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553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表说明,当时苏联(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比重/%15.519.623.5A.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B.改革重心转向农业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重视发展农业经济2.“他在政治上对过去的许多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集体领导体制原则;实行权力下放;在经济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开垦荒地”材料中的“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3.1953年,苏联取消此前集体农庄庄员、工人、职员历年各种畜产品义务交售的积欠,将庄员

2、、工人、职员的个人副业义务交售额降低50%,降低集体农户的农业税额。这些措施()A.有利于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B.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用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4.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未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D.进行工业体制改革5.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 B.从根

3、本上冲击了苏联模式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响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6.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词了,而改用“完善”一词。这种做法()A.完善了“新经济体制” B.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停滞的状态C.顺应了科技革命的潮流 D.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传统7.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国家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没有()A.调节好阵营内部的矛盾 B.解决劳动者积极性问题C.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D.处理好政府与群众的矛盾8.下面是我国“八五”计划期间年

4、度国民生产总值表,其中,19921995年的GNP增速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快的,也是同期世界各国中最快的。其主要原因是()“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GNP/亿元21 78226 92435 33448 19860 794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C.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9.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的宇宙飞船质量居世界前列,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

5、A.指令性计划减少 B.商品经济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公有制被打破10.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第十八章南方吹来春天的风第一节改革走到十字路口第二节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第三节迈出改革新步伐第十九章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第一节配套的改革规划第二节重大的改革措施第三节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A.第一编改道与转型(19491956)B.第二编受挫与调整(19571978)C.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D.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11.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走过

6、一个广场,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据历史知识,这位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A民主德国B古巴 C朝鲜 D越南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和国家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及由此引起的民主法制的破坏、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状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压抑。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但却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看待斯大林及苏联模式。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改革就难以进行。摘编自申文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研究等材料

7、二:1950年,南斯拉夫颁布工人自治法,由国家所有制开始转变为所谓的社会所有制。1963年,通过第三部宪法,决定所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实行自治原则,并允许共和国和自治省行使主权。19531963年,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速度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从1971年开始,又实行“国家集体元首制”和“议会代表团制”,提出要把企业改造成为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实行联合劳动,成立联合劳动组织。但是,改革也导致本位主义与分散主义盛行,最终把这个国家拖向了瓦解的深渊。摘编自江春泽、汪丽敏南斯拉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说明赫鲁晓夫在“现实问题”上所采取的重要行动及其积极作用。(2)

8、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分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的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1979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统计单位:%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1979年78.4721.531981年74.7624.620.040.581983年73.3625.740.120.781985年64.8632.081.851.211987年59.7334.623.642.021989年56.0635.694.803.441991年56.1633.004.836.011993年4

9、6.9534.027.9811.051995年33.9736.5912.8616.581997年25.5238.1117.9218.45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整理统计表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准确,阐释有据,逻辑严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的心态就很能说明问题:“政策一付诸实施,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也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了生气,农产品开始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然而,要我们自己去适应政策仍然感到十分困难,甚至很痛苦。”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材料二苏

10、联外交官亚历山大于1930年返回莫斯科,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大街上一片灰暗,餐馆和咖啡馆逐一消失,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除了纸箱和食品罐头,橱窗内什么也没有。店员在张贴“无货”的标签,所带的神情与其说是轻率,毋宁说是绝望。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其质量真是难以形容,我身上的巴黎西装让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摘编自英奥兰多费吉斯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1)根据材料一,描述赫鲁晓夫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模式在民生方面的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

11、谈谈你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C 4.C 5.D 6.B7.C 8.D 9.C 10.D 11.A二、非选择题12.答案:(1)历史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未变,农业、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重要行动及其积极作用: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相同点:实行集体领导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影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形式的有益探索;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13.答案:信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2、。阐释: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14.答案:(1)心态:肯定政策取得了成效,但还是难以接受。原因:新经济政策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的国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赫鲁晓夫未能认识到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反而认为其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2)特征:缺乏消遣和娱乐场所,人民生活单调沉闷;私营经济受压制,影响相关从业人员;长期忽视消费品生产,生活物资短缺,质量不高;基本食品供给匮乏,人民面临吃饭问题。(3)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民生有所保障;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虽然快速推进工业化,但是忽视了民生改善;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影响了苏联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