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洁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学问的根底上连续让学生通过观看、猜想、试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育学生有挨次地、全面的思索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两种不同的事物进展简洁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挨次有条理,由详细到抽象地进展思索,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展思维力量,培育符号感。
2、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说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学生练习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独立探究 2、小组沟通 3、全班沟通 (三)课堂练习,稳固新知 (四)归纳小结,拓展新知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简洁排列 3种点心2种饮料 32=6(种) 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种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3、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50、51页的例1、例2和51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2、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局部内容上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因些这局部的学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需让学生学好。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学问作为根底来进展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熟悉和阅历,但是缺乏清楚的熟悉和数学思索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把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有意识地留意联系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
4、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详细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看、猜想、想像、操作等活动,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我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进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景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3)进一步稳固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能用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处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
5、视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课堂气氛紧急,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为了转变这一状况,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时,我利用教材供应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联系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觉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沟通和思索,提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组织教学,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学问和阅历,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1、谈话 学校要开联欢会,你们喜爱吗? 2、出示主题材图,让学生观看画面,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以情景图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
6、究 1、出示教材第50页的例1 (1)让学生观看图画,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观看力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同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书写除法式子,利用口诀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学问先进展计算,明确商应当是多少。 (3)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书写笔算除法,并懂得竖式里的各局部的名称。 (4)让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笔算的书写方法。 2、教学例2 (1)出示图画 让学生观看画面,理解题意。 (2)学生操作学具,通过摆摆看,了解分法,最多能分几组,还剩几盆。 有余数的除法试商学生还不会,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把握。 (3)让
7、学生尝试列横式。检查学生列横式的过程与方法。校正。 (4)学让尝试列竖式计算,把学生的式子展现。 (5)让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笔算的书写方法。 3、让学生观看黑板上的两个笔算式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像这们没有除完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稳固练习 1、练习第51页“做一做”题。检查,展现学生的练习。课件出示正确的计算。 2、推断练习:课件出示。 3、练习“练习十二”中的第1、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检查,指名说说计算过程。课件出示正确的书写过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年月日”之“24时计时法”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
8、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学问的根底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展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从而主动探究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忙学生理解和发觉一般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分,并能在两者之间进展互换。通过鼓舞学生收集相关学问的内容来培育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力量。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把握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与一般计时法的相互转换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和观看思索力量。 (3)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9、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教具预备:钟表、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意学问获得的结果为学问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进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画线段图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看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加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全方位让每个学生都参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轻松把握24时记时法,时间与时刻的区分,敏捷计算有关时间的题目。
10、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拟归纳,最终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到达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稳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纳欢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纳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稳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好玩、有益、有效。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纳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1、 一、从生活导入 1、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进一步丰富感知。 师:这段节目大家熟识吗?新闻联播什么时间播出? 2、学生答复后,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报时间19:00,让学生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3、讲解这种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提醒课题二探究新知。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看钟表演示教具。春节联欢晚会新年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呢?学生答复是12时,这是夜里12时,是旧的一天的完毕,新的一天的开头。我们把这一刻称为0时。闭上眼睛想一想,时针一天正好走几圈呢?接着演示时针是怎样走的。提问:这是时针走几圈,是几小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学生练习拨表盘。让学生答复一般计时法与
12、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教师讲解这种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计时法叫一般计时法。(板书:一般计时法)。其次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的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读题:我们今日要讨论24时计时法) 从情境中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学问阅历。由于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擅长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效劳。用电视上的节目时间创设情境,一方面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二、比一比: 1、分组讨论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争论喜爱哪种记时法。 2、比拟两种记时法的一样点,初步了解转换
13、方法。 “信任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但凡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 三、互换 1、学习把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 2、学习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 四、强化“零时” 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仔细观看的根底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建立0时的概念。通过详细的事例,帮忙学生明确一天中开头和完毕的时间“0时”。熟悉0时是一天的开头,24时是一天的完毕,他们就是夜里12时。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帮忙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对时间有
14、一些根本的熟悉。 教学信息化,激发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思维,且爱好新颖。所以,在教学中,采纳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用活动的钟面,将24时的形成这个难点突破。激发学生发言乐趣。课堂中,课件的使用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特殊是那个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渐渐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学生对这个学问有了深刻的印象。 五、稳固学问: 通过层层深入的练习,帮忙学生进一步稳固两种计时方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剖析 千米的熟悉是九年任务
15、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熟悉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懂得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根底进步行教学的。 提纲明白指出:“要器重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时机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觉得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拟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根底上去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要害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理性熟悉。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
16、纪特点,我制订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学生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展简洁的化聚。 2、力量目标:在熟悉千米的进程中,培育学生的视察、比拟、抽象、概括力量,能用千米精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3、感情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换,使学生在摸索和协作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休会。 本节课的课时部署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态。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教训,从根底学问和根本技巧方面来看,预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
17、度观念,还存在必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熟悉不深刻,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分歧适,以及估量估量物体长度不精确等过错。介于学生思维进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纳了观看法、试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的实际阅历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需对学生进展学法教导,由于“方法是翻开学问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需依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展优化组合。在分组试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看、比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集合作与争论;在熟悉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
18、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丈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么的? 4、假如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核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你有没有措施?依据学生的答复整理,当测量行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当时我们就来熟悉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根底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自动探究新学问的愿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熟悉千米 (1
19、)意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挪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看,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也许是10米? (2)熟悉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看,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熟悉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教师已经应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需跑完,跑慢不要紧。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想,然后告知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联
20、),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跑完困难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长远的,冲破了建破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依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磋商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成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办法。 (3)教学例2 尝试训练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训练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
21、)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由这个单元的学习,咱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体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次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依照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顺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雷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根底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根底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
22、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展整顿和演绎,使学生熟悉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学问系统。) 小结:今日你有哪些新的播种?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学问的? 三、结实应用 学了这些学问你感到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爱好的问题想方法加以解决。这里教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日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
23、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跟生涯接洽最严密,能够增加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育学生正确应用长度单位的才能。)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辨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支配这道题的目标是在学生把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根底上,会进展单位换算,并比拟大小。又通过取舍适宜的数目,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
24、千米作单位最适合(举出5个例子)。 (在纯熟熟悉长度单位的根本上,会应用所学学问解利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进步运用长度单位的力量。)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熟悉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领导学生观看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协调同一,能扼要凸起地出现本课学问点,看上去高深莫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
25、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是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 1、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加法验算局部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加减法验算是本单元的最终一局部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根底上学习的。而且验算的娴熟程度和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还会影响到今后计算的精确率。所以肯定要让学生把握好这局部内容。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一年级时学生就能依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本节课
26、要从这些已有熟悉动身,去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 4、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详细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沟通、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培育学生探究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力量。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5、基于以上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课的重点为:使学生能够把握加法的验算方法。而精确地进展加法验算和验算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的难点。 6、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缘由。因此,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适时的评价鼓舞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我努力做
27、到这一点。我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算一算等探究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觉的时机和条件。力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熟悉验算的作用,并初步把握验算加减法的方法。 三、说学法: 教学中让学生从已有的熟悉动身,去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表达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要求。 四、说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师:依据第一个算式,不用计算直接说出另外三个算式的得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出示主题图: 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妈妈带小明去商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1、从图上你猎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汇报)
28、 2、在这买东西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桌相互争论争论。 3、汇报: 提出问题 (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2)应当找回给妈妈多少钱? 4、独立在本子上解答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写横式,列竖式。 5、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引导学生说清晰计算的过程,答题要完整) (板书课题:加法的验算) 6、学习加法的验算: (1)争论:怎样检验 135+48 的计算结果?可以用哪些方法? (2)学生汇报,师总结。 (3)用你喜爱的方法进展验算。 (4)学生汇报。 7、小结: 谁来说一说刚刚我们是怎样进展加法的验算的? (三)课堂练习: 1、计算并且验算下面各题。 2、学生自主完成。 (四)小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东西,是怎样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