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18175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8年山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宋濂(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 明史宋濂传)) 【注释】 宋濂:字景海,明初文学家。 馔:饭莱。 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 茄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恶:同

2、“勿”8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9简述短文所记述的宋濂做的几件小事。(2 分) 10从短文中你看出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2 分)答: 【参考答案】8答案: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了。说明:本题2 分。9 、答案: 如实回答与客人饮酒。 向皇帝举荐贤能之人。 劝皇帝广开言路。说明:本题2 分。少答一件事情减l 分,减满2 分为止。10答案:忠诚老实,善于进谏尔(诚实、善谏。)说明:本题2 分。【参考译文】宋濂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

3、骗我。 ”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 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 ,有值得采 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2008山东聊城)景清倜傥,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

4、旦即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注: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祭酒:又称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县里管理教育的官员。业书:学习、自修的书。辄卷:全书。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 14.从文中你能看出景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13.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与你开个玩笑)罢了。(意思对即可,2分) 14. 景清是一位洒脱不羁,勤学强记,肯于帮助朋友的

5、人。(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得2分,共2分)【参考译文】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立即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借你的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国子监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所借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学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惜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2008山东威海)楚人养狙刘

6、基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帷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二,有删节注:狙(j):猕猴。部分:此处指分派。寤:同悟。术:权术。道揆:法度,准则。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7、)(1)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B、老狙率以之山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D、言未既,众狙皆寤 既克,公问其故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2分)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2分)12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分)【参考答案】9. (1)树:种植。(2)俟:等待。(2分)10. B ( A“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

8、把(养狙)作为”;“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B均为动词,到去。C(1)“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或”,副词,或许,也许。D形容词,引申为尽、完。副词,已经。2分)11. (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2分。然则、何、假、为之役,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2分。以、使、其、如乎,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12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既可)【参考译文】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

9、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却不敢违背。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醒悟了。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舍弃狙公,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

10、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2008山东潍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注释】故:事故,指灾患病丧。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父母俱存 俱 (2)俯不怍于人 怍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2.由孟子的“三乐”,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所说的人生之“乐”,请写出一句。(1分) 【参考答案】10答案:(1

11、)都 (2)惭愧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11答案:拥有天下有才华的人并教育他们,(这是君子的)第三乐。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评分:1分。【参考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2008山东淄博)【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 乙文:

13、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参考答案】10.答案: 因为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 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步远,汇入营溪。

14、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2008山东)【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

15、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 治 驼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能媒能治背驼( )延吾治( )可朝治而夕如矢( )其子欲鸣诸官( )我业治驼( )但管人直(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

16、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 (2)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译文: 13、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2分)译文: 14、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2分)译文: 【参考答案】11、每一个加点词占0 . 5 分共4 分。 使寒冷 因为 介绍 请 箭 之于 职业 只12、每小句占0 . 5 分,共4 分。 (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水两岸的形势犬牙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医人)将一片板放在地上,让驼者卧在上面;又将另一片板压在驼者身上,接着就在上面跳踏。【参考译文】【乙】从前有个医生,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驼

17、背)像弓那样的人,像虾那样的人,弯曲像铁环那样的人,请我去医治,可以早晨治疗,晚上就如同箭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死了。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申诉,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哪管人的死活!(2008山东滨州)【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18、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邑人奇之 ()非淡泊无以明志(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2两文关

19、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4分)共同观点相通之处:根据(或理由):13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参考答案】10答案:感到惊异 没有用来(的方法或途径)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用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观点:要靠后天持恒不懈,否则难以成才。根据或理由:甲文: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致使仲永荒废学业;乙文:示例: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顽强意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评分:观点2分,根据理由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甲文借事

20、说理;乙文从反面(或否定的角度)论述观点。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伸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遣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才

21、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008山东东营)【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22、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 夫以老者之智

23、D. 属予作文以记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分)【参考答案】6、这里是限制的意思通“返”(返回)7、C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参考译文】【乙】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

24、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决断事情,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武器铸成耕作工具,把仓库里的粮食放出来赈济贫穷人,阿县治理的非常好。魏国听说小孩子治理地方,兵库空了,仓库也空了,就发兵攻打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都上阵,用自己的武器打仗,打败了魏国军队。(2008山东济南)【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

2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谈笑有鸿儒 鸿儒 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参考答案】8答案: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无法忍受。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共4分。9答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

26、简陋了)。 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评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评分:共3分。态度2分,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讨论学问,他从来没有提出异议,像个愚蠢的人。等他回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充分发挥,颜回并不愚蠢啊。”孔子说“颜回,贤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

27、向道的乐趣。颜回,贤德啊!”(2008山东济宁)【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28、分)以其境过清( ) 不可名状(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佳木异竹,垂阴相荫。11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甲文:乙文:12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3分)【参考答案】8因为说出9C10(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11甲文:清澈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湍急 正面(直接)描写12寓情于景;例如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幽美、凄寒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参考译文】【乙】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

29、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2008山东莱芜)【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30、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盖闻之

31、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说范 政理 注:公叔文子:人名复胜公叔。 公叔子:人名。喑:哑,不能说话上:指朝廷 缕:线。 仓廪:仓库。7甲、乙选文都出自汉代刘向编写的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体史书 。该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秦末近二百五十年间的历史。(2 分)8 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臣之妻私臣: 今齐地方千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合升斗者实仓廪: 9用乙文中的话来说“王之蔽”的结果。(2 分) 答: 10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 ( 2 )宁云妨国之治哉? 答: 11甲、乙两文

32、的劝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2 分)答: 【参考答案】7战国策 国别(评分:共2 分每空l 分)8偏爱 土地方圆 指责 使(充) 实 (评分:共4 分每空1 分) 9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10( l) 群臣都来进谏,门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2 )难道说妨碍治理国家吗?(共2 分每句1 分。)11都采取了设喻(比喻) 的方法来巧妙地进谏。(评分:2 分惫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的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

33、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只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2008山东枣庄)【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陈涉世家【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34、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7. 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怅恨久之 B. 辍耕之垄上C. 蜀之鄙有二僧 D. 西蜀之去南海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苟富贵,无相忘。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 两段文字都写到了“志”,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7 答案:B 评分:2分。8 答案:(1)如果谁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们。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

35、尚吗?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9 答案:甲文侧重于要树立远大志向,乙文侧重于用行动实现自己的志向。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参考译文】【乙】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

36、,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08山东淄博)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莱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解释下而加点的词。(2 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6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 7短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7、?( 2 分)答: 【参考答案】5答案: 同“饲”,喂养。 驱使。说明:本题2 分6答案: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说明:本题2 分。7答案:对统治者辱没人才的不满与愤懑。说明:本题2 分。(2008山东聊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默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