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中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中级).ppt(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中 级)第一节 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 通常,某一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企业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加工直至形成顾客最终使用的产品,往往是通过多个企业分工协作来完成。一、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对企业的影响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近20年来世界汽车业巨头基本上剥离了其大部分次要零部件的生产,如表所示。汽车公司自产零部件的百分比变化一览表 由此可见,供应商所提供的零部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影响着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形式 在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存在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
2、争关系、合作伙伴的关系竞争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价格驱动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企业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对于企业、供应商以及双方可以带来许多利益点,如表所示。互利共赢关系给企业、供应商以及双方带来的利益点三、供应商选择(一)供应商战略的确定1.企业自产与外购的选择2.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3.与供应商的关系选择(二)供应商的基本情况调查(1)如果被调查对象是企业的老供应商,现在要扩展新供货品种,则可查询 企业对该供应商的评定资料和以往 供货的业绩记录。(2)如果被调查对象是准备合作的新供 应商,企业没有关于该供应商的详 细资料,可以对供应商进行直接调查。(三)供应商审核1
3、.审核的对象和内容 通过供应商审核,企业可以了解供应商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并将审核结果作为供应商选择的依据。审核时,企业可选派有经验的审核员或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到供应商处进行现场审核和调查。审核过程中还应对被审核方的财务状态、顾客满意度、过程能力、员工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调查。2.供应商审核的时机 对待选供应商进行审核的时机,一般来说,在批量供货之前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供应商正式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3.供应商审核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1)产品审核(2)过程审核(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一般来说,对供应商审核的顺序应该是,首先进行产品审核,只有在产品审核合格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进行其他审核,而当产
4、品不符合要求时,没有必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过程审核;然后进行过程审核,最后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四)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1.评价与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原则(1)全面兼顾与突出重点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2.供应商的选定程序(1)建立供应商选定工作小组(2)选定工作小组确定供应商候选名单(3)对候选供应商所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进行检验(4)由选定小组派人到供应商现场考查(5)选定工作小组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某公司供应商选择、审核与认可流程供应商提供调查表供应商初审 供应商递交资料合格报价成本管理处核定价格合格供应商送样检验部门合格现场评审确认合格定点审批合格纳入供货体系输入微机系统
5、3.供应商的选择方法(1)直观判断法 直观判断法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2)招标法 当采购数量大、供应商竞争激烈时,可采用招标法来选择适当的供应商。(3)协商选择法 在供应商较多、企业难以抉择时,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即由企业先选出几个较好的供应商,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供应商。(4)采购成本比较法 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则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5)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赛惕(T.L.Satty)提出的,后来韦伯(Weber)等将之用于供应商的选择。(6)基于质
6、量和价格的选优法 我国许多企业要求供应商的报价是到厂价格,由供应商负责送货,因而有的企业在质量都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比价采购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五)供应商数量的确定分析是否符合以下条件:(1)当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按企业要求提供 该种零部件,企业别无选择;(2)某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具有绝对 优势,其他供应商无法与之竞争;(3)定单太小没有必要再分;(4)同单一供应商合作可以获得额外价格折扣;(5)需要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并重新整合双 方的业务流程;(6)供应商对成为单一供应源十分积极,并愿 意与企业全方位合作;(7)采购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高昂的先期投入,如开模费等;(8)企业与某供应商已经进入了长期的合作,而且双方都重视对方并对以前的合作非常 满意;(9)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方式,如准时制生产、自动补充库存、与供应商采用EDI的信息 交流方式等,都会考虑单一供应源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外购产品企业可以保持23个供应商,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