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方案汇编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方案汇编5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按照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 特制定202*年妇幼保健院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持 续改进方方案。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202*年妇幼保健院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方方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院内四大部主任、妇幼保健部全体成员二、目标任务(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两个系 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住院分娩率达98% 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产后访视率 8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内,5岁以下儿童 死亡控制在9. 5%。
2、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 5%。以内,新 生儿死亡率控制在5. 5%。以内,0-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 达85%以上。(二)积极推进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全年婚检率达98% 以上,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补助率达96%以上,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补助率达98%以上,重症地贫胎儿干预率95%以上, 室近三年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作为6基础指标,积 极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术前住院等待日,加快床位周转次数, 从而降低药品比例,降低病人住院费用。3.1.1. 6病历质量 管理: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 范(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建立院、科两级病历质量管理体系
3、,科室建立病历质 量控制小组,医院成立病案委员会。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 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提高甲级病历率。 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 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做好三个环节质量控制。各科室质 控小组负责对本科室病历质量控制,科主任负责制;医务科 质控小组负责对环节病历质量进行考核,病案室负责对终末 质量的考核,加强病历书写的质量教育,定期检查病历书写 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各类检查结果均纳入医疗服务质量 管理考核。依据本院病历质量管理奖惩实施方案。病案管理: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负责全院病案的收集、整 理、装订、存档和保管工作及病案资料的索引、
4、登记、编目 工作,医疗统计报表及时、完整、规范,有统计分析。正确 地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提供所需资料。严格执行病历 借阅制度。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相关服务;按规定为患者 或其代理人、卫生行政部门、医学会、保险机构、公安、司 法等部门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并按规定保护患者隐私。3. 1.1. 8单纯病种质量控制医务科每月组织科主任秘书、单病种质控人员,进行控 制。标准: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法:每月组织科主任秘书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子宫平滑肌瘤、老 年性白内障、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计划性剖宫产、8个 病种的病历进行全检,检查入径率、路径符合率、存
5、在缺陷, 将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形成质量报告,上报主管院长,同时 将检查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以达到持续改进。3.1.1. 9 医疗技术管理: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水平相适 应。开展的医疗技术应当是其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 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 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并认真 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建立完 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并 组织实施。 具有与开展的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 与设施,以及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
6、 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 止该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 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 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 证明的技术。进行医疗技术科研,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按规定审批。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 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同时,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3. 1.2.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1.2. 1.健全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责任明确:根
7、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 系。 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努 力完成任期护理管理目标及计划。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完 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加强质量管理,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 度,保证质量达标,杜绝等级事故,力争不发生严重差错。 每月进行一次护理质量检查(包括病房管理、护理 病历质量、安全医疗、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 特别是差错的防范),并定期分析总结,改进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对护士的管理有明确 的规定。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 要求
8、。对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 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 有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三 基”考核,合格率要达到100%。3. 1.2. 3.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 作标准、各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 作规程手册,并保证实施。护士知晓并落实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各护理岗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和工 作标准。3. 1.2. 4.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 续改进方案: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建
9、 立并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建立质量可追溯的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 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进行护理文件 书写,进一步完善与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强化执行医嘱的签 名制度,定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提 高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3. 1.2. 5.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基础 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正 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患 者安全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要体现患者知情同 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基础护
10、理与等级护理的措施到位。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 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3. 1. 2. 6.保证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对危重患者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 血液净化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能够保证监护仪的有效使用。保证对危重患者实 施安全的护理操作。保证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 的可靠性。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 度。3.1. 2. 7.制定并实施护理
11、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建 立与实施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 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差错评价的结果,改 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3. 1.2.8.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 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 操作常规。与临床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满足住院患者 的需要。3. 1.3.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3. 1.3. 1.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3. 1.3.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的要求
12、。3. 1.3.3.及时搜集与学习卫生部有关传染病的防治信 息,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3. 1.3.4.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3. 1.3. 5.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 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 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 毒供应室等。3. 1.3. 6.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 作制度、手卫生规范。3. 1.3. 7.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 格的消毒或者灭菌。3. 1.3. 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每月开展 耐药菌株监测与药敏试验。将监测统计
13、结果以简报形式临床 科室反馈。供临床用药参考;督促加强合理用药,力争达标。3. 1.3.9.每月检查科室医院感染上报情况、一次性医疗 用品的使用管理、消毒器械的使用管理、消毒灭菌液效能与 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服务考核,与奖 金挂钩。3. 1.3. 10.传染病管理: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 作规范、常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有效预防和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有防疫科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按照规 定报告。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符合规定。3. 1.4.急诊质量 管理与持续改进:3. 1.4. 1.急诊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 能够
14、胜任急诊抢救工作。3. 1.4. 2.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 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及时接收各类急、危、重病人 的抢救和诊治。急诊24小时开放,实行医师首诊负责,严 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 2小 时。3. 1.4. 3.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 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3. 1.4. 4.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 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3. 1.4. 5.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 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3. 1.4. 6.急诊标志醒目,各窗口标志日夜明显。3. 1.4. 7.应诊抢救工
15、作及时,从分诊到开始抢救、处置时间不超过5分钟,10分钟内完成危重患者诊疗处置。3. 1.4. 8.各种抢救设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保持运行状态良好。3. 1.4.9.进修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不得单独出急诊值班。急诊病历按病历书写要求执行。3.1.5.重症医学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1.5. 1.设置符合效益原则,人力资源配置专业化,保 证临床工作需要。重点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3. 1.5. 3.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3. 1.5. 4.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 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3. 1. 5. 5.
16、设备、设施以及相关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够保证 临床工作需要。3. 1.6.门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1.6.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3. 1.6. 2.临床专科门诊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把关。3. 1.6. 3.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加强门诊处方、门诊病历 书写、各类申请单书写质量检查制度,每月检查一次门诊处 方、门诊病历质量。3. 1. 6. 4.三次门诊未确诊的病人,有相应的会诊讨论。.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每月进行质量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服务质量考核。3. 1.7.麻醉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1.7. 1.麻醉安全管理,麻醉
17、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 准备充分,麻醉意12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 程观察等。3. 1. 7. 2.切实贯彻落实麻醉科工作制度。3. 1.7. 3.严格执行麻醉人员上岗培训规定,提高麻醉技 能。3. 1.7. 4.每周抽查各项麻醉质控内容:麻醉效果及麻醉 期管理、诊断与处理准确率。术前术后麻醉访视情况。麻醉 记录单填写等情况。3. 1. 7. 5.严格执行麻醉技术操作常规。3. 1. 8.血液净化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1.8.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 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3. 1. 8. 2切实贯彻透析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落实, 有各种风险防范预案和质
18、量控制标准。3. 1.8. 3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透析机与 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符合血液透 析技术管理规范要求。3. 1.9高压氧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 改进:3. 1. 9. 1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 程,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须经培训, 人员持证上岗。新生疾病筛查率达93%以上,产前筛查率达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较2016年下降。三、工作原则制定妇幼卫生项目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估标准,依托 *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妇幼健康服务项目 质量监管,童保健、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妇幼重症救治、妇 幼
19、中医服务、人口信息管理)建设。202*年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1.E院质量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障和谐诚信安全高效科学发展医院质量目标:1. 1.医疗质量各项指标总达标率为95%以上;1. 2.病人 满意度达98%以上;1.3. 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少于60项;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肿瘤特色鲜明省内先进的大型现 代化综合医院。2.质量指标:2. 1.临床医疗:1.病床使用率85%93% (2009年实际为109. 2%) 2.病 床周转次数219次/年(2009年实际为20. 3次)3.平均住 院日W15天(2009年实际为14. 7天)4.择期手术患者术前 平均住院日W3天5.
2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三95% 6.入院三日 确诊率三9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295%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260%3. 1.9. 2严格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禁忌证,执行医师诊疗方案与医嘱,工作流程及记录完整。3. 1.9. 3有处理医用氧舱突发事件的方案和流程,并定 期组织演练,3. 1. 10.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3.1.10.1.康复医学科设置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 员配备及其资质符合要求;诊疗场所及床位设置满足工作需 要;设备及器材配备符合有关规范。3. 1. 10. 2.建立健全康复医学科、各诊疗部门管理制度、 诊疗规范和人员岗位职责并落实。3. 1. 10. 3.有
21、质量控制体系,诊断、评价与治疗流程和 规范3. 2.医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技科室要狠抓室内质控达标的落实,室间质评要达到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3.2. 1.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 2. 1. 1.病理工作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3. 2. 1. 2.严 格执行各项病理管理制度。3.2. 1.3.建立并严格执行标本验收、核对、登记、归档 制度。3.2. 1.4.努力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 3. 2. 1.5.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3.2. 1.6.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 读片制和会诊制。3. 2. 1.7.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 审核制度。3
22、. 2.1. 8.定期检查实验用试剂及器械的性能,加强对有 毒及易燃、易爆物品保管。3. 2.1. 9.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 务满意度。3. 2. 2.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2.2. 1.专业设置及其设备、设施满足临床需要,能提 供2 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3. 2. 2. 2.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如:常规X线、CT、MR 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3. 2. 2. 3.医学影像资料质量符合临床工作要求。3.2. 2. 4.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3. 2. 2. 5.环 境保护与个人防护达到标准。3.
23、 2. 2. 6.建立医学影像科统一管理体系,实行医学影像 科主任对常规X线、CT、MR、与放射诊断及相关放射治疗的 统一领导和管理。医技人员相应固定。3. 2. 2. 7,科主任定期主持CT、MR、常规X线诊断统一读 片。3. 2. 2. 8.严格执行接诊登记、影像片保管、借阅及值班、 交接班制度。3. 2. 2. 9.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3.2.2. 10.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3. 2. 3.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例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各种检验制度。3. 2. 3. 2.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 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
24、证质量。3. 2. 3. 3.临床检验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应当安全、合理, 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3. 2. 3. 4.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 4小 时急诊检验服务。3. 2. 3. 5.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 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3.2.3. 6.室内质控:开展项目均有室内质量保证措施, 室内质控项目每天有质控记录,质控图齐全,失控分析按月 小结,有改进措施。有差错事故登记本,如实登记,并有整 改措施。3.2.3. 7.室间质控:积极参加部、省两级临检质控中心 组织的生化、细菌、血液、免疫项目室间评价活动,并要求 四项全部达标。3. 2. 3. 8
25、.试剂购进渠道正规,无“三无”产品(生产许 可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无过期失效试剂。质控品需 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执行。3. 2. 3. 9.开展项目结果正确,无明显误差及漏检。检验 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可长期保存,报告单有专人审核。3.2.3. 10.加强对放射性试剂、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药) 品、污物、废弃标本的管理。3.2.3. H.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符合要求,结果有 信息反馈,有危急值登记记录。3.2.3. 12.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 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3.2.3. 13.努力提高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 服务满意度。3. 2
26、. 4.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2.4. 1.落实献血法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 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医院严禁非法擅自采血。3. 2.4. 2.具备为临床提供2 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满 足临床需要。3.2.4. 3.制定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定期召开输 血管理会议和科学合理输血知识培训。提高成分输血率。3. 2. 4. 4.建立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制度。3. 2.4. 5.制定、实时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 血技术操作规范。3. 2. 4. 6.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 手续,执行输血前安全检验和核对制度。3. 2. 4. 7.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完善
27、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 2.4. 8.储血冰箱定期消毒、细菌培养。3. 2. 4. 9.定期检查血液出入库记录、核对、检查双签名 是否符合要求。3. 2.4. 10.严格执行大剂量输血审批手续(一 次用血、备血2000毫升以上需按规定审批)及输血前告知 制度。3. 2. 4. 11.输血用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三证(产 品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3.2.4. 12.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输血部门 服务满意度。3. 2. 5.药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2.5. 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
28、管理办 法等有关规定。3. 2. 5. 2.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制 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3. 2. 5. 3.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 应与药事管理机制。3. 2. 5. 4.药学部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人性化的服务。3.2.5. 5.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 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 床药师制。临床药师数量合理,负责处方合理性审核,参与 查房、会诊等。3. 2. 5. 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 评价,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
29、药物的监测。指导医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开展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临床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患者提 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禁止非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3. 2. 5. 7.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麻 醉药品做到五专(专人、专柜、专锁、16专处方、专登记)。3. 2. 5. 8.严格执行由正规渠道进药,从药品招标中标企 业按招标结果购进,保证药品质量。有验收记录制度。3.2.5. 9.药事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并有会议 记录和具体的实施办法。3.2.5. 10.定期发布临床
30、用药信息,指导合理用药,提 供用药咨询。3.2.5. 11.每季检查分析临床用药及合理用药 情况。3. 2. 5. 12.药品账物相符,特别是贵重药、麻醉药。药 库账物相符率达100%,调剂室药品定期盘存,账物相符。3.2.5. 13.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3. 2. 6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2.6. 1严格执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 求,满足临床需要,能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制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后病例信息上报制度3.2.6. 3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介入诊疗技术适应 症。3. 2. 6.
31、 4严格执行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来源可 追溯。不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3. 2. 6.其他辅助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彩超、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内镜等严格 按照操作规程。报告书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楚,检查所见描 写应客观、完整、准确。内镜检查前必须有乙肝表面抗原过 筛检查,阳性有相应措施。内镜使用后严格按常规清洁消毒。3. 2. 6. 2.营养科开展基本、治疗、诊断、要素膳食,会 诊病人应建有营养病历。3. 2. 6. 3.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其他辅助科 室服务满意度。3. 3.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服务全程的安全监督 管理,保障就诊者、工作人
32、员以及其他来院人员的安全。特 别是要有效预防医疗事故以及其他意外事17故造成的人 身损害。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 识,增强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 各项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常规。3. 3. 1.医疗服务安全与患者安全目标:督、评价、改进工作。3.3. 1.2.开展全员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树立医疗服务安 全意识。3.4. 1.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分析,努力 减少医疗安全隐患。3. 3. 1. 4.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 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 医疗事故。医疗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各科室及时进行不良
33、事件上报、登记,登记项目完整, 内容真实。医疗安全报告制度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报告医疗安全情况。医疗事故争议 必须立即按程序报告,医院必须在12小时内(重大医疗事 故争议6小时内)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务科每季汇总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向临床科室反 馈,并向院长做出分析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程序,凡有鉴定机构认定医疗 事故的医案,非医疗事故但院内确实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医 务科应将当事人的事故责任报医院质量委员会,根据相关规 定给予当事人及责任科室行政处分。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设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和专职(兼)医疗质量监控人员。有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预案。全院性医疗安全教育一年2次, 增强
34、质量意识和安全医疗意识。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医 院每季1次,科室每月1次,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提出整 改措施。各项医疗制度落实,医务科每季检查汇总一次。医疗安全效果评价统计分析医疗投诉中涉及质量投诉的比例。3.5. 1.5.有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 施。3. 3. 1.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多部门制定的准确确 认患者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准确识别患者身份。3. 3.1. 7.建立并严格执行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3.3. 1.8.建立危急值登记、报告制度,有严格的危急值 处理程序并严格执行。3. 3. 1. 9.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3. 3
35、. 1. 10.有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的措施。3. 3. 2.建筑、设备、设施安全:3.3.2. 1.建筑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3.2.2.设备、设施安全运转,防止漏电、漏气、漏水等。3. 3. 2. 3.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消防设备齐全,标志 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有火灾事故的应急预 案并定期演练。遇紧急状态时有与外界通讯联络的可靠方式 和安全畅通的疏散路线。3. 3. 2. 4.具有双路供电系统和自备发电配送能力,保证 手术室、导管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血液透析 室、输血科(血库)等重点部门的用电需要。3. 3. 2. 5.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符合有关规
36、定。3. 3. 3.危 险物品及要害部门安全:3.3.3. 1.建立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的 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3. 3. 3. 2.有处理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预案。3. 3. 3. 3.加强对放射科、检验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 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 部门的安全管理。3. 4.教学、科研、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与持 续改进:3.4. 1.教学工作制度健全,临床教学组织健全,教学计 划有落实措施。3. 4. 2.教学场所和设备满足实习、见习需要。 制定202*年科研计划。4. 3. 4.医院图书馆要满足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4. 3. 5.住院
37、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培训。4. 3. 6.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按省厅继续教育一、二类学分要求。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280% 10.治愈好转率三90%11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与97% 12.甲级病案率290%,无丙级病历13.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W10分钟14 .单病种治愈好转率(达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 标准)在同级医院中处于较高水平15 .单病种死亡率、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低于卫 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低于同级医院平均值16 .单病种治疗费用控制不高于当地治疗的平均费用17 .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8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
38、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9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0.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290%21.完成指令性医疗救援任务100%。22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23 .本内无医院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发生。24.医疗投诉控制在3%。以下。2. 2.急诊:25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26.急诊留观时间W72小时2. 3.门诊:27 .处方合格率295% 28.合格病历率三90%29 .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260%4. 3. 7.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含低年资住院医师三基考核)每年不少于1次。4. 3.
39、 9.承担一类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4.3. 10.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4.行政后勤质量 管理与持续改进:4.1.医院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医 院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医院正常执业活动,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 行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4. 1.1.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4. 1. 1.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4.1.1. 3.加强各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与其功能任务 相适应的医疗服务。4. 1. 1. 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 科目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
40、事诊疗活动。4. 1.1. 5.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得 超范围执业。4. 1.1.6.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4. 1.2.组织机构和管理4.1. 2.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满足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需要,合理、高效。4. 1.2. 2.医院实行园长负责制,院级 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医院管理职业 化进程。4. 1.2. 3.院级、职能科室管理层接受专门的医院管理专 业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 章以及有关卫生政策。4. 1.2.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4.1. 2. 5
41、.制定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伦理、医疗技术、病 案、药事、感染、输血和护理等管理组织及其工作制度,明 确职能,履行职责。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临床科室、医技 科室、药学部门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工作。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反应和处理能力。 针对存在问题确定质量监测的优先项目,进行连续监测。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协调 医患关系。4. 1.2. 10.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 满意。4. 1.3.人力资源管理4.1.3. 1.各科室人力资源配备合理并满足工作需要,专 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4. 1. 3.2.各管理部
42、门负责人应当接受相应管理和法律、 法规、规章等管理知识培训。4. 1.3.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4. 1.3.4.聘用的三级医师结构合理。4. .护理人员的数量与梯队(含年龄和学历层次) 结构合理,满足保证护理质量的需要(综合考虑收治患者的 数量、病种、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等)。医院护士总数至 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实际住院床位与护士比例达到 1: 0.4,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23: 1; 4. 1.3. 6. 医技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合理。4.1. 3. 7.加强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结 构合理。4. 1. 3. 8.学科
43、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4. 1. 3. 9. 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4. 1.3. 10.有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聘用与实 际服务能力评价的制度和程序。4. 1.4.应急管理:4. 1.4. 1.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 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4. 1. 4. 2.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 疗救援任务。4. 1.4. 3.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医院内部发生的 突发事件。4. 1. 4. 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尤其是消防安全。21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更换,有检 查有记录,定期检查安全疏通路线,保证通道畅通。4. 2.医 院服务:坚
44、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 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 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服务流程合 理、便捷,医疗收费合理、透明,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 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满足患者的医 疗服务需求。4. 2. 1.维护患者合法权益:4. 2.1.1.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作 用。4. 2. 1.2.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 权等权利。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进行手术、 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应当获得患者的书 面
45、知情同意。进行医患沟通时,应当使用患者及其家属易于 接受的方式和理解的语言。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当保护患 者的隐私。4. 2. 1.3.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4.2. 1.4.及时、妥 善处理和反馈患者的投诉。4.2. 1.5.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 惯及宗教信仰。4. 2. 2.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4. 2. 2. 1.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尊重、 关爱患者,主动、热情、周到、文明服务患者。4. 2. 2. 2.有医德医风建设的制度、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 医德医风档案建档率100%。.不得索要、收受患者红包、物品、有价证券和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4. 2. 2. 4.不得索要、收受
46、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 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统方费、开 单提成等。4.2.2. 5.严禁通过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 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4. 2. 2. 6.严禁利用回扣或提成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诱 使其他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转诊患者。4.2.2. 7.落实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拒诊患者。4. 2. 2. 8.提供多层次医疗护理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员 的医疗需求。4. 2. 2. 9.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比较满意。定 期(每季度1次)、不定期征集住院病人对医院服务的综合 满意度及膳食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4. 2. 3.服务环境和服 务流程:4
47、.2.3. 1.门诊应当提供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其他便民服 务。4. 2. 3. 2.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服务标识 规范、清楚、醒目。.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 科与转院等连续性服务流程合理、便捷。4. 2. 3. 4.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等候具体时限详见门诊质量目标)。4. 2. 3. 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保证 各项检查报告准确、及时,缩短出具检验、检查报告时间(发 报告具体时限详见医技质量目标)。4. 2. 3. 6.会诊医师按规定及时到位。4. 3.信息系统管理:4. 3.1.能够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反 馈有关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和绩效的信息。4. 3. 2.信息系统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4.3.3.医院信息系统(H I S )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 本功能规范的规定。4. 3. 4.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4. 3. 5.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保障网络安全,保护患者隐 私。4. 3. 6.医院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严 格按部颁标准执行。4.4财务与价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