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刘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刘艳.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SHANGPINYUZHILIANG 243 工程管理 Gong Cheng Guan Li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刘 艳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 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包括了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多个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求建筑工程单位要利用合理的物理、人力和财 力让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最好的投资效益。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基础,一旦工程通过决策,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和投资规模得 以确定,因此,正确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效果及造价的控制,因此必须做好决策阶段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把握
2、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 价控制第一关。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工作性质相同,具有有序的工作环节,其工程造价在形 成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有序的过程。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 的环节,前期工作准备、策划、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从最 开始的策划工作、中期的建设工作、延续到最后的竣工交付工作都需要对工程造 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建筑成本。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对工程 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是对建设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在项目设计的
3、基 础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并且要根据实际的项目施 工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终实现效益的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具有一 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工程造价的控 制将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但会影响工期,还会造成工程造价事故。因此,工程 造价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只有把握工程造 价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体现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2 建筑工程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管理现状是要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所有阶段 的,大致可以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
4、工阶段。在 前期的准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着筹资难、地质勘测不充分、评估不全面等 问题,这是由于建筑项目还处于前期的准备阶段,还未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它 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未知性,且建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仅靠建筑 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这些都会提高造价成本。近年来, 利率的提高给建筑造价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且安全性的问题也是个老大难, 有的建筑项目因为前期没有对地形地貌做好全面的勘测,导致施工中出现很多的 阻碍,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在招投标的阶段,很多不合理的招标方式也会让建筑的成本得到提高,比 如说招标采用最低中标方进行招标,那么就增加了服务质量和材料质量低
5、劣的风 险,使得建筑物难以通过验收,导致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还可能出现多单位联 合进行围标,故意哄抬中标价格,会导致招标成本变高。在实际的施工阶段,造 价成本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造成时间成本的增加, 此外,在施工阶段,建筑材料或设备的价格上涨,也会给原本的造价成本带来麻 烦。在竣工阶段,如果没有及时验收建筑项目,导致未能按时交付开盘营业,延 迟了成本回收的时间,也会导致时间成本的增加。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第一,决策环节的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决策阶段造价控制是否合理,在很大 程度上会对后期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开发建 设进行
6、投资决策。在这一阶段开展的造价控制工作,实际就是把建筑工程当做一 个管理对象对其实行投资估算,从而挑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进行执行,实现建筑 工程投资效益的增加。在工程决策阶段需要对其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标准、性能等 内容进行明确,这些方面的内容则对工程造价的额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对 后期的其他阶段施工行为的控制有较大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决策阶段属于建 b 值: b值 =承 口 深 a值 100。 当 承 口 深 度 为 180cm、 a=60mm 时, b=20mm。承口越深 b 值越大。 c值: c值 =95 28.4 H/2=60.1mm,约 60mm。所以 c值按 60+5-5控制。 4
7、 对各工序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管的安装工序共分为基槽开挖、铺设垫层及碎石贴角、管道安 装、回填夯实四步。 基槽开挖: Dg1200mm 混凝土管要求基槽底宽为 2.5 2.6 米,上口宽根据施 工季节、地下水位及土质情况综合确定,以保证不坍方为准。 在基槽开挖前,要求各施工单位撒石灰中线打边 桩。 在开挖中槽底预留 20cm 土人工开挖到设计高程,以免扰动原状土。在槽中心线上每 5m 打一个中心 桩,桩顶高程为设计垫层的高程,以利于垫层找平。 200mm 厚的碎石垫层及管子安装完毕后的碎石贴角有利于管体的受力并减少 不均匀沉降量。垫层及贴角的质量关系到回填后管子不均匀沉降量值。管口的不 均
8、匀沉降量与拔出量的关系为: 管子的安装:在装管前要求施工单位认真检查管子的质量,并按米字形在管 身上画 8条红线。在安装中要求红线必须进入承口端,而且不能太深。 b 值、 c 值 也必须满足要求。 c 值用 Z形尺在管内测量,注意胶圈是否上止胶台,有无麻花、 闷鼻等现象出现。要求施工单位每一根管记录 4个 a值及 b、 c值。由于 a、 b、 c三 值是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的关键,所以监理人员对每一根管的 a、 b、 c值均进行检 查并记录。 在开始装管 时, 然后将插口插进承口外导 坡, 再用扁铲向插口端方向 打胶 圈。 此时由在管内的人控制胶圈的位 置, 使胶圈的中心尽量接近插口 端 面, 且
9、胶圈不脱 落。 这样当装管 时, 插口就会迅速地插进承口工作面且 胶 圈 不 上 止 胶 台。 打 入 胶 圈 原 因 在 于: 插 口 端 面 进 入 承 口 端 面 的 距 离 为 L1=60mm+5mm+15mm=80mm。 而此 时, 胶圈滚动的距离 L2=63.5mm, 两者间 的误差 =( L1 L2) /2=8mm。 如不打胶 圈, 为使红线进入 承口端面或与之 筑工程实行造价控制的一个前提条件,造价人员需要参与到这一阶段之中,为投 资者提供充足的专业信息资料,使得投资者能够对工程建设的信息有一个全面清 晰的认识,可以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益。 第二,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首先,构建
10、全面的工作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以 此对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拓 宽知识面,还要对工艺流程、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其 次,引用监理机制。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点就在于工程监理制度。我国建筑行业 对造价问题不够重视,而过多将精力放在设计上。必须促进设计人员形成较强的 经济理念,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较强联系和沟通,进而节约工程成本。 第三,招投标环节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投标环节造价管理要求 建造方构思招标方案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功能、技术以及 各项经济指标,从而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辑招标文件。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 需要
11、确保文件严密。一方面,招标投标需要合理使用工程量清单,运用合理科学 的方法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结构清晰并且无明显的错误和漏洞,清 单不能只根据设计图纸 编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是设计图纸上无法全面呈 现,但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又会发生的。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招标人员研 究投标书,同时提供可行性方面的分析报告。 第四,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控制施工中的经费是建筑工程控制的关键点, 这是因为施工期间存在较大经费支出,具有较大控制难 度。 在此期间,必须遵 循施工合同,由承包单位落实好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强化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在 施工中至关重要,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企业内的
12、施工造价进行 严格控制。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安排落实到位,对承包方和设计师的关系 进行协 调,共同致力于解决问题,减少损失的发生。其次,施工中随时可能更改设计, 企业必须对审核制度进行优化。由于设计师随时会更改设计,则也会改变建筑工 程造价。资金管理具有一定复杂性,必须以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有效保证充足 的资金,以便顺利开展后续各项施工工作。 第五,竣工环节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环节可以说是工程造价管 理过程当中的最后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为完成竣工结算需要建立健全相 关的备案制度以及内部审核制度。工程量清单需要详细核对复查,周期性进行检 查监管,重视人员素质培养。竣工结算要现场核对
13、,评审施工是否符合相关的标 准以及工程造价正常与否。 4 结语 总而言之,若要充分保障良好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工程项目造价,在 整个工程各个环节落实好工程造价,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达到良好的经济效 益,发挥投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芳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J.门窗, 2014, 09: 57+60. 2李想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J.科技资讯, 2013, 09: 154. 平 齐, 胶圈就会被紧贴着止胶台硬拉着平 动, 此时胶 圈承受着很大力量并被压 缩上止胶台或造成胶圈断 裂。 打胶圈就是为增大胶圈的滚动距离且胶圈打入距 离不小于 8mm。 由于打
14、入胶圈的施工速度大大增 加, 且大减少了胶圈上止胶台 的现象出现。 回填土:下完管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回填土至管子的半肋处,使管子初步稳 定。两侧必须同时人工夯实。待检查完 a、 b、 c值及高程和中心偏差后人工回填 至管顶以上 500mm 并人工夯实, 500mm 以上再用机械回填及碾压。 要求每一根 管、 相邻管的中心和高程偏差不超过 30mm。 由于偏差造成的 管口拔出量的计算方法与不均匀沉降量造成的拔出量计算方 法相同,当偏差为 30mm 时管口将拔出 7.5mm。 复测:在管子回填土充分沉降后,监理人员钻管检查每一道口的 b、 c值,并 参照公式:承口深 b 160=a 60,与施工单
15、位的原始 a、 b、 c值比较,确定 拔出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钻管复测确保每一道管口均合格是进行水压试验的前 提条件。 5 水压试验 在复测各管口拔出量合格前提下进行水压试验。先向管内注水,注满水后用 压力水浸泡 48 小时以上,使管身充分吃水,并做临时排水 阀。 从高点放气,使 水中有适当的加气量。在升压过程中稳步升压至设计试验压力。 6 结束语 在承插式预应力混凝土管安装过程中,应以工序管理为基础,通过对各工序 实际施工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每道工序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使之处于严格的控 制之下,并与检查手段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手段相结合来确保承插式预应力 混凝土管安装满足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园林,谢欣欣,陆磊,墨红超,陆俊俊 .预制 T 梁裂缝分 析、 控制及处 理 J.商品混凝土 .2014( 04) 商品与质量