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学问与力量: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尝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家乡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以赏析及争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喜爱,从而品尝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育学生对家乡的喜爱。 2、观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观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
2、(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以下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诞生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微妙(道理),表示事情很惊奇,使人不明白。 城隍:迷信传奇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非常尊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受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奇
3、妙之处。如果没有一种家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拘束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味道? 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局部(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非常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其次局部(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出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局部(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局部。 提问:家乡的
4、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而后又具体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其次局部。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争论、沟通。 明确: 家乡最出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对此进展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其次自然段开头,采纳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殊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知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
5、黄鸭蛋,在这里采纳比照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殊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异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其次自然段最终采纳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详细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受表现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2:叫卖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旧时北京城叫卖的内容、种类、作用
6、、文化内涵,把握文章独特的构造。 (2)揣摩语言体会叫卖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写“叫卖”时的内在情感。 (3)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 借助音像资料及自己的仿照,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种种叫卖的声音,帮忙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文化观念,品尝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2)开展记录街头叫卖声并整理的语言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奉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把握文章的构造安排,学习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尝语言,理解在本文洋溢的内心感情。 难点:学习体会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
7、、争论点拨法 四、教具预备:mp3 音箱 彩色粉笔 小黑板 五、教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章详细写了哪些叫叫卖声?是按什么挨次写的? (二)、探究课文: 1. 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 思索:本段的中心句是那句?这一段构造有何特点? 明确: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构造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叫卖声按从春到冬的挨次绽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迷人。 2. 阅读课文第三局部。 这一局部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详细说说。 明
8、确:文章第三局部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剧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非常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方,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悦耳,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叫卖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叫卖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3.用mp3播放叫卖声录音,指名猜想其内容。 (卖西
9、瓜、硬面饽饽、烤白薯、冰糖葫芦) 4. 让有特长的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叫卖的民俗内涵。 (三)、质疑解疑 1、 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叫卖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叫卖? 明确: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到位。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殊是描写叫卖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认真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简介“京白”:快、发音含混、儿化音多。介绍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介绍夜晚的叫卖,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
10、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介绍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叫卖的描写,极富特色,语言生动幽默。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从这些鲜活的语言中,读者倾听到那些奇异无比、特色鲜亮的“声乐艺术”,观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3.叫卖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进展,这类广告在渐渐消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的家乡有叫卖声吗?假如有你能为大家表演吗?同时不妨把家乡的叫卖,或者类似叫卖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奉献。 学生争论,沟通,表演自己所熟识的家乡的叫卖,并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本地民俗,
11、了解本地民生和民间文化。 (四)、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尝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构造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吆喝 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叫卖声不绝 馄饨喂开锅! 介绍 硬面饽饽 地方文化 叫卖声 行好的老爷太太(哎) 魅力无穷 卤煮喂,炸豆腐哟 观赏赞扬 葫芦儿冰塔儿 思念关注 文化内涵: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 叫卖具有剧烈的戏剧性 叫卖的语言非常丰富,极富表现力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3:与朱元思书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
12、程标准:课标对古文学习的要求 (1)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和情感。 (2)注意积存、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 2、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爽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阅读文章,我们会体会到文章的构造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3、中招常考考点: 近8年来,河南省中招课内比照阅读每年设计4道小题,1题1考点。(1)实词理解(2)句子翻译(3)文意理解(4)迁移运用 4、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文言根底,在诵读的根底上积存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文言句式,逐步培育阅读文言作品的力量,专心领悟课
13、文内容,理解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工具书及课下解释,能够精确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和课文节奏。 3、通过课下解释及有关资料,能够精确说出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三、评价任务 1.通过目标一,学生能够说出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的学问 2.通过目标二,学生能读准字音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目标三,学生能够说出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四、教学过程: 学习 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1、通过查阅工具书及课下解释,能够精确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和课文节奏 3、通过课下解释及有关资料,能够精确说出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自学指导一: 内容: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方法:查阅工具书及课下解释 时间: 要求:能够精确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 1、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爽,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爽挺立,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官至郡主簿,私写齐春秋免官。 本文是写给友人信中的一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山水小品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