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精品美术教案9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精品美术教案9篇.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美术教案9篇活动目标:1.通过吃饼干、说说、想象,用图形融合的方法画出吃了饼干后的各种形状。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重点与难点:吃饼干时充分地开动脑筋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勾出物体的轮廓,使图形融合起来。材料准备:范例一幅。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餐巾纸;记号笔、油画棒、图画纸。设计思路:在一日活动中幼儿用点心时,我常常发现小朋友吃饼干不是几大口一下把它吃完,总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饼干象什么,把饼干吃成一种与某种事物相似,于是高兴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争着相仿,有的说象月亮,有的象汽车当幼儿观察逐渐仔细,能用不同的图形通过不同的组合,描绘出物体的基本特征时,个别幼儿的作品中局部开始出现用
2、简单的线条勾轮廓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设 计“吃饼干想象画”这一活动内容,皆在让幼儿尝试用轮廓线取代呆板的图形,画出各种吃过饼干的形状,通过想象组合成画,使图象更丰富、有趣,进一步体会成功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大胆表现,尤其要鼓励创作出不同与别人的图象的幼儿,不能单纯以象或不象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对有些有图象可启发幼儿通过舔一点,改一改来体会成功,使每个幼儿获得自信、投入创作。活动流程:引起兴趣一 一 讨论、示 范 一 一 吃饼干想象一一引导讲评一 一 延伸活动一、引起兴趣提问:饼干你们吃过吗?有哪些形状?出示各种饼干二、讨论、示范(1)提问:你吃一口饼干后发现它象什么,吃
3、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讨论)说明:讨论是在平时发现的基础上让幼儿重现。(2)观察范例,了解作画方法。建议提问:这张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如幼儿没讲出,教师可进一步提问:上面是画了一样东西吗?)(3)幼儿尝试,激发创作兴趣。说明这是解决难点的重要环节,可请二 三名幼儿来尝试用图形融合方法画,要求尽量不重复同伴的图象,集体可通过评议这些图象个部位的连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点等来进一步理解作画方法,树立创作信心。三、边吃饼干边想象边画,教师巡回指导1、提出要求:(1)左手拿饼干,右手拿记号笔画。(2)边吃饼干边动脑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画下来,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画。(3)吃完后手用
4、餐巾纸擦一下。2、幼儿创作建议教师通过观察可提示:(1)大胆运用图形融合方法作画,画出吃了饼干后的各种形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2)注意画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组合在画面上。四、引导讲评建议找找哪幅画图形融合得最合理,请小作者介绍作画的内容。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回家还可想象,再尝试画出不同的画来。美 术 教 案 篇 2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身的独特感受。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示1-3种不同的肌理。课 时 1-2课时教学实施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等有不同纹理的资
5、料。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2.同学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二、引导教学1.引导同学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同学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教师可以将自身带来的和同学收集到的资料都展示出来,让同学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2.发展阶段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同学自身创意。也可以让同学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示美丽的斑纹。以上拓印的方法不
6、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同学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胜利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同学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3.收拾与整理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资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收拾物品。三、课后拓展假如同学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同学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美 术 教 案 篇 3教学目标: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
7、理技术。教学难点: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课前准备: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 d b e p h t s h p)教学过程: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二、新授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 h t s h p 软件中完成)1)打开p h t s h p 软件一新建文件一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3)选中
8、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三、学生尝试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1,学生上传作品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美 术 教 案 篇 4学习目标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并能够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
9、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宣传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性是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内容紧密围绕本“综合。探索”单元。学习过程(-)情境导入:欣赏6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思考:你有何感受?(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引出表达方式一一公益招贴画.(-)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A组为公益招贴画B组为商业广告画1、讨论区别2、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B、
10、图像色彩鲜明、强烈。C、文字简练。D、不以盈利为目的。E、迅速传达信息。(三)设计要求与方法1,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2、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四)创作,指导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五)优秀作业展示、。美 术 教 案 篇 5问题提出大家在节假日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教学目的1、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2、学会插入艺术字。3、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学会修饰文本框的格式。重点与难
11、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师:(展示贺卡)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师:那大家在节假日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师:老师发现,如果要给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送贺卡,得花不少钱呢,对不对?生:(略)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既节约又环保的方法,(展示课题)制作电子贺卡。二、新授:1、页面设置:师:看老师手里的这两张贺卡,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师:对了,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要确定它的大小,制作电子贺卡也一样,我们通过页面设置的方法来设定纸张的大小。教师演示操作:1)、单 击“文件”菜单。2)、选 择“页面设置”命令。3
12、)、选 择“纸张大小”选项卡,设置合适的大小。4)、设置合适的页边距。2、贺卡内容:任务一、首先插入图片(剪贴画与来自文件均可),美化图片。然后自己探究如何插入艺术字与修饰艺术字。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2)、利用菜单“格式”命令修饰图片。3)、利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4)、插入艺术字(祝福语)。5)、利 用“格式”一艺术字命令修饰艺术字。6)、利 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7)、适当调整图片与艺术字的.位置。8)、删除多余的图片与艺术字。该部分的操作比较的琐碎,教师无需面面俱到,可以边做边讲,适当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演示操作。任务二、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与插
13、入图片,并修饰文本框,美化版面.1)、插入水平文本框和垂直文本框。2)、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3)、调整文本框的位置。4)、修饰文本框。5)、插入图片,调整大小。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个别辅导,鼓励先进生帮助后进生3、美化贺卡:师:我们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要布局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充分表达主题。师生讨论哪些地方还需要调整?自选图形的颜色、文本框的格式等。(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在颜色的设置方面,操作相似)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如何来设置自选图形的线条颜色和填充颜色吗?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过程。师:好,下面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不了的操作可
14、以相互讨论。学生操作。三、:师:今天,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讨论。师:那么,大家今天做的贺卡想送给谁呢?学生回答。师:好,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电子贺卡。反思学生均以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以及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同时,还学会了插入艺术字,并掌握了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以及修饰文本框的格式。学习效果不错。美 术 教 案 篇 6活动设计背景生长在乡下的孩子,随处可见乡土的五谷杂粮,野花野果,这些材料是孩子们的天然玩教具,是孩子们熟悉的教育资源,所以我设计了这堂课。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的做事态
15、度。2、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教学重点幼儿自己设计鱼,自己选材粘贴。难点:粘贴鱼各部位的正确位置。活动准备1、挂 图 海底世界2、教具、课件、音乐;3、美术工具:水彩笔、固体胶、餐盘、卡纸、树叶、瓜籽活动过程导入入场音乐律动猜谜:不是船儿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深海浅水都能去,味道鲜美营养多。播放投影,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鱼的不同外部特征。提问:刚才的画面里却看到了哪些鱼?它们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颜色的花纹?幼儿发言后,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
16、每种鱼的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有的长长的,有的扁扁的,有肚子鼓鼓的,还有-不过,它们的身上都有:眼、鳍、尾等。出示海洋图片看,我们教室里也有一个海底世界,可这里面只有一条鱼,它好孤单:没有朋友跟它玩,怎么办呀?你们帮他想个办法吧!我们一起给这条鱼找更多的朋友吧!师讲解制作过程,幼儿观察其形状及制作材料动脑筋想好要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并用笔画出它的形状;涂上胶水,(在画的部分)粘上双面胶,撕下表面的部分;沾上瓜籽,注意要掘一下,让它沾牢;添上小眼睛,画出鱼的轮廓;让它放在旁边晾一晾,让胶水干。(2)出示餐盘鱼,让幼儿说出它的材料后,师简单的介绍其制作过程:盘子扣过来,粘鱼鳞,粘鱼鳍,粘鱼尾,添鱼眼。
17、(3)出示树叶贴鱼,可以选树叶做鱼垢身体:选材料,哪些树叶做鱼身,哪些树叶做鱼尾,涂上固体胶,粘上去,画鱼眼。让幼儿自选材料动手做鱼,师巡视指导。瓜籽和树叶粘的鱼,我们请老师帮忙把四周多余的纸剪掉后,把臼己制作好的鱼贴到海底世界吧!评: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幼儿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得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总结:今天,我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真漂亮,我也想变成一条鱼儿了,让我们变成鱼儿游到海底世界吧!教学反思采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尽情的玩乐中,孩子们感受和体念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性情,给予幼儿有灵性
18、的生活。引领幼儿智慧的成长,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价值。美 术 教 案 篇 7学情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及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没的眼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从而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领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学重难点1、能认识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调配知识。2、指导学生进一步感触感染颜色,观察颜色变化。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演示用纸(展示两种颜色混合所得的另一种色彩)。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教学内容苏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 看!我们的画P5-p7教学流程一、导入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
19、彩。先问问学生生活中那些用品色彩丰富?等待学生回答完后播放PPT,展示PPT中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生活用品,例如:七彩皮筋、七彩喝水杯、彩色糖果、彩色毛毛虫、七彩沐浴花等。导入今天的课题:七彩生活二、欣赏及介绍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场景图片,找出最感兴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爱的卡通气球,明快流畅的建筑,温馨的房间??(播放PPT)2、画画七彩的生活,介绍几种绘画方式。如彩笔画、油棒画、水粉画,撕贴画等。如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介绍挤色方法,调色方法及涂色方法)(播放PPT)再如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或用油画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画
20、,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离)。介绍用五彩油画棒在纸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盖,再刮色出现五彩效果的刮画法。(播放PPT)介绍彩纸撕贴画的方法,选定目标,撕出外形加以拼贴。三、练习与体会: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线图例。如汽车、房子、玩具、床、花瓶、台灯等。(播放PPT)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用自己选定的方法画生活,画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也可用颜料试着组织一幅彩色画面。如能适当加以创造,会比现实生活还美丽。3、完成作业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四、小结与评价1.互相观摩,介绍自己今天的画作。2.学生观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互相评价。3
21、.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好的作品在讲台上讲解及表扬。美 术 教 案 篇8教学目标: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学具准备:上色工具、剪刀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好书推介设计)一、导入新课1.
22、交流自己看过的好书,并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同桌。2 .指名汇报你看过的好书,并说说它好在哪里。3.导入并板书课题。二、临摹好书的封面1,交流看过的好书的封面2 .探讨临摹的注意事项。3 .尝试临摹好书的封面,教师巡视指导。4 .辅导后再次临摹好书封面。三、为临摹的这本好书写一段推介文字1.同桌互相交流如何为临摹的这本好书写一段推介文字。小组交流。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3.尝试着为临摹的这本好书写一段推介文字,教师巡视指导。4.辅导修改。四、作品展评1.小组展评。2.集体展评。3.表彰优秀。第二课时(课程表图标设计)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设计了“好书推介”,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
23、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揭示课题一一课程表图标设计。二、探究设计方法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为什么?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第二幅简洁美观;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板书:“简洁”。看到它你会想到美化什么课呢?还有哪些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等)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24、?板书:特有符号。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音乐)3.再出示其它课程的图标问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探讨: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三、探讨设计要求1 .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四、分工设计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计。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第三课时1、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
25、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2、了解队角: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些?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3、设计方法: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4、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
26、?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5、分工设计: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 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 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1 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1一 2 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学生分工设计。6、展示评述: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最有特色、好看实用的队角是哪个?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学反思:美 术 教 案 篇 9年级:三年级课时:4 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欣赏、学习古代先人们高超的艺术创作和设计。2、尝试运用歌舞、绘画、
27、制作等艺术形式加深对“羊”的造型特点的表现,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以“羊”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及汉字 中“羊大为美”的审美观。2、了解、欣赏、学习古代先人们高超的艺术创作和设计。3、尝试运用歌舞、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加深对“羊”的造型特点的表现,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二、教学准备:1、课前可动员学生收集、画册、玩具等资料。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相关设备及羊的题材的艺术作品。3、彩色纸、图画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等工具材料。4、歌 曲 保护小羊的录音带或光盘。三、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讲 草原英雄小姐妹保护羊群的故事。2、听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体会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3、学生分组将搜集到的有关“羊”的成语故事进行集体创作(绘画、编舞、表演等)或 学 唱 保护小羊,各组将作品完成后交流、互评.4、教唱与欣赏歌曲 保护小羊。5、即兴创编简单情节,歌唱表演。6、学唱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级构成,歌词会唱后,试着唱唱歌谱。7、再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一下,这首歌有几个句子(两大句),句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是重复的关系,两句的句尾有变化和呼应)。四、教学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填写课堂及课外调查表,对在这一课题学习中的反应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展开讨论,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