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
2、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
3、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教师指导、评论。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2)中国濒临灭绝的
4、植物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
5、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
6、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
7、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四)美育渗透点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2、难点:同重点。3、疑点:把要求
8、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板
9、书:公式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板书:S=ah(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3】一、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0、。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二、学习者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
11、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
12、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
13、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4】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14、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15、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
16、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x1x2=。问题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当a0,b-4ac0时,x1+x2=,x1x2=。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教学反思: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
17、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
18、注意引导。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5】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如何?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定理
19、: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等于圆的半(如图1,投影显示)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二、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证明:略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直线l
20、为O的切线。是非题:(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证明:连结OC.OA=OB,CA=CB,ABOC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平分BAD。求证:CD是O的
21、切线。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求证:DE是O的切线。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四、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r).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
22、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五、布置作业:略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作为市考试院调研课型兼区级研讨课,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平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调研和研讨的老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成功之处:一、教材的二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批学生习惯于单一知识点
23、的学习,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教时课本上将切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导出作为第一课时,两个定理的运用和切线的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往往会因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对定理本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运用时抓不住关键,解题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更是因知识点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雾里。二度设计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综合运用作为第二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习,又是对后面学习
24、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教学呈现了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二、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呼应了课改的理念数感类似与语感、乐感、美感,拥有了感觉,知识便会融会贯通,学习就会轻松。拥有数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反应灵敏,更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中,两个例题由教师诱导,学生发现完成的,而三个习题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会做和做得复杂的学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难以忘怀。让学生尝试总结规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辅助线的规律是由学生得出,事实证明,学生有这样的理解、概括
25、和表达能力。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刻骨铭心的,长此以往,对数和形的感觉会越来越好。不足之处:一、这节课没有“高潮”,没有让学生特别兴奋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个平静、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二、课的引入太直截了当,脱离不了应试教学的味道。三、教学风格的定势使所授知识不能很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学形状,适应现代教育,适应现代学生。课堂教学中,敢于实验,舍得放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
26、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6】教学目标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
27、内角和是180度。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师出示三角形,生快速说出它的名称。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A、B、c来表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3、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三角形的内角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A+B+c”的表示形式形象的体现出三内角求和的关系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
28、。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3.学生测量4.汇报的测量结果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5、巩固知识。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环节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1、基础练习(课本第68页做一做)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
29、数。2、判断题(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可能是30度,60度,70度。()3、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1)我三边相等。(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3)我有一个锐角是40。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7】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是
30、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猜、量、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数学图形之美及转化思想,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教学难点:采用多种途径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量角,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不知道怎样得出这个结论。五、教
31、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构建。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教具。2、学生准备:锐、直、钝角三角形各两个,量角器、剪刀。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同学们,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出示三角形动画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各是什么三角形。课件分别闪烁三角形三个内角,并介绍:“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请学生画一个三角形,要求:有两个直角。为什么不能画,问题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
32、索特殊三角形内角和拿出自己的一副三角板,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指名汇报。90+30+60=18090+45+45=180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2、探索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猜一猜。你们能想办法证明吗?接下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多而且富有新意。3、汇报交流请小组代表汇报方法。1)量:你测量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和呢?(有不同意见)没有统一的结果,有没有其他方法?2)剪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得出结论。(学生尝试验证)3)折拼:学生
33、边演示边汇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平角。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尝试验证)4)教师课件验证结果。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和你们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什么有的小组用测量的方法不能得到180?(误差)4、验证深化质疑: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一样)谁能说一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的原因?(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揭示规律后,学生要掌握知识,就要通过解答实际问题。1、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设计了闯关的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兴趣。闯关成功会获得小奖章。第一关
34、: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课件出示)第二关,提高练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求顶角。求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直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让学生灵活应用隐含条件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能力。2、小组合作练习,完成相应做一做。(四)、课堂总结,效果检测。一节成功的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更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数学是使人变聪明的学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老师要检查大家的学习效果,学生完成答题卡,组长评判,集体汇报。(五)作业课下继续探究三角形,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八、板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以上便是我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堂课的说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