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阅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阅历动身,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也指出
2、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老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究与讨论。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2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阅历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接触过两个数量哪个多、哪个少的实际问题,甚至亲自解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究竟怎样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根据这些情况,我首先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根据阅历来比较家人的年龄大小,从而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紧接着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详细情况,引导学生围绕小松鼠和小白兔
3、比,谁拾得多?也就是多少和多少比?引出46和38比。让学生在比较46和38(十位上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时,自己尝试比较,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究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沟通中把生活阅历上升为数学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后得出四十几比三十几多,也可以比十位,十位上4比3大,从而得出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比十位。 再通过比较十位上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和比较100与两位数的大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思考,让他们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相互沟通将比较方法得以提升,让学生知道遇到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两个数位不同的数进行比较,则数位多的数大(即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目的在于体现由
4、易到难逐渐完善比较方法的意图,最后采纳多种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娴熟地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比较。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3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洁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洁分数大小的过程。 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详细、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把握,这样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刚备课时,我认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讨论的,分数的意义学生已经熟悉了,比较的又是简洁分数的大小,没什么难度,课上学生乐观的反应液证明白我的想法。可是,阅历丰富的老师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会在比较分子相同
5、的分数上出错,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盲点,我们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否深刻? 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我发现可能有以下2点原因:一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深刻,二是学生受到整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负迁移了。 于是我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增加了2个情感体验,通过“面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线段的长短”3个活动,为学生的体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会心体会到分数大小是如何比较的,从而更好地应用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整节课中学生的乐观性是挺高的,也很主动,有个别能举一反三,只要老师稍加提醒、点拔就能说出个中原由,这表明白学生的创新意识
6、和探求新知比较强烈。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探究:故事一开头,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导入,自然引出不同整体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比较分数时,要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课后和年段老师探讨后发现,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不同整体间分数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放在开头给学生强调,这样反而会让班上部分同学显得很迷茫。可以在学生说出来后,准时引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特意花时间去教授。 通过一次课的设计,一次深入的讨论和探讨,使我对教学讨论有了一次更高的熟悉,也激励我应遵循探究的思路来行走以后的教学道路。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4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班级小
7、伴侣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把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这节课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开头,是铅笔比长短。这里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乐观性。而且比长短也是对前一节课比较知识的复习,其形式也相像于后面的计算条比长短,所以也是后继学习中学生能力与知识的起点。 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
8、好方法来记忆。我编了一首儿歌来记住这这两个符号“大口对着大的数,尖尖对着小的数,向左开口是大于,向右开口是小于”。 整堂课的教学我以课本为基础,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不足:学习过程中有学生会受前面知识的影响,看一幅图画写出两个不等式。这里要和学生讲清一般我们在看图比较时,总是从左往右比。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5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激情和热忱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将自己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
9、的体现。 一、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考行极强的问题“仔细观察,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考的爱好,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只需要比最后一排就可以了,由于前几行都一样多”,“老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第二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老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洁的问题,使其马上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主动性,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够缜密,但孩
10、子的潜力着实令我称道,我欣慰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灵动的展现自我,更称道于学生能够给予课堂新的生命,我怎么不为之动容。学生能够自然,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吗,静下心细细想来,其实它很简洁,其实有时甚至是触手可及,但有时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在自主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 可以说本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并不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这样一节看似一般而平凡的教学内容,富有新意与创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干巴巴的大小比较方法之后更能体现出课堂的有效性,我将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层面,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练
11、,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我充分利用了课前发给学生的卡片(100以内的数)奇妙地利用这张小小的卡片,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设计了同桌两人比,四人小组比,任意找同学比,和老师比,甚至全班同学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参加热忱。可以说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学生巩固的不仅仅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三、老师要不断完善与提高。 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的调控,教学拿捏的火候与尺度,老师就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的时机,还需要完善。但通过今日的教学,更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切不行低估今日的学生。老师看多远,学生就会
12、走多远,我们也许能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也许能做到,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更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汲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追求理想的课堂首要目标是有效,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6 一班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抓住一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动物的心理,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了学
13、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班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伴侣要熟悉三个符号伴侣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
14、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分数大小的学习,在比较分数的过程中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能用符号表示一组分数的大小,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沟通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
15、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知识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沟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爱好,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我的整节课就围围着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和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创设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乐观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爱好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上课前五分钟,我就设法把学生的爱好调动起来。先让学生进行玩转盘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猜测、参加、观察、发现、感知中初步领悟到同分母分
16、数比较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引入和新授知识就生动、形象、自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新知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心理打算。学生还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发现了分数,并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材料,学生用自己的成果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和氛围。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得到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还在实践中得到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如:在让学生完成课本58页“试一试”中比较分母相同的两
17、个分数的大小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沟通,发现这一组图形可以用3/81/8来表示,此时,我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引导学生再试一试还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分数比较大小呢?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发现还可以用不涂颜色的5/8和7/8来比较大小。这使学生在参加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培育了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进展。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出几分之一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分子都是1的分数。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一组分数进行比较。之后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选择多组分数比较大小并记录下来,课堂开放、热烈,有的小组还找到5组分数之多,这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1/2和1/
18、4的比较,而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对教材进行了拓展性的应用。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出了许多组分数,从中更好,更快,更正确的发现并总结出比较分数的方法,即比较的两个物体都要一样大,在分母或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奇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仅让学生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沟通、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育。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8 背景分析 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班级下册第五单元熟悉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班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
19、1)大小之间的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要到五班级才能系统学习。 本节课教材要求分三步进行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分数大小。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由于是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简洁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阅历。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从班上的人数比较入手:“孩子们,我们1班有多少人哪?” “40人。”“二
20、班有45人,45和40谁大呢?”“当然是45大哦!” “4540,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你们的数学书本是多少钱?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和6。14比大小?” “5。56。14”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分数的比大小。” 由整数、小数比较大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爱好,分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先出示: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学生有的说3/4大,有的说1/4大,还有的学生悄悄无声。于是让学生拿出课前打算好的正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先分4份,再
21、分别涂上颜色,同桌之间比一比大小。折完后,再请学生来说谁大。“3/4和谁大呢?你怎么知道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1:(拿着折好的圆形纸片边比划边说)把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比3份少,所以1/41/4。 学生3:我用长方形折的3/4和1/4,两个图形对比,1/4三、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在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小于10);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熟悉的基础上的。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初步熟悉分数。本课时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
22、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洁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阅历。其实,在本课的教学中蕴涵着三种分数比较的方法,即三种比较模式。 1、看图比较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我采纳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个的模式中包含三个比较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教材给出的教学情景的目的也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所以我把例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看到的图形,想到的理由进行沟通。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出填
23、分数的理由和比较分数大小想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理由,然后根据分数的概念得出结论。在探究比较中,留意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同分母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这一部分不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而是由老师引导、激励,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推理,归纳。 3、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较”的模式 在这里,应特殊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推理,最后归纳出: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小;分子是1(分母相同),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的法则。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进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
24、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沟通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老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动,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今富有生机,布满乐趣。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9 对于一班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熟悉,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为了使学生有爱好,首先,课的一开头,我充分利用教
25、材提供的资源,采纳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老师直接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多”“少”“同样多”,。在学生学会“一一对应”方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方法,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同时留意培育学生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能力。在教完知识点后,让学生自己找图中还有哪些是同样多的,谁多谁少,并让学生操作,加深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本节课中根据以往阅历,学生在看头和尾对齐的图形时,容易错判定为“同样多”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把这类题目出在
26、了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突出了“一一对应”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还不错,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玩学具,争取下次在常规方面多下功夫。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0 一班级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班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把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阅历动身,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爱好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较
27、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班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 ”、“-”,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熟悉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分“”、“”?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
28、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1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打算: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讨论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育数感,猎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
29、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沟通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娴熟的应用这一规律。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2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班级小伴侣来
30、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把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并会区分“”、“”、“”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和“”,什么时候作用“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3 一班级小伴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
31、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伴侣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班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伴侣要熟悉三个符号伴侣“”、“”和“=”,还是有一
32、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一班级小伴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
33、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阅历和已有的知识动身。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这一节课上下来,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在已有生活阅历的铺垫下,我运用学生感爱好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起来。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4 比
34、大小一课中,是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也是一班级学生学习数的概念的难点。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阅历动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给学生讲故事“小猴分水果”为主题,使学生把握比大小的方法。课上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把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阅历动身,让学生在“小猴请客”的情境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够吃”与“不够吃”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学生的长远进展动身,老师注意挖掘蕴涵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分类思想、优化思想、符号化思想等。让学生对简洁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有所
35、感悟、有所思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将产生乐观影响,并产生长期的效应。最后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把握了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上。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小猴一共请了几个伴侣?他们都摘了哪些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由学生喜欢的“小猴请客”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和欲望,同时培育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
36、垫。接着,动手操作,渗透分类。通过动手摆一摆,学生很明白谁大谁小,既能渗透分类思想、有序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又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象形统计图的特点。 (1)左边的3只小猴可以写成几?右边的桃子呢?3只小猴分3个桃子,够不够分?小猴的只数与桃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同样多)老师适时指出:表示两种事物同样多,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叫做等号,读作:“等于”,在书写时两条线长短要全都。(在图下面写上“3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2)每只小猴分1根香蕉,够分吗?请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熟悉大于号。“32”这个式子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
37、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3)每只小猴分1个梨,够分吗?请先摆一摆,再说一说,你能想方法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先让学生同桌之间沟通,再引导学生学习“3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5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班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阅历动身,让学生独立地数小猴吃水果图中的小猴、梨、香蕉和桃子的数量,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本节课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两个符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班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相对来说学生都已经熟悉了,熟悉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分“”、“”?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