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五届宁波市城区教坛新秀评比(中职)课堂教学模块考评活动祝福数老核制教材分析:祝福是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小说 的鉴赏。拓展模块是中职学生第四学期的语文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深邃。鲁迅的这篇祝福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精品,其中刻画的人物祥林嫂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等齐名的典型 人物形象。研读好这篇文章,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具有 深广意义。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关注 更多的通常是故事情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探究人物形象,进而感受作者在小 说中寄寓的深意。我授课的
2、班级是高职预备班,鉴于高职备考的要求,对小说的分析需要趋 向深度。学生的专业是汽修和机电,男生居多,思维活跃偏理性,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他们 对作品的“共情”。教学目标:1 .语言理解与运用:梳理小说情节,并了解本文的“倒叙”方式;2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一一通过探究小说中写到的“变化”,感受祥 林嫂命运的悲惨和精神的痛苦,并体会作者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3 .文化传承与参与:把握小说主旨一一通过探究小说中写到的“不变”,分析祥林嫂 的悲剧根源,体会作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了解以鲁镇为代表的旧中国的社会现状。难点:探究祥林嫂的悲剧
3、根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前课后:超星学习通APP创建学习资源库,包括问卷、微课、导学案、视频链接等。 课中: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设计理念:1 .着眼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祝福这篇 小说的内容和特点,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方案:(1)在语言方面,积累语言,感 受、学习名家表达的精准与凝练:(2)在思维方面,体会作者思维的深刻性,学会独立思考, 通过辨识、比较和归纳等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3)在审美 方面,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之美;(4)在
4、文化方面,辨识中华传 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了解中国人性中的美好和丑恶,并能联系现实生活取优去劣,扬善 弃恶。2 .着力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小说祝福作于1924年,时代久远;内涵丰富,意蕴深厚;长约万字,篇幅较长。 作为一篇既难且长的老小说,如何高效地教与学?作为一篇经典常谈的老课文,如何有新意 地教?这个课题确实极富挑战性。因此,我把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 效率上。为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力求做到:(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生预习,落实课前自学;(3)挖掘文本价值,突出教学重点;(4)创新教学方式, 优化课堂结构;(5)回归语文本色,追求简约课堂
5、。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预习热身任务一:标记段落序号,通读整篇小说;任务二:根据课后练习,做点个性批注;任务三:完成自学案(附录一),提出疑难问题。自学案的内容要点:(1)简要复述小说的故事内容;(2)整理一份“祥林嫂年表”;(3)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 是什么?(4)提交其他疑难问题,并与同学研讨。利用超星学习通 或2_布置课前预习作 业。对于近万字的小 说,学生必须有一个 预习的过程,通过自 学案的设计帮助学生 抓住故事的纲领,为 课上的学习打好基 础。环节一:导入新课“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 关。”(鲁迅这也是生活)学生对于鲁迅非 常熟悉,用和课文主 题
6、相关的引用快速高 效导入新课。环节二: 初读小说1.学生们梳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课前预习, 学生能够非常顺利地 概括出小说的基本故 事情节,在课上教师 进一步点出“倒叙” 手法的运用及其作 用。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祥林嫂寂然离世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2.发现小说的叙述特点是运用“倒叙”环节三: 细读小说1 .阅读探究一:小说围绕祥林嫂写了哪 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 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教师明确】祥林嫂在人生境遇、外在变化(抓住文 中的肖像描写)和精神状态这些方面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2 .小结一
7、: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教师明确】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 顽强,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很容易满足,但 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一个被社会迫害、愚明确目标:围绕 “变”与“不变”来 阅读和探究小说,进 而了解人物形象、分 析小说主旨。在环节三中需要 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 些变化。学生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贴着文 本阅读,在自主探索 中收获感悟,明确教 学重点。弄、鄙视,以至被完全吞噬的苦命人。环节四:深读小说1.阅读探究二:鲁镇及其民众在哪些方 面一直未曾改变?这些不变与祥林嫂的悲惨 人生有何联系?“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年年如此,家 豕如此 今年自然也如此【教师明确】国民劣根性、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直
8、未曾改变。2,小结二:分析小说意蕴。【教师明确】作为革命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的鲁迅先 生,以小说的形式为我们展示出了旧中国农 村妇女的悲苦命运,深刻地揭露出封建思想、 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正如许寿堂先生说的:人世的惨事,不 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环节四的设计是 为了引导学生深挖小 说主旨。学生自主探 究寻找课文中关于鲁 镇人民没有改变的语 句,教师补充背景知 识,通力合作,击破 教学难点。环节五: 超越小说1.联系现实,谈谈小说及作者的当代意 义。师:今天的社会,依然需要鲁迅先生的 批判,需要“德先生”的民主,和“赛先生” 的科学,以及美好的人性。如此,社会才能 和谐,人生才能美好。
9、本环节在总结收 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了解鲁迅 先生创作祝福的目 的,以期引起学生对 社会现实的关注。拓展延伸任务一:在学习通app里阅读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 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等关联文章,进一步思考 小说的精巧构思。任务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卒十辕。”鲁迅 先生的作品色貌如冰,而肝肠似火。请阅读鲁迅的作品,从 中摘录10句打动你的句子。1 .引导学生拓展 阅读,树立群文阅读 的概念。2 .任务二帮助学 生在切切实实的自主 阅读中体会鲁迅的价 值。附录一:祝福自学案一、标好段落序号,通读小说,完成以下预习作业。1.把“祥林嫂年表”补充完整。年份岁数到鲁镇主要事件2 .
10、梳理小说情节。1911 年26-27第一年丈夫祥林去世。冬初到鲁镇做工。序幕:鲁镇准备祝福1912 年27-28第二年开端:1913 年28-29第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1914 年29-30第四年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去世。发展:1915 年30-31第五年1916 年31-32第六年柳妈建议她捐门槛赎罪。高潮:1917 年32-33第七年1918 年33-34第八年头发花白,记忆尤坏,常忘淘米。结局:1919 年34-35第九年1924 年39-40十三年问“我”三个问题。死亡。尾声:鲁镇正在祝福二、细读小说,完成以下预习作业。1 .小说写了祥林嫂的哪些变化(外貌、心理、语言、生活处
11、境等方面)?请在课文中找出 来,并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 .小说写了鲁镇中其他人的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3 .小说中的下列人物(或环境)在哪些方面实际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请在课文中找一找依 据,并分析这些“不变”对祥林嫂带来了什么影响,作者写这些“不变”又有何深意?(1)祥林嫂(2)四叔四婶(3)鲁镇的其他人(4)鲁镇三、补充资料(一)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的
12、小说主要以农民和 知识分子为题材,作品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二)祝福写于1924年2月,收录为小说集彷徨的首篇。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 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 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 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 重重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民主、科学”的口号,但中 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仍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和国民的觉醒。(三)补充知识】封建思想:一般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
13、思想观念的泛称。2 .封建礼教:它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它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标志、人际关系的 准则,是封建统治者用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束缚人民大众,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3 .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者忠,绝对服 从于君;为子者孝,绝对服从于父;为妻者节,绝对服从于夫。“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是用以调整和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4 .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宋代程朱理学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为夫守节, 不能改嫁,甚至要求妇女为夫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贞节牌坊”。若寡妇再嫁,则是 对“天理”的破坏,将被视为失德。5 .男尊女卑: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子地位高,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卑下的社会状况。即以女性 体力、经济、生理及社会意识的弱势,来体现男子相对体力、生理及社会意识上的优势, 淡化和否定女性的人权、经济、生理、生育的价值。6 .族权:在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的支配权力,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宗族对 族内家庭以及个人事务的决定权和审判权,族长做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7 .迷信: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信仰,是对 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