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8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之童,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着,亦奚以异乎牧马着而哉?亦去其害马着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注释:(1)大隗: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3)奚:何,什么。17解释加点字。(2分)(1)适遇牧马童子(2)黄帝再拜稽首18翻译句子。(3分)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19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2分)【参考答案
2、】17、(1)恰巧 正好 (2)两次18、了不起的少年啊,不但知道具茨山在哪里,还知道大隗神所处的地方。19、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参考译文】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特别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2008甘肃武威)桃花源记晋
3、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4、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
5、么不愿离开?(3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参考答案】8(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4分,每句2分)9第一问:渔人的行踪。(1分) 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分)10(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3分,每小题1分)11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1分) 第二
6、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共2分,答出一条评1分,答出两条即可评全分)12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3分)(2008甘肃金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洒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7、分)A、其西南诸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D、故自号曰醉翁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饮少辄醉 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11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 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4分)【参考答案】9B思路分析:A项中“其”分别指的“滁州城”和“太守”;B项中“于”都译为“在”;C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亭子”;D项中第一个“故”译为“所以”,第二个“故”译为“原来”。 【点评】
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实词有虚词,用分类积累法。有助于对词语的掌握。10(1)就。(2)寄托。(3)情趣。(4)茂盛的样子。思路分析:这些实词有的词古今意义不同,如“意”现代汉语中指“意思、意义”,文中指“情趣”,而“寓”“辄”的意义跟现在差别不大,所以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词的意思。11群山是背景,一泉山间出,林深路曲,亭临泉上;林映山秀,山衬水清,亭添泉趣。彼此辉映生色,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思路分析: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缩短头”手法,由“群山一西南诸峰一琅琊山一泉一亭”,这些优美景色构成生动画面。【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要点明山林、泉、亭的关系。(2008甘肃兰州)林尽水
9、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2)屋舍俨然 俨然: (3)咸来问讯 咸: (4)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14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12(1)敞亮的样子。(2)整齐的样子。(3)都。(4)邀请。 思路分析:这几个词结合语境不难翻译,其中的“然”应译为“的样子”。13(1)老人和孩子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2)这个人(渔人) 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 思路分析:第(1)个句子难点在于用了借代修辞“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第(2)句是省略句,将省略内容补出就明
11、白了。 【点评】对于文言句式要根据特点来译,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4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对于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结合课文不难回答。(2008甘肃兰州)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
12、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2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会天大雨 会: 上使外将兵 将: 为天下唱 唱: 宜多应者 应: 21、下列句子和“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以其境过清 B、以君之力 C 以天下之所顺 D、必以情2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 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2 分)译文: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 分) 译文: 23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 分)答: 24、如果没有导火线,陈胜吴广会起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答: 【参考答案
13、】20、( 4 分)会:适逢(l 分)将:带领(1分) 唱:倡导(l 分)应:响应(l 分)21、 ( 2 分)A 22、(1)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2 分)( 2 )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2 分)23、 ( l )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1分) ( 2 )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1分)24、 ( 3 分)示例:会起义,因为戍卒在开赴渔阳的途中遇雨失期仅是直接原因,而不是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只要残暴的秦朝的统治存在,就有起义的必然性。(或不会起义。在短时间内暂时不会,因为惧于秦朝统治的残暴,没有导火线不会起
14、义。) (2008甘肃庆阳)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15、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本文作者陶渊明,名 ,字 ,自号 。世人尊称“ ”。(2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屋舍俨然( ) (2)便要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4)未果,寻病终( )11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2分) 12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列举出二处
16、来,并说说是何人所居。(2分)13文中,桃源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外人道也”?(2分)14文章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2分)15文章的第段表明了什么问题?(2分)16文章表现了作者主张生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面对眼前的这个世界你想说点什么?(3分)【参考答案】9、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10、整齐的样子 通“邀”邀请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实现11、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 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13、担心外界的战乱危及桃园,破坏这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的生活。14、使桃花源增
17、添神秘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15、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16、略(2008甘肃武威)【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 中的意思:(4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日出而林霏开()
18、(4)山间之四时也(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前人之述备矣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1)联系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 、 是极为赞赏的。(1分)(2)【乙】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 , , 。(2分)23、【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2分)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参考答案】20、(1)阳光 (2)景象(3)散开(4)季21、(1)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2)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浓密的树阴。22、(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23、(甲)文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描写洞庭湖的景色。(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的景象。24、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先忧后乐,欧阳修是为自己的贬谪而忧;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而乐,欧阳修是为游山而乐,是与民同乐。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更为博大。(2008甘肃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