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9329034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物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简答题】试讲题目:安全用电初中物理安全用电3.基本要求:(1)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进行讲解。(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3)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容易触电的情况,如发动机壳没有接地、高压线下钓鱼、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提问学生还有哪些情况容易触电?如何预防?环节二:新课讲授1、安全电压多媒体出示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人体电阻范围。提问学生触电后是否一定会造成严重伤害?并根据数据计算人体安全电压。2、常见用电保护装置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触电,有哪些常见的保护装置

2、?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能够回答出空气开关、保险丝、漏电保护器。3、安全用电原则多媒体展示高压触电与低压触电的图片,并小组讨论:哪些是高压带电体?哪些是低压带电体?他们之间的触电方式有何不同?学生进行区分后可知低压触电是由人体直接接触后发生。而高压触电则不需要直接接触,而是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就会触电。多媒体播放关于电器老旧造成火灾以及湿手触电的视频,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学生根据生活可知绝缘层脱落、换灯泡时不断电源也容易造成事故。老师总结安全用电原则。环节三:巩固提高小鸟停在高压线上为什么不触电?环节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上有哪些因为

3、没有安全用电而造成严重事故的案例,下节课进行分享。2. 【简答题】试讲题目:浮力1.题目:浮力2.内容: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3)要求适当板书。(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答辩题目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用长方体浸没在水中的受力情

4、况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环节二:新课讲授【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系列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诸如大黄鸭、轮船、潜水艇等,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回答: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要探究浮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相应地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严谨地探究所假设的因素是否正确。指导并完善学生的回

5、答,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2.实验步骤:【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

6、在表格1中;(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

7、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结论: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例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和1.8N,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有关。环节四:小结作业1.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在全班分享感悟与体

8、会,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2.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同学课下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参考答案】这节课的重点是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这对浮力的研究和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学生需要理解透彻。我在课堂设计中是在学生明白浮力产生的原因后,出示一系列生活中的浮力,接下来按照探究实验的几个因素进行实验:先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然后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相应地

9、需要用到哪些器材,要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指导完善学生的回答,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接下来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会从旁指导规范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将实验数据正确读取、记录;待数据搜集好后,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分析归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得出结论,强化学生对此的认知,凸显本节课的重点;在得出结论之后,我也会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在整个探究决定浮力的大小因素中,我都会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实验的主动权和课堂的主人都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真知,学有所得。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参考

10、答案】热气球里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的热空气,加热时,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热气球可升上天空;停止加热时,气球体积缩小,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热气球下降。3. 【简答题】试讲题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试讲题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试讲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节目表演:“小小泡沫爬上来”(师生合作)提问:小泡沫能被吸入管子,说明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那么,管内压强为什么变小了呢?学生分析:因为管内空气有流动,可能引起压强变化。气体和液体这类可

11、以流动的物质统称为流体(板书),常见的水和空气都是流体。那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下 面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师生合作,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介绍流体并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所看到的“小小泡沫爬上来”的实验现象,对这一问题做出猜想。学生猜想假设,思考并讨论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小小泡沫爬上来”的实验现象。活动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提问: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流速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小小泡沫爬上来”的实验现象,猜想气体压强跟气体流速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做吹纸实验来验证猜想,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并进行小组汇报,讨论

12、结论。教师总结,刚刚的实验都是关于气体的,那么液体的压强和流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教师演示液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共同探究)请学生说明,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教师总结:实验表明液体和气体相同,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三、巩固练习学生举实例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归纳总结学生本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性评价。五、布置作业课下完成课后习题六、板书设计略4. 【简答题】试讲题目:力的三要素1.题目:力的三要素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讲

13、清楚力的三要素。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力的三要素,能做出力的图示。过程与方法:应用“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方法,经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实验过程,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经历“力的图示法”的学习过程,感受用图示形象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做力的图示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掌握图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霍元甲与对手搏斗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注意寻找力所产生的效果。教师提问:为什么霍元甲能战胜体型比他大很多的对手,是不是他的

14、力气大?学生回答,教师由此引出课题力的三要素。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力的三要素教师演示打开教室门,提出问题:想要打开房门,人手对房门的作用力应是怎样的?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思考和讨论,得出假设:力足够大即可。教师和学生验证假设,由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进行实验(分别在两个不同位置、不同方向推门),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不是力足够大就可推开门,还与推的位置和方向有关。教师进行总结实验结论并讲解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活动二:力的图示教师提问:能用什么方法可将一个力完整地表示出来?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画图讲解力的图示及其作法。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来表示

15、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地图示。它的做法是: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活动三:力的示意图教师提问:有没有表示力简单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顺势讲解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科学上一种表示力的简易方法,这种方法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力,仅能表示力的方向。教师对比力的图示讲解力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两者异同点。三、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四、布置作业查找或寻找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例子。如:用扳手扭螺钉,向上用力,螺钉被拧松。五、板书设计略5. 【简答题】试讲题目:汽化和液化1.题目汽化和液化2.内容:3.基本要求:(

16、1) 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2)要有小组合作环节;(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能用其解释生活现象。2.通过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3.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难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过程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烧开水的视频,提问水产生了什么现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叫沸腾,并提问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从而引入新课沸腾。(二)新课讲授教师给出沸腾的

17、概念。1.提出问题水沸腾的时候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是否越来越高的?2.猜想与假设沸腾时伴随着响声,有很多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温度越来越高。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铁架台、温度计、秒表、硬纸片等。提出问题:结合前面学过的融化的实验回顾每个实验的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并分组尝试设计实验和组装实验仪器的顺序,并提问实验中应该观察哪些实验现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实验步骤:组装实验器材。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度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组实验: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强调注意安全,不要打碎仪器,组内分工合作,注意

18、收集实验证据;同时巡视指导。5.分析与论证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提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教师提问:若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继续实验。学生回答: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说明沸腾是吸热的。教师总结: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提出问题: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达到沸点。继续加热。(三)巩固提高提出问题:思考纸锅烧水为什么纸锅不会被烧坏?(四)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2.作业

19、: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食物的原理。五、板书设计试题解析一答辩1.简述物态变化有哪几类,分别都是吸热还是放热? Co参考答案物态变化有:1.熔化:固态+液态(吸热)2.凝固:液态-固态(放热)3,汽化液态-气态(吸热)4.液化:气态-液态(放热)5.升华:固态-气态(吸热)6.凝华:气态-固态(放热)2.物理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敬照参考答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这句话是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位的最好诠释。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养:(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行为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养成。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

20、师不仅要教书,更要懂得育人,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为学生着想。既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2)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我们都说“给学生一 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具体来说除了丰富的物理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更要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将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3) 教师应该具有独到的教学能力。教师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后,不仅要准确地表达出来,更要以恰当合理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这就需要独到的教学方式。

21、再以此发展,形成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4)物理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物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物理教学基本功,如板书板画、实验操作、精准的物理语言等。6. 【简答题】试讲题目:功率1.题目:功率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 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4)要结合生活实际。参考解析:一、新课导入搬运相同质量的物体,起重机和人工搬运两种方式下,做功相同,但做功时间不同。分析出做功也有快慢之分,如何表示做功的快慢呢?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1、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1)比较做相同功下时间的多少,时间少的做功快。(2)比较相同时间下,做功的多少,做的功越多,做

22、功越快。学生思考,如果时间和做功都不相等,如何比较。回顾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运用比值定义法。假设我们用W表示物体做功的多少,t表示做功的时间。2、功率的表达式:P=W/t深化理解:单位,功率的概念(1)做功多的物体做功快吗?(2)做功时间长的物体做功慢吗?(3)做功一定花了时间,花了时间的一定做功吗?(4)做功由什么决定呢?(W=FS)时间只影响做功的快慢,和做功没有必然联系。3、常见的用电器的功率。自主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三、巩固练习计算课本上的例题,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四、归纳总结教师提问,学生小结五、布置作业查阅资料,整理我们生活中常见做功的功率大小,明天课前邀请学生自

23、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六、板书设计7. 【简答题】试讲题目:滑轮和滑轮组1.题目:滑轮和滑轮组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2)有适当板书;(3)有师生互动;(4)有联系实际的实例。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组装滑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自主思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组装滑轮分析滑轮组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复习杠杆的种类的作用,接着引导:生活中要抬起重物除了用杠杆还会用到什么?接着展示滑轮的

24、实物从而导入本节课的课题。由此引出课题滑轮和滑轮组。【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活动一:认识滑轮教师出示定滑轮跟动滑轮的图片对比,讲解两种滑轮的外在区别,帮助学生认识两种滑轮。活动二:动手实验,深入探究学生实验,利用两种滑轮提起同一重物,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和拉动的距离并进行记录。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尝试用杠杆原理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等臂杠杆;2.动滑轮省1/2力但多费1倍距离,相当于省力杠杆。活动三:联系生活,引出新知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局限性,引出生活中既需要省距离还要省力的例子,从而引出滑轮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由设

25、计滑轮组,之后选择其一作为例子进行讲解滑轮组的特点规律。三、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例题,要求学生画出滑轮的力臂、判断滑轮组的特点。四、归纳总结学生总结今日所学,教师评价补充。五、布置作业思考问题:滑轮组的匝数越多越省力,那是否可以无限环绕,绕得过多又会产生什么后果。板书设计:8. 【简答题】试讲题目:透镜1.题目:透镜片段教学2.内容:略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以内;(2)列表说明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3)要有提问、互动环节。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凸透镜汇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掌握光路图的画法

2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及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名词概念。教学难点:会画凸透镜、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演示用冰做的透镜的光学现象视频,并提问你们知道冰透镜为什么能会聚光线呢?进而引入本节课题。生:冰透镜的表面是弯曲的,能让通过它的光向一个地方偏折。师:对,像这种表面弯曲,能使光透过的镜片常叫做透镜。二、新授出示摆放有各种透镜,请同学们分组实验研究:(每组分有两个焦距不同的凹透镜和两个凸透镜),并思考这些问题:(1)他们的外观有什么特征?(2)如何将它们分类?分类

27、的依据是什么?它们的特征:(1)透明的,每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2)透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明确:1.像这种表面弯曲,能使光透过的镜片常叫做透镜。2.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3.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二)尝试让学生用尺规作出凸透镜,凹透镜,在实践中发现透镜特点。结论:1.凸透镜、凹透镜的两个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圆的一部分。引出透镜相关专业名词: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实验比较凸

28、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提示同学联系日常中的放大镜子,和课上冰透镜的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接着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三、巩固问题:给你一个透镜,你怎样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明确:用手触摸、用平行光入射看折射的光斑等。四、小结请同学们分享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五、作业按学习兴趣小组,通过多种方式去调查和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并对照相机的相关信息做详细了解,形成书面调查报告。板书设计:凹透镜1.定义2.主光轴和光心3.对光的作用9. 【简答题】试讲题目:磁场磁感线1.题目:磁场磁感线片段教学2.内容:3.基

29、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以内;(2)实验证明磁感线的存在;(3)要有提问、互动环节;(4)讲解磁感线的分布规律。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能熟练地使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实验和模型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断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进虚拟的磁感线教学,对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的方法论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磁场来源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安培定则及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教学难点:磁场的空间分布与磁感线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拿两个小磁铁相互作用,让学生观察,思

30、考为什么虽然没有接触,但能产生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题磁场磁感线。(板书课题)二、新授通过导入题目进一步研究,两个磁体并没有相互接触,它们怎么能发生相互作用呢?明确:原来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并且类比空气的流动、电流等,可以通过它们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间接证明它们的存在。组织学生实验:每组都有一块条形磁铁,每人拿手里的磁针放在磁铁周围。1观察一下磁针的指向,能发现什么?2.小磁针在磁场中各点的指向不同的,这说明什么?发现: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周围不同的地方,磁

31、针所指的方向不相同。引导提出猜想:是不是磁场是有方向的呢?实验探究磁场方向:明确: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用为那点磁场的方向。(用铁粉演示磁场的分布)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粉,然后把条形(或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方,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粉的排列情况。现象:铁屑有规则地排成一条条曲线。明确:1.磁场中沿着铁屑的痕迹画出曲线,发现小磁针的N极指向一致沿着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用铁粉演示磁场的分布)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粉,然后把条形(或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方,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粉的排列情况。现象:铁屑有规则地排成一条条曲线。明确:1.磁场中

32、沿着铁屑的痕迹画出曲线,发现小磁针的N极指向一致沿着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2.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磁感线。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别画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感线。三、巩固补充完整出示题目的磁感线。四、小结同学们分享收获和感想?五、作业用本节问题解释生活常见现象,做到学以致用。板书设计:略10. 【简答题】试讲题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题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片段教学2.内容:略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讲清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试讲中要有师生互动;(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教

33、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情境导入法:教师询问学生:声音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对我们有哪些用途呢?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回答。从而导入本节课的

34、内容。二、新授环节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制造声音,并提出问题观察物体发声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物体制造声音,例如拨动橡皮筋,拨动直尺,拍桌子等初步体会发声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操作:把手放在喉结处,体会说话和不说话时,声带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声带的变化,得出发声原因: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以上实验,讨论声音产生的原因: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教师提问:(1)手拍桌子,桌子振动了吗?(2)回答振动的同学,谁能用实验来证明?学生设计实验:在桌子上放碎纸片,看碎纸片是否跳动

35、。教师强调: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环节2.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书,1.15,为什么近在咫尺的他们必须用无线电来交谈?而我们却能直接交谈?学生回答:因为空气的存在。教师继续追问: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只有空气能传声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猜想液体,固体都能传声。教师针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提问: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支持你的想法。师生共同找出事实:游泳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岸上的人说话能把鱼吓跑。古代的隔墙有耳。教师进行讲解:我们平时的声音,如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空气是最常见的介质,那么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教师用学生熟悉的水波类

36、比,以击鼓为例,讲解声波。师生共同总结: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教师讲解:我们知道了声音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同样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样吗?你又得出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声速的影响因素。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我们称它们为介质。三、巩固教师提问:声音的传播需要连接介质,真空中可以传声吗?学生思考后回答:真空不能传声。四、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教师总结点睛。五、作业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板书设计:略11. 【简答题】试讲题目:光的折射1.题目:光的折射2.内容:3

37、.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2)有适当板书;(3)有师生互动:(4)结合生活实例。参考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了解光的折射定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观察、概括能力,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光的折射。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河流、湖泊、深水池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想水的深度,提问并给出相对应的答案,接着引出问题:为什么在岸上看水里的情况会觉得很浅? .由此引出本节课程光的折射。二、新课讲授图片展示,

38、教师提问:阳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水草,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水面看到烈日的倒影,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是光的折射现象教师顺势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了解了光的折射,那么就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光的折射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光的折射线图,并提问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如图: 学生回答。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并且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教师提问:通过光的折射示意图,我们可以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如筷子放进有水的玻璃杯里,从外面看起来筷子“变弯了,水池看起来变浅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三、归纳总结学生分享本节课程的收获,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四、布置作业课后收集资料,查找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