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温县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史学以叙事为历史的呈现与构成方式,历史叙事的本义指向叙事的历史。模糊历 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是西方对叙事史学解构的主要达成路径,这种认识在国内史学
2、 界并未引发更多反馈。西方将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是基于其历史文本得出的认知, 这是一种缺少宏观观察的考量:倒置了历史叙事与叙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忽略了历史叙事 与文学叙事曾经的包含关系。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具有明确的“时间”界限。西方有关历史叙事的认识,本质上将历史叙事视为“叙历史事:这无疑淡化了历史在 讨论对象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就弱化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西方学界的历史叙事认知, 无法逾越的障碍之一是叙事与历史叙事发生的先后关系。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类似于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后者的范畴大于前者,但前者早于后者。所以,用当下历史学中记 录与解释的状态,去考察业已存在的文本,必须谨
3、慎。这种考察尤其不适合史官文化。史 官文化是早期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史通认为“史官之作,肇自皇帝,备于周室”,据 吕氏春秋所记,中国在夏朝已有“太史”,三礼等著述就显示了周代史官系统的成熟。 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历史记录、解释等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 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造成中西对历史叙事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别。中国古代并无 纯粹的叙事文本,前四史如此,左传等亦如此。如左传至少包括解经语、记事、论 事和叙事四种形式,一方面叙事在文字体量上所占有的优势与其史料价值并不能完全成正 比,另一方面对话在叙事中的大量存在也保证了表达的客观性。如上要说
4、明的是,作为经 典文木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同时,中国历史叙事的表达方法 也是历史的,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开阔的时间跨度。中国历史叙事高度重视事件发生的时间。春秋中,记言、记事之分得到充分体现。 到左传,一方面已经言事相兼甚至因言成事,另一方面在诸如丁丑、戊午等具体日期之 外,又创造了 “初” “之岁”等等时间表达方式。左传的时间表达则为史记汉(2)所以攻取一国,但天下却不认为我们残暴;获得蜀国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 们贪婪。参考译文: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 国J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
5、”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 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帽辕、维氏两个重要隘口,挡 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 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 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 令天下,天下没有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 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 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曾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 到
6、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室,就是天下争名的朝堂争利的集市,而大王不在这里争 夺,反而要与夷狄争夺,这离帝王之业太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 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 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 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 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 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 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取
7、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 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 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 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 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 缘故吧。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韩国是周朝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 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 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 国把三
8、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 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秦惠王说;“好!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 号更改为侯,又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 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9、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 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 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辄首或车架上称“銮,本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前者从衰病起笔,后者紧扣住一 “愤”字,抒发自身感 怀。B.前诗中“位卑” 一句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表现了诗人心系国家的情 怀。C.后诗选取“楼船”、
10、“铁马”“衰鬓”等典型意象,将辉煌的过往与无奈之现实做对比。D.后诗中“塞上”句用“长城”的典故自比,该句意在表明作者想为国立功的昂扬之志。15 .两首诗尾联均谈到了诸葛亮,试分析两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4. D 15.同:都给予了出师表极高的评价,都赞扬了诸葛亮自请北伐、 讨贼报国的诚志,表达了诗人欲学诸葛亮出师北伐,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 异:书愤一诗尾联暗讽批判了南宋朝廷苟安偷生,不思北伐。病起书怀一诗尾 联表达诗人想要收复失地的迫切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
11、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2)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O(3)贾谊过秦论中“,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的响应。【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陆元九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 国,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艰难曲折的足迹诉说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 的o1958年,陆元九大胆提
12、出“回收卫星”的概念。经过2个多月的实验研究,陆元九与 同事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按 照先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再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最后确定以 实施方案的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终于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惯性导航技术 深植于中国,这背后离不开他“不失一分”的严谨。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当时76岁的陆元九勇挑 重担,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他经过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 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一一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由此,陆元 九提出了 “99分
13、都是不及格”的观点,这句“名言”至今在我国航天界o他的 赤子之情,奉献之功,创新之道,仁者之风,是老一代科学家的缩影,更是中国腾飞的号角。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17.赤子之心/拳拳之心.抽丝剥茧.广为流传18 .中国航天按照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第一步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 展趋势,第二步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第三步确定实施方案。19 .构成:连用四个“之”字偏正短语构成
14、排比,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陆元久等老一代科学 家爱国、奉献、创新、仁爱的光辉形象。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表达对老一代科学 家的赞颂和崇敬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包罗万象,以 文物遗迹、传说故事、民间风俗、建筑工艺、民间技术、文学艺术等形式留存于广袤大 地,一加强对这些文化宝藏的认定建档、挂牌保护非常有必要,有意义。但仅仅做好 “藏”的工作还不够, ,使文化资源宝藏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传承。打造融于生产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时尚的传承话语体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 事是传承弘扬优秀
15、传统文化的基础。为此,必须精准对接,真正了解当下群众喜 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发现、吸纳和提炼广大人民群众的新发现新创造,用他们喜闻乐 见的通俗话语和视听传媒来加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火爆, 充分展示出科技文创的魅力,说明只要满足百姓需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沃土上深 耕细作,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产品。20 .文中画线句在论述中犯有某一逻辑错误,下列与之犯有同样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说:“世界上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J乙说:“世界上不是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J丙评 价道:“你俩说得都不对。”B.两人说马,甲说,我见过一匹高两米的马,乙说,我见过一匹长10厘米的马。
16、甲说绝 对不可能,乙说:“我说的是海马”。C.消费者:老板,您这牛肉面里怎么没有牛肉啊?老板:这不很正常嘛?老婆饼里有老婆 吗?夫妻肺片里面有夫妻吗?D.有位青年学生向爱迪生吹嘘他要发明一种“万能溶液”一一能溶化世上万物,爱迪生反 问他:“那你用什么来装这种溶液呢?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 B 21.构成了数不尽的文化宝藏 还需进一步做好“传”的工作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并且很稳。蹄疾步
17、稳方能行 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蹄疾”却“步不稳”,为了尽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结果事 与愿违;有的“步虽稳”但“跑得慢”,亦步亦趋、拖沓滞后,最终错失良机。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蹄疾步稳,小步快走孟郊有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以形容他登科后急切的心情;颜 斶有句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用以形容他归隐时闲适的状态。正如登科与归隐是 两条矛盾的“殊途”,我们通常认为“走得快”和“步法稳”也是矛盾的。那么
18、,究竟怎样 才能做到“蹄疾步稳”,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呢?“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又很平稳,引申为速度快并且稳蹄疾”与“步稳”, 看起来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二者,我们为何非要“兼而得之”呢?这是因为,“蹄疾” “步不稳”,急于求成,则终将事与愿违;“步虽稳”但“跑得慢”,拖沓滞后,则必然错失 良机。蹄疾步稳方能行远。故而,不论是追求远大志向的个人,还是欲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国家,“蹄疾步稳”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如何求呢?我觉得这里面有两大要素,一个是主观心理要素,一个是客观方法要素。从“蹄疾”方面考虑,我们通常理解的“蹄疾”就是“跑得快”。但是“跑得快”可以 有两种理解:一是步幅
19、大,二是步频大。步幅大有时难免会“马失前蹄”,故而,步频大才 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小步快走,亦能致远,且不容易摔跟头。小步快走其实是面对紧急情况时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有两个方面的要 求,一是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瞬”的平和心态,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有平和的心态,“小步”要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 地走下去;二是要有“枕戈待旦”“夙兴夜寐”的急迫感,虽然心态平和、脚下不乱,但是 不断进取,绝不拖沓。虽是“小步”,但要“快走”。从“步稳”的角度考虑,步稳不一定是“慢*还涉及“步法”的问题。为何古人喜欢 骑马出行而很少骑驴?马的耐力好
20、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的步法很稳。而之所以人们不轻易 骑驴,是因为驴子的步法是四个蹄子聚到一起,然后弹跳出去,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摔下来; 而马的步法是四个蹄子散开跑,即便跑得很快,步子很大,人也不容易摔下来。所以,面对 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步法”也很重要。三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了。对于这种病毒 特点,开始时,我们是知之甚少的,但是, 我们坚持蹄疾步稳,小步快走,积极试错,不断调整。故而,我们的疫情防控成效有目共睹。因此,我觉得,不论是追求远大志向的个人,还是欲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夏,调整 步幅,加大步频,修正步法,蹄疾步稳,小步快走,都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到达远方。我们经
21、常犯的错误是“心快手慢”,如何让心“慢下来”,让手“快起来”,这是我们能 否在“任重”在肩的情况下还能“致远”的关键。蹄疾步稳,小步快走便是解决之道。书等所继承,时间的精准程度从“以事系日”跨越到了 “以事系年:中国历史叙事所建 立的时间秩序,保证了历史真实被客观陈述,是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别在文本中的呈 现。开阔的时间跨度,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注重的是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的意义。文学叙事 中的事在时间上一般是连续的。历史叙事则多由片段事件组成,人物依托于事件造成了人 物形象的“片面性”,比如,郑庄公是“失教”的,是“有礼”的,也是“失刑政”的中国的历史叙事文本,体现的是以历史为核心的叙事方法,叙述
22、侧重点在事而非人或 事件的意义,时间秩序保证了中国历史叙事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明确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 的界限,是定位经典文本性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历史叙事这一概念介入中国学术话语体 系的意义即学术增量所在。(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学界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是等同的,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实情、不 科学合理的。B.西方学界将历史叙事视作“叙历史事”,这种看法忽视了历史的中心地位,消解了历史 叙事的特殊性。C.倘若读者不了解中国历史叙事具有开阔的时间跨度特点,就极有可能看到一个“失真” 的郑庄公。D.时间秩序
23、是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历史叙事具有独特性与独立 性的保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比较了中西方对于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为下文分别详细深 入地论述奠定了基础。B.在论述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时,文章以历史与历史学来作类比,易于读者理解,也有 利于论述进一步展开。C.第三段以左传叙事的特点为例,说明我国古代并无纯粹的叙事文本,并进一步指出 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D.为了论述中国历史叙事十分重视事件发生时间这一观点,文章列举代表性作品进行佐 证,以时间先后为序,条理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24、通过模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界限,西方学界使叙事史学得以解构,但这并没有 得到我国史学界的认可。B.困扰西方学界 问题一一叙事与历史叙事究竟谁先出现,对我国学界来说则是显而易见 的,即历史叙事要早于叙事。C.以史通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史官文化造就了我国历史叙事的存在形态,也决定了 历史之真在历史叙事中的地位。D.我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存在区别,明确其界限对经典文本性质的定位,对历史叙事概 念本身均具重大意义。【答案】1. B 2. A 3. 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
25、 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 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 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2018年底累 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 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 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 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儿的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 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
26、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 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材料二: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 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 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 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 5万人。医疗 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 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70年来
27、,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 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 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 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 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 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 之一。(摘编自健康中国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材料三:自2020年1月20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
28、用。在 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 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 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 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 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 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摘
29、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 参考报2020年2月19日)材料四:“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2月29日发布的中 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0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 刻。这是25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8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9天的实 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 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 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
30、他主 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 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3月1日) 4.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70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 开,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
31、升。B.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 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C.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人民健康水平显 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D.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 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卫生健康部门将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 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B.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
32、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 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C.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 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D.中国针对新冠疫情所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和先 进技术手段的运用都给考察组专家留下深刻印象。6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答案】4. B 5. A6 .特殊群体方面: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健康。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加 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软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 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
33、务质量和技术。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深刻认识我国卫生体系所面 临的较大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 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 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 配在各小队。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 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 老了,一般青
34、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 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 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 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 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 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 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 不直,里外都
35、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 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 荒坡里!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 垒起来的。”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 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 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 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 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
36、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 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 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 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 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 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 ” 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一一锄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 不好戴
37、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 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 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 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 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 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 来扛上,就返回
38、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 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 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 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 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 见他来找就还了他。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 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
39、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 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 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 就好走了吗? ”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 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 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 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文本二:我也曾
40、写过一些短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 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一一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 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 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 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 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 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 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
41、。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 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 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注】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 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8 .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比写一本老 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C.
42、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 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D.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困难套 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8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 上的“窍门儿”。【答案】7. B 8.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 热爱劳动的形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 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心
43、理描写:看到新 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 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侧面衬托: 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 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白描:如“不 但要求规格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寥寥数笔就写出陈秉正教青年们锄地的情节,表现 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格。9.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 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一波三折。文章讲述了陈秉正老人两次戴手
44、套,两次丢 手套的故事,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 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后文交代他的手的特点是因从小劳作而形成的, 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文章以“手与手套”为线索展开,先描绘其手的与 众不同,再围绕着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他为了干活而弄丢手套等安排情节。 以小见大:构思上以小见大,通过一双“变形”的手,刻画出一位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农 民形象,表达了 “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这一重大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
45、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 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赣辕、绥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 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 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 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 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J司马 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
46、僻之国也,而戎狄 *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 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 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 利也X有丕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丕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 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 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 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 厚,轻诸侯。(选
47、自战国策秦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B.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C.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D.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钱财,这里犹言“条件”。三资者备,指上文所言的广地、富民、博德三者齐备。B.九鼎,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视为国宝,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
48、征。C. “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中“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 用法和意义相同。D.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惠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继之双方互陈观点。 最后以定蜀的结果对双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后的裁定。B.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 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C.张仪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 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并认 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D.秦惠王采纳了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