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体会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论语心得体会9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9篇 阅读,不肯定使我们变得更加富有,但肯定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不肯定转变我们的长相,但肯定可以转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质;不肯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肯定可以转变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不肯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幻想,但肯定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人生的幻想。 后勤分会读书活动现场 湖南省结防所工会组织的“我读书给你听”活动,从4月23日至6月30日,以分工会为单位,组织职工共读一本书,共同创作一本有声书,为世界读书日打CALL。 今日的我读书给你听是来自后勤分会的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创作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儒家经典之一,其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
2、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于丹论语心得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古典文化,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抱负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以独特的共性视角解读论语。 读于丹论语心得,能帮忙我们解读当今社会面临的心灵困惑,以经典诠释才智,以才智诠释人生。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 篇二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百家讲坛的“美女教授”于丹讲解的论语心得,我深深的被吸引了。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所讲的内容,还有于丹教授讲课时的气概。真是一种大家风范,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概,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怪不得连易中天教师都发出了这样得感慨:神闲气定,娓娓道来;
3、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观看之后,我最为喜爱其中的处事之道,曾经拜读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也提及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做为有着极为丰厚物质国家的,其处事之道理却与两千五百前的孔子有着极为相像之处,如今应适用可见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财产,假如我们不懂得珍惜那却是让世人圆满!于丹用其特有的魅力及丰富易懂的语言让子孙后代进展了理解了祖辈的文化也进展了心灵的洗礼。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空虚了!于丹教授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确实,我们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口袋,想着车子,票子,房子。但一旦这些你都拥有了,回首过来你就得到全世界的幸福与欢乐
4、了吗?答案固然是否认,你会有更多的欲望,由于你只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没有看到我们内心的感受,以至于我们有时得到的越多而失去的也将越多得到的欢乐也就越少。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人都盼望过上欢乐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欢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子论语中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宽广胸怀告知他的学生们应当如何去查找生活中的欢乐,而孔子的这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很多闻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里的诗人于丹以陶渊明为例,讲诉其罢官归隐的事例,固然当今社会能做到这点的人为之甚少。但还是在人们心中唤醒了那片曾经都幻想中都曾有过的桃花园! 论语中虽然只是记录孔子的简单的语言,但其
5、高度的概括与浅显的寓意还是让人叹为观止!孔子思想核心以两个字为主“恕”和“仁”,此二字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爱”。 “恕”是爱他人,于丹教授说圣人指的“恕”又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我们都听过,但或许都只是听说而已,有几人去做过呢,我们总是在埋怨别人,埋怨父母唠叨,埋怨朋友不够意气,埋怨孩子不听话,爱人不上进,可是在你百般埋怨时是否想过自己是否做的更好身为子女,身为父母,身为朋友,身为爱人,我们又做的怎样呢?其实和孔夫子很久以前就教给我们的不埋怨的方法,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我们对别人宽容一点,其实就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仁”字也可说为爱,爱人!学会爱他人,你我会欢乐! 孔子的思想
6、还有许多称之为精华的,做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当懂得学习,树立一名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不愧对于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遗产,也不亏对于教育事业的先行者!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篇三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不平。“有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以前只不过哼哼而已。暑假在家,认真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是心灵也有所触动。 论语曾经是我在念中师的时候阅读过的一本书,它是一本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当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得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却曾想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日,竟然有一位女学者用自己的眼光,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
7、代的眼光来阅读和理解,这确实是特别吸引人的一点。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但是,一度人们更情愿称他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执。可是现在,于丹教师将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理解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把这样一本难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结合现代的实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教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实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实、暖和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颜色“。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欢乐生活。主要叙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
8、和人生之道。书中运用许多故事告知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我分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为人之道。 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导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谐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君子“是孔子人学的抱负人格,是“士子们“道德修养所努力的方向,它对社会大多数人而言,带有悬格的性质。一个人,一个生活于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状态中的一般人,“应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孔子“为人之道“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爱是一种绽开于详细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差等之爱,而在传统
9、的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和君臣等五个方面。在今日我看来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上要“急躁“,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我们常常是这样说,也这样想。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教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急躁的佐证。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损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盼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呢?答复是确定的。我们可不行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示他,究竟学习是孩子的事
10、,他没做好,盼望得到的是教师的帮忙;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当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准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缘由,帮忙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准时完成作业的胜利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急躁一点,调查清晰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熟悉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二)、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交友还是工作,人们都想找到一个适中的生存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谈到了一个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说
11、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也就是常说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全部人所需要推崇的。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不公,埋怨处世困难。于丹教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假如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许多苦恼,就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于丹教师所给我们叙述的英国闻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让我们从简洁的事情当中明白一个不简洁的道理心态打算一切!于是,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形式日益变化的今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感受到来自工作的欢乐呢?固然是心态的和谐。“心平则气和,气和则
12、神安“,只有保持心态和谐,才能理性的处理期望所欲与利益所得的博弈关系,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义务,合理定位自己的价值观,正确对待教育教学的各种困难,这时我们就能够勇于承受挫折,乐于迎接挑战,客观对待努力工作而获得的至上荣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心态和谐,拥有和谐的教育职业心态,才能安心植根于悄悄的育人事业当中,不为世间的功利和急躁所扰,从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至情享受奉献社会、奉献教育的欢乐,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意。 (三)、交友之道。 我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许多的朋友,但是毕竟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呢?毕竟有谁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你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也说道了,对待朋友也要有
13、肯定的尺度,保存一条界限,朋友才能够交往得长远,有许多朋友间彼此损害就是由于,没有保持肯定的友情距离。所以,于丹论语心得也告知我们,在这样一个物质会社,交怎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不公,埋怨处世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假如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许多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欢乐的人,让自己欢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暖和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宽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四)、抱负之道。 人应当有抱负,没有抱负的人是可
14、怕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抱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力量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力量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是最终的总结,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说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于丹教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特别精巧的佛像,每天都有许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
15、,由于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日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想,这正是我们现在许多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和别人攀比,比到最终经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这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我想,这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抱负,它同样适用于21世纪。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快,同样是我们今日欢乐的源泉。这也许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阅历所得吧读了这样的一本书,仿佛给自己的心灵浇了一次水,冲走了一些烦琐世俗的念头想法,滋养了自我的内心世界,让我更积极地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篇四 于丹的“论语心得”是本学期我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之一,全文是用七大局部来解读论语
16、的,分别是“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及“人生之道”。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才智、以才智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排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才智。同时为她的这种崇高的境地而感动。 同时让我们领会到有这样一种才智,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对待。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假如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假如我们遭受不得意之时,我们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发呢? 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是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每个人一生中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力
17、转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转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知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行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设这个人根本就不行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要“失言”,也不好。所以这就是告知我们,假如我们想做一个别人情愿和自己沟通,也可以和他人沟通的人,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个敞亮的心怀。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先天的圆满,也可以弥补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自己有定力,有真正的英勇,使自己生命饱满、充盈,让自己有
18、一种大欢欣,让自己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自己的每天进展着新奇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奇的养分疏导给他人。于丹教授同时告知我们“心灵的力气是无穷的,假如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法转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转变对待这些事实的态度。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地,人在社会上,要使自己做过的事都经得起推敲,这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人们对你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 于丹教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
19、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好像把难以消化汲取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送的高档养分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同时让我们领会到有这样一种才智,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对待。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设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确定会少很多怨言,确定会是一名欢乐而幸福的教师。 于丹教授在书中提到“我们见到一些教师声色俱厉,常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教师没有到境地,真正好的教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议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其实想想
20、也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有个别差异,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学生也是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对这些状况,我们教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安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进展孩子的共性特长,对进展慢的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正确地引导,信任他们肯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子讲求的是“恕”,是心灵上的一种平和。这一讲给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它像一剂良药,凉爽,让我有一种直澈心肺的感觉,它告知我应当如何去生活,如何对待自己。我知道了生活的方向
21、之后才能给孩子们指引方向 ,才能帮忙他们成人、成材。 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并用自己良好的素养去影响学生与家长。我们教师的整体思想、道德、心理素养和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虽然家长对其子女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但我们教师应当利用学校这个有力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转变学生的根本素养与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要去埋怨,而要有责任,首先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做师德的表率,以师风、师魂,坚决抵抗一切有悖师德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带动四周的教师,甚至学生与家长,做到一个教师就是一面旗帜。 “
22、道不远人,暖和人心”这是于丹教授对论语这部宏大著作的评价,在这里我引用于丹教授的名言来表述我内心对论语所树立精神的仰慕,同时对于丹教授可以以如此生动却又不乏深刻哲理性的方式来对象我这样的人进展思想上的洗礼表示敬重和感谢。以上这些是我读了这本书,我的心灵产生了一些触动,触动着我不得不查找自我的坐标,触动着我寻求欢乐的生活,触动着我做淡定沉着、心平气和的教师。 于丹论语心得心得体会 篇五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久都是朴实的,就似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似乎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告知大家的东西,永久是最简洁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
23、乐的生活。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猎取心灵欢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好喜爱!每天倚在床头,观赏几页,或者放上一段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让心灵得到净化,让品性得到升华。远离尘世的喧嚣,倾听灵魂深处的呼声。美哉!乐哉! 儒学渐热,孔子学院开到了许多个西方国家,可见儒学的魅力!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了中国2023多年,如今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日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日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我把这本书这段视频推举给朋友们共享! 于丹紧扣现代人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
24、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抱负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共性视角动身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才智,以才智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排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才智。 于丹论语心得心得体会 篇六 我要跟大家品谈的是一道心灵鸡汤。读过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的朋友们,或许都有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我也不例外。想想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仔细工作着,面对繁忙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早已把烦躁变成无奈,把无奈变成习惯,总是多了几分负重,少了几分欢乐,因而也常常把“郁闷”当作自己的口头禅。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竟然让我感觉自己豁然
25、开朗,虽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也深深触动心灵。我的心好像能更严厉些,安静些,包涵些,仁爱些。 我原本是不喜爱论语的,更精确地说是我不喜爱那咿咿呀呀的“之乎者也”。还记得上中学那会儿,教师给我们讲解论语的开篇“学而第一”时,我就表现了厌烦心情。那时,我就在想,孔圣人早已死了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前的人类,别说区区几句话,即使再精华的东西,也会被几千年的历史车轮碾的灰飞烟灭,我就不信他还能在几千年前指导影响现代的人类社会?于现在想来,是特别惭愧的,缘于我对文化的理解,对个人的修养,以及对学习的态度。 于丹教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她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
26、来解读,好像把难以消化汲取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送的高档养分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这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实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实、暖和的生活态度。她把浅显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她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颜色”。就像易中天教师在该书序言中所写“实际上,真正宏大的思想决不会是只适用于一时一地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性。”我想这也就是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在几千年后仍旧闪烁着才智光线的缘由吧! 书中主要叙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励志故事都告知了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
27、和处事做人的道理。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猎取心灵欢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人人都盼望过上欢乐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欢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教给我们的欢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您内心的安静。 书中谈到孔夫子最喜爱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艰难的生活对于别人来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得意其乐,于丹教师说,颜回真正令人佩服的,并不是它能忍受贫困,而是他的生活
28、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静。“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是一种人生的境地。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力转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转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是于丹教师品位的另一心语。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家看济公新传,济公在途中遇到一位晴天、雨天,每天都哭哭啼啼的老婆婆,便上前搭问缘由。原来老婆婆有两个女婿,一个是卖雨伞的,一个是卖鞋的,晴天时,老婆婆担忧卖雨伞的女婿没了生意,赚不到钱,难过哭泣;雨天时,老婆婆又担忧卖鞋的女婿没了生意,赚不到钱,也难过哭泣。道济师傅开导她说:“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一想呢?假如你想晴
29、天的时候,卖鞋的女婿来了生意,赚到了钱;雨天的时候,卖伞的女婿又来了生意,赚到了钱,你是不是应当为他们快乐才对呀?一个简洁的换位思索,让老婆婆喜笑颜开。欢乐如此简洁,活佛如此渡人,让我释然之后想到了更多。 工作中,把个人的无名火撒向很多人,把上班的无名火带到下班,把单位的无名火带给老公,这是我常干的事儿,我想也是大多数人常有的事。我们颠倒了生活的本质,之所以工作,正是为了更欢乐的生活。有人问佛主:什么是佛?佛主说“无忧是佛”。欢乐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目的,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上班时尽心,下班时快乐,我们就会在平衡中欢乐地生活。品尝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开心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也才能如孔夫
30、子教育我们欢乐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那份安静。 假如说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那么于丹的论语心得,章章都会散发浓香。读罢之后所感悟到的,绝不仅仅是写下的这些,写下的也好,未写的也罢,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愿我们都能为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一个出路,我想,这也是的初衷吧!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篇七 听过于丹教师在百家讲坛的一些讲演,简直精彩极了!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掷地有声,话语中布满着对人生信念的执著,焕发着大方得体、安康豁达的神采。 特地冒雨去买了于丹心得,确实是布满才智的一本人生启迪书,看完这本书才不难理解为什么她的这种学者风范不仅影响了国学爱好者,更打动和挽救了很多彷徨
31、于人生坎途中的人们孤寂无助的心灵。 100个人读论语就会有100个孔子,每个人对这本经典著作的理解都不同,下面写一些我的体会。 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第一) 贫困却不向富人谄媚,富有却不恃财而骄。前者是一种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后者则是一种虚心慎重的低调作风。在如今这样的社会,能做到这两点的人不多,貌似文人的做派,亦或是陶渊明式的桃源隐士。 孔子认为做到这种高风亮节是不够的,还要有内心的富足与安闲。清贫却内心布满着盼望,布满着人生的抱负,对生活始终没有失去信念,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境地啊!到达这种境地的缘由是由于他们内心是如天地般宽广,如江海般豁达。
32、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这是于丹教师最喜爱的一句话。“仁者”之所以“不忧”,“智者”之所以“不惑”,“勇者”之所以“不惧”,是由于他们的内心无比强大。禅学中有一句话:“见心见性”,就是说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因此,能够掌控内心,了解心性的人是相当了不起的。 同时,在这里我们还要探讨一下“勇”。 以威猛著称的子路问孔子说:“君子尚勇乎?”(君子应不应当崇尚英勇呢?),孔子对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君子崇尚英勇并没有错,但这种英勇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有了义字领先的英勇,才是真正的英勇。
33、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由于英勇沦为盗贼。 我们想想,小偷劫匪穿门打户,甚至越货杀人,你能说他不英勇吗?但是这种没有道义约束的英勇是世界上最大的灾难。 那么这个“义”、“道义”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削减过失。 以上是书中的一段解释,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苏轼的留侯论中也有一段关于勇者的阐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缺乏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我对这段话中的“卒然临之而
34、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非常敬佩。这是一种韩信式的隐忍的态度和精神,年轻人更应以此为戒。 3,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行陷也;可欺也,不行罔也。”(论语。雍也) 有人问孔子:井里有个贤德的人掉进去了,那么我是不是该也跟着进去?孔子说:“你用脑子想想嘛,那干嘛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或许不能避开许多的损害,他可以被人哄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哄骗了。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 弟子宰我的提问在现代看来好像有点可笑
35、,但孔子的答复却也折射出了许多现代社会的现象。一个人并不是全部的事情都去盲目跟从,而应当好好地思索一下,辨别一下,最终做出理性的、正确的推断与决策。 4,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这里讲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孔子还有一句话使用得更广泛:“过犹不及”。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尺度,做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对待朋友也是如此,有个豪猪的哲学,说豪猪们相隔太远会觉得严寒,相隔太近又会被刺痛,最终它们找到了最适宜的距离。人也一样,朋友之间应当讲求一种适度。 5,“忠告而善道之,不行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知他,把忠
36、告告知他,“不行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 我认为这是一种关怀朋友的正确态度,信任对方也不会由于你的不再劝说而觉得你有失朋友之义。 6,“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我们渐渐来看很有意思。多见阙殆,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了,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阅历,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阅历,但听别人走的弯路,那是间接阅历。多听点间接阅历,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了。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它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
37、,则寡尤。 这是我所提倡的一种作风,少说话多做事,做个实干主义者。做事前先思索,思索该不该做,会不会产生什么令人懊悔的结果,这是为人处世非常重要的一点。 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这是一种评价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是众多孔子论君子的理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 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着衣食居住等物质生活。 君子怀刑,“刑”是制度、法规,君子怀刑就是由于他心中始终有一份法规、法度,不得超越,他敬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小人怀惠,这个“惠”就是小恩小惠、小廉价的意思,也就是说小人喜
38、爱钻小空子、占小廉价。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一个君子他简单处事,但是你难以取悦他,但他肯定能够做到自己的本分,客观地处理问题;小人就是那些特殊简单快乐,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难处事的人,总是对人求全责怪。这个中间表现的是君子与小人在品德和道德上的巨大差距。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
39、一种好朋友。由于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士气;他可以在你迟疑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坚决,这是一种好朋友。 其次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肤浅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觉,当我们不当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判,都不如宽容的力气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涵。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阅历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阅历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迟疑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
40、来帮忙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阅历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 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者损矣。 首先,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急躁的朋友。坏朋友为什么把便辟这种心情急躁作为第一位呢?由于盲目的激情有可能消失永久无法追回的后果,好朋友之间应当以理性为先。 其次种叫做友善柔,就是脾气特殊优柔寡断的朋友。我们发觉,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铺张你的生命能源。我们这一生要做的许多事情,不要被过分优柔寡断的朋友干扰了你的思维,这种朋友太多也是一种危害。 第三种,所谓友便佞,是最
41、坏的一种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装扮出来一副和善的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忱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当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假如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力量。 10,“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意思是说:和君子相处有三点要留意。第一,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说话了
42、,这叫毛毛躁躁,这是反映一个人的急躁;其次,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说,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存有隔膜;第三,一个人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这叫“瞽”(意思是盲人),你看看别人盼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最适宜的话,你还需要自己有心理预备,你要对对方了解。 1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人在少年的时候是他血气未之时,一个人简单冲动,什么样的想法都不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戒之在色。那么在这个时候,朋友之间也许往往都是在情感问题上会消失一
43、些一样的或者相左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大学里面学生出问题,许多都是在恋爱问题上,所以说血气未定的时候要在心里把情感问题作为大事处理好。 过了这个坎到了中年,及至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一个人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包括你的薪酬待遇根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所以孔子的提示就一个字,叫做戒之在斗。人在中年的时候,最大的警界就是不要跟人争斗。这个时候与其与人争斗不如反观要求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好。 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老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征,到你的心理状态都已经开头走向了平缓,象罗素所说的那种湍急的河流冲
44、过山峦最终到了入海的时候,表现出来一种平缓和宽阔。在这个时候人还有所戒吗?孔子说还有一个字,叫做戒之在得,就是你的得到,以免患得患失。 12,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多责怪自己,少责怪别人,那就可以避开别人的怨恨了。”(责己从严,责人从宽,就会少招怨恨。)一个敢于担当责任而又敢于作自我批判的人,将能赢得更多人的拥护与爱戴。相反,一个揽功推过的人,到头来总是一个孤家寡人。 1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意思是说:不懂天命,不行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这告知
45、我们必需懂得了解社会、了解别人,懂得敬重别人,用内心淡定的力气去应对外界。 于丹论语心得心得体会 篇八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书讲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人生之道。虽然社会上褒贬不一,但批判大多是学术上的,我觉得于丹说论语,给我很大启发。他围绕各样的心态问题,结合现实生活讲了许多故事告知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生活。使我受益菲浅。 一、怎样面对圆满 故事一:一个小女孩曾跟着妈妈去看牙医。妈妈应牙病引发心脏病,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这个阴影在她心中始终存在,她从来不敢去看牙医。后来她成了球星,被牙病熬煎得实在忍受不了,家人请来牙医。正值医生预
46、备手术时,她却死去了。 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我知道了无论是谁总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我们无法转变事实,但我们可转变对待这些事实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缺憾与苦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承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愁肠百结或泪流满面,这样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更加重了你的苦痛,严峻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它的后果就犹如诗哲泰戈尔所说:“假如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然后面对苦痛要拿得起,放得下,靠你坚韧的毅力与顽强的心去自救,除了你自己,谁也救不了你!想到自己曾由于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咽炎而苦痛不堪,夜不能寐,结果不仅病情没好转,反而,加重,长期耳鸣
47、。 读了这本书,豁然开朗,今后我要 1、承受这个事实。 2、多喝水禁辛辣。 3、改善上课用具,少说话。 4、多学习,多动脑,提高自身竞争力。 5、每日中午休息,哪怕只15分钟。 6、多熬炼。 生活中要多运用90/10法则,即生活中遇到的事自己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面对它的态度。 故事二: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特别精巧的佛像,每天都有许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通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由于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日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