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第06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16264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38.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第06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文言文阅读(第06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第06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第06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含解析.pdf(1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决胜2017年高考之【全国百张校】高端精品解析专项汇编专 题1 2:文言文阅读一、【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阅读(19分)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巡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

2、堂极论之,成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口:“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魄嗷著名绩,尤以恺悌称。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塔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

3、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人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邺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节 选 自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同里岳瘠/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B.登同里岳培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

4、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C.登同里岳培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D.登同里岳珞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5.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 是()(3 分)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B.“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C.“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

5、,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D.“立祠”,即建立祠庙奉祀,多数是官员去世以后,如袁旭受到宁国人立祠祭祀。古时也有立生祠现象,其对象都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官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豫打击邪恶势力,手段强硬,注重方法。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对于情节最恶劣的恣意横行者。杖刑流放,其余的都服服帖帖。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山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C.赵豫为政方法高明,政绩优良。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

6、,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4分)(2)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瞰瞰著名绩,尤以恺悌称。(6分)【答案】4.B5.A6.D7.(1)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2)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起诉了。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解析】4.试题分析:原文“登同里岳琼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还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

7、宣 帝 命 复 留 之“继之”作前句的谓语,“民”作后句的壬语。【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 题“继之”作前句的谓语,“民”作后句的主语。试题分析:“内艰”,古代指遭逢母亲丧事。【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

8、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内艰”,古代指遭逢母亲丧事。6.试题分析:“在他的影响下”错。【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 在他的

9、影响下“无中生有,事件错误。7.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谨厚”“训”“逾”瞰 献 “恺悌”。【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谨厚”“训”“逾”“瞰瞰”“恺悌”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

10、】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豫以生员身分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年间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五个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诏令上任。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跟赵豫商议。清军御史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甚至牵连被征发者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

11、,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多达一千一百余人。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赵豫上书极力抨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救。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二、三。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巡按御史告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回松江担任知府。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赵豫和宁国知府袁旭都入选。皇帝设宴款待并赐予他们成套衣服,让他们回去任职。赵豫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府始终安定太平。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

12、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当赵豫告倒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众人对此一笑,于是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起诉了。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这时候,各郡的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湖州知府祥符人赵登,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留任,朝廷提升他官级第二次湖州知府,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赵登的同乡岳母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姓称他们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人彭远遭受诬陷应当罢免,民围住中官的船,请求替他们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让他留任。正统六年被破格提拔为广东布

13、政司。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巩昌知府郸县人戴浩擅自发放边防储备三百七十石赈济饥民,遭到弹劾而去请罪,景帝原谅了他。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留任原职。他先后在任十八年,提升到南布政使。只有袁旭在宁国被督学御史程富诬陷弹劾,被逮捕死在狱中。但宁国人爱惜他,设立祠庙祭祀他。二、【2017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上开学分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目:“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

14、贱乎?”冷砂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人视之。文静喜,挑言日:“丧乱方判,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 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峋峋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 静 日: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称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

15、使始毕可汗,始毕日:“唐公兵何事而起?”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成,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日:“非君何以至之?”唐公摩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青事谏目:“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 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璃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节 选 自 新唐书.列传第

16、十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奈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7、3 分)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 刘文静字肇仁。”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作,践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并发出与 燕雀安知濡鹤之志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可终羁贱乎”的感慨。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人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C.刘文静恃才招祸,

18、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反驳,终于招来杀身之祸。D.刘文静善于进濂。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 太阳俯同万物 作比,婉转进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2)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答案】4.B5.A6.C7.(1)(5 分)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俄”“坐”“系”每个词1 分,句意2 分)(2)(5 分)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你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疑惑、疑忌)。(“应天受命”“宿昔”“

19、嫌”每 个 词 1分,句意2 分)【解析】4.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注 意“文静”“十万众”作后句的主语。【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文静”“十万众”作后句的主语。5.试题分析:

20、“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错误,应 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错误,应为 幼时取名,成年取字”。6.试题分析:说刘文静因“恃才招祸”而被杀不准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21、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说刘文静因“恃才招祸”而被杀不准确。原 文“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璃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7.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俄”“坐”“系”“应天受命”“宿昔”“嫌”。【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

22、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谨”“申”“不然”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刘文静,字肇仁,潇洒不羁有气度才智。与晋阳宫监(官职)裴寂关系很好。裴寂晚上看见烽火台传递烽火,叹息说:“天下正乱,我将何处安身?”文静笑着说:“按照你说的,正是英雄豪杰所依仗的条件。我们二人难道可以终身依附隋朝吗?”高祖当时为唐公,文静看出他有大志向,用心去结识他。又见了秦王后,对裴寂说:“唐公的公子,不是普通的人,心胸开阔神明英武,是汉

23、高帝、魏太祖那样的人!”裴寂并没有认同。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文静心里惊喜,故意用言语挑逗(观察他的态度)他说:“混乱局面正严峻,除了汤、武、宣、光这样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说:“怎么就知道没有那样的人呢?现在来看望你,不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将变,只是想同你商议大事,请试着为我分析。”文静说:“皇帝南巡,军队都在河洛一带,盗贼到处都是,以万来计算,必须有真命天子来收复使用它们。如果确实能顺应这个机遇,那么天下还不够你平定的(平定天下很容易)。现在汾、晋等地躲避盗贼的人都在,我平时就知道他们都是豪杰,一旦号召,十万军队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几万,命令一下,谁不

24、愿意追随呢?大张旗鼓进关,以此来威震天下,王的大业就成了。”秦王笑着说:“您的话正与我的心意相合。”于是暗地里部署宾客。唐公于是打开大将军府(调兵遣将),任命刘文静为司马。文静请求与突厥结盟,唐公答应了。唐公派文静出使结交始毕可汗,始毕可汗说:“唐公因何事起兵?”刘文静说:“先帝废除太子把王位授予后主,所以天下大乱。唐公,国家的近亲,害怕毁掉王室,起兵罢黜不应该继承王位者。希望与突厥共同稳定京城,金币、少男少女都可以属于可汗。”始毕可汗非常高兴,立即派两千人马跟随文静回去,又献千匹骏马。唐公高兴地说:“没有您哪里能够做好这件事呢?”唐公登上天子职位,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当时多次把尊贵的大臣引到

25、内室共处一床。文静进谏说:现在境域之内,都是您的臣子。您延请臣子,皇帝的位子尊贵,您屈尊与臣子同卧一床,这就是王导所说的 如果太阳也和地上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哪里沐浴光辉呢?皇帝说:“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您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文静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但裴寂唯独因为故旧的感情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议论政事,多与裴寂唱反调,于是生出嫌隙。刘文静的妾失去宠爱,告诉她哥哥告发刘文静反叛,文静就被关进监狱。皇帝派遣裴寂、萧璃审问情况。皇帝就杀了他,时年五十二岁。三、【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侯蒙,字元功

26、,密州高密人。未写,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世古冬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渥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混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日:“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扎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

27、尚书,改户部。比岁邛号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口:“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口: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日:“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日:“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毫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

28、干,年六十八。(节 选 自 宋史侯蒙传)【注】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

29、腊以自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 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30、.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泥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让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2)

31、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5分)【答案】4.B5.A6.D7.(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得分点:无庸、辱、第各1分,句意2分)(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得分点:谕、要、进各1分,句意2分)【解析】4.试题分析:本题所给画线句子中“江”是宋江,人名;“方腊”,人名:“齐魏”“青溪”是地理名词;再结合上下文可推断出画线句子大意为: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

32、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根据这些信息,可正确断句。【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 、“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川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

33、修辞断句。5.试题分析: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又称 弱冠,而非18岁。汉 刘 向 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 加冠指满二十岁。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在大纲卷中出现后一直是课标中的必考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 场 的 一 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

34、类 题 目 一 般错误都比较明显。6.试题分析:D 项,“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滂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壬管并安抚他 不正确。本题信息在原文后半部分,由原文中“大专舒坪,朝廷议改十为三,藏吏来告日:累叱日:安有更革而吾不知!”可知,侯泰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 别 实(虚)词 故

35、意 译 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 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 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7.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如:(1)“无庸”,无 须;“辱”,使受辱,污辱;“第”,只管。(2)“谕”,告诉;“要”,要 求;“进”,提拔。【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

36、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重 点 实 词“无庸”“辱”“第”“谕”“要”“进”等,翻译时都应一一落实

37、。【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涅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溟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温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师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

38、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人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

39、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 二 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

40、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四、【2017届甘肃静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 再 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 课 颁

41、 盐(征收分摊盐税),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季举,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儿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 其 党 论 实录 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 坚 书“用铁龙爪治河,有 同 儿 戏 至 是 首 问 焉。对日:“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闯,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

42、为瓶(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注硕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迎也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送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 所 作 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 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 词 有“瑰伟

43、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濡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目亨山谷道人云。(宋史 黄庭坚传)1.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徽宗即位起 监鄂州税 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 员外郎召皆辞不行。B.徽宗即位 起监鄂州税 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C.徽宗即位 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D.徽宗即位起 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 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2分)()A.迁谪 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 迁 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

44、.母艰,就是 母忧,指母亲的丧事。C.河北 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顿的一项是(2分)()A.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B.黄庭坚奉命修订 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

45、受苏轼推重。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2)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答案】1.C2.A3.B4.(1)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关键词:尝”“以为”“由是”各1分,句 意2分)(2)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

46、杜甫诗。(关键词:“谓”“法”“为”各1分,句 意2分)【解析】1.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 借 和 语 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本题可根据关键词“以”“皆”等断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是利用对话标志断

47、句。常以“日、“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 日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二是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

48、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三是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四是抓住名词、动词以及特殊句式断句。比如本题就是借助名词和谓语动词来断句的。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考查了姓名、礼俗、官职等。A项,“左迁”必是升胆错,应是降服的意思,故选A。【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

49、要立足课本,适度扩展,平时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要 以“重要”为标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二要点面结合,增强感知: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要关注课文的注释。3.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 中“指使心腹抓住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 是 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C项 中“诗比杜甫”错,黄

50、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 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故选B。【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选项A“指使心腹抓住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 是 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