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18183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5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注释】帝:指汉高祖刘邦。上:尊指刘邦。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填:通“镇”。饷馈:军饷

2、。范增:项羽的谋士。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A、帝置酒雒阳南宫 置:安置,安排B、因以与之 与:赐予C、连兵百万之众 连:关连 D、此所以为我禽也 禽:同“擒”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3、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能够重用人才、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嫉妒人才、怀疑人才,而不能重用人才。

3、4、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说明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谈自己的体会,语言通顺即可。【参考译文】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娇贵臣,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对我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指所攻取的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则妒贤嫉能,他杀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在大

4、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心悦诚服。(2005年四川中考试题成都用)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字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鸺,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5、。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注释:蒙鸠:鸟名。 苕:芦苇的蕙。 射干:植物名。 蓬:草名,又叫飞蓬。兰槐:一种香草。 鸺:臭水。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CA、名曰射干 名:名字 B、而临百仞之渊 临:从高处往下看C、庶人不服 服:佩服 D、其质非不美也 质:本质2、用一个成语准确概括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语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成语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在汉语。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译文:蒙鸠的巢穴不是不完美,而是巢穴所挂的地方使它这样。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译文

6、:所以说有道德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外出游学一定要结交贤士。4、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的比喻,意在阐明一个怎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参考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

7、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2005年四川成都中考试题)岑文本官高而忧岑文本初仕萧铣。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选自刘肃大唐新语)【注释】岑文本(595645)。

8、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谙:熟练。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D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长于文诰,时无逮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其母怪而问之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

9、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校省李靖骤称其才 称:称赞 B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 迁:降职远调C恐不与我同反 返:同“返”,返回 D俄病卒矣 卒:死7、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A江陵平,授秘书郎。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C今日也,受吊不受贺。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的恩宠。8、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

10、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参考译文】岑文本起初在萧铣部下做官。平定江陵后,任命他为秘书郎、直中书。担任检校中书省的李靖很是称赞他的才能,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渐渐地得到皇帝的赏识。当时颜师古对旧例非常熟悉,擅长起草文书,当时没有比得上的,希望重新被起用。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再担任原职了。”于是让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专门参与枢密使的工作。后来升任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却有忧虑的表情。他的母亲感到奇怪并问他,岑文本回答说:“我没有功勋也跟皇上没有旧交

11、,获得太大的宠幸,职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忌的,这是我感到忧虑的原因啊。”有来向他庆贺的人,他就说:“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江东之战,几乎所有辎重运输的筹划,全部都委托岑文本来主持,导致他劳累过度,精力耗尽。唐太宗忧虑地说:“岑文本和我一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一同回去了。”不久,岑文本就病死了。(2005年四川乐山中考试题)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言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不至,至之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

12、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节选自苏轼眉州远景楼记)【注释】曹:一组或一队;漏:古时计时器;既望:望日的第二天,十六日;仆:敲;豕:sh猪;醴:n甜酒。1翻译选文中加线的句子。 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秧苗(或庄稼)稚嫩而野草却茁壮,锄草的(人)全都出来了。2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你认为选文所描述的“其风俗盖如此”,指的是什么风俗?互助合作、团结友爱、勤劳纯朴等3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选文所描述的风俗的现实意义的理解,用简明的语言表明你的观点。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就需要选文描述的互助友爱,这样的社会美德,我们应将古人的这种社会美德发扬光大等,

13、【参考译文】四月上旬,谷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时候,耕耘的人们就全都出动。几十上百人为一曹,安置一个漏钟,用敲的方法指挥群众,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一个人敲鼓发布号令,一人看看钟漏掌握时间。歇晌吃饭、出工收工,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鼓声响了还没到,或者到了却不努力劳作,都要受到责罚。根据每人所耕田地的多少计算劳动量,事完后统一算帐,田地多而男丁少的人家,就拿出钱来补偿给众人。到了七月中旬,稻谷成熟而杂草衰败的时候,就把鼓、漏收回,拿出罚金和补偿众人的钱,买来猪羊酒醴,以祭祀田祖,然后欢乐饮食,吃个酒足饭饱,每年都是这样。那里的风俗大致如此。(2005年四川眉山中考试题)【甲】初,权谓吕蒙曰

1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15、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l)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5这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1分)26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5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7简略说说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2分)【参考答

16、案】24(1)啊,表感叹语气 (2)以宾客之礼相待(该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25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后者叙议结合,以事说理。26(1)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2)题3分。三个分句可每分句1分。重点落实“刮目相待”、“见事”、“利其然”、“日”、“环”、“谒”等词语。)27略(该题2分,扣住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即可。)【参考译文】【乙】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

17、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3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伸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遣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

18、)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005年四川资阳中考试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

19、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结实不正确的是A、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8、下面语句中与

20、“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9、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曾不若孀妻弱子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1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

21、”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参考答案】7、A 8、C 9、D 10、C 11、B(2005四川成都)【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2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文中加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皆以美于徐公 以:2下列两句话,任选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23、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曹刿: 邹忌: 5.下列两题,选做一题。 (1)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2)邹忌见齐王,希望表明一个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鄙:鄙陋,目光短浅 以:认为、以为2(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来审理)。 (2)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3 B4曹刿:直谏;邹忌:讽谏(采用暗示比喻委婉地劝说君主)。5(1)取信于民(得民心)(2分),后一问回答合情合理即可。 (2)希望齐王广开言路,善于纳谏。(2分)后一问言之成理即可。 (2005年四川眉山中考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