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类维护检修规程:离心泵、隔膜泵和液下泵.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9299521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7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类维护检修规程:离心泵、隔膜泵和液下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泵类维护检修规程:离心泵、隔膜泵和液下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类维护检修规程:离心泵、隔膜泵和液下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类维护检修规程:离心泵、隔膜泵和液下泵.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吸入口径小于600mm、型号为IS、IH、Sh型的单级单吸和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亦可用于BA型、F型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相似类型的泵可作参考。1.2 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1.3 技术性能1.3.1 IS型、IH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1。表21.3.2 Sh型单级双

2、吸离心泵主要性能见表2。吸入口径 mm150 200 250 300 350 500 600流 量m3h144170234288 414486 684792 10441260 17642016 28803420扬 程m 4047.6 3693.51165.1 109013.412512.398.415.571电机功率kw 2855 40100201352830055680 115850 190780转 速 rmin 2900 1450970输送液体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最高温度不超过80 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基础螺栓及各

3、连接螺栓齐全、紧固。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 “五定”、“三级过滤”。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有泵的总图或结构图、易损件图。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

4、修规程齐全。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包括: 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b.设备运行记录; 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2.4.4 轴封处泄漏 a.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15滴; 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

5、车,并做好运行记录。3.1.2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3.1.3 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3.1.4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3.1.5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6 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3.1.7 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3.1.8 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

6、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3.2 定期检查内容 对于生产系统中重要的泵,可按表3内容定期检查。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4。3.4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 a.泵内发出异常的声响; b.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 c.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 d.泵突然不出水。检查项目周期内容判断标准推荐使用仪器监测滚动轴目的运转情况 7天 测量滚动轴承振动的冲击能量,以判断轴承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当dBN20时: 轴承状态良好,下次按周期测量 当20dBN35时 要引起注意,轴承已出现早期损伤,必须在较短期间内再次测 当dBN35时 轴承有明显的损伤,必须在更短的期间内

7、测量 当dBN50时 应迅速更换轴承 冲击脉冲计CMJ1型SPM43A型监测泵的运行情况 7天 在轴承室处从径向测量壳体振动的振幅 单振幅A不超过以下值: 1)轴中心线高225mm 转速n1450r/min A0.03mm 转速n2900r/min A0.02mm 2)轴中心线高度225mm 转速n970rmin A0.06mm 转速n=1450rmin A0.04mm 转速n2900rmin A0.03mm 便携式测振仪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5。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4.2.1.2 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

8、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4.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4.2.2.4 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4.2.2.5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4.2.2.6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4.2.2.7 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4.2.2.8 检查或校验压力表。4.2.2.9 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4.2.3.2 更换叶轮。4.2.3.3 更换泵轴。4.2.3.4 泵体测厚、鉴定;作必要的修理。4.2.3.5 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

9、度。4.2.3.6 除锈防腐。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泵体及底座5.1.1 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涡旋室及液体通道内壁铸造表面应光滑,在不承受压力部位发现裂纹或其他可焊补的铸造缺陷时,按照JBTQ369泵用铸铁件焊补进行修补。5.1.2 双吸叶轮泵泵体与泵盖中分面的平面度,以一米长的平尺检查应不超过0.1mm,装配时垫以0.20.25mm的纸垫。5.1.3 泵体安装的水平度: a.单吸式离心泵:纵向(沿泵轴方向)0.05mmm; 横向(垂直于泵轴方向)0.10mmm。 b.双吸式离心泵:纵向及横向均为0.05m/m。5.2 泵轴及轴套5.2.1 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修理或更换

10、泵轴必要时可作无损探伤,检测有无裂纹。5.2.2 泵轴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安装叶轮、轴套及装配联轴器处3.2,装配滚动轴承处1.6,滑动轴承处0.85.2.3 以两轴承处轴颈为支点,用千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以及联轴器等部位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5.2.4 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06mm,歪斜不大于0.03mm100mm。5.2.5 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5.2.6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喷镀或涂镀的方法修复。5.2.7 轴套材料应符合图样;轴套不允许有裂

11、纹,外圆表面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5.2.8 轴套与轴的配合用H8h8或H9h9。5.3 叶轮5.3.1叶轮表面及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洁净,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圆滑过渡。5.3.2 叶轮与轴一般采用H7h6配合。5.3.3 新装的叶轮必须作过静平衡,作静平衡的不平衡重量应不大于表6数值;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切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原壁厚的1/3,切削部位应与未切削处平滑相接。5.4 转子部分拆装5.4.1 在拆卸轴套、叶轮螺母、滚动轴承等,如发现被锈蚀咬住,应用煤油或除锈剂浸泡后再拆,不要随意敲击。5.4.2 装配后检查转子部件上叶轮的密

12、封部位外圆及轴套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应不超过表7规定。表6叶轮外圆直径mm200201 300301 400401 500501 700701 900允许不平衡重量g3561015205.4.3 叶轮密封部位外圆与密封环的直径间隙根据图样规定,若无资料,可按表8表10选取。其中:表8适用于材料为铸铁和青铜的泵;表9适用于材料为碳钢、Crl3钢的泵;表10适用于材料为1Cr18N19或类似耐酸钢的泵。四周间隙应保持匀表7 mm名义直径部位 50 50120 120260 260500500800叶轮密封部位外圆的径向圆跳动 0.05 0.06 0.08 0.10 0.12 轴套外圆径向圆跳动 0.

13、04 0.05 0.06 表8 mm密封环直径 直径间隙 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 直径间隙 使用磨损极限间隙最小最大最小最大75751101101401401801802200.250.300.350.400.450.370.440.500.560.631.21.51.51.82.02202802803403404004004604605200.500.550.600.650.700.680.750.800.890.942.22.62.52.83.0表9 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 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9090120120150 0.350

14、.40 0.45 0.50 0.54 0.611.51.82.11501801802202202800.500.550.600.660.730.802.02.22.55.4.4 转子装于泵体内,应使叶轮流道中线对准涡旋室中线。对于双吸叶轮应用轴套螺母调整叶轮位置,使与两侧密封环端面间隙相等;并应测定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转子定位时取总审动量的一半。表10 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 最 小 最 大最 小最 大80 801101101401401600.400.450.500.550.520.590.660.711.8 2.0 2.0 2.2 1601

15、901902202202502592800.600.650.700.750.780.830.880.95 2.5 2.5 2.8 3.05.5 滚动轴承5.5.1 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应无坑疤、锈斑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5.5.2 检查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的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5.5.3 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间间隙应不大于0.10mm;轴的膨胀侧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的间隙,应根据两轴承间轴的长度和介质温度确定,留出足够的间隙。5.5.4 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拆装工具或利用压力机,且方法要正确。不得用锤直接敲击轴承。装配后轴承内圈端面应与轴肩靠紧。5.5.5

16、用加热法将轴承装于轴颈时,应在油温不超过120的机油中加热或使用轴承加热器,严禁用直接火焰加热。5.6 滑动轴承5.6.1 轴承合金与瓦壳的结合应紧密牢固,表面无气孔和伤痕。5.6,2 与轴颈接触角度在下瓦中部60-90范围(转速1000r/min取下限,转速1000rmin取上限)。接触均匀(公众号:泵管家),用涂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应有24个色点。5.6.3 轴瓦顶间隙按表11选取。5.7 密封装置5.7.1填料密封5.7.1.1 轴套(或轴)在填料函处的表面粗糙度不得超过5.7.1.2 填料衬套和压盖与轴套(或轴)的直径间隙按表选取,四周间隙应均匀。 表11 mm 轴直径 轴瓦顶间隙 转速

17、1000 r/min转速1000 r/min508080120120180 0.060.14 0.080.16 0.100.20 0.100.18 0.120.21 0.150.25 表12 mm轴套或轴直径 75 75110 110150 直径间隙0.751.00 1.001.50 1.502.005.7.1.3 填料压盖与填料箱内壁的配合采用H11/d11.5.7.1.4 填料环与填料箱内壁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填料环与轴套(或轴)的直径间隙应较表12中数值相应增大0.30.5mm。5.7.1.5 压盖压入填料箱的深度应为0.51圈填料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mm,压盖不得歪斜,松

18、紧度要调节适当。5.7.1.6 填料接口应成斜口对接,填料选用要合适。5.7.1.7 注意填料环的环槽对准填料箱上的水封孔或略偏外侧,使水流畅通。5.7.2 机械密封5.7.2.1 安装机械密封部位对轴(或轴套)的要求: a.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7规定; b.表面粗糙度; c.外径偏差不超过h6。5.7.2.2 泵轴的轴向窜动应不超过0.5mm。5.7.2.3 动环与静环接触的密封端面平面度应符合要求,其表面粗糙度:金属材料密封环达,非金属材料密封环。动环和静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应为。5.7.2.4 机械密封的拆装 a.拆装应仔细,避免磕碰,划伤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圈,绝对不允

19、许用手锤或铁器敲击; b.在安装时,必须将装配部位及机械密封清洗干净,防止任何杂质进入密封部位。密封面在装配时可涂抹透平油或锭子油; c.弹簧的压缩量必须适当,使弹簧压缩后的长度为其工作长度。5.8 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应符合下表13标准。 表13 mm连轴器外径mm端面间隙mm对中偏差mm连轴器外径mm端面间隙mm对中偏差mm径向位移轴向倾斜径向位移轴向倾斜71106130190340.040.050.2/10000.2/1000224250315400560. 050.080.2/10000.2/1000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准备工作6.1.1 清除泵座及

20、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612 检查泵座、电机座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613 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6.1.4 按规定加好润滑油(脂)。6.1.5 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6.2 试车6.2.1 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盘车后将防护罩装好。6.2.2 向泵内引入或注满液体,排尽气体。6.2.3 按泵的启动操作程序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6.2.4 试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应达到: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b.轴承温度正常; c.轴承部位壳体的振动不超过规定; d.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数值或查定能力;电机电

21、流不超出额定值; e.密封符合要求。6.3 验收 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 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7.1.2 泵在运转中,不在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7.1.3 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 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7.2.2 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7.2.3 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7.2.4 放掉剩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7.2.5 拆卸、清洗、

22、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整齐摆放,做到文明检修。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 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7.3.2 开停泵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7.3.3 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操作程序开停。7.3.4 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常用D型、DA型、GC型及DG型多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泵主要用于锅炉给水和输送不含颗粒性物质和杂质、物理化学性质与水类似的液体。对于其他型号类似的多级离心泵可作参考。1.2结构简述泵的固定部分由进

23、水段、中段、出水段、导叶、轴承体和密封装置等组成;转动部分主要由泵轴及装在轴上的数个叶轮、轴套和一个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盘以及联轴器组成。叶轮多个串联工作,同一型号泵的扬程根据级数而定。泵由电动机经联轴器直接驱动。1.3技术性能设备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泵型号吸入口直径mm流量m3/h单级扬程m级数电机功率kW转速r/min液体温度D型单吸多级分段式50188.5392.27.529501108024.611.4294171005415.57.54012510121.5221001501553075225148020028040.8110f440DA型单吸多级分段式50188.4292.81014

24、50808032.411.34.520100543210551251082028100150162624018020028837.5155500CC型单吸多级分式406232931525901105010325.5306515277.5374571245751004541292290DG型单吸多级分段式5012.5253127.53025901106525303101545804622751508567397524010014743601504401801195500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各部连接螺拴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2.1.3 安全

25、防护装置齐全、稳固。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2.1.5 进、出口阀门及润滑、冷却系统管线安装整齐,标志明显,油标、油杯等齐全好用。2.1.6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2.1.7 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管件油漆完整。2.1.8 基础、底座完整,坚固。2.2远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2.2.4 能力可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技术资料2.3.1 有泵的总装图或结构图,有易损配件图。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

26、合格证质量证明书。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b.设备运行记录; 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2.4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2.4.2 基础整洁,表面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2.4.3 进出口阀门、法兰接口及泵体各段接合处均无泄漏。2.4.4 轴封处泄漏不得大于: a.填料密封,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 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多于5滴。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泵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

27、行记录。3.1.2 每班检查润滑部位的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3.1.3 新换轴承后,工作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3.1.4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经常检查电机温升。3.1.5 每班检查轴封处滴漏情况,填料密封保持每分钟10-20滴为宜;对于机械密封,要达到完好标准。3.1.6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注意泵有无噪音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7 经常保持泵及周围场地整洁,及时处理跑、冒、滴、漏。3.1.8 维修人

28、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3.2定期检查内容对于生产系统中重要的泵,可按表2内容定期检查。表2检查项目周期内容判断标准推荐使用仪器监测滚动轴承的运转情况7天测量波动轴承振动的冲击能量,以判断轴承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当dBN20时轴承状态良好,下次按周期测量当20dBN35时要引起注意,轴承已出现早期损伤,必须在较短期间内再次测量当dBN35时轴承有明显的损伤,必须在更短的期间内测量当dBN50时应迅速更换轴承冲击脉冲计CMJ-1型SPM-43A型监测滑动轴承的运转情况7天测量轴承振动的加速度值1.相对判断法:总振平值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时,内部已发生故障,需引起重视,缩短

29、监测周期;当总振平值超过正常值4倍时,可能发生严重故障,应停泵检查修理2.类比判断法:测量点比若干相同泵同一点的加速度有效值高出一倍以上时,应引起重视缩短周期监测,超过二倍以上时可能发生严重故障,应停泵修理217机器故障检查仪监测泵的振动情况7天在轴承壳体处从径向测量壳体振动的振幅单振幅且A应不超过以下值1)泵转速为1450r/min轴中心高度225mmA0.03mm轴中心高度225mmA0.04mm2)泵转速为2900r/min轴中心高度225mmA0.02mm轴中心高度225mmA0.03mm便携式测振仪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3.4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

30、急停车处理:a.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b.泵内发出异常声响;c.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经处理无效;d.泵突然不出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泵不打水或流量不足1.吸入阀堵塞2.吸入管路阻力太大或吸水高度太高3.出水管路阻力太大4.泵或吸入管内存空气,有漏气处5.叶轮堵塞6.密封环磨损严重1.清扫吸入阀2.清扫吸入管路或降低吸水高度3.检查及清扫出水管路或改进出水管4.排除空气,消除漏气处5.清扫叶轮6.更换叶轮密封环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上水1.流量太2.吸入管阻力太大3.在吸入管部分有空气渗入4.所吸、送液体温度过高1.增大流量2.浦扫吸入管或降低吸入高度3.检查吸入管部分及阀,消除漏气处4

31、.降低所吸送液体温度轴承温度高1.油量不足或油不洁净2.轴承间隙太小3.电机轴与泵轴同轴度超过规定1.加油或清洗轴承换油2.副研轴瓦,调电流过大1.填料压得太紧2.转子部分与固定部分磨擦3.洪水量过大1.放松填料压盖2.检查、调整3.调小出口阀门,减少流量整间隙3.找正联轴器密封漏损大1.填料磨损2.轴或勒套磨损3.泵轴弯曲4.动、静密封环端面腐蚀、磨损或划伤5.静环装配歪斜6.弹簧压力不足1.更换填料泵振动大1.电机轴与泵轴同轴度超过规定2.泵釉弯曲或转子不平衡3.叶轮中有异物或叶轮磨损4.转子与壳体产生摩擦5.轴承间隙大6.底座螺栓松动1.找正联轴器2.校直轴、转子做平衡3.清扫叶轮或更换

32、叶轮4.调整转子与壳体间隙5.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6.紧因底座螺接2.修复或更换磨损件3.校正或更换泵轴4.修复或更换动、静密封环5.重装配静环6.调整弹簧压缩量或更换弹簧 2.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具备开展预测维修条件时,经请示上一级主管单位批准,可不受此表限制。注:1.吸入口直径100mm的泵无大修,大修内容并入中修。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4。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4.2.1.2 检查轴承及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脂)。4.2.1.3 清理、检修冷却水系统。4.2.1.4 清扫、检修阀门。4.2.1.5 检查及找正联轴器,调整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易损件。4.2.1.6 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渗漏,及检查和紧固各部螺栓。4.2.2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检修机械密封,更换零件。4.2.2.3 解体、清洗检查叶轮、密封环、衬套、轴套、导叶、平衡盘、平衡环及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4.2.2.4 修理及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4.2.2.5 测定叶轮的静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