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54759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口算0.8times;0.54times;0.251.60.380.15divide;0.510.750.480.03(二)计算21divide;315divide;312divide;310divide;3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7例710divide;31列竖式计算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

2、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所以10divide;33.33(二)教学例8例8计算58.6divide;111学生独立计算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5简便写法3.33可以写作;5.32727可以写作6练习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1.53530.192928.4666(三)教学例9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

3、,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0divide;621.666asymp;21.67(十克)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2集体订正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28divide;182.29divide;1.1153divide;7.2(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divide;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

4、数,叫做有限小数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5.7divide;914.2divide;115divide;810divide;7(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1.290900.01838380.44447.275275四、布置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9.4divide;638.2divide;2.7204divide;6.66.64divide;3.3(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

5、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28页。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巩固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在连比中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与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比(三部分比)的意义与分数应用题的关系教学关键:理解连比(三部分比)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你可以想到什么?(1)某班男、女生人数比是54;(2)柳树、杨树棵数比是16;(3)科技书和故事书比是54。2、练习:(1)学校有故事书8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本数之比是23,科技书有多少

6、本?(2)改编1题中的故事书80本为科技书有80本。分析:每题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想想你能列出几种不同的解法?二、新授1、出示例2:一种混凝土,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拌制而成。要配制这种混凝土6000千克,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1)想:235叫做水泥、沙子和石子这三种量的连比。意思是这种混凝土里水泥占2份,沙子占3份,石子占5份。(2)学生尝试解答。(3)反馈、讲评。2、试一试:一种青铜,内含铜88份,锡10份,锌2份。要炼制这种青铜400吨,需要铜、锡、锌各多少吨?3、补充: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三、练一练。P64。四、

7、课堂小结。这堂课与上堂课有什么不同吗?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本第28页。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设计课堂的。在导入中给学生留下问题情境,再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第二条定律。通过讲解例题和例题拓展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知道如何将分步运算写成综合式子,并且按运算定律计算结果。1、学习任务分析“四则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

8、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通过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买门票这一具体生活实例,引发出有关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归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律。2、学习者分析法。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

9、式的运算顺序及格式。通过对运算顺序的了解,结合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技巧。(2)过程与方法: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学生理解和自主探讨归纳正确的运算步骤和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4、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5、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老师讲解例题时的重点数学信息和运算步骤,练习题的讲解时会有运算步骤。6、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该怎么计算?(从左到右,多媒体出示

10、运算规律。)那我们来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答案老师已经给出,但是你们必须告诉老师怎么计算才能得到正确地答案呢?多媒体将题目展示出来。276030=578624=212302=72师讲解,着重分析12302。这题我们该按什么顺序计算呢?同学们比较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这个综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样,它有几类运算?(两类,加法和乘法)那我们能按照昨天学习的从左到右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吗?我们试一试好吗?老师带领学生计算得出84,和正确答案不符。为什么我们这样计算没有得到72呢?是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还有另外的运算法则吗?那我们今天就继续来学习四则运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方法,好不好?设计意图:有计划地安

11、排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达到熟练计算,为后面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也留下了疑问,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教学】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学习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和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购门票需(理解“半价”指的是儿童票的价格是成人票的价格的一半)分步列式师: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你能列分步算式进行解答吗?(学生上台写答案)方法一:242=48(元)242=12(元)48+12=60(元)方法二: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师:说说这样列式,每一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每一步的意思。综合列式

12、师:同学们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回答,老师多媒体展示)算式一:242+242算式二:24+24+242师:这两道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是什么意思?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给同学听听。(老师指名回答)242+242=48+12=60(元)(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爸爸妈妈两个大人,所以买两张成人票,就是242=48,同时算:玲玲是儿童,买儿童票,就是242=12,最后求总门票,就是48+12=60)师:那方法二又是怎么计算呢?老师想算一遍让大家看看有没有算对,大家要注意老师的运算顺序啊。24+24+242=24+24+12=48+12=60(

13、元)老师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引导学生理解:先算玲玲的票价242=12,再算三个人的总价24+24+12=60,也得到了60正确答案,那老师的运算方法正确吗?)师:比较我们上节课的综合式子,看看我们这两个综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样,它有哪些运算呢?说说每道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并多媒体展示运算定律)例3拓展题学习多媒体展示“买门票”情境图和拓展题: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算式和计算过程100-243=100-72=28(元)答:应找回28元。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并结合实际理解意义)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

14、学问题?请同学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解答。【巩固练习】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第1题。要求:先说出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比较运算顺序是否一样。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252=5062-50=12328=456+4=60153=45306=545-5=40判断并改错22+18232-102568+73=402=222=7+73=20=44=143=42要求:独立完成,并小组评讲。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归纳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新的想法吗?设计意图:

15、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作业布置】完成书上P8练习一:5、6、7、8、9、10题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上诉内容的课件,以供教学之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也能有条理地板书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接受。8、教学设计后记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归纳知识。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有效地促进学

16、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

17、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

18、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读一读:正35,负5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2、完成试一试: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19、。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4、完成第6页第4题: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三、学习例2: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2、完成第6

20、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0呢?为什么?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四、全课小结:(略)(2)认识负数的应用教学内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

21、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准备:直尺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

22、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4、上楼与下楼:补充楼层,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米表示什么呢?为什么?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么,10米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

23、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3)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教学内容:p.1011教学目标: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面积:你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么?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

24、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二、分一分、数一数: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么?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法。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比较两种方法求的结果。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2、移一移,数一数: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

25、果是多少?观察后说说你能把它变成长方形吗?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3、数一数,算一算:(1)、出示池塘图。观察该池塘边的特点,说说你想怎么求它的面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吗?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2)、观察树叶图,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它的特点来更方便地数面积吗?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4、估一估,算一算。在第126页上的方格纸上,描画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交流

26、,得到:通常我们学生的手掌面积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三、全课小结:现在你知道怎么求一些较复杂图形的面积了么?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复习巩固小数的读、写及其大小比较,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并列出正确的加减算式。3.能够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应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教学。在练习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

27、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复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其计算,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看学生是否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应注意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计算的策略。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基本上来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但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给予的学习上的必要辅导。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从20xx年开始课改实验,学生都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生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教学设计(一)活动一:看一看,比一比1.师:新的学期我们又拥有了许多新的课本,又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学期学校又发了哪些新书呢?拿出来看一看。2.一本

28、数学书的价钱是多少元?也就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其余书的单价你知道吗?同桌互相介绍一下。3.老师手中有一本科技书,它的价钱是多少?你能在你的新书中找一本比科技书贵的书吗?再找一本比科技书便宜的书。(让学生说明比较的理由。)4.小组合作:一名同学拿出一本书,其余同学分别找比它便宜或比它贵的书。(二)活动二:想一想,算一算1.师:在这些新书中,哪本书最贵,哪本书最便宜?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以下两个问题:(1)这两本书相差多少元?(2)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2.让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3.全班交流: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小数加减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29、?4.根据这些新书的价格,你还能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吗?(小组合作,每组提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三)活动三:综合练习1.写一写、读一读元元元2.在里填上“”“”或“”7.8元9.0元0.6元1.2元10.00元10元6.08元6.05元0.?60元0.59元3.68元4.2元3.解决问题(1)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80米,妈妈身高是1.60米,小明的爸爸比妈妈高多少米?(2)一本数学伴你成长3.20元,老师带10元钱准备买两本数学伴你成长,钱够吗?4.实践活动跟爸爸妈妈一起经历一次购物活动,保留收银小票,看一看收银小票,与爸爸、妈妈交流一下收银小票的每一项表示什么。教学反思本节练习

30、课的教学是在新学期的第二周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对新书还有强烈的兴趣这一资源,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复习小数的意义、读、写、大小比较及计算,而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参与知识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高,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也能清晰地表达出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是在综合练习中,我感到有些平淡,学生也比较安静,我想如果能够在这里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或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也许会更感兴趣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案例点评本节课为第一单元的练习课,杨老师设计了一个具体的

31、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比较书的价格复习小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小学数学教案篇6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标准提出了要加强估算的要求,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备课时我发现课本例4是让学生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这一生活场景的出现,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

32、,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便于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估算的功能。但是我认为以例4引入新课有些太唐突,对学生理解估算的含义和估算的过程没有做足铺垫。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先以猜价格的游戏导入,游戏时给出提示:转笔刀接近10元、书包接近30元。同学都踊跃参与,各抒己见,经过同学们的努力,都能完整的说出接接近10和30的数。至此我便抓住同学对“接近”的理解,渗透什么是大约,从而会说()大约()这样的句式,再通过练习会找各数的最接近的整十数。在练习部分,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经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在课上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中集体的智慧,探索估算的方法,学会估算。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明确估算策略。采取的策略可以灵活多样:先估后加、先加后估、先估后减尽量把所有的策略都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合理的,均应予以肯定,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方法的愿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为学生了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对此我会朝这个方向一步步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