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_《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气温顺降水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规律分析力量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1) 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2) 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把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3) 能依据气温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力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1、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2、能够依据气温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四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五、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乐观性,我承受以下几种方法:教法:争论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观看 PPT,冬季我国南北方的不同风景,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让学生答复,由此总结气温对生活的影响大,进而引入本课“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气温”。这样设计可以抓住学生古怪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乐观主动的姿势进入学习。二合作探究,讲授课1、观看大气的受热过程,合作完成活动题2、了解等温线相关学问,
3、观看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哪里气温高,哪里气温低?最炎热的大陆非洲最严寒的大陆南极洲除南极洲外严寒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3、找出 20、10、0等温线,观看这三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在南北半球的排列有什么分布规律?小组争论。规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4、指导学生观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 找出北回归线与 20等温线并观看,在北回归线上陆地与海洋的气温有什么不同?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2) 找出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观看一下在同纬度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什么不同?说明白什么问题?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四周低(3) 设置习题,让学生生疏到南
4、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以上问题均分小组争论,然后每一组派一个代表起来答复以下问题,动手动脑找出答案。这样设计培育学生的思考力量与团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和总结,并且培育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能。三稳固提高此环节仍实行小组争论方式,设置如下问题:看世界气温分布图还能得到什么规律? 例:找出 20等温线,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和争论得知: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因素为主这样设计,在对世界气温分布有大体了解的根底上,进展更深层次的挖掘,增加学生学习乐观主动性。四小结作业设置问题,本节课收获了什么?学生自行总结概括,这样可以加深对学
5、问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问归纳力量。作业:以本节课学习的分析气温的方法,分析世界降水量图。七、板书第四章 其次节气温顺降水一、气温气温定义二、世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定义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四周低气温顺降水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二、课标解读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这里“阅读”和“归纳”,是过程与方法目
6、标,“气温分布特点”是成果呈现,不是具体的学问要求。所以,将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作为具体结论要求学生记住是理解有误。在 学生运用气温分布图进展归纳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为什么”的疑问。因此,在觉察分布规律的同时,运用根本原理进展成因解释,也就成了自然。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变 化规律、海陆变化规律和随地势凹凸而产生的变化规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对气 温分布的影响也就成为争论重点。在探究成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收获分布规律。理解成 因还可以为后面顺当达成“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奠定 坚实的根底。另外,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的前提是了解等温线图的绘制,这也需要教师
7、做必 要的铺垫。固然,有前面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学问做根底,学生理解等温线图的产生并不难。“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是一项技能要求。将气温数据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会 更直观,更易于“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包括日变化、月变化和年变化。其中,日变化在进展天气预报时常用如网络中的天气预报,年变化在争论区域气候特点的时候常用,绘制气温曲线图时,可用这两种气温曲线图作为案例。绘制曲 线图,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不是难点。但是,学生经受绘制的过程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很有帮助,所以,不能由于不难而将绘制过程无视。气温顺降水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第
8、四章其次节-气温与降水 ,本章重点介绍了气候,气温顺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世界的气温”局部,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上升100 米,气温下降 0.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要求学生把握的技能是能够依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这个练习,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气温顺降水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肯定的阅读力量、读
9、图力量、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之前学习了天气的相关学问的根底之上,能较好理解气温与降水的相关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观看力量,对气温顺降水也能理解。对于等温线的问题及规律,学生体验较少,需教师引导理解。需要教师通过形象直观的例题及 1 月份和 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进展学习。气温顺降水评测练习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为 从高纬 度向低纬度降低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2以下表达,表述气候的是 这里天空蓝极了,间或有云飘过来 这场大风真厉害,把大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 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这里四季清楚,夏季热,常下雨
10、,冬季冷,很枯燥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B.气候C.温度D.季节4、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一般消灭在A月、月月、月月、12 月月、月5、有关气温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南极洲是最严寒的大陆B、一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D、沿海潮湿地区年温差大6、 气候的两大根本要素是 A气压和风力B气温顺降水C温度和降水D气温顺温差7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消灭在A.12 点B.14 点C.13 点D.11 点8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缘由是A.太阳辐射增加B.海洋影响增大C.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D.各地降水量削减9
11、.一年中南半球陆地平均最低气温消灭在A七月B一月C八月D二月10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A赤道和中纬地区B赤道和两极地区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11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气候严寒。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洋流分布12世界气温分布由低纬向两极递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人类活动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答复以下问题。世界最高气温在洲北部,年平均气温约在C 以上。世界最低气温在洲,年平均气温约在C 以下。从等温线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在北纬 30四周,年平均气温在 0C 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 10C 多的地区是,其低温的
12、主要缘由是。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宽阔,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气温顺降水效果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了解气温的定义,等温线的含义以及通过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来分 析气温分布规律。通过统计,选择题答题率较高,整体把握比较好。但是个别问题总结不准确,有的同学表达不完整,不标准。分析缘由如下:(1) 课上效率观念差,目标不明确。(2) 时间短,学生读图力量差。整改措施如下:(1) 强化效率观念,向课堂 45 分钟要效率。(2) 明确重点题目,留出适当争论思考。气温顺降水教学反思气温顺降水这一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气温顺气温的分布。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
13、使用气温资料包括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一方面,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本身就很枯燥。要让学生从这些枯燥乏味的数据和表格中,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我的做法是:1、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留意力;2、在教学中尽量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学问。另一方面,这节课容量大、学生现有的学问根底有限,要讲透彻很难。比方:日最高温、日最低气温消灭时间的缘由分析,为什么南北半球最热月最冷月消灭的时间相反,海洋最热 月最冷月消灭的时间都比陆地要晚一个月的缘由是什么。其实,这节课,需要做出的缘由分 析还有很多,比方,为什么气温由赤道向
14、两极渐渐递减,为什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上海陆气 温不同等等。但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只对前面三个进展了缘由分析。在进展分析时,也是 尽量围绕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开放的。比方,去海边游泳,中午时是沙滩气温高还是海水气 温高,晚上呢?1 月份我们马上迎来的是寒假还是暑假?澳大利亚的同学们呢?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突破: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学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2、问题设计逐步加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前一个设问中所把握的学问点或读图技巧解决下一个学问点中教师的设问。3、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其次语言地图,进展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 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行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本节课的缺乏主要是: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1、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2、消灭了个别目的性不强、过于简洁或难度较大的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