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有人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该言论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A重构欧洲的政治文化B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C使欧洲文化呈现多样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产生2在18世纪中期之前,北美各殖民地存在下表所示状况。据表可知()北美英属殖民地北美法属殖民地立法机构有民选的立法议会不存在难以驾驭的民选机构行政运行规则委任的总督只能请求和怂恿民选的立法议会采取某种行动步骤所有官员均
2、由巴黎任命,命令会被部下严格执行A殖民地延续了本国政治传统B殖民方式不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C分权制衡的理念得到了贯彻D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当地民主进程3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他还提倡军国民教育,推崇尚武精神。据此可知,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人体质决定战争胜负B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C呼吁实施分科教育培养人才D强调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4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以及“战斗,不要乞求”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
3、识正确的是()A一战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B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展开D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5抗战爆发后,大批流落西南的知识分子有了切身的“南渡”体验,从而激发对南明历史的普遍关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历史代入感。史实派以“史实呈现”为表达方式,以南明帝王为中心,以纪传体为体裁,对南明史进行书写,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政府身上;史观派则以“史观引领”为表达方式,以农民起义军为中心,以唯物史观、阶级分析为方法,对晚明南明史进行论述,把民族的命运寄望于下层人民的革命。这说明()A社会精英引导民间舆论导向和判断B家国情怀影响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C历史研究转型时期
4、面临选择与困惑D民众抗战到底意识得到激发与强化6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这些做法()A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B埋下了民族仇杀的根源C推动了近代文明的传播D助长了拿破仑军事独裁7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头发在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中,再次成为政治的一个目的。在激烈的政治、社会变革中,王国维从不公开发表政见的知名学者,但他的辫子却显然公开发出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王国维留辫子只为表达他对大清的效忠B王国维留辫子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C王国维留辫子说明他动了复辟帝制的心D王国维的辫子被赋予一种理性的意义819世纪初,俄国一些
5、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和以后的国外远征。他们目睹西欧资本主义生活,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来改造国家,于是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这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A消除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B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C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9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
6、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10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A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B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C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D毫无任何印第安土著文化痕迹11拿破仑对外战争废除封建贵族特权,宣传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在欧洲,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拿破仑战争()A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B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C打击了欧洲的君主制度D使欧洲开始走向统一12下面是某学生关
7、于独立战争后美国和拉丁美洲文化特征的知识条目整理,其中正确的知识条目有()条目1:“美利坚人”开始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条目2:美国种族融合现象明显,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条目3: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是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条目4:拉丁美洲欧洲移民活动区域内的主体文化是英国文化A1条B2条C3条D4条13有位诗人在谈到拿破仑及其军队时说:“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法国人在意大利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拿破仑军队的离去,我有说不出的喜悦。”这里的“价值”指拿破仑对外战争()A帮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B动摇了意大利的封建统治C在意大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D奴役压迫意大利人民14据1
8、868年中美续增条约规定:每年清政府可选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但国人听说西方野蛮人会把留学幼童剥皮,再把狗皮贴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结果,仅有30个名额的首批留学任务竟然没有完成。这反映出A中国与列强的矛盾尖锐B中国人识破了美国的阴谋C美国存在虐待幼童行为D中西文化存在严重的隔阂15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然而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据此可知A美国文化在发展中发生了彻底改变B美国文化产生促使美国走向独立C欧洲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了变更D欧洲文化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二、材料分析题1
9、6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一“当果断的拿破仑把革命事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他认为自己就是革命(即1794年热月9日后被贪婪的资产阶级所扼杀的那次革命),当他这个寡头的民主(一个法国作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袭击德国的时候,基督教德意志社会就最终地被消灭了。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实际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
10、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对拿破仑入侵德国之举的态度和理由。史料二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2)对比史料一,列宁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与恩格斯有何不同?根据史
11、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史料三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摘编自列宁纪念赫尔岑(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17民族主义既是社会政治思潮,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
12、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 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此外,强调人民主权的法国重组大大促进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即每个民族共同体均有权自由地、不受外力控制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代表了一股变革的力量,不仅在统治时期给欧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将他的理念散播出去,从而塑造了欧洲的未来。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
13、900(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并指出17-19世纪英、法两国最终确立的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思想领域、政治运动两个角度概括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表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的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
14、牙人互动的时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摘编自【美】斯基德莫尔现代拉丁美洲(1)阅读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质。19认知观念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
15、,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材料二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
16、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材料三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3)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第5页 共6页 第6页
17、 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详解】评价者认为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由此可知题干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重构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欧洲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民主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并非多样化,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民主思想的传播,并非民族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立法机构
18、和行政运行规则与英国相同,北美法属殖民地的立法机构和行政运行规则与法国相近,反映出殖民地延续了各自宗主国的政治传统,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殖民方式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分权制衡理念,排除C项;材料与资本原始积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推崇尚武精神,强调中国要复兴,必须改变国民缺乏公德、“智慧不开”的现状,体现了梁启超对思想启蒙的重视,表明他意识到了国民性改造在中国近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D项正确;战争胜负受制于国人体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劳”二样,排除B项;材料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
19、根据材料“印度人的印度”“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可知,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英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侵略,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的成效,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十月革命与印度民族独立斗争的关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爱国知识分子在记述南明历史时,思考影响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力量和方式,说明家国情怀影响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精英对舆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非历史转型时期的选择和困惑,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民众抗战到底意识得到激发与强化,排除D项。故选
20、B项。6C【详解】依据材料“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可以看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文明的扩展,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仇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未涉及对其军事独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依据材料“王国维从不公开发表政见的知名学者,但他的辫子却显然公开发出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得出辫子其实是变乱时代王国维对自我个体存在的一种标识,象征着他对文化记忆的忠实,是对辛亥前后流产的社会思想变革的
21、个人抗议,D项正确;在一个连皇帝本人都剪去辫子的时代,留辫与忠清实际上已经没有直接联系,“只为”二字也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用词过于绝对,对于王国维留辫行为的分析也只是停留在表层而已,排除B项;王国维虽然曾做过溥仪的国文老师,但材料中并能看出他有“复辟之心”,而且材料中提到“王国维从不公开发表政见”,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通过反击拿破仑、进行卫国战争和国外远征,俄国进步青年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改造俄国,并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等,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D
22、项正确;消除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障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排除B项;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与俄国青年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墨西哥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也有欧洲白人天主教文化和
23、现代墨西哥文化,体现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C项正确;拉丁美洲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墨西哥文化包含了欧洲和美洲的文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拉丁美洲在殖民地时期的宗国主不同,在历史发展形成的文化类型也不同,排除B项;“毫无任何”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排除B项;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
24、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拿破仑战争没有使欧洲走向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结合所学,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就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条目1错误;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种族融合现象明显,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条目2错误;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政局动荡,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考迪罗即拉丁美洲国家的军事独裁者,条目3正确;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前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拉丁美洲欧洲移民活动区域内的主体文化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美国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因此美国欧洲移民活动区域内的主体文化是英国文化,条目4错误。因此正确的知识条目有1条,A项正确;排除B
25、项、C项、D项。故选A项。13B【详解】由题文“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法国人在意大利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拿破仑军队的离去,我有说不出的喜悦。”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虽然奴役了当地人民,但却动摇了欧洲统治的基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1871年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与拿破仑无关,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里的“价值”指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奴役压迫意大利人民”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4D【详解】依据材料“但国人听说西方野蛮人会把留学幼童剥皮,再把狗皮贴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对没有了解肤浅,有严
26、重的隔阂,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美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美国的阴谋,排除B项;美国虐待儿童行为,可信性比较低,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依据材料“然而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受欧洲影响很大,在很多方面效仿欧洲,视欧洲为“正统”,但欧洲文化在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变更,原有的欧洲文化因素移植到美国之后并非完全是原有的样态, C 项正确;“彻底”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欧洲文化对美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文化对美国地位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6(1)态度:肯定拿破仑战争。理由:因为拿破仑战
27、争摧毁了德国的封建旧秩序,传播了革命的思想,有利于德国的统一。(2)不同:列宁否定拿破仑战争。失败原因: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3)“十二月党人”大多数出身于贵族家庭并且在沙皇统治机构中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他们并不愿意沉溺于贵族阶层醉生梦死的生活,盲目地为沙皇专制统治尽忠尽职,他们从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努力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们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个人联系在一起,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地发起了向俄国专制制度的冲击,传播了启蒙思想,推进了俄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详解】(1)态度:根据史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28、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实际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可知,作者肯定拿破仑战争。理由:根据史料一“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可知,作者之所以肯定拿破仑战争,是因为拿破仑战争摧毁了德国的封建旧秩序,传播了革命的思想;根据史料一“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可知,作者之所以肯定拿破仑战争,是因为拿破仑
29、战争有利于德国的统一。(2)不同:根据史料二“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可知,列宁否定拿破仑战争。失败原因:根据史料二“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可知,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3)看法:根据史料三“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可知,列宁总体上对“十二月党人”的活动持肯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从“十二月党人”的出身、觉悟及贡献等方面谈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17(1)因素:民族语言的兴起;教会势力的削弱(或宗教改革沉重打击
30、了教会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制度: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2)思想: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政治诉求。政治运动: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华沙民族大起义(或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德意志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得出民族语言的兴起;根据材料“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得出教会势力的削弱(或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根据材料“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
31、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得出专制王权国家兴起;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制度:根据所学,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2)思想: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结合所学,得出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政治诉求。政治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
32、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欧洲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运动,比如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华沙民族大起义(或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德意志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18(1)理解:材料所述“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指的是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结合所学,欧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据材料“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得出殖民扩张和
33、海外贸易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特点: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非洲奴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可得出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问题: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土著文化优越”,得出文化歧视;根据材料“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得出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护;根据材料“奴隶们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得出非洲文化如何适应新环境。实质:根据材料,实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交融和认同。【详解】(1)理解:殖民活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
34、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特点: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问题:文化歧视;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护;非洲文化如何适应新环境。实质:文化尊重、交融和文化认同。19(1)共同之处: 各文明都认为神灵的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清晰认知世界的范围都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少交往和认识。(2)示例1: 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
35、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标准时间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
36、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
37、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3)情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断出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详解】(1)共同之处: 根据材料一中“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可知,各文明都认为神灵的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
38、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根据“文献准确记载(西周)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文献中明确记载(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可知,这些文明所能清晰认知世界的范围相对狭小;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个文明相对独立,与其他文明之间缺少交往和认识。(2)解读:按照题目类型与要求,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现象、成因、影响等方面解读;首先根据材料二中“海岸时”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
39、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等信息,归纳出“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即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然后,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传播特点、进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分阶段分析、说明,如指出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等;整个解题过程注意,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须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3)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从形式、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分析可知,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表现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书籍、报刊中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断出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等。答案第9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