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手机徐悲鸿的相关资料、中国画的工具。(教师)中国画的工具、教学课件、奔马图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
2、公司2010秋季艺术品 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1)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 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
3、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 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4)欣赏郎世宁 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第二课时1 .掌握方法,尝试体验。(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4、2.展示评价,拓展延伸。(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3.全课总结。第2课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戏曲艺术,掌握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2.欣赏、总结戏曲人物的服饰、动作、道具等相关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向水墨戏曲人物表现名家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进行表现。3.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画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增进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
5、作、神态。难点:对具体的戏曲人物造型特征的捕捉、把握及个性化的表现。教 学 课 时: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及其相关故事等资料;水墨画的相关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欣赏水墨微动Iffll,趣味人课。(1)引导学生边欣赏水墨微动画边想一想这段动画片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用水墨表现的戏曲人物给你怎样的感觉?(2)引出学习主题:(戏曲人物)2.欣赏戏曲人物.获得感知:(1)以“我的戏曲印象”为话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戏曲。戏曲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研讨、发表个人独特看法。(2)引
6、导学生说一说戏曲人物有哪些特点。请他们秀秀戏曲人物的有趣造型:谈一谈这些戏曲人物在服饰、化妆和道具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3.探究水墨表现,增长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关良的作品 戏曲人物,思考:艺术家是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戏曲人物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图片解构,进行必要的提点和示范,从而使学生获得多种水墨表现技能:4.借助比较欣赏,发展个性。(1)比较陈九和韩羽的戏曲人物水墨画作品,说说其不同之处(如线条、墨块等)。(2)比较这两幅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一幅色彩比较艳丽浓重,一幅以淡雅点缀为主)。(3)再看这组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和前一组相比,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这组纯粹以墨色
7、的变化来加以表现)?这样的水墨画创作需要注意什么(如水的比例控制、墨色浓淡变化等)?5.全课小结。第二课时1.我画戏曲人物,个性表现。(1)学生选择收集的戏曲人物图片,截取最佳的表现角度。(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表现戏曲人物。2.展评结合拓展,激活学习。(1)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水墨韵味、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赏评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自我、他人的作品评议过程中,获得对于本课所学的“活用”。(2)我们再来欣赏儿种表现戏曲人物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喜欢的理由:想一想:我们还能怎样表现戏曲人物?以此激发学生持续创新表现的积极学习情感。第3课水墨人物教学目
8、标: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2.在欣赏名家水墨画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来写生表现身边的人物。3.提高对水墨画的兴趣,培养对这一传统绘画方式的持久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体验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法。难点: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毛笔、调墨盘、水桶等工具。(教师)范画、墨汁、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墨盘、水桶等工具。教学过程:1.说一说。(1)课件出示三张画,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画种。让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特点。(2)教师小结,引出课题。2.赏一赏。(1)、教师通过从古
9、至今水墨人物画图片欣赏,介绍水墨人物的历时发展过程,感受水墨艺术的魅力。(2)、教师引导学生对名家作品进行谈论、交流,分析水墨人物画不同用笔和表现方法。(3)知识回顾:通过作品欣赏总结出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手法:泼墨写意、勾线设色、墨色的浓淡变化等。常见的画法有:纯用水墨画法、色彩渲染画法、细线勾描画法,粗笔大墨块画法,细笔与粗笔结合画法、干擦与湿染结合画法等。3 .想一想。出示爱因斯坦像与学生的作品。仔细观察,作者是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爱因斯坦的形象的?着色有什么规律?4 .学一学。(1)出示一幅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2)教师示范:1).从五官
10、入手,先画眼睛,以淡墨为主画出人物脸部。2).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3).画出人物的胸部及上肢。4).添加人物背景。5).待墨色干后着色,完成作品。(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4)学生作品欣赏。5.iffll-lElo要求:根据素材,观察人像特点,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6.作业讲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7.课后拓展。欣赏彩墨人物画作品。第4课画家林风眠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
11、、用色技巧。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设疑激趣。(1)出示课件。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2.讲授新课。(1)初步了解。(林风眠生平介绍)a.了解林风眠生平b.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 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 作 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b.教师
12、提问。(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C.学生欣赏、讨论。(3)、对比欣赏。(比一比)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构图:以正方形为主。.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
13、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D.教师总结。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为“风眠体”的彩墨画。第二课时1 .尝试实践。(试一试)A、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B、学生作业。C、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2.作业评价。(评一评)A、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B、同
14、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3、课堂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第5课蔬果造型教学目标:1.根据蔬果自身的特点加以想象进行夸张装饰,掌握蔬果造型的基本方法。2.运用蔬果变化多样的质感、肌理及形状,采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3.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创作出有趣的蔬果形象。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联想,创作生动的蔬果造型。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寻找合适的蔬果。牙签、切刀、彩纸及一些废弃物品等。教学过程:1
15、.情境演绎,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蔬果: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形状及颜色特点。(2)观察自己带的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3)揭示课题。2.深入感知,发挥想象。(1)变变变,我是怎样变出来的?(指向蔬果造型的不同方法。)(2)变变变,看我有几变?(指向相同蔬果的不同造型。)萝卜变变变。茄子变变变。菠萝变变变。生姜变变变。(3)变变变,大家一起变。(指向多种蔬果的组合造型。)3 .熟悉技能,尝试表现。(1)变变变,我来变一变。将收集到的蔬果展示出来,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2)指导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做出作
16、品的大致造型,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亥()、组合、插接等。(注意用刀安全。)(3)分组自由创作。4 .展示评价。第6课秋之韵教学目标:1.感受秋天的收获与色彩缤纷之美,掌握用秋天植物材料造型的方法。2.利用植物的原始形状或纹理来造型或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3.培养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植物材料表现对秋天美的感受。难点:植物材料的运用和创作主题的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收集各种秋天的树叶、树皮等材料,手工用白乳胶、水粉笔一支、剪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1)欣赏一段时长2分钟的关于秋天的
17、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有更直观的感受。(2)说一说:能用最美的语言描述你喜爱的秋天吗?2.欣赏评述。(1)讨论:所 谓“一叶知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随风飘落的秋叶缤纷满地。你有办法留住秋天的美吗?(2)美就在脚下,你发现它们了吗?这些树叶美在哪里?3 .技法探究。(1)每一片叶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作的想法一样。(2)仔细观察自己捡到的叶子的形状、颜色有什么特点。(3)拼摆游戏。和同桌一起拼摆一下自己的叶子,根据形状和颜色,启发学生讨论该材料最适合表现的形象。(4)想一想:除了变换角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联想?(上
18、下左右旋转、正反面、叠加、适当裁剪、各种植物材料组合,)4.评价交流。(1)欣赏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探究这些拼贴作品的制作方法。(材料、技法、粘贴的顺序等)(2)师生共同讨论综合材料的运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布局、预先拼摆、拼贴先后顺序)(3)工具使用注意事项。第二课时1 .自选作业。可以用树叶、树皮、草、枯枝等材料拼贴一幅作品。可以用以上方法拼贴设计一枚独特的书签。2 .展评拓展。(1)巡回指导,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观赏。(2)师生互评;学生自评。(3)学生自我小结实践心得,说一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部分。(4)拓展:收集落叶和种子、剪刀、双面胶等,可以在课余制作信纸、贺卡等。3
19、 .全课总结。第 7课做做陶艺教学目标:1.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进行立体造型练习。2.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在实践中用捏塑、泥片、拉坏成型等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3.提高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技法。难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陶艺作品。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等。(教师)课件,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材料,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欣赏东汉时期的陶艺作品 绿釉陶水亭图片,感受该作品的艺术魅力。2.引导学生欣赏隋代的陶艺作品 彩绘伎乐陶俑图片,了解彩
20、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做做陶艺。4.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陶器,了解陶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5.引导学生欣赏现代名家的陶艺作品 碗、狗,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特点。6.欣赏比较:与古代的陶艺相比,现代陶艺作品有什么新颖和奇特的地方?7.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说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8.引导学生认识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9.玩一玩:感受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掌握陶土的特性。10.课后拓展:查阅中国古代陶艺的相关资料。第二课时1.揭示课题,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陶艺相关知识。2.师生共同探究:重点了解陶艺的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及拉
21、坏成型四种成型方法,学习一种简单手工成型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3.结合步骤图,适当进行演示其中捏塑、泥条、泥片等方法。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陶艺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5.学习建议: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6.展示评价,以“陶艺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7.拓展延伸: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第8课中国扇子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扇子的历史文化和工艺特点,掌握用水墨画扇面的基本方法。2.欣赏不同时代和不同种类的中国扇子,体会中国扇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扇子制作的工艺和扇面的绘制过程中,感悟中国扇子的独特魅力。3.感受中国扇子的文化气息,提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
22、注与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中国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难点:根据扇面的特点来设计创作水墨画。教 学 课 时:1课时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收集一两把好看的扇子带到课堂。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是怎样纳凉消暑的?简单交流,教 师 引 出 韩熙载夜宴图,简要介绍作品的名称与作者,然后请学生观察:“古人是怎样纳凉的?”揭 示 课 题 中国扇子。2.了解与感受。设 问:“画中的扇子叫团扇,根据形状、材料、结构等的不同,扇子还有许多种,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扇子?你带来的是什么扇子?每个部分可以怎么称呼?”了解扇子的有关知识。(2)比较分析: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23、所用的扇子与我们中华古代的扇子,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了解与感受中华古扇子的艺术与文化。3.布置作业。在感受扇面作品艺术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临摹或创造性临摹。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展示作品,交流评价。6.课堂小结拓展。小结:从中国扇子可以看出传统艺术的优秀与伟大,第 9 课小小果壳箱教学目标:1.了解果壳箱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果壳箱设计的基本知识。2.设计造型新颖的果壳箱,并用废旧材料等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美观实用的果壳箱。3.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废旧材料、纸张等设计并制作一个立体、美观实用的果壳箱。难点:启发探索创新。教学课时一
24、:2课时课前准备:瓦楞纸、剪刀、双面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课前导入。我们在欣赏一座城市美景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街边的“环境卫士”呢?请学生们猜一猜街边的“环境卫士”是什么呢?学生:果壳箱。揭题:小小果壳箱。2.引导谈话。你们知道果壳箱的作用是什么吗?配合出示的图片,初步了解果壳箱的构造,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你在哪里见到过果壳箱呢?配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果壳箱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让学生说一说室外果壳箱和室内果壳箱有什么不同,材质的不同:室外:木质、水泥。室内:不锈钢、塑料。形状大小的不同:室外:形状较大。室内:形状较小。3.欣赏图片,发散思维。(1)教师出示果壳
25、箱的构造图,请学生简单了解果壳箱的构造。果壳箱分为箱盖、投入口、箱体、箱底、可开启处。提示:可以让学生讨论在果壳箱的每个构造区域想要设计的形状。(2)欣赏果壳箱图片,说一说这些果壳箱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3)果壳箱的外形你们有什么新的设计吗?(4)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发散设计思维。(5)出示制作步骤,进行简单讲解。(6)每个果壳箱都有不同的形状,也有不同的作用,请学生们说一说设计的果壳箱是在什么地方使用的,有什么功能。了解不同的垃圾。第二课时1.学生创作。(1)用准备好的瓦楞纸和其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新颖的果壳箱。(2)注意色彩的搭配,做到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统一。作业: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
26、完成一个果壳箱。要求:造型独特,美观实用,注重环保并符合学校环境;合作完成的要合理分工。2.教师巡回指导。3.课后评价。(1)在展台(讲台)展出学生作品。(2)选择典型作品,请学生口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或想法。适时教师点评或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3)收集制作过程中的垃圾,作为选票,投入不同功能的优秀的果壳箱作品中。谁的果壳箱里的垃圾多,谁的作品就最有人气。小结: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赏识它们的眼睛。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做个小小环保者,用慧眼和巧手变废为宝。4.课外拓展。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不能随便乱丢垃圾,还要注意垃圾分类。第10课流动的风景线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装饰的方
27、法和作用,感受车身外部装饰的魅力.2.通过汽车装饰的赏析,尝试用剪、贴、绘等技法体验车身装饰,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车身装饰作品。3.培 养 对 汽 车 装 饰 的 审 美 能 力,生活美的鉴赏能力,拓展创新思 维。教学重点、难 点:重 点:了解汽车的装饰方法,尝试车身的装饰。难 点:运用多种装饰方法美化车身。教 学 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1.设疑导人。(1)出 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花瓷纹样装饰的汽车。(2)引 出 课 题 流动的风景线。2.问 题 探 究。(1)汽车装饰的起源赛车。(2)汽车装饰的作用: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美观等作用。(3)什么样的车能进行装饰?3.交流技法。(1)汽
28、车形体大揭秘,分析了解大巴车、货车、小汽车三种汽车的基本结构。(2)汽车的车身装饰有哪些基本方法?(图形装饰法、文字图形装饰法、色彩线条装饰法)方法拓展:文字装饰法、线条图形装饰法等。(3)如何装饰汽车?从图案位置、图形面积、主体色调等三方面分析,强调装饰汽车应注意的问题。4.实践探究。(1)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平面的车身设计,并用剪、贴、绘等技法进行车身装饰与美化。(2)动动手,做一做。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参考图片动手制作,完成作品。5.评价展示。第11课公交站台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公交站台的功能和特点,学习设计一座有特点的公交站台。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实践应用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等方法
29、来大胆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设计公交站台的基本方法。难点:抓住站台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并能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构想。教 学 课 时:1课时课前准备:铅笔、彩色卡纸、美T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的公交站台图片后,教师简单介绍公交站台的功能,并出示课题 公交站台设计,提出本课学习任务初步了解环境设施功能,进行站台设计。2.分析、了解公交站台的结构等知识,初步感受公共设施与生活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公交站台设计图绘制方法,尝试手绘一座公交站台设计草图。4.
30、引导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自主交流评价:说说同伴设计的公交站台哪些地方最吸引你。5.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引导学生能通过卷、折、穿插等技法用彩纸把自己的设计稿制作成一座立体的公交站台模型。6.布置作业要求:能用纸张制作表现一个公交站台,要体现自己的设计构想。7.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8.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9.小 结:要求学生课后寻找身边的公共设施不完美的地方,试着画画重新改进后的设计稿。第 12课街市新貌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明确店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在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时提高设计应用能力。2.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
31、角度,与同学合作规划与设计“特色街”平面图或模型。3.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彩色瓦楞纸、彩色卡纸、双面泡沫胶、彩色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欣赏感受。(1)走进古街。(欣 赏 清明上河图局部)提问:这是我国古代哪一幅传世名作的局部画面?它描绘了什么?了解: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这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2)小结:我们家乡的街道日新月异。揭示课题:街市新貌。2.任务学习,了解提升。(1)走人特色街。(展示:特色街图片)提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特色街?我们
32、的家乡有哪些特色街?提问:这条街有什么景致最吸引你?它 的“特色”是什么?(仿古建筑、民间游戏项目、小吃食品、T 艺品、扮演者等)了解:特色街的“特色”是什么?(文化主题、商业主题、美食、休闲等)小结:特色街道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商铺店面,还是街头的电话亭、指路牌、花坛、座椅、行道树、路灯、街边的雕塑、人行道的砖面,”,都要围绕主题,整体规划。(2)了解店面设计。特色街上有许多特色店铺。提问:走进特色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店铺)完 成“学习单”。“学习单”题一:比较两家特色商店的店面特点,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店面和招牌的设计富有个性,感受不同)“学习单”题二:找一找,店铺的特色具体体现在
33、哪些方面?(招牌、门头、橱窗、陈列的商品等)小结:店面给人的整体感觉,能够体现店而的档次和个性。设计必须与经营内容、周围环境、商店建筑结构相协凋,要先确立是现代风格还是传统风格,招牌要体现该店的经营特点。第二课时1.观察学习,概括方法。(1)欣赏作品,概括方法。(纸质、平面、剪贴、组合)(2)技法点击,鼓励创新。(材质、半立体、立体、折等)2.欣赏作品,拓展思维。提问:这些作品的创意在哪里?3.精心策划,组合构建。(1)分组规划,同 建“特色街”。(我们都是城建设计师)讨论:你 们 组“特色街”的主题是什么?想怎么规划设计?交流:如果你将成为特色街的小店老板,你想开一家什么样的店铺呢?你的小店
34、要装修,你有什么好主意让小店引人瞩目,招揽生意呢?(2)学生创作(合作完成作品)。3.作业展示,教学评价。(1)欣赏同学设计的特色街,并展开美术评价。(2)学习同伴的设计理念,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4.综合探索,知识拓展。课后调查作业:街道的历史和现状,人文特色,建筑风格与环境氛围。调查方法:可采用新闻调查、网络搜索、摄影摄像、速写笔记等方式。调查报告形式:图文结合。第 13课生活与科幻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与科技的关系,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科学创意的方法。2.欣赏改变生活的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想,提高创新能力。3.培养热爱科学、
35、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美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幻想。难点:从不同角度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块有趣的手表,它可不是一块普通的手表哦!”(展示手表,学生猜一猜。)“这是一块多功能的手表型手机,它和你的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拍照、发短信了,有趣吗?而且戴在手上,不容易遗失,打电话又方便。这就是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舒适。”2.继续感知,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展示图片。“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未来都是如此,人们拥有着科
36、学幻想,然后进行发明创造,社会才会不断进步:”3.实例赏析,了解如何创作科幻画。(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介 绍 达芬奇手稿作品。小结:达-芬奇是一位15世纪意大利画家,他不仅画画特别棒,也非常有创新思想,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科学幻想,科技创作手稿达10000多页。500多年前他所画的设计手稿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因而他的手稿也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例如:密码筒、机器人、闹钟、照相机、温度计等,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2)继续了解先进的科研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来说说目前科研的一些实用产品。电动型自行车电动功能藏于小巧的细节中,轻便、实
37、用)。眼镜摄像机(戴着眼镜就可拥有拍照、摄像等功能)。“这些发明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学生讨论科幻画的创作步骤及科幻画的意义。教师小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科学依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 行 科 学 创 想“科”一一科学性基础“幻”想象性内容“画”艺术性形式第二课时1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科幻画的创作过程。展示图片,思考创作过程。启发思考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说一说生活中令你最烦恼事是什么?(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小结:我们的社会,大到宇宙,小到家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发明创造。首先要解决科幻画的“科”。“科”科学性基础教师总结遇到的问题。学
38、生分小组完成讨论:如何解决自己或同学提出的问题,以及老师展示的5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构思如何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独特的科学幻想内容,解决科幻画的“幻”和“画”。)展示科幻画作品,思考如何表现“幻”与“画”。“幻”内容需要大胆想象、创新。“画”形式需要追求美观、新颖。2.小 结:A.以上科幻画作品想法新颖、独特,画面的色彩很好地烘托出画面的气氛。B.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要运用科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生活变得更美好!C.我们现在真处于一个高科技的社会,今天的幻想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现实,未来的生活是美丽的,未来的世界是靠大家去创想的。D.欣赏作品,引导启发与思考:3.指导创
39、作。提出作业建议:针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想,并创作一幅科幻画。提示:用绘画的方式表达科学思想,既要有科学的创新性、合理性,又要有绘画的艺术表现性。4 .学生创作。5 .展示、交流。(1)欣赏科幻画作品。(2)课件出示评画标准。学生根据评画标准,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科幻作品:陈述自己对于科幻作品的欣赏感受。“同学们的科幻画各具特色,今天你们的幻想,将会成为明天的现实。至于实现这个幻想需要多久,也许会很长,也许会很短第 14课窗外的风景教学目标:1.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2.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
40、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3.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难点: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油画棒或水彩笔或水粉(彩)颜料等工具。教学过程:1.欣赏导人。(1)欣赏苏州网师园“殿春移”内的窗景,思考图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2)提示课题:窗外的风景。(3)试一试: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不同形状的窗户。欣赏一组江南园林的窗景,说说有什么特别的美感。(5)小结:窗口就是一幅美丽风景的取景框。2.深入探究。(1
41、)以窗口为画面的取景框,练习取景。分析比较同一景致不同的取景方式,理解不同的构图给人不同的感受。提示:观察取景时,要进行取舍,琐碎和难于表现的可舍弃,应强调构图的安排。(2)教师示范窗外景色的绘画步骤。(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3.尝试创作。(1)作业建议。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画出窗外的景色,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窗外的景色。(2)学生创作,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以“窗外的风景”绘画作品展的形式展示作品,围绕作品“构图合理、主体突出、层次丰富”等方面进行评价。5.课后拓展。欣赏不同方法表现的窗外的风景,鼓励学生课后也去试一试。第15课新家园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设计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制作基
42、本的制作方法。2.欣赏新家园的建筑及环境没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与制作新家园的模型。3.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家园的建筑草图的设计与模型制作。难点:将建筑的设计草图制作成模型。教学课时:3课时课前准备:铅画纸、记号笔或水彩笔、彩色铅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请学生聊聊所居住的房子与小区环境。(2)你对自家的房子满意吗?如果你现在有能力买房,那么你会把新家园选择在哪里?选择什么样式的住宅呢?为什么?一般人对好房子的定义是地段好,面积足够,视野好,周边环境漂亮等等。这节课,去欣赏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看看其他人眼中的“
43、好”房子。(3)出示课题:新家园。2.欣赏与思考。(1)出示卡延塔的图片。老师先带领大家到迪拜,欣赏高达310米的扭曲住宅大厦卡延塔。这栋大厦包含456个居住单位,建造花了 8年时间,耗资达81亿美金。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简单介绍卡延塔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2).出示流水别墅的图片。有些同学向往别墅生活。这是建筑师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别墅共三层,约380平方米。看到它,你能感受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吗?是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流水别墅的简单介绍)别墅坐落在岩崖之中,与自然契合,与环境交融,成为一种以建筑词汇再现自然环境的抽象表达。它可是非常上镜、被拍摄最多的私人住宅呢!(3)出示高
44、迪的米拉之家图片。你会选择这样的住宅吗?为什么?同学讨论、回答。课前,许多同学们提出好房子要新建。米拉之家建于1906-1912年间,上百年的老房子如今仍有八家住户,非富即贵。出示上海的老洋房、北京的四合院的图片:(5)出示江南民居和福建土楼,小区和农村的住宅建筑图片。第二课时1.深入探究。(1)不管我们现在居住的家同,还是我们欣赏的这些有名的住宅建筑,它们是如何建成的呢?大概有哪些流程?学生交流、分析与回答。总结:住宅建筑的建成,简单地可分为前期规划与设计、住宅建筑的建设、后期的装饰与美化三大步骤。造房子是个大工程,这期间我们会需要很多专业人士的帮忙。(2)我们如果要造一栋住宅建筑,会需要哪
45、些擘业人士的帮忙呢?总结: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包工头、泥水匠、装修设计师、水电工、园艺设计师,一栋优秀的住宅建筑,需要很多专业人士的合作才能完成。2.作业布置与学生练习。(1)6人为一组,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相关建筑专业人士,合作设计一栋理想的新家园住宅建筑。(建筑风格不限,以草图的形式展现设计成果)(2)学生合作设计。3.交流与评价。(1)学生展示设计草图,教师请三个小组派代表阐述设计构想。(2)学生自评与互评。(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设计提出一些修改建议。笫三课时1.导人。同顾上节课,展示学生修改后的设计草图。同学们,家园住宅建筑设计草图你们已经完成,那我们如何把草图制作成模型呢?学
46、生交流与讨论,每小组派代表发言。2.教师示范。示范制作的大概过程,并讲解建筑模型制作要点和技巧。示范一:建筑模型如何用粘贴才牢固。示范二:门窗的剪贴与制作。示范三:建筑的美化(如用水彩笔在建筑外观上画一些漂亮的图案、用彩色卡纸美化等)。3.学生制作与作品展示。(1)学生以6人为一组,根据上节课的设计草图进行制作。(2)巡视指导,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发现学生制作得精彩的地方,及时地进行展示与肯定。(3)制作成果展示新家园建筑模型展。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与学生一起评出优秀作品。4.教师小结。家是使人获得安全和舒适的地方。住宅和人的关系,就是要考虑到人在使用
47、上的功能。第16课金银器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金银器的工艺、造型、纹样的特点,掌握传统金银器的欣赏方法。2.从工艺、造型、纹样、功能等方面欣赏传统金银器,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评价。3.感受传统金银器的美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金银器,以及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难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各朝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课前阅读教科书。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1)欣赏提问:请看大屏幕,这两幅照片拍的是哪里?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你见过金银制品吗?你的家人谁有金银制品?你有没有见过古代的金
48、银器?(2)小结呈现课题:今天一起来学习我国传统的 金银器。2.初步赏析。(1)提问:书中介绍的金银器涉及了哪些朝代?可以分成哪儿类?书中介绍的金银器和现在的金银制品有什么不同?请你用儿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2)小结: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工艺精湛。3.深入探究(1)教 师 出 示 金虎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金虎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金虎动态是怎样的?纹饰有什么特点?小结:金虎是金制品(金器);属饰件类;姿态生动,纹饰概括、简洁。(2)教 师 出 示 金梳背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金梳背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金
49、梳背的纹饰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制作工艺?(3)银水壶,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进行介绍。4.尝试赏析。(1)作业要求: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件金银器。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5.小结拓展。第 17课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教学目标:1.培养收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探究思维,提高审美趣味。3.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独
50、特价值。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收集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欣赏导人,激发兴趣。(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讨论交流:仔细观察这儿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3)学生汇报。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儿类?(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