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333688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_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_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_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_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学设计一、教法:承受教师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和分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学问的构建过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承受教师演示试验、学生观看试验现象与作图受力分析相结合, 归纳与比较详解、物理理论学问与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学生对浮沉现象生疏的试验探究为切入点,以观看试验和已有学问为根底,以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沟通的过程;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看思考、描述试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猎取学问

2、过程中,领悟物理学的争论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以及协作精神、探究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三、教具学问回忆漂移、悬浮、下沉、上浮创设情景 导入课引出问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完成对泡沫、鸡蛋、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的浮沉现象的观看讲授课: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进展受力分析比较悬浮和漂移异同点通过向水中加食盐转变液体的密度,从而分析总结利用密度如何判体的浮沉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多媒体课件、盛液筒 1 个,水适量,泡沫、鸡蛋、小石块四、教学流程图1、轮船:工作原理、排水量、漂移、排水量等于轮船的质量和货物质量之和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2、潜水艇:播放动画,分析在水

3、面下时浮力与重力的变化3、气球和飞艇:举例类比原理物G物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学问回忆教师倾听,必要时帮助乐观思考,答复为后面转变浮力大小变纠错问题以及轮船从海里到河里,排液体体积等问题的解决供给备的学问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体用贴近时演示试验引入课题观看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的浮沉状况不一样?并继而提出: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打算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古怪先向学生演示泡沫、鸡蛋、石块浸没在食盐水中松手后消灭的现象,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浮沉状况.学习兴趣。兴奋思考五、教学过程设计答复让学生回忆物体在液体中的几引导学生思维

4、:从受力分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角度探讨问题。先让学生对种常见状态:漂移、悬浮、下沉、学生动脑思考,培育学生的逻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上浮和下上浮,提问学生,为什么不同的物沉两种运动状态进展分析,思维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通体放到液体中会有不同的状态?让然后对物体静止在液体的三思考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观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种状态进展受力分析,得出程中思维得到启发。让学生对受力分析角度,探究物体的浮沉条物体处于这五种状态时要满答复体进展受力分析,培育学生的件。并对物体处于漂移和悬浮这两种状态状况的异同加以比较通过向水中加食盐,转变液体的密度,引导学生分析能否通过密度的关系推断物体的浮沉师

5、生共同得出物体的浮沉条足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对应关系即物体浮沉条件。引导学生对浮力和重力进展开放,从而比较密度的关系思考论分析力量。利用多媒体课件解释物的浮沉条件,将抽象的物理境清楚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把感性生疏上升到理生疏。件:上浮:F 浮G 漂移:F 浮=G悬浮: F 浮=G分析通过总结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条件有系统的了解。通过进答复步提问,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条件的生疏,让学生明确漂理解与悬浮是物体在液体中的两状态,而下沉和上浮则是两下沉:F 浮G记忆过程。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1) 工作原理:承受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试验结论进展总结:即增大 .,从而增大可利用的对于密度大于水的物

6、体如钢铁材料可以做成空心,阅读课本58 页,了解轮船相关知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2) 排水量: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 来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3) 由于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是漂移,因而所受浮力一样,且有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2、潜水艇的浮沉原理。这样可以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使物体漂移于水面 轮船原理提示学生:识,思考答复幻灯 提高学生的规律推理力量;将规律教学导入应用阶段,片的内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力量,让学生分析思考生感受到物理的科学性和实性。争论答复通过观看 Flash 动画引导学生潜水艇能自由的浮沉,要得观看潜水艇模型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解释潜水艇益于潜水艇的特别构造潜水艇有两

7、个储水仓,储水的浮沉原理。仓能自由地进展充水和排水,从而转变潜水艇自身的在水中的运动状况,思考潜水艇是怎么利用浮沉条通过自 Flash 动画同学们展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导学生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量潜水艇也是用钢铁作成的,可它为什么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总结:潜水艇是靠转变自身重力来到达转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从而打算上浮或下潜的。分析:潜水艇浸没水中后浮力 的变化件来实现浮沉的。 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潜的原听讲观看思考,答复3、气球和飞艇原理: 物G漂移:F 浮=G 静止悬浮:F 浮=G、下沉:F 浮G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2、潜水艇3、气球和飞艇的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学情分析由

8、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古怪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问储藏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学问。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到底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方:物体的浮沉状态到底有哪些? 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不是重的物体就肯定会下沉,而轻的物体就肯定会上浮等等。而这些问题假设不解决就会始终困扰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活动,如:让他们多观看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订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

9、所学的学问。教学之前充分争论教材、教材分析资料,用百度在网上搜寻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相关教学材料作参考,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依据课堂 教学需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寻下载潜水艇、热气球原理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通过百度 在网上搜寻一些潜水艇工作的视频,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现,让学生加深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学生反响:通过对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批改及其次课时课堂提问的答复状况,收到以下反响,并针对不良反响实行了一些措施:大局部学生的学问目标达成,正确理解了浮沉状态及其条件。在某些浮力情景中不能主动从浮沉状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仍是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角度动身

10、。这其实是正常的,需要多做几道类似的习题,进展生疏,体会这种由状态反推条件的思维即可。少局部同学在某些简单情景中不能正确通过受力分析,利用同始终线上三力平衡学问来解决浮力问题。因此要在以后的练习中留意培育他们受力分析的力量。通过学生们展现自己制作的简易密度计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创思维很好,动手力量还不错,但是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略微弱一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本章内容主要讲的是浮力的相关学问,这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格外严密,符合课标的根本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11、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这一节包括两个重要的学问点:一是通过受力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根底上开放的,可与前面的内容构成 了完整的浮力的学问体系。本节学问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密度等学问严密联系起来, 是力学学问的综合运用。另外,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深刻地生疏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学问的求知兴趣。本节内容承受先对物体上浮、悬浮、下沉做出力的示意图的方法引出物体浮沉的条件, 学生在前两节内容的根底上运用第一章力的学问,较简洁得出正确

12、的结论。在此根底上讲解 浮力的应用就会简洁很多。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 1、能结合实例生疏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会从比较浮力与重力大小、物体与液体密度大小推断物体的浮沉。3、理解轮船、潜水艇原理及热气球原理。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随堂练习1、轮船是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必需把它作成的,这样轮船受到的重力 ,但体积 很多,受到的浮力 ,所以能浮在水面。2、轮船由黄河驶入海里:重力 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轮船将一些填:上浮或下沉3、潜水艇是靠转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当潜水艇由

13、 100m 深度下潜到水下 200m 深处,它受到水的压强将 ,受到的浮力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气球和飞艇是承受来实现上浮的。5、重为 15 N 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10N 的水。则此物体是 A. 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C悬浮在水中 D以上几种状况都有可能6、如下图,A、B 两物体静止在水中。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肯定相等 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等,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两物体的密度不等,B 物体的密度大D两物体的重力不等,B 物体的重力大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1、一个质量是 60g 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N,假设往盐水中注3、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

14、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参加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外表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裂开,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A,于是又沉入杯底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4、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它受到的浮力,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要一些填“上浮”、或“下沉”。入清水,鸡蛋将 。填“下沉”“上浮”或“不动”g=10N/kg2、右图是民族传统体育工程“独竹漂”的表演场景。假设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 12kg, 排开水的体积为 0.06m3,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N,运发动和手中细竹竿共重N。g=1

15、0N/kg5、饺子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漂起来,是由于饺子受热膨胀,体积,受到的浮力, 重力小于浮力,上浮到水面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6、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7、A、B、C、D 是四个体积、外形一样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状况如以下图所示,它们当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8、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状况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AA 球BB 球CC 球DD 球B.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

16、物体受到的浮力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无法推断谁受到的浮力大9、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质量不计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6N,假设使塑料袋体积的 2/3 浸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接近于 A0NB6NC4N D2N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后反思物体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在流体静力学中特别表现形式。本节是初中物理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学问,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学问,具有 学问量大,相互联系严密和学问穿插的特点。学习了阿基米德定律后,学生对浮力有了肯定的生疏。而八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进展规 律要求在教学中要 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宠爱枯燥的理

17、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试验、观看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八年级学生已经不满足简洁的例题计算,他们宠爱探究自己生疏的或与所学学问有关的生活 现象、科学大事。教学中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供给一个适合共性进展的空间, 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育他们的制造性.这节课打算以演示试验作为关心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 演示试验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其次环节是让学生 在小组互动中依据学案的提示完成物体浮沉条件的相关练习题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对于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

18、的方法来推断物体的浮与沉, 通过课本学问的教学让学生把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能对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进展分析和解释,到达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按教学的设计,师生双向活动进展了课本内容的讲授和学习,由于利用试验作为依托, 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但由于试验的预备不充分,自己对每个环节可能消灭 的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与预备,致使课堂中的试验没有到达预期的目标,距预期的教学目 标于千里之遥,大为缺憾。这节课并没有到达预期的目的,没有按预期的设想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乐观性。课后学生 普遍反映,甚至有同学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认真争论后不难觉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还有待加强和进一步的训

19、练。教师在寻常的教学中应当留意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的力量,描 述物理现象,归纳试验结论的力量,另外,从时间的安排来看,在一节课 45 分钟的时间内, 想要完成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明显是不行能的。所以,从学生的反响状况来分析,失败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消灭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提倡“争论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但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假设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停留在原先 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重教法 转为重学法、由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乐观主 动的状态下进展学习

20、。要到达这个目的,提高45 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动身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这就要 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表达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角色。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 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敬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共性品德。课标分析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本专题涉及如下条目:229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 7 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本专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 “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

21、学习物理学的根底。这局部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本条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具体 说明如下:“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的“说明”属于认知性目标行 为动词,该条目处于“了解”水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假设只受到向下的重力G 和向上的浮力 F 浮,不再受到其他的力,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当F 浮=G 时,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中或在液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称为悬浮;F 浮G 时物体在液体中加速向上运动,称为上浮;上浮的物体露出液面以后,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断变小,浮力就不断变小,而物体的重力不变,当浮力 减小到 F 浮=G 时,物体不再上

22、升,这就是漂移。物体的浮沉除了依据二力的平衡条件理解之外,还可以依据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理解。即物体的密度物与液体的密度液相比较, 当液=物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当液物时, 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直至漂移。漂移与悬浮的共同点是浮力等于重力,但漂移是物体浮在液 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局部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 体浸没在液体中。浮力学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争论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表达在它的 有用性,由于浮力学问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 初中生走

23、向社会的必备学问。1轮船:轮船的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用 钢铁制造的轮船承受“空心”的方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轮船无论是在大海 里还是江河里航行,均处于漂移状态,所以轮船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因此轮船所受 到的浮力是不变的;但是由于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轮船由河里驶向海里要上浮一些。2潜水艇:通过转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3气球和飞艇:气囊里充的是密度 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通过转变气囊的体积,从而转变它们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上升和下降。4密度计:利用物体漂移在液面上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原理工作。同一密度计,漂 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总等于它的重力,故液体密

24、度越大,排开液体体积越小,密度计露出液面局部越多。“例 7 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中的“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了解”水平。潜水艇既能漂移在水面航行,也能潜入水下航行,是海军的重要军事装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潜水艇可以实现从漂移到沉底的全部状态,它是靠转变自身重力来转变 浮沉状态的。潜水艇有多个水舱,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转变潜水艇的自 重,从而掌握其下沉或上浮。在水面下,调整水舱里的水量,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相 等,潜水艇就可以在水下某一深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假设向水舱中充水,则潜水艇的自重增大,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就会下沉。假设将水舱中的水排出,则潜水艇的自 重减小,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就会下沉上浮。当上浮至艇身露出水面后, 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就不断减小,直至浮力减小到与重力相等时,就会漂移在水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