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7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7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教学过程】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二、观察
2、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
3、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3、制定研究计划。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四、总结: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2)知道月相有每月经过蛾眉月、
4、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3)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2、科学探究(1)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2)能依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变化的成因。3、科学态度具有长期坚持观察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难点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坚持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三、教学准备课件、月相变化动态gif、乒乓球、手电筒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生活情景:在电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辩解道,“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他从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却说,“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电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问,“为什么那天没有月光呢?”产生问题:对于学生来
5、说月相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月相,间接的会认为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月亮(除了天气原因外)。而且学生不会每天去观察月亮,因此极少会有学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时候是没有月光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警察这么肯定没有月光?”驱动任务:什么时候月亮没有月光呢?活动1:月有圆缺变化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哪些样子啊?学生经过交流,他们会发现月亮有多种形状,有的时候像圆盘,有的时候像镰刀这时,教师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状态的称呼,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几个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称:满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在认识月相的基础上
6、进一步提出“弯弯的蛾眉月怎么就变成了圆月?”引导学生思考月相是如何变化的。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月相是有变化的,经常在农历十五的时候能见到满月,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教科书上的表格是妍妍从满月开始,在一个月内每天观测月亮,记录下来的月相,同学们分析妍妍的月线观测记录,你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了吗?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发现,月相呈现“满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见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满月”的规律。此时,教师再指出“看不见月亮”的时候的月相称为新月,然后再回应驱动页的问题,学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活动3:月相变化成因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模拟月相变化成因的实验来探
7、究吧!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观测者的眼睛模拟地球上的观测点。以观测者为中心,乒乓球分别放在八个方向,电筒光一直平行一个方向直射乒乓球,观测者观察并记录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状。结论:综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发现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同学们小结出本节课了解的内容,月亮不同形状的名称,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并尝试在生活中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变化。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3学习目标1.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
8、的食性。2.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活动准备1.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1。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2。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3。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录和相互交流。活动评价1.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2.能够了解兔子的
9、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3活动建议:4.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5.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4一、观察引入: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预设:(1)夜晚,我发现
10、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二、设计实验方案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预设:(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
11、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1、学生进行实验。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
12、,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9、回顾。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五、板书设计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反复验证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5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
13、很多,认识量筒和毫升。过程与方法: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师生交流法、对比观察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为学生准备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然后找几个学生简单说说并说出理由。2、新课教学1、讨论比较水的方法并比较(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
14、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刚才师生一起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下面就请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时,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学生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2、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1)引出量筒。新课教学中已经比
15、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怎样来描述呢?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2)认识和使用量筒。问学生一些问题: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老师总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提问: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3、巩固提高很多学生一定想马上使用量
16、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接着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探究记录纸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4、小结延伸。师生总结本课内容。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大家注意观察。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6教学设计:水变成水蒸气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抹
17、布,毛巾等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每组一块手绢,培养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蒸发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水单元(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猜测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吗?7.学生举例。二、
18、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1.从刚才的回答中,唐老师发现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都是一个有心者,这一点唐老师非常喜欢。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经验怎么样。比如说,唐老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呢?2.学生思考后回答。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比较好。5.小组讨论。汇报时注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过程6.汇报(按方法汇总)7.唐老师事先准备了几样实物,但还有几组的同学只能对不起你们了,加入到其它组去吧,好吗?8.分组实验9.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做得
19、很认真,谁能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10.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三、巩固,小结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2.唐老师倒准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示盐)现在,唐老师把它放入烧杯中,搅拌一下(边说边演示),现在,我又想把放进去的盐取回来了,你有办法吗?(2)有1号和2号这样两杯水,我想让1号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发掉,你有什么办法?你能让2号中的水尽量不减少吗?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7教学要求: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
20、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前准备: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学难点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
21、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2)学生汇报。(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
22、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5)学生实验。(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
23、化水的方法。(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x的消毒方法。(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学生汇报三、自由活动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
24、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学生设计。(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四、拓展活动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板书设计:一、水里有什么杂质:溶解于水、不溶解于水二、净化办法:1.沉淀2.过滤3.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