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4427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单选题1 . 1951年以后,南斯拉夫不再给企业下达具体的计划任务,只确定基本比例供企业参考, 国家放弃计划分配的供销制度,过渡到工业品的自由流动,取消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的政策。 由此可见,南斯拉夫改革的趋向是()A.私有化B.权力下放C.取消计划经济D.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 . 1952年,苏联政府发布关于再次降低粮食制品国家零售价格的文件,决定将面包、 肉食品、奶油、糖等物资实施第五次降价。民众发现,比较便宜的商品在降价后从商店里完 全消失了,而贵的商品却比先前更贵。这反映当时的苏联()A.农庄的自主性不断下降B.改革注入某些市场因素C.农民反对义务交售制度

2、D.农业与轻工业仍然滞后3 .在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南斯拉夫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但在1955 年,赫鲁晓夫却承认“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 这表明赫鲁晓夫()A.学习南斯拉夫经验对苏联进行改革B.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C.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据优势地位D.承认了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4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 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5 .1962年,赫鲁晓夫提

3、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具体原则是: 以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科研院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建一个工业党组织,以集 体农庄、国营农场农业院所及相关农业加工企业等归属于农业体系的生产单位联合起来建一 个农业党组织。这一主张客观上()A.扩大了基层的管理自主权B.加剧了管理上权责不清C.破坏了苏联共产党的团结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完成了十二年科技 规划的基本科研任务,取得了 “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成果。 上述成就的取得()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要依靠苏联对中国的技术

4、支持C.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辅相成D.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7.1963年,31个非洲独立国家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对殖民统治下的非洲民族 解放运动提供了大力支持;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发展为非洲联盟,大力推动非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以实现非洲大陆的复兴。这一演变反映了非洲(A.追求全面现代化的努力B.清除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C.实现了非洲一体化目标D.成为当代区域集团化的典范8. 1966年10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 经济刺激的决议,批准了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生产条例,两个文件的核心是发挥市场机 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这表明,当时

5、苏联()A.正在实施经济领域的改革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的成就C.否定对经济进行集中管理D.发生了严重社会经济危机9.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而继任者安德罗波夫 将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改为“起点论”;后继的契尔年科认为苏联正处在“完善发达社 会主义社会的开端”,当务之急在于完善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解决与共产主义直接 相关的任务。苏联这种变化()A.标志重工业优先战略失败B.折射出美苏争霸的基本态势C.说明苏共开始反思苏联模式D.奠定了政治经济改革理论基础10 . 1983年美国里根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被迫投入军备竞赛。美国又鼓动沙 特增产石

6、油,导致1985至1988年世界油价爆跌,苏联石油美元和军火贸易的外汇收入锐减, 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美国的这些举措成功拖垮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A.经济结构畸形 B.经济改革停滞 C.综合国力下降D.争霸战略失误11 . 19801988年,美国军费由1552亿美元增加到3198亿美元,美国国防部利用这些经 费,购置了一批尖端武器。在这种情况下,1987年戈尔巴乔夫到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 条件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 导弹。据此分析,这一时期()A.苏联经济面临巨大的滑坡B.美苏冷战局面进一步激化C.国际格局已经进入新阶段D.美国迎来

7、经济高速发展期12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有外国人把苏联比作辆大型卡车:驾驶员在用一只脚用力踩下 油门的同时,用另外一只脚踩刹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赶超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B.苏联模式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C.苏联利用国际市场全力发展重工业D. “新经济体制”提高了企业效益13 .勃列日涅夫时期,生产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是分开设置的,科研单位按照国家的计划“订 货”来完成科研任务,具体这些科研成果怎样被利用,那是国家的事情,不关科研单位的事。 这一做法使苏联()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缓慢C. “新经济体制”压制了企业自主权B.研发和生产体制开始走向指令化D.在美苏军备竞赛中一直

8、占据优势14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着手改革苏联的农村经济关系,主要是在推行集体承包的同 时,广泛实行家庭承包和个人承包的形式,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 营。但由于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且多是无法到城市谋生的老弱妇孺,没人愿意承 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苏联努力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甚微C.苏联改革完全模仿中国农村改革D.农业集体化造成生产积极性低下15 .全球通史载:“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 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但是俄罗斯有关组织201

9、1年民调却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 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高达42%。这说明()A.民众意愿决定历史的评判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二、材料分析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 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 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 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

10、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 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 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 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 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 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

11、考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 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材料二 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 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派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

12、内政策恢复 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 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生涯的评价 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据材料二,概括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赫鲁 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局限性。1. B2. D3. D4. D5. B6. A7. A8. A9. DIO. All. A12. B13. A14. B15. D16. (1)影响:一方面,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 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另一方面,排斥市场 经济,实行单一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受到严重束缚;优先发展重工业,造 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任答一点即可)根本原因: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认识;改革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要与时俱进;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与政治体制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任答两点 即可)17. (1)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 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