二0*二0=0*-?0-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催化剂,、A.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C 0(g)=CH30H(g)AH=-65.7kJ.moF1B.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该历程中经过TS3
2、时的反应速率比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燃煤时将煤块粉碎为煤粉B.制作绿豆糕时添加适量的食品防腐剂C.空运水果时在包装箱中放入冰袋D.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W 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 olA,同时生成nmolD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 olB,同时消耗1.5nmolC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4.N?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J、J一 ./ZZZ/Z/ZZZZ
3、/ZZZZ/ZZ/催化剂bO H 0O N催化剂aA.催化剂a的表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B.催化剂a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催化剂a、b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催化剂bD.催 化 剂b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 N H3+5 O 2 4 N O+6 HQ5.在温度不变的4 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 o l A气体和5 m o 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A(g)+B(g)U 2 c(g)+x D(g),达到平衡时,生成了 2 m o i 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 m o 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l 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C.B的转化率为8 0
4、%D.平衡时A的浓度为1.5 0 m o l-L T6 .甲苯(用C7 H$表示)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污染物。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是指在M m Ch作催化剂时,用0 2将甲苯氧化分解为CO 2和H2。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的装置及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甲苯+空气O2 Mn2O 3rc o2+H2O,应 J昌应I I、MnO;甲苯净化气A.反应口的方程式为C7 H8+3 6 M n O 2=7 CO 2+4 H2 O+1 8 M%O 3B.反应口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反应口中O-H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D.Mm C h作催化剂可降低总反应C 7 H 8(g)+9 O式g)=7 C C)2(
5、g)+4 H q(g)的焰变7 .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 .比、L、H 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用排饱和Na C l溶液的方法收集C l2D.由NC h和N2 O 4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8.在3个初始温度均为T 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 s o 2 +?2 s o 3(g)A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容器编号容器类型初始体积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n(SOy)/molSO2O2SO3I小 温小1容1.0 L2101.6I I绝热恒容1.0 L210aI I I恒温恒压0.5 L10.50bA.a 1.6
6、B.b0.8C.平衡时,以 S0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I)vv(I I)D.若起始时向容器I 中充入0.4molSO2(g)、0.3 mol 02(g)和 1.6 mol SC)3(g),反应正向进行9.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g)+NO2(g)+CO(NH2)2(s)U2N2(g)+CO2(g)+2H2O(g)AH 0该过程发生的条件,以解决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C.常温下,若反应A(s)+B(g)=C(g)+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A H 。D.已知C+C O 2(g)=2 C O(g)A H 0,该反应吸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1 1.在一定温度下
7、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3 H 2 U 2 N H 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4、氏、NE B 在容器中共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D.v ,E(N2)=2V a(NH3)1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目的或结论A将少量Z n 片放入F e C h 溶液中证明办 的金属性比Fe 强B将点燃的镁条置于盛有C0 2集气瓶中,瓶内壁有黑色固体生成镁的还原性比碳强C向Fe Cl?溶液(含少量Fe Br,杂质),加入适量氯水,再加萃取分液除去Fe CU 溶液中的 Fe Br?D向5 mL0.1 m o l-L1 Fe
8、Cl3溶液中加入5滴同浓度的K I 溶液,再加入几滴K S C 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Fe C。与 K I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A.A B.B C.C D.D二、非 选 择 题(共 1 0 题)1 3 .碘化钾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而显黄色。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试剂:I m o l L K I 溶液、O.l m o l L-H 2 s溶液、O Z m o l P H2s 0,溶液、O.l m o l L1H S O,溶液、蒸储水实验仪器:试管、试剂瓶、胶头滴管、温度计(1)针对冬夏季节不同,K J 溶液变色快慢不同,小组成员进行以下实验:实验编号温度/3040506070显色时
9、间/S16080402010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每升高10口,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2)为探究溶液的酸性强弱对K I溶液变色速率的影响,小组成员进行以下实验:序号加入试剂变色时间加入r 试齐UnI10mL蒸储水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II10mL0 1 m o l-L H2sO4溶液放置3min后,溶液变蓝 Z F-J10mL Imol L K i溶液5滴淀粉溶液III10mL-2 m o l L H2sO4溶液放 置1 min后,溶液变蓝IV10mL0 1 mo l L0。4溶液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口写出
10、实验I I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实验I、II、山 所得结论:。口增大实验II反 应 速 率 还 可 以 采 取 的 措 施。口实验IV 的作用是。1 4.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可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复合催化是工业合成甲醇(CHQH)的重要反应,在 2L密闭容器中,充入lOmolCO?和40moi凡,在催化剂、2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产物随时。毛明三眼囊(1)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反应开始至2min末,以H?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mol-L7 min-o(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是,该温度
11、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下 列 情 况 不 能 说 明 该 反 应 达 到 化 学 平 衡 状 态 的 是(填 字 母)。A.单位时间内消耗I molCOz,同时生成I molCHQHB.也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密闭容器中n(C O j:n(H q)不发生变化时D.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时(5)在不改变上述反应条件(催化剂、温度、容积)前提下,要增大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 5.氮氧化物在含能材料、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请回答:(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 N O2(g)+O2(g)AH0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口下表为反应
12、在工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s05001000c(N2O5)/mol,Ll5.003.522.48在 500s时,v正 v逆(填“”、“”或“=”)。若 在 温 度 下 进 行 实 验,1000s时测得反应体系中NO2浓度为4.98m ol/L,则T?R填“、24N O+6H2。,实现了氨的催化氧化,选项D 正确;答案选D。5.B达到平衡时,生成了 2mol C,经测定,D 的浓度为0.5molLT,生 成 D 为 0.5mol/Lx4L=2moL生成C、D 的物质的量相同,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则 x=2,A 减少了 3m oL 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为
13、6moi-3mol=3mol,B 减少了 I moL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为5mol-1 mol=4molA.由分析可知,x=2,A 错误;B.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moi+5mol=llmol,达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4mol+2mol+2mol=lIm oL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B 正确;C.B 的转化率为电2 口 100%=20%,C 错误;5 molD.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为6moi-3mol=3mol,浓度为 W=0.75mol/L,D 错误;4L答案选B。6.D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口中,MmO3与。2反应转化为MnCh,反应口中,MnCh将 C7H8氧化,重新生成
14、Mn2O3oA.由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口中,MnCh转化为Mn2O3,C7H8生成CO2和 H 2O,方程式为C7H8+36MnO2=7CO2+4H2O+18Mn2O3,A 正确;B.反应匚中,MmCh与。2反应转化为MnCh,M 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 正确;C.反应口中,C7H8与 MnCh反应生成HzO等,形成0-H 键,从而释放能量,C 正确;D.Mm03作催化剂,可降低总反应C,H8(g)+9O2(g)=7CC2(g)+4H2O(g)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焰变,D 错误;故选D。7.BA.将氨液化分离,即减小氨气浓度,促进平衡向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A 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15、,不符合题意;B.对于反应H?(g)+l2(g)=2H I(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压强对其平衡无影响,加压颜色加深,是因为体积缩小,导致c(L)增大,B 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符合题意;C.CI 2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H2O=H+C1+HC1O,在饱和NaCI 溶液中,c(Cl)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12溶解度,故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12,C 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D.体系中存在平衡:2NO2(g)U N 2()4(g),加压体积缩小,导致c(NC2)瞬间增大,体系颜色加深,由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N02)又逐渐减小,故颜色逐渐变浅,D 能用平衡移
16、动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8.B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恒容与恒温恒容相比,相当于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减小,则 a 0.8,故 B 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恒容与恒温恒容相比,相当于升高温度,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则平衡时,以 S0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I)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的AH0,故 C 正确;D.由化学计量数可知AS。,且 A H 0,则高温下可自发进行,故 D 错误;故选:Co11.CN2+3 H 2 U 2 N H 3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
17、化,据此判断。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 2、H 2、N%在容器中共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均不变,因此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平衡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v正 例2尸2VM N H 3),速率之比不等于系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1 2.BA.将少量Z n片放入FeC溶液中,发生反应Z n+2 Fe3+=Z n +2 Fe,没有铁被置换出来,不能证
18、明Z n的金属性比Fe强,故不选A;B.将点燃的镁条置于盛有CO?集气瓶中,发生反应2 M g+CO,=2 M gO+C,镁是还原剂、点 燃C是还原产物,证明镁的还原性比碳强,故选B;C.Fe?+还原性大于Br,氯气先氧化Fe2+,向FeCl?溶液(含少量FeBr?杂质)中加入适量氯水,不能除去FeC溶液中的FeBr?,故不选C;D.向5 m L 0.1 m o l L-1 FeCl,溶液中加入5滴同浓度的K I溶液,FeCl3过量,再加入几滴K S 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不能证明Fee、与K 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故不选D;选Bo1 3.(1)温度 2(2)4 H+4 I +O2=2 I2+
19、2 H2O 溶液酸性越强,K I溶 液 变 色 越 快 升 高 温 度 为 了 形 成对比实验,说明实际发生反应的是H+(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记录了不同的温度下,显色时间长短不等,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1 0口,显色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故答案为:2;(2)实验I I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 H+4 I +O 2=2 L+2 H 2。,故答案为:4 H+4 I +O2=2 I2+2 H2O;口实验I是 加1 0 m L蒸储水,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I I是1 0 m L
20、 0.1 m o l/L的硫酸,3 m i n后溶液变蓝,H I是1 0 m L 0.2 m o i/L的硫酸,1 m i n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酸性越强,K I溶液变色越快,故答案为:溶液酸性越强,K I 溶液变色越快;口增大实验I I 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措施,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实验 I I 是 l O m L O.l m o l/L 的 H2S O4溶液,实验 I V 是 1 0 m L 0.1 m o l/L 的 K 2 s。4 溶液,I I 会出现蓝色,而 I V 未见明显变化,是为了形成对比实验,说明实际发生反应的是H+;故答案为:为了形成对比实验,说明实际发生反应的是H
21、+。1 4.(l)CO2+3 H2 iC H3O H +H2O 3.7 5(或日)4(3)6 0%0.0 3 1 2 5(或 盘)(4)A(5)通入H 2,增大H 2 的浓度(或通入CO 2,增大CO 2 的浓度)【解析】(1)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是8m ol,消耗二氧化碳是l O m ol 2 m oi=8m 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 +3 H2-韶T CHQH+HQ。(2)反应开始至2 m in末生成甲醇是5m ol,则消耗氢气是1 5m o1,所以以H 2 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二 产:=3.75 m ol-L1.m inL2 L x
22、2 m m(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是8 m o L 消耗氢气是2 4 m o1,也 的转化率是笔1 x l 0 0%=60%,40moi平衡时剩余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别是1 6m o1、2 m ol,生成甲醇和水均是8m ol,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三4x34 =51。1 x 8 3 2(4)A.单位时间内消耗I m ol C O?,同时生成I m ol C H Q H 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也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密闭容器中n(C O 2):n(H?O)不发生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该
2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正反应体积减小,当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选A。(5)依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判断在不改变上述反应条件(催化剂、温度、容积)前提下,要增大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通入H 2,增大H2的浓度或通入C 0 2,增大C02的浓度等。15.高温 3.6-41.8 N2O4-2e-+2HNO3=2N2O,+2H+(1)根据AH-T-AS 0可知,AH0、AS 0,如能自发进行,应满足AH-AS 4.98mol/L,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NO?)减小,所以丁小工,故答案为:;(2)放热 134kJm
24、oH-226kJmoH 减小 不变(3)172.5kJ(1)从图中可以看出,N2的键能为946kJ moH、O2的键能为498 kJ moH、N O 的键能为632 kJ m o H,则 图 1 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N 2,图 1 中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AH=(946+498-2X632)kJ moF=+180kJ molL 答案为:N2;N2(g)+O2(g)=2NO(g)H=+180kJ mol;(2)图2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34kJ mol-1,该反应的”=(134-360)kJ moH=-
25、226kJ moH。口加入Pt2O+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即反减小;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变,所以口,不变。答案为:放 热;134kJmol1;-226kJmol-;减小;不变;(3)已知:4NH3(g)+6NO(g)=5N2(g)+6H2O(g)A/=-2070 kJ-mol1,若有 0.5molNO 被还原,放 出 的 热 量 为 经 x2070kJ/mol=172.5kJ。答案为:172.5kJ。6八 c(CO0)0.05mol/L =19.(1)K,平衡逆向移动c(CO)0.04mol/Lc(C O j 0.06mol/L 4=%弟=。醛=0.7 5 K,平衡逆向移
26、动c(CO)0.08mol/L八 c(CO2)0.01mol/L 八u “T%一 丁(3)Qc=7 K =T-TT =0.5-X,平衡不移动c(CO)0.02mol/L在一定条件下FeO(s)+CO(g)F e(s)+CO2(g)的平衡常数K=0.5,初始CO(g)、CO?(g)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0500 mol 、0.0100 mol-L-,此时&=c匕(C O1J=707.071=0-2 K,因此平衡逆向移动。c(CO)0.04mol/L(2)保持体积不变,通入 CO(g)和CO?(g)各 0.0400 mol;则瞬间 c(C O j=0.06mol/L、c(CO)=0.08m ol/L
27、,此时浓度燧&=*=嘿嘿=0-75 K,因此平衡逆向移动。(3)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 倍。则瞬间c(CO)=0.02mol/L、c(CO2)=0.01m ol/L,此时浓度燧&=坐黑=黑 巴*=0 6=K,因此平衡不移动。c(CO)0.02mol/L20.氧气或O2 催化剂 计时器或秒表 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针筒活塞,然后放手,若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0.29 利于双氧水顺利滴入测定的气体体积较准确(1)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可推断出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有气泡快速逸出说明水泥起催化剂的作用。(2)一测定分解速率需要测定时间,故还需要计时器。口可用密
28、闭法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针筒活塞,然后放手,若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口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代入数据得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可用气体表示为口装置口中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持恒压,利于溶液顺利滴入,同时可以避免双氧水体积带来的误差,所以更准确;装置 还可以通过拉伸使水泥颗粒脱离双氧水,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1.(1)关闭止水夹K,通过分液漏斗往A 中加水,若一段时间后水难于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水浴加热(3)4.0 6.0 2 加快反应速率(4)量筒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导管里上升一段水柱 2HNO2=NO2T+NOT+H2O【解析】由图
29、可知,该发生装置使用了分液漏斗,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止水夹K,通过分液漏斗往A 中加水,若一段时间后水难于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控制体系的温度为36口,该温度小于100口,可采用水浴加热法,使反应温度均匀平稳,故答案为:水浴加热;(3)根据实验3、4 可知,溶液的总体积为20.0m L,则 Vi=(20.0-4.0-4.0-8.0)mL=4.0mL;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NaNO2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且NaNO2溶液的用量符合递变规律,则 V2=6.0mL,V3=(20.0-4.0-4.0-6.0)mL=6.0mL,故答案为:4,0;6.0;由表中实验1、3 数据可
30、知,其他物质的浓度相同时,NaNCh溶液的浓度增大1 倍时,实83s 1验 3、1 中收集1.0mLN2所需时间比值为古丁7 丁,即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实验1 的 4 倍,334s 4由于v=k-cm(N aN O jc(N H Q)c(H+),实验m n 2,故答案为:2;NaNCh和 NH4cl的反应为NaNOz+NFLtONzT+NaCH2H2O,即醋酸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4)用同浓度的盐酸代替醋酸进行实验1,N a N C h 与盐酸反应生成H N 0 2,H N C)2 分解产生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是N C h 和 N O,反应为2 H
31、N O 2=N O 2 T+N O T+H 2 O,N O 2 是红棕色气体,N O是无色气体,N C h 能与水反应生成H N C h 和 NO,反应为3 N O 2+H 2 O=2 H N C h+N O,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收集的气体为N O,A中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并且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容器内压强降低,导管里上升一段水柱,故答案为:量筒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导管里上升一段水柱:2 H N O 2=N O2T+N O T+H2O 2 2.(l)A I O;+C O 2 +2 H2O=A 1(O H)3;+H C O3 S 2 N a+A F+高 温(3)S i O2+2 C =S i
32、+2 c O f(4)H2+COJ-2e-=H2O+CO2(5)C H3O H(1)+1 0 2(g)=C O 2(g)+2 H2O(l);H=-4 4 3.5 2 k J/m o l(6)B C 1 0A、B、C、D、E、F、G、H八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A为氢元素;A与 E 同一主族,E 原子序数比A至少大4,可推知E 为 N a;B、C、D为同一周期,应处于第二周期,E、F、G、H都处于第三周期,C和 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 1,则二者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1 1=1 5,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 8,则 F的原子序数=2 8-1 5=
33、1 3,故 F为 A 1 元素;B与 G同主族,G的原子序数大于AL则 B族序数大于口,D与 H为同一主族,又 C、D原子序数之和为1 5,可推知B为碳元素、C为 N元素、D为 O元素、G为 S i、H为 S元素。(1)B与 D可形成非极性分子X为 C O 2,过量的C O2与 A IO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1 O;+C O 2 +2 H2O=A I(O H)3 1 +H C O;;(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S2-N a+A l3+;(3)G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 i O2,与 B的单质(
34、碳)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CO,反应方高 温程式为 SQ+2C =S i+2 C O|;(4)盐 Y 由C、0、N a 组成,则 Y 为 N a 2 c。3,以熔融盐N a 2 c。3 为电解质、氢气、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上氢气失去电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与二氧化碳,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C O 3-2 e=H 2 O+C O 2;(5)1 g液态C H 3 0 H燃烧通常情况下放出1 3.8 6 K J热量,则Im o l C H 3 0 H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4 4 3.5 2 k J,CH3OH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 H(i)+-O 2(g)=C O2(g)+2
35、H2O(l):H=-4 4 3.5 2 k J/m o l;(6)在一个装有可移动活塞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g)+3 H 2(g)U 2 N 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含有N z 0.5 m o l,H20.2 m o l,N H 3().2 m o l,总容积为L O L。A.当N 2消耗O.l m o l时,出 消耗0.3 m o l,M 0.2 m o l NH3,符合转化关系,故不选A;B.消 耗Im o l N F h,应生成H 2 1.5 m o l,与平衡状态不同,故选B;C.消耗O.l m o l N 2,消耗0.3 m o l H 2,生成ONmolNE,加上原有N H 3 02moL平衡时N H 3应为0.4 m o l,与平衡状态不同,故选C;选BC;0.2 m o l YK_ -(NHJ _ _.I。C(N,)XC3(H2)0.5 m o H f 0.2 m o l V 0.5 x 0.23 I IL )X IL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