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的工作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的工作要求.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X有限公司纠正和预防措 施控制程序文件编号LHQP18版次A编制审核审批实施时间页次1目的:为清除已经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防止其再发生或发生,特制订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防止对策及验证结果等过程。3职责3.1 品管课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3.2 各部门负责对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追踪相关结果。4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责任部 门工作要求质量记录4.1评审不 合格4.1.1.1 不合 格信息来 源各部门各部门根据相关的信息,发生下列情况时,须填 写“纠正和预防记录表”a.内审发现不合格(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处理);b.产品批量不合格见“
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供应商的不合格;d.顾客抱怨见“客户管理程序”;e.过程和产品特征的异常波动趋势;,其他可能导致不合格的问题。纠正预防措 施记录表4.LL2各部门须详细描述有关问题,并及时报品管课。4.12确立 责任部门品管课根据问题性质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对于供应商的不合格,由生产部门负责转达相关 信息,并负责跟催改进情况。对“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进行编号予以登记, 并以此跟踪其进度。纠正预防措 施登记表4.2纠正和 预防措施控 制程序原因 分析有关责 任部门收到“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后,责任部门应分析 并确定不合格原因。制订 纠正和预 防措施有关责 任部门针对问题的原因,制订相应的纠
3、正预防措施,使 不合格不再发生或不发生。4.2纠正和 预防措施控 制程序制订有关责 任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用同时 确定完成时间。纠正预防措 施记录表实施 和记录措 施结果有关责 任部门423.1实施上述措施,,并记录有关部门结果。评审品管课责任部门完成相关措施,确认已取得成效,能有 效解决有关问题,可将其提交品管课。品管课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4.3评审纠 正预防措施问题 关闭品管课当评审确认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时间关闭相关问 题,否则由责任部门按4.2的要求重新采取措施。4.322将纠正预防措施结果反馈相关部门。对于顾客抱 怨,经管理者代表同意,由营业部向顾客反馈相关
4、信 息。433提交 管理评审品管课4.331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将纠正预防措施的状态 提交管理评审。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0目的规范处理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不符合事项、异常现象或潜在的不合 格及其原因的纠正与预防步骤要求,确保问题能够适时解决,以使问题发生的程度与规模 得以掌握或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及其原因。2.1 范围适用于管理系统中之明确的或潜在的不合格事项或品质异常现象的纠正与预防。2.2 定义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 .职责4.1 提出部门:进行异常现象描述
5、,向解决部门提供建议及解决期限。4.2 品质部:对异常描述进行审查,确认措施实施结果、跟催纠正与预防措施进度、保存纠 正与预防措施记录,向管理评审提供预防措施的施行状况。4.3 内审员:于内部或外部审核出现任何不符合项时,负责发出审核不合格报告要求责 任部门提出措施进行纠正预防活动,跟催纠正与预防措施执行并确认效果4.4 理者代表对内审员发出的审核不合格报告进行描述审查、对措施提出部门提出的 措施进行审查,检讨措施内容、确认措施实施结果并给予结案确认。4.5 措施执行部门:原因分析、提出措施、措施文件化。5.1 程序5.2 提出时机5.2.1 纠正措施(防止再发措施):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6、全管理体系发生异常现象或 不良时。5.2.2 预防措施:在分析各种记录或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的潜在或有不良趋势的现象时, 如各种不符合报告、客户抱怨或统计资料等。5.3 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5.3.1 提出部门:任何部门于发现异常或分析出潜在的问题,在不能自行处理,需其他部门 支援时,以一次一个问题的形式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并填上支援部门的名 称和希望完成日期。522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及性质,判断这问题需要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并在纠正与预防 措施改善报告上勾选纠正、防止再发或预防措施。5.4 决定措施及解决期限5.4.1 纠正措施:视问题紧急的程度与提出问题的部门需求而定;5.4.
7、2 防止再发措施:因防止再发措施需调查根本原因及评估措施,为确保措施的品质,若 无特别要求时,在1周内提出防止再发措施的措施。533预防措施:因预防措施需调查潜在的原因及评估措施,为确保措施的品质,若无特别 要求时,在15天内提出防止再发措施的措施。5.5 异常现象描述:异常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频次、责任部门及希望完成日期5.6 异常描述审查5.6.1 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的异常描述由品质部经理审查后发出。5.6.2 审核不合格报告异常描述由管理者代表审查。5.6.3 措施提出部门负责人收到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或审核不合格报告后对 异常进行原因分析。5.6.4 原因分析应收集相关的资料
8、和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5.6.5 对客户的投诉或退货,应进行专项的评估和检讨,以找出全部的原因和进行全面的 措施。5.7 提出措施5.7.1 措施提出部门根据原因分析,应对异常提出相应的措施。562措施目标:措施提出部门必须依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防止再发或预防措施。1.1.1.1 纠正措施的措施目标:能够立即消除异常现象。1.1.1.2 防止再发措施的措施目标:针对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评估措施的效果及潜在因素, 以便能减小问题的程度与规模或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1.1.1.3 预防措施的措施目标:通过措施的实施,能够避免异常的出现。5.6.3 明确措施内容措施提出部门根据措施目标把措施内
9、容填写在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审 核不 合格报告相应栏中,措施内容须包括:措施的执行项目、负责人与完成时间。5.6.4 措施提出部门应在预定期限内提出措施内容。当不能按时回复时,应提前通知发出部 门,当措施提出部门未按时回复时,描述审查部门应进行跟催。5.7措施审查5.7.1 审核不合格报告由管理者代表作措施审查。5.7.2 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由品质部经理作措施审查。573措施审查的内容包括:1.1 .3.1措施内容是否明确:措施应该是可执行的,可以量化的,非待协商、验证等的;1.2 .3.2措施是否考虑文件化,若措施内容涉及到修改相关文件或资料时,措施提出部门应 安排措施文件化的计划。
10、1.3 评估措施绩效:应对措施绩效给予评估,评估措施的执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要求。1.4 若措施经过审查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退回措施制订者,重新拟定措施。1.5 措施经审查确认后,责任部门应将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回复品质部。1.6 若品质部为措施提出部门,则由管理者代表进行措施审查。5.8 措施执行581措施经审查后,正本留措施审查部门便于追踪落实,同时向措施执行部门派发副本, 便于以此执行。582品质部应根据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和内审不合格报告按期跟进。5.9 效果确认5.9.1 品质部应按期对措施执行效果给予确认。592措施效果确认:若措施已实施,应对措施效果是否和预期目的一致进行确认;若
11、措施 的实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措施执行部门应重新制订措施;若措施执行已符合预 期效果时,应将确认结果摘要记录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改善报告或审核不合格报告 相关栏内。5.9.3 若措施提出部门为品质部时,管理者代表进行效果确认。5.10 措施文件化措施执行经确认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应由措施执行部门依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提出 修订相关文件或资料的要求,建立文件化作业。5.11 纠正措施的管理与跟催5.11.1 纠正措施的跟催:权责人员在执行跟催过程中,可适时召开检讨会,利用会议汇报执 行状况,使纠正措施的跟催顺利进行。5.11.2 送管理评审会议审查权责部门整理纠正措施跟催状况作为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入,以评估品质系统自我改善的能 力与绩效,同时评估所采取措施是否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5.11.3 报告纠正措施已发出的个数、应完成的个数、实际已完成的个数、未完成的个数及 其执行与异常现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