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2320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高三二模古诗鉴赏汇编【23二模徐汇区(缺)123二模金山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五月十九日大雨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白帝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12 .下列拟编撰的诗歌选集,适宜收录以上两首作品的一项是()。(I分)A.古代格律诗选编B.唐宋古体诗选编C.古代乐府诗选编D.唐宋长短句选编13 .下列对两首作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 (2分)A.刘诗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又写蛙鸣声,起到了以乐衬哀的表达效果

2、。B.杜诗用“高江急峡”表现峡内流水湍急,若山水齐奔,比“急江高峡”更具表现力。C刘诗写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实为烘托大雨的猛烈,表达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D.杜诗状雨景之猛烈,以“雷霆斗”暗喻安史之乱,起到借古讽今的作用。14 .有人评价刘基的这首诗摹写风云雷电脱胎于杜甫的白帝,但承中也有创新。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加以分析。(5分)(三)8分12. (1 分)A13. (2 分)B沉醉的自身作对比,更为曲折地反映了自己复杂的心理。可谓巧妙化用,点“铁”成金。【23二模虹口区】(三)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4题。(8分)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李白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3、 虽然到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注卫尉张卿,即张珀,宰相张说之子,时任卫尉卿。王征君,名字不详。招隐诗,以招揽天下才土为主题的诗歌。12 .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1分)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1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评价本诗的一项是( )o (2分) A.感兴之作,盖以经史事理,播之吟咏B.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C.因意成语,语不使意,偶对则对,偶散则散D.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14.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诗。(5分)12. (1 分)C13. (2 分)A14. (5分)评分

4、说明:1点1分。【示例参考】诗歌实写诗人与张、王二友的秋夜交游,诗人以白花青桂折枝 相赠表达情谊(1分)。月色皎然,诗人由月色联想到雪色(1分),诗歌由实入 虚(1分),诗人遥思到东晋王羲之雪夜访戴的故事。虽然时空变化,但高雅的 情谊却古今相通(1分)。诗人通过对友谊的诉说,进一步表达了期盼张、王两 位知己能向朝廷举荐自己的心愿。(1分)23二模普陀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云中至日清朱彝尊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10可怜至日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注】云中:古郡名,今山西大同市。至日:这里指冬至。

5、缙云岭:今浙江缙云县。白登台:即龙堆:即白龙堆,古西域沙丘名,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雁寒:即雁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在今新疆南路的戈壁滩沙漠。12 .本诗一共有几联对仗?以下选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13 .对本诗题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羁旅诗B.边塞诗C.山水诗D.怀古诗 14.本诗在情感抒发上具有“远客之悲层层郁积”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 分)12. C13. A14. 答案示例:首联以“去岁”和“今年”对举,“山川”言地理之辽远,“雨雪”说季候之 变换,引出生涯漂泊之悲的主题。颔联写至日时分,原本应阖家团聚,可诗人

6、却仍旧羁旅天 涯,不得归去,为客已悲,至日为客愈悲。颈联从“天涯”写到眼前处境,“城晚”“关寒” “角声马色” “雁塞”“龙堆”营造出声色交融的森严气象,进一步加重诗人内心孤独悲 凉的感受。尾联以虚映实,写故园江村远不可望,只能祈愿和想象梅花开放的美好景致,更 衬出眼前的远客之悲。全诗从慨叹客游到望断乡关,再到愁说忆梅,逐层推进,哀情益显深 长悲惋。23二模长宁区】(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13题。(8分)赠吴均诗三首(其三) 南朝梁柳辉夕宿飞狐关,晨登石责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答柳辉南朝梁吴均清晨发

7、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颂砾坂:指高低不平的陇山碎石山坡。秋霰:秋霜。催轴:即催行。12 .答柳悻诗中“扫”字用得妙,请赏析。(4分)13 .关于这组赠答诗的写作背景,有人认为是柳悻出征,也有人认为是吴均随军出征。请根 据这两首诗作出你的判断,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11我的判断理由出征的人是O从赠吴均诗三首(其三)看:从答柳辉看:12. (4分)答案示例:“扫”字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极力渲染了山中秋季 的萧条气氛,烘托出行军的艰辛。13.(4分)答案示例1我的判断理由出征的人

8、是吴均。从赠吴均诗三首(其三)看:“念子加餐饭”柳悻是对出 征在外的对方(吴均)的关怀, 反之则不适切。从答柳悻看:“一见终无缘”用于表达 吴均自己出征在外的思虑是 可以的,若用于对方(柳辉) 出征,则容易引发暗指对方 此去不能回返的误解,不够 得体。答案示例2我的判断理由出征的人是柳悻。从赠吴均诗三首(其三)看: “徭役命所当”用作柳悻自己出 征在外的宽释之辞是可以的, 用来宽慰对方则显得不够得体(“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更似表达切身感受。)从答柳悻看:“君去欲何之”较直白地 想象对方(柳辉)行军所至。评分说明:理由要与所作的判断一致,且能自圆其说。23二模静安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

9、完成第12-14题。(8分)宝剑双蛟龙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电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殁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赠故人马子乔之六南北朝鲍照双剑将离别,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忽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神物终不隔,千祀倘还并。注双剑故事见晋书张华传,雷焕看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断定是宝剑之精,后深掘12 地下四丈,得双剑。雷焕留一剑,另一送张华。雷焕死后,其子带剑行经延平津,剑忽然从 腰间跳入水中,让人到水中去寻,不见剑,但见两条龙在水底。倘:可能。指

10、剑舞动时, 光如芙蓉初开。冲,当。风胡,古之善相剑者。12 .对上面两首诗(以下简称赠故人宝剑)的体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1分)A.赠故人是古体诗,宝剑是近体诗 B.赠故人宝剑都是古体诗C.赠故人是近体诗,宝剑是古体诗D.赠故人宝剑都是近体诗13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 (3分)A.鲍诗先写分离情景,再写分别后难以重聚之痛,最后翻新出奇,突显友情之深。B.鲍诗以物喻人,写分离苦情仍显刚健,高亢噫亮,在六朝绮靡诗风中独树一帜。C.李诗中宝剑宛如蛟龙飞腾,又如雪花映照芙蓉;剑光照射天地,快赶上闪电了。D.李诗写善于识剑者风胡子亡毁,宝剑仿佛因此而潜藏锋芒,暗含知音不在之

11、叹。14.两首诗都写到了 “双剑”,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加以分析。(4分)11.(1 分)B 13. (3 分)C14. (4分)赠故人以双剑离合作喻,暗喻自己和友人分开;最后一句,强调对 故人的思念、期盼重新聚首。宝剑“风胡殁已久”句,诗人以宝剑自比,感叹识得宝 剑的风胡不再;最后一句,诗人自信终有被赏识之时。(各1分)123二模黄浦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甲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望月有怀陈寅恪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初升紫塞云将合,照澈苍波海不流。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注】本诗作于1928年。紫寒,指北方边

12、塞。解识:懂得。乙无题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13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12.校报拟刊登这两首诗做一个鉴赏栏目,下面最适合用作栏目标题的一项是()。(1 分)A.民国风骚B.民国风月C.民国风貌D.民国风骨13.下面出自四溟诗话的句子,不适合评价甲诗的一项是( )o (3分) A.写景述事,宜实而不泥乎实。B.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C.诗以起句为主,顺流之势,兴在一时。D.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14.两首诗都作于月夜,但抒发的情志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12. (1 分)D(“风骚”原指国风

13、和离骚,今指文学作品;“风月”,指男女情爱;“风貌”指风景 概貌;“风骨”指一种刚健有力的风度和气质,更贴合两首民国诗作的风格。)13. (3 分)B(本诗写景述事,从眼前景物写起,又不拘泥于此,故A对;本诗触景生情,所谓“以起句 为主”或“待时而发,触物而成”,故CD对。B讲语言风格,本诗不属此类,故B错。) 14. (4分)甲诗在动荡时局的中秋孤舟上,表达了思亲怀人、忧时忧国、漂泊孤独等情 志;乙诗在挈妇将雏的颠沛流离的春夜,将朋友被杀的悲愤诉诸文字,表达了对统治者 的蔑视与愤慨、对烈士母亲的同情、对时局的无奈。123二模松江区】(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1-13题。(8分)梦天李贺老兔

14、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项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注】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齐州:中州,即中国。1L下列关于本诗风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 (1 分)A.宏阔新奇B.直率奔放C.变幻怪谪D.委婉清丽12 .以下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o (2分)14A.本诗以“梦天”为题,全诗紧扣住“梦”来抒写情感。B.开头四句写梦中上天,在变幻的月色中飘然走进月宫。C.第五、六句写在月宫回头看人世,看到人间迅速变化。D.最后两句写诗人从梦中醒来眺望大海,抒发悲凉感慨。13 .同为写梦,本诗和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艺

15、术和主题上都有不同,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 则文学短评。(5分)11. (1 分)D12. (2 分)D.13. (5分)答案示例一:两诗同为写梦,在主题上却有不同。李贺梦天通过梦游月宫, 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俯视大地,陆地海洋沧桑变化折射人生的短促与渺小, 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喟。梦则是李白昂扬振奋、潇洒出尘的写照,以记梦为 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 神。(评分说明:角度1分,其他各自2分。)答案示例二:两诗同为写梦,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却有不同。李贺的诗歌并不长于对客观事物 作精确的描写,而是努力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

16、感受,并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调动多种 多样的感觉,从而创造出奇异而美丽的幻觉世界。梦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 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 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语言精练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 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评分说明:角度 1分,其他各自2分。)23二模青浦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 浮云一别后, 欢笑情如旧, 何因不归去,相逢每醉还。流水十年间。萧疏鬓已斑。淮上有秋山。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7、(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512 .以下适合收录两首作品的一项是()。(1分)A.唐宋古风长调选B.唐宋律诗中调选C.唐宋律诗小令选D.唐宋古风乐 府选13 .以下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以回忆往昔欢愉的宴饮往事作为开篇。B.都以简练的笔法交代自己多年来的经历。C.都以今昔不同处境的对比直抒悲慨之情。D.都以令人回味之景来代替叙事抒情作结。14 .两首作品都表现了“由喜而悲”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悲”情内涵的异同。(5分) (三)(8分

18、)15 .B (1 分)13 .C (2 分)14 .同:两首作品都借回想曾经欢聚痛饮的乐事,引发感慨时光流逝、岁月蹉蛇之悲1分。异:韦诗还借写久别重逢之喜,想到自己因十年漂泊而两鬓萧疏1分,引发了感慨身世漂泊、 衰老之悲分。陈词则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古今往事分,盛衰兴亡,古今同慨,表达了怀古 伤今之悲分。(共5分)(评分说明:一点1分,给满5分为止)1614.(5分)【答案示例】赞同。杜诗借助“云出门”“雨翻盆”“雷霆斗”和“日月昏”等意象描绘 了白帝城云雨翻腾之景象;刘诗以“风”“雨”“云”“雷”“高城”这些意象组合来展现 风急雨大的景象,对杜诗有所传承;而刘诗还通过“驱”“洒”“压”“过”

19、等动词突显 出风雨的气势磅礴,他的创新在将雨过天晴后的恬淡惬意来对比下雨时的雷电交 作、气势雄峻,并借景言理,即风雨再猛烈,终会过去,当人遇到困难,要坚持, 难关也像风雨般终会过去。(传承2分;创新2分;整体1分)23二模嘉定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行香子过七里漱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 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舌I, 晓山青。注释:这首词系苏轼任杭州通判,途经富春江七里潮时所作。严陵:曾力助刘秀起 兵。刘秀称帝后,他拒官隐居,终日垂钓富春江上。12 .

20、“行香子”是这首词的()(1分)A词题 B词调 C词牌 D词韵1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上片“一叶舟轻”既实写经历,又体现心境,借小舟轻行水上写内心轻松愉悦。B.上片“鱼翻”画出鱼儿翕忽腾跃,“鹭点”写出鹭儿体态轻盈,一字一个境界。 C.下片开头“重重”“曲曲”运用叠词,音韵和谐,写出了群山连绵曲折之美。D.下片“算当年、虚老严陵借典抒情,表达对超然世外、功成身退的严陵的推崇。14.这首词意象的组合和转换颇有特色,结合画线句对此加以赏析。(5分)(三)(8分)12. (1 分)C13. (2 分)D14. (5分)答案示例:1上片结句以“过”字领起“沙溪急”“霜溪冷

21、”“月溪明”一组江溪之景, 意象空间转换也是时间推移;急、冷、明,高度简练概括舟行溪上的湍急清冷明净的主观感 受、情绪波动。2下片结句“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组山的意象组合,有远近 高低视线变化,色彩明暗变化;自然之山与历史人物幻灭形成对比,暗含人事虚空、江山永 存的感慨。3上下片分别以山、水意象组合结句,遥相呼应,以景结情,异曲同工;水光山 色转换之中寄寓人生历史沉思,隽永含蓄,韵味无穷。说明:意象组合分析各2分,上下片联系1分。23二模杨浦区】(三)(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南宋)姜夔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

22、花而 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 绿云自动,间于疏处,庭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羯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 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销 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注:羯:来,来到。相羊:“相徉”,徘徊。菰蒲:水草。12 .对本词艺术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以乐衬哀B.叙议结合C. 一语双关D.烘托拟人13 .有词评家

23、认为,“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那么本词的序与正文是否有重复之嫌? 请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2. D 13.不重复:内容:序,叙述观荷原因、时间、地点等观荷的内容,而 词则细描工笔描写荷花之风神,如写荷花以水为佩,以风为裳,将荷花在风中水中摇曳的风 姿写活了。序的手法白描,词的主要手法拟人、比喻。序是词的造境之语。序还是词的造 境之语,词中荷花化身为女神,在水中情态嫣然,但荷塘之境,却由序言创造,一片荷塘在 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下,在序言中不似人境的环境塑造,更让人有一窥词作 中荷花风姿的愿望。序的散文形式和词的韵文形式的表达不同,序侧重对游览事件、荷塘 环境的

24、客观叙述,而词则更聚焦于荷花用生动荷花意象创造意境。序更客观,词的想象力 更强。重复:词评家认为姜夔词作“序与词复”,一是序中也写到荷花出地寻丈,高高挺立,二也 写到自己徘徊在荷花之中,不忍离去。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拟人的手法,把绿荷拟人化,时间在悄悄过去, 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 欲去还留。“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销酒,更洒菰蒲雨”,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 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 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

25、洒下一阵密雨。烘托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故选D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重复:内容:“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又夜泛 西湖,光景奇绝”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 人画船,亦一乐也”交代了观荷时间地点,荷花的亭亭玉立,出地寻丈。可概括为:序,叙 述观荷原因、时间、地点等观荷的内容。“水佩风裳无数”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 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荷花摇曳,风姿绰然。可概括为:词细描工笔描写荷 花之风神,如写荷花以水为佩,以风为裳,将荷花在风中水中摇曳的

26、风姿写活了。“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片荷塘在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下,密波之间,可窥游 乐之境。可概括为:序是词的造境之语。序还是词的造境之语,词中荷花化身为女神,在水 中情态嫣然,但荷塘之境,却由序言创造,一片荷塘在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 下,在序言中不似人境的环境塑造,更让人有一窥词作中荷花风姿的愿望。“日暮,青盖亭 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拟人的手法,把绿荷拟人化,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 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水 佩风裳”比喻

27、,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可概括为:词的主要手法拟人、比喻。“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又夜泛 西湖,光景奇绝”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 人画船,亦一乐也”交代了观荷时间地点,和观荷的环境更加客观,写景散文。“日暮青盖 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想象力丰富。可概括为:序的散文形式和词的韵文形式的 表达不同,序侧重对游览事件、荷塘环境的客观叙述,而词则更聚焦于荷花用生动荷花意象 创造意境。序更客观,词的想象力更强。重复:“

28、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塌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荷花的亭亭玉立出地 寻丈。也写到自己徘徊在荷花之中,恋恋不舍,不忍离开。“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 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 使我愁恨悲凄。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 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 徊,不舍离去。表达了作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 恋。可概括为:词评家认为姜夔词作“序与词复”,一是序与词中写到荷花出地寻丈,高高 挺立,二序与词中也写到自己徘徊在

29、荷花之中,不忍离去。23二模浦东区】【乙】答柳辉(南北朝)吴均(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甲】赠吴均(南北朝)柳怪寒云口沧州, 相思白露亭, 心知别路长, 关候日辽绝, 愿作野飞鸟,奔潮溢南浦。 永望秋风渚。 谁谓若燕楚? 4口何附行方且? 飘然自轻举。清晨发陇西, 秋月照层岭, 雾露夜侵衣, 君去欲何之? 一见终无缘,日暮飞狐谷。 寒风匚I高木 关山晓催轴。 参差间原陆。 怀悲空满目。12 .请选择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一组词语填入诗歌的空白处()。(1分)A.卷、呼 B.笼、落C.晦、扫 D.浮、摧13 .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风

30、格飞扬健举。B.乙诗格调深沉悲凉。C.甲诗寓情于景物之中。D.乙诗起兴与比喻兼用。14.两首诗均借助想象抒发情感,请结合两诗的画线部分加以赏析。(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12. (1 分)C13. (2 分)D14. (5分)甲诗由路途遥远,难以相伴的现实,想象自己变为天上自由翱翔的飞鸟,无拘 无束地与友人相伴相随的情景。(1分)借以抒发挚友间相怀相望的深情。(1分)乙诗则由 “君去欲何之”的发问,想象对方行路艰难,担忧今后会面恐不容易。(1分)直接抒发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哀与欲留不得的无奈。(1分)两首诗均借想象拓展意境,情感表达更 加形象,(1分)(评分说明:

31、情感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效果1分)23二模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唐柳宗元唐刘禹锡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土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奉诏结束贬谪生活返回长安,因写诗讽刺权贵,再次被贬至更加偏僻 的柳州与连州;伏波故道,指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军队攻打越南曾走过的路;翁仲,秦时巨

32、人,始皇依 照其形铸金人,后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慵疏:懒散粗疏;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柳土师,即 柳下惠,曾因正直不阿著称。12 .以下人物称呼方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1分)A.刘梦得(刘禹锡)B.柳柳州(柳宗元)C.白乐天(白居易)D.王摩诘(王维)13 .以下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诗颔联即景抒情,描写故道荒凉,讽刺当朝衰微,再次表达自身“憔悴”之境。B.柳诗尾联扣住“赠别”主题,以夸张手法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哀叹身世之悲。C.刘诗颔联用典.,一方面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一方面表达对朋友的赞颂。D.刘诗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衬托别绪,展现两

33、位友人分手时凄厉的诗境。14.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内容和情感上有所衔接、呼应。请分析刘诗 是如何回应柳诗的。(5分)12. (1 分)B13. (2 分)C14. (5分)首联通过回忆去年同赴召,回应柳宗元“十年憔悴”的原唱,“又”呼应了“谁料”, 抒发两人共同连遭贬谪的身世之悲;颔联用“黄丞相.柳土师”的典故以两位古代贤相呼应了 柳诗的名将和石像,表达与友人共同的慕贤之望,联想自身与友人相同的处境,有着建功立 业却不能的无奈;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顺承诗歌前两联点明“赠别”的离愁别绪;尾联 以“相望长吟”呼应了柳诗“垂泪千行”,回应了两人相惜相知、不忍离别的悲伤之情;

34、全诗的 身世之叹、情感之悲及赠别不舍的情感表达与友人的诗作一一契合,体现了酬和诗衔接、呼 应的特点。评分说明:每联呼应分析1分,总括I分23二模闵行区】(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邮亭唐张继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之三)北宋王之道开窗如见碧油幢,新竹春来过屋长。渐近柴桑旧家路,清风来报稻花香。12 .过诗所写的季节是()。(1分)A.初春B.初夏C.初秋D.深秋13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 (2分)A.“日欲斜”三个字点出了时间。B.“每到”写出了离家时间之久。C.“碧油幢”指成片竹子如营帐

35、。D. “柴桑”在诗中指的是桑树林。14 .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分析。(5分)(三)8分12. (1 分)B13. (2 分)D14. (5分)甲诗借傍晚在邮亭所见残花,联想到家中每年花开却不在家,表达了对家的思念 (漂泊之感):乙诗通过开窗见新竹,踏上回家的路途,仿佛闻到稻花香,表达渐近家乡的 喜悦23二模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咏水仙花五韵(宋)陈与义仙人细色裘,缰衣以褐之。青悦纷委地,独立东风时。吹香洞庭暖,弄影清昼迟。寂寂篱落阴,亭亭与予期。谁知园中客,能赋会真诗。【注】细色:浅黄色。 褐(xT):敞开。 悦:女子的佩巾。 园中客:作者的自称

36、,时诗人客 居岳州郡守的后园。 会真诗:会真记中有张生赠给崔莺莺会真诗的故事。12 .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o (1分)A.唐宋格律诗选B.唐宋近体诗选C.唐宋古体诗选D.唐宋长短句选13 .下列对于水仙花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o(3分)A.黄裘、红衣、青巾,色彩描写表现水仙华丽浓艳。B “独立”一词赞颂水仙自强自立、坚贞不屈品格。C.暖,“迟,,写出水仙香气与倩影给人的独特感觉。D.全诗以仙人作比喻,刻画水仙飘飘欲仙的美好形象。14 .这首诗另一版本画线部分的诗句为:“万里北渚云,亭亭竟何思。”请评价两个版本的优 劣。(4分)(三)咏水仙花五韵 8分12 .C(1

37、 分)13 .C(3 分)14 . (4分)示例1:原诗这个版本较好。“寂寂”与“独立”照应,表现了水仙的孤独寂寞,篱 落阴”进一步写它生长在篱落的幽暗之处,不为人知,借此表现怀才不遇之感。“与予期”则 是以拟人化(移情)笔法,写出诗人对水仙的惺惺相惜,一往情深,从而自然地引出结尾以 会真诗倾诉眷恋之情。而“万里北渚云”只能表现诗人飘零思念之情,水仙与仙女不可能 具有这种情感,且“竟何思”说明诗人还不能理解水仙的内心情感,这样双方就很难产生共鸣, 造成与上文内容的脱节。示例2:另一版本更好。诗人宕开一笔,设想将来离开岳州回家后的情形,那亭亭玉立的水 仙遥望万里之外北方水边上空的云,会有怎样的思

38、念呢?以想象将来别后之景,又以水仙对 诗人的思念之情,与原诗比较,进一步表达诗人对水仙的难忘不舍之情,大大拓展了诗歌的 意境,更加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深挚的情感。23二模崇明区】阅读下面 诗歌,完成小题。夜发分宁寄杜涧叟(宋)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别滁(宋)欧阳修花开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注释】黄庭坚: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其称:“自 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 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12.下列关于两首诗歌

39、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诗前两句渲染伤感离别之氛围。B.欧诗前两句以乐景衬托悲凉之情。C.二诗在题材与体裁上均相同。D.二诗皆采用借景抒情手法。13.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画线句脱胎于欧阳修别滁诗画线句,请结合诗歌内 容分析其化用之妙。【答案】12.B 13.欧诗画线句传达出作者暂且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但一 “且”字 透露出作者故作旷达之意,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曲折地透露出一丝离愁,情感具有一 定的层次。黄诗画线句第一句亦为故作轻松之词,内心实则充满离愁。第二句却又不言己愁,让满川替 己愁,赋予无情之物以人情,实则蕴含自己一腔之离愁。如此,诗意跌宕,情感深沉含蓄。 可谓巧妙化

40、用,点“铁”成金。【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以乐景衬托悲凉之情”错误。诗的前二句以绚丽的春光衬托热烈的送别场面。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欧诗“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意为“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 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 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 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扰心,所以 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曲折地透露出一丝离愁,情感具有一定的层次。黄诗“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意为“我呢,把离别看得很淡很淡,和平常一样, 喝醉了酒;那多情的风、多情的月,吹着小船,照着江水,仿佛替人深深地发愁”。三、四 句因而转到言情上,赋予无情之物以人情,实则蕴含自己一腔之离愁。这两句很别致,说自 己不愁是假的,诗人离家次数多了,是不是“如今识尽愁滋味”,不想做出愁态来呢? “我 自只如常日醉”,多多品味,不难发现其中含有许多苦涩味。末句让满川风月替己愁,这愁 就无限扩大,漫延到整个自然界,比写人的愁怨范围和深度增展许多;把多情的风月与浑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