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满分冲刺攻略(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满分冲刺攻略(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杂合子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头下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采用同基因型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2、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花药离体培养法:将花药离体培养,只统计某一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但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等。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有关分离定律的推导与计算1.推断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一般方法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由子代推断亲
3、代的基因型(逆推型)后代分离比推断法:2.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方法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某种基因型数性状总数或基因型总数)100%根据分离比推理计算Aa1AA、2Aa、1aaAA或aa概率1/4;杂合子Aa概率1/2;显性性状概率3/4;显性中杂合子占2/3根据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概率,再结合棋盘法即可得出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此法在多对杂交、配子异常等情况下使用比较简便。3.杂合子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
4、2-1/2n+14.自由交配的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棋盘法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配子:2/3D、1/3d雌配子雄配子2/3D1/3d2/3D4/9DD2/9Dd1/3d2/9Dd1/9dd方法2:公式法根据遗传平衡公式,基因频率:D=2/3,d=1/3。DD=2/32/3=4/9;Dd=1/32/32=4/9;dd=1/31/3=1/9。遗传定律的特殊分离比1.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2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2.致死现象(1)个体致死AaA
5、aAAAaaa31若显性纯合致死,后代比为21;若隐性性纯合致死,后代全为隐性。(2)配子致死配子致死现象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能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a一种成活的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两种基因型Aaaa=11。3.从性遗传(1)概念: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2)表现: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雌、雄性)性状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比如羊角的遗传、人类秃顶等(3)本质: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4)实例: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相关
6、基因用A、a表示)AAAaaa公羊有角有角无角母羊有角无角无角4.复等位基因(1)概念: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2)遗传: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3)实例: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IAIA、IAiA型血IA对i完全显性IBIB、IBiB型血IB对i完全显性IAIBAB型血IA与IB共显性iiO型血隐性5.表型模拟(1)表型模拟:指生物的表现型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型,还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型有差异。(2)设计实验确认隐性个体是“aa”的
7、纯合子还是“Aa”的表型模拟。“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问题1.“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思路: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处理,最后将各对等位基因的结果对应相乘。即“先按分离定律拆分,再用乘法组合”(1)配子类型及概率具有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解答方法以基因型AaBbCc的个体为例产生配子的种类数没对基因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配子种类数为:Aa Bb Cc2 2 2=8产生某种配子的概率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概率的乘积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1/2(A)1/2(B)1/2(C)=1/8(ABC)(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如AaBbCc与AaBbCC杂交,求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类
8、数。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产生8种配子,AaBbCC产生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3)基因型类型、表现型类型及概率实例计算方法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它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中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中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中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此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AaBbCcAaBBCc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1/2
9、(Aa)1/2(Bb)1/4(cc)=1/16(AaBBcc)AaBbCcAabbCc,求它们再叫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完全显性)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中有2种基因型(3A_1aa)Bbbb后代中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中有2种基因型(3C_1cc)因此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AaBbCcAabbCc后代中三显性个体出现的概率3/4(A_)1/2(Bb)3/4(C_)=9/32(A_BbC_)2.“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基因型“通式”逆推法先写基因型的“通式”: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写出可以确定的基因型,如显性性状至少可写出一个显性基因(如
10、A_),隐性个体可以写出完整的基因型。再填充:根据亲子代有关个体的表现型补充未写出的基因。如已确定亲代基因型为A_B_A_bb,若子代有aabb个体,则将亲代基因型补充为AaBbAabb。“比例拆分法”推导亲本基因型将自由组合定律拆分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对应的每对基因组合亲代基因型9331(31)(31)AaAa BbBbAaBbAaBb1111(11)(11)Aaaa BbbbAaBbaabb或AabbaaBb3131(31)(11)Aaaa BbBb或AaAa bbbbAaBbaaBb或AaBbAabb31(31)1AaAa BB_ _或AaAa bbbb或AA_
11、_ BbBb或aaaa BbBbAaBBAa_ _或AabbAabb或AABb_ _Bb或aaBbaaBb1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D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答案】B【分析】1、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传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
12、孟德尔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C、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C正确;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因此F1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B。2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
13、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B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数量比接近1:1D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自交【答案】A【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杂交时,要对母本去雄后再进行人工授粉,A错误;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过程中,成对的遗
14、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正确;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1,C正确;D、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让高茎和矮茎杂交)再自交(让F1杂种高茎豌豆自交),D正确。故选A。3孟德尔是凭一己之力奠定遗传性基础的天才,而他的天才超越了时代,带给他更多的是孤独与蔑视。他的研究成果生前默默无闻,在他去世后16年才为人所知。下图是一张孟德尔的纪念邮票,其中的遗传图解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A亲本杂交B子一代自交C子一代测交D子一代自由交配【答案】A【点睛】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
15、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详解】邮票中的遗传图解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亲本杂交实验,即RR和rr杂交产生Rr的过程,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在杂交实验中,有多株高茎,让其与矮茎进行
16、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亲代高茎中杂合子比例为1/2B子代高茎中杂合子比例为2/3C若亲代高茎自交,则子代高茎:矮茎=7:1D若子代高茎自交,则子代高茎:矮茎=3:1【答案】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详解】A、多株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基因型为DD或Dd,矮茎基因型为dd,子代表现型为高茎:矮茎=31,说明亲代高茎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3:1,所以亲本中DD:Dd=1:1,其中杂合子
17、比例为1/2,A正确;B、由A项可知,亲本中高茎DD:Dd=1:1,矮茎基因型为dd,只能产生d的配子,所以子代高茎全部为杂合子,B错误;C、亲本中DD:Dd=1:1,若亲代高茎自交,则子代中矮茎的比例为1/21/4=1/8,高茎的比例为1-1/8=7/8,故子代高茎:矮茎=7:1,C正确;D、由于子代高茎全部为杂合子,Dd自交,则子代高茎:矮茎=3:1,D正确。故选B。5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控制。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长食指,他们生育了一个短食指孩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A手指的这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B这对夫妇所生育的这个短食指孩子一定是男孩C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短食指男孩的概率是1/8D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长食指女孩的概率是1/4【答案】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详解】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不属于伴性遗传,而是从性遗传,A错误;B、由题意知,男性短食指的基因型是TSTS和TSTL,女性短食指的基因型是TSTS,夫妇都是长食指,则女性基因型是TSTL或TLTL,男性只能是TLTL,他们生育了一个短食指孩子,则该孩子的基因型一
19、定是TSTL,且一定是男孩,也可推知母亲基因型是TSTL,B正确;CD、结合B可知, 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TLTL、TSTL,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短食指男孩TSTL的概率=1/21/2=1/4,再生育一个长食指女孩(TSTL、TLTL)的概率是1/2,C、D错误。故选B。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A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B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组合D两基因型不同的亲本间的杂交【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20、合。【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C正确。故选C。7基因型为YyRr 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ByRCYrDYy【答案】D【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2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BC、Y和y、R和r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YR、Yr、yR、yr,ABC不符合题意;D、而Y和y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符合题意。故选D。8基于对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理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B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
22、不能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答案】D【分析】基因分为质基因和核基因,核基因位干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着染色体发生相应的行为变化。【详解】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相同基因或相对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D。9落粒
23、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落粒性和非落粒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者利用荞麦的非落粒性纯合品系与落粒性纯合品系杂交得 F1,F1自交得 F2,F2中落粒性与非落粒 性的比例约为 27:3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中,荞麦的非落粒性是优良性状B落粒性和非落粒性至少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CF2 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约占 1/8DF2中的非落粒性个体基因型至少有 19 种【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意分析,荞 麦的非
24、落粒性纯合品系与落粒性纯合品系杂交得 F1 ,F1 自交得 F2 ,F2 中落粒性与非落粒 性的比例约为 27:37,即落粒个体所占比例为27/64=(3/4)3,据此推测该性状可能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详解】A、农业生产中,荞麦的非落粒性是优良性状,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落粒造成的减产,A正确;B、 F2 中落粒性与非落粒 性的比例约为 2737,其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3,因此,可推测落粒性和非落粒性至少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C、若该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F2 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包括所有的非落粒个体和三显纯合子,约占37/64+1/64=38/64=19
25、/32,C错误;D、若该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相关的基因型有333=27种,其中落粒性状的基因型有222=8种,则F2 中的非落粒性个体基因型至少有27-8= 19 种,D正确。故选C。10科研人员利用三种动物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遗传学实验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它们的两对相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组别亲本选择F1中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F2性状分离比甲AB4:2:2:1乙CD5:3:3:1丙EF6:3:2:1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甲组可能是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均使胚胎致死,则亲本A
26、和亲本B一定为杂合子C乙组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D丙组可能是其中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胚胎致死,则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答案】B【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三对杂交组合中,F1自交后代均出现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用A、a和B、b表示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详解】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在F2中均出现了类似于9:3:3:1的变式的分离比,故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甲组的性状分离比4:2:2:l=(2:1)(2: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由于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均使胚胎致死,即AA和
27、BB致死,F1基因型是AaBb,亲本基因型可以是AaBb和aabb,不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C、如果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即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后代会出现5:3:3:1的比例,F1基因型是AaBb,F2中纯合子有AAbb、aaBB和aabb,比例为3/12=1/4,C正确;D、丙组出现6:3:2:1=(3:1)(2:1),是一对基因纯合致死所致,即AA或BB致死,假设AA致死,F2中纯合子有aaBB和aabb,比例为2/12=1/6,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D正确。故选B。11为研究水稻的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一段DNA片段插入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导致配子
28、的育性下降,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杂交组别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DDdd16/15810%ddDD77/15450%DDDD71/14150%A正常条件下,野生植株的结实率是50%Bd基因为D基因的等位基因,由D基因经基因突变形成CD基因失活会对雄配子和雌配子的育性产生影响D让组的F1给Dd植株授粉,所获得的F2中dd植株占1/12【答案】C【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
29、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从第组中可以看出,正常的野生型植株的结实率为50%,A正确;B、将DNA片段插入基因使其碱基序列改变,本质上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一个基因突变为其等位基因,B正确;C、两组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DD,不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后代结实率均为50%,说明D基因失活与雌配子的育性无关;又已知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dd(D基因失活),后代结实率只有10%,说明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育性降低,C错误;D、DD作父本,结实率都为5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1/2;dd作父本,结实率为1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
30、1/10,若让杂交的F1(Dd)给杂交的F1(Dd)授粉,两者基因型都为Dd,产生的配子都为D:d=1:1但是雄配子的可育性D是d的5倍,所以可育的雄配子D:d=5:1,可育的雌配子D:d=1:1,二者随机结dd=1/61/2=1/12,D正确。故选C。12已知某种优质水稻品种甲具有对螟虫的抗性(简称抗虫,相关基因为A/a)和对稻瘟病的抗性(简称抗病,相关基因为B/b)。甲自交所得F1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抗病:抗虫不抗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不抗病=41:7:7:9(已知各种配子存活率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F1中抗虫抗病纯合子占9/64CF1中抗虫抗病个体的基
31、因型有4种DF1中抗虫抗病个体基因型与甲相同的占9/32【答案】D【分析】第一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显隐性。甲抗虫抗病,F1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抗病:抗虫不抗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不抗病=41:7:7:9,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抗虫、抗病为显性性状;41:7:7:9不是9:3:3:1的变式,A/a、B/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第二步:判断F1产生的配子情况。F1中不抗虫不抗病个体(aabb)占9/64,故甲产生的ab配子占3/8,AB配子占3/8,Ab配子和aB配子均占1/8,由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详解】A、第一
32、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显隐性。甲抗虫抗病,F1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抗病:抗虫不抗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不抗病=41:7:7:9,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抗虫、抗病为显性性状;41:7:7:9不是9:3:3:1的变式,A/a、B/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第二步:判断F1产生的配子情况。F1中不抗虫不抗病个体(aabb)占9/64,故甲产生的ab配子占3/8,AB配子占3/8,Ab配子和aB配子均占1/8,由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CD、F1中抗虫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这4种,F1
33、中抗虫抗病纯合子(AABB)占3/83/8=9/64,F1中与甲基因型(AaBb)相同的个体占3/83/82+1/81/82=10/32,BC正确,D错误。故选D。13玉米种子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C、R基因同时存在时为有色,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一棵有色种子的植株Z与三棵植株杂交得到的结果为:AAccrrZ有色无色11;aaCCrrZ有色无色13;aaccRRZ有色无色11;Z植株的基因型为()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玉米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C、R三个基因,否则为无色,则有色种子的基因型为A C R ,
34、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详解】A、B、C、D、已知玉米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C、R三个基因,否则为无色。则有色种子的基因型为A C R ,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一棵有色种子的植株Z与三棵植株杂交得到的结果为: AAccrrZ有色 无色11,说明有色种子的比例为1/211,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A CcRR或A CCRr;aaCCrrZ有色 无色13,则有色种子的比例算式1/411不存在,只能是1/21/21,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AaC Rr;aaccRRZ有色 无色11,说明有色种子的比例为1/211,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AaCCR 或AACcR 。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
35、aCCRr。故选A。14女娄菜(2n=46)为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雌雄异株,花的颜色有白色、金黄色和绿色,花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叶片的形状宽叶、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D、d控制,含d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现将纯合的绿花宽叶雌株(甲)和白花窄叶雄株(乙)进行杂交产生F1,F1均为绿花宽叶,选取F1中的雄株与杂合的宽叶雌株杂交产生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XDXD、aaBBXdYC自然界中与花色和叶形相关的基因型有45种DF2中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宽叶
36、雌株的比例为1/4【答案】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亲本宽叶与窄叶杂交后代只有宽叶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根据题干的杂交实验不能确定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错误;B、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XDXD、aaBBXdY或aabbXdY,B错误;C、花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有33=9种,控制叶形的基因型为XDXD、XDXd、XDY、XdY,共
37、4种基因型,因为雄性不能产生Xd配子,所以后代中没有XdXd个体,则自然界中与花色和叶形相关的基因型有49=36种,C错误;D、F1的雄株基因型为XDY,与杂合宽叶雌株XDXd杂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XDY:XdY=1:1:1:1,F2中的个体随机交配,雌配子XDXd=31,雄配子中XDY=12,产生的F3中,纯合宽叶雌株的比例为1/33/4=1/4,D正确。故选D。15牛群中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隐性致死基因m,但该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三组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
38、列说法错误的是()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有角()有角()有角398有角203乙有角()无角()有角221无角223有角219无角222丙乙组的有角F1相互交配有角712无角237有角481无角239A有角是显性性状,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B含有m与A基因的雄配子会致死C含两个致死基因的雄性个体会死亡D可利用测交实验来验证丙组子代中雄性有角的基因型【答案】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详解】A、杂交组合丙中
39、乙组的有角F1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了无角,说明无角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则有角是显性性状,基因型是AA或Aa。且丙组乙组的有角F1的基因型Aa,其子代雌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比例为3:1,但子代雄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比例为2:1,说明雄性个体中基因型为AA会死亡。甲组的子代中,只有有角,说明甲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子,但亲本中雄性有角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则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A正确;B、据A分析,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会死亡,而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会死亡,说明隐性致死基因m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并不是雄配子致死,B错误;C、据AB分析,雄性
40、个体中基因型为AA会死亡,说明含两个致死基因的雄性个体会死亡,C正确;D、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角与无角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A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致死,那么丙组雄性子代中有角的基因型应该为Aa,而不是AA,可利用测交实验来验证丙组雄性子代中有角的基因型,D正确。故选B。16果蝇长翅和残翅为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纯种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F1均为长翅,然后F1个体间自由交配产生F2。经过不同的处理后,子代结果错误的是()A让F2中所有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1:1B让F2中让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个体杂交,则F3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
41、3:5C将F2中所有残翅果蝇除去,让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长翅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8:1D将F2中所有残翅果蝇除去,让基因型相同的长翅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5:1【答案】AB【分析】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长翅,由此可判断长翅是显性性状。假设用D表示果蝇的长翅基因,d表示残翅基因,则亲本中长翅为DD,残翅为dd,F1长翅为Dd,F1自由交配,F2的基因型为1/4DD、1/2Dd、1/4dd。【详解】A、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长翅,由此可判断长翅是显性性状。假设用D
42、表示果蝇的长翅基因,d表示残翅基因,则亲本中长翅为DD,残翅为dd,F1长翅为Dd,F1自由交配,F2的基因型为1/4DD、1/2Dd、1/4dd,配子为1/2D、1/2d,让F2中所有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长翅果蝇D-与残翅果蝇dd的比例是3:1,A错误;B、F2的基因型为1/4DD、1/2Dd、1/4dd,让F2中让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个体杂交,则F3中长翅果蝇比例为1/4+1/23/4=5/8,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5:3,B错误;C、淘汰残翅果蝇,则F2的基因型为1/3DD、2/3Dd,让其自由交配,求出D的基因频率为2/3,d的基因频率为1/3,因此F3的基因型为4/9DD、4/
43、9Dd、1/9dd,长翅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8:1,C正确;D、淘汰残翅果蝇,则F2的基因型为1/3DD、2/3Dd,让基因型相同的长翅果蝇进行交配,即1/3DD自交,得1/3DD,2/3Dd自交,子代中为2/3(1/4DD、1/2Dd、1/4dd),子代中残翅果蝇比例为1/6,故F3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是5:1,D正确。故选AB。17某豌豆种群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二者数量相等),aa致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让该种群所有个体自然受粉,子代AA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5/7B让Aa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C让该种群所有个体相互授粉,子代Aa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4、2/5D让该种群所有个体自然受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3:2【答案】BD【分析】豌豆种群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二者数量相等,aa致死,因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详解】AD、豌豆为闭花传粉,题干“让该种群所有个体自然受粉”,即所有个体分别自交。1/2AA自交后代为1/2AA;1/2Aa自交后代为1/2(1/4AA、1/2Aa、1/4aa),其中aa死亡,即1/8AA,2/8Aa;将两组后代统计到一起,即AA:Aa=5:2,子代AA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5/7,A正确,D错误;B、让Aa个体自交,由于aa致死,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
45、2,B错误;C、让该种群所有个体相互授粉,采用配子法,A占3/4,a占1/4,则后代为9/16AA、6/16Aa、1/16aa,其中aa致死,则后代AA:Aa=3:2,子代Aa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5,C正确。故选BD。18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夫妇中有一方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也可能所有孩子听觉均正常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5/16D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答案】CD【分析】根据题意,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可知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D-E-。【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D E ,若夫妻中一方耳聋,另一方基因型为DDEE,则后代全部正常,A正确;B、只有耳蜗管正常(DDee)与只有听神经正常(ddEE)的夫妇,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